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篇报道存在诸多错误以及常识性的误区。
一、“享有‘诗歌之乡’美誉的德保县至今仍广为流传着马隘调、平叹调、采花喜调、末伦等南路壮剧。”这句话本身就是搞不清楚南路壮剧本身的情况,象马隘调、平调、叹调、采花、喜调、哭调、高腔等都只是南路壮剧里的不同曲牌和唱腔,而这句话显然是将之看成是不同的南路壮剧剧种了,而末伦本来是民间宗教的一种巫调,后来发展成为民间的弹唱艺术,这种唱腔有时候南路壮剧也采用之来穿插,但严格来说末伦本身主要还是属于说唱、弹唱的曲艺,而不属于壮剧的唱腔。
二、无端夸大南路壮剧的历史。“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南路壮剧的观众不知换了多少代”等,都是十分不严肃的说法。南路壮剧真正形成的历史并不长,下面摘抄一段《壮族百科辞典》里对“南路壮剧”的词条(第464页,艺术类):
南路壮剧 流行于广西南部壮语方言地区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县的壮剧。因演唱常用“呀哈嗨”作衬腔,俗称“呀嗨戏”。清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天保县(今德保县)南隆街艺人黄现炯迁居马隘,开始组班演“客戏”(即邕剧),形式类似双簧。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黄与谢义、陈兴等人足见土戏班,用壮语演唱,揉山歌、民间小调为唱腔,形成马隘土戏。光绪十一年(1885年),靖西县足院木偶戏班师傅韦公现、李瓜选组土戏班,以人代偶,做唱分离。宣统三年(1911年)第二代师傅农寿山、李大新、韦爷欢等改为做唱合一,形成足院土戏。马隘、足院土戏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南路壮剧。(方士杰 阎奇雄)
可见,南路壮剧最初可以上溯到清朝道光年间,怎么可能是明朝洪武年间就流传下来的呢?
三、有杜撰古文的嫌疑,如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赵冀到德保县任镇安知府时,意外地发现这里“乡乡村村都有壮剧业余班社,其势炽热,如火如荼”这句话,完全可以否定其真实性。试想赵冀的年代,壮族的族称都还没有定,何来的“壮剧业余班社”?更何况当时壮剧都没有真正形成,即使形成也不可能定义为“壮剧”一词。
四、“在农村广为流传的南路壮剧等几大剧种”,又不知所云了,须知在广西,壮剧分地区有三个剧种,除了南路壮剧,还有流行于百色地区北部的北路壮剧,以及桂中一带的师公戏,德保虽然是南路壮剧地区的中心之一,但又何来的“几大剧种”呢?
综上所述,窃以为这两个新闻记者的个人素养和报道水准都需要提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2 6:46:4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