转于抵死粤语网(WWW。CASA。51。NET)的《粤语概况》文章片段
在粵語區的周圍,南邊(從雷州半島至海南島)講的是閩語南部方言;西邊是壯語;北邊(韶關以北)是瑤語和壯語(也來有某些漢語方言);東邊從惠州市至汕頭市的沿海地區也是閩語南部方割東北邊(梅縣地區)講客家話。簡而言之,粵語區被閩語、壯語、瑤語和客家話所包圍。那麼,在這樣眾多的語言包圍的情況下,粵語究竟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呢?
據《資治通鑒》、《中國歷史地圖集》等大量的史籍記載,現在的粵語區,從周秦以前直至近代,都是少數民族地區。因此,秦以前,把居住在現今兩廣地區的少數民族統稱之為“蠻夷”。春秋戰國以後,又統稱之為“百越”。一百多年前,顧炎武所著的《天下郡國利病書》103還清楚地記載,現在的廣東省境內,東至龍門、博羅、潮州;南至化州、茂名、電自西至信宜、郁南、封開;北至樂昌、連縣。這片60多個縣的廣大地區,分佈著1284座瑤山、壯寨。在該書105卷裏,同樣也清楚地記載,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的蒼梧、藤、容、岑溪、玉林、北流、陸川、博白、興業等縣,也還有瑤山、壯寨287座。可見,儘管經過了兩千多年的物換星移歷史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直到一百多年前,還有眾多的經過民族融合殘留下來的瑤、壯民族生息在這塊富繞的土地上。今天,除了粵北、粵東的瑤、壯、奮幾個民族聚居區外,在南部的陽春、信宜等地,也還可以找到上述民族的蹤影。
語言的演變,尤其是從一種語言演變成為另一種語言的過程,都是有一定的歷史條件造成的,粵語當然也是這樣。西元前三世紀,秦滅六國之後,秦始皇于西元前214年,派遣 50萬大軍到嶺南來“鎮守邊疆”。西元前112年,漢武帝為了征服南越國,又從巴蜀夜郎等地,強行證調了數以十萬計的士兵。因此,在現代語裏,不但可以找到許多“古華夏記”(古漢語)的基本詞彙和語法形式,而且也可以找到許多“古空州吾”(古形語和古壯侗語)的許多基本詞彙和語法形式。只要我分別將現代粵語同現代漢語普通話,以及現代壯語和環語作概略的比較,就可以看到它們的相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