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多次证明过度统一的文化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创新发展,多元文化是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保护地方语言(包括方言)对于保护地方特色文化,防止文化过度统一,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这个一体化飞速进行,商品经济日趋发达的时代,企图把所有地方语言(包括方言)都进行全面的保护也是不现实的,为此应该把保护重点放在地方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包括方言)上。在广西占具有代表性地位的语言(包括方言)有四种,它们是:1·普通话,2·粤语,3·桂柳话,4·壮语。其中普通话不属于广西地方语言。那么在广西,如何保护广西地方语言(包括方言),特别是壮语呢?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粤语:由于在娱乐业,影视业等为广大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所喜爱的行业中粤语有较明显的优势,所以粤语的保护相对容易,在校园、公共场合多播放粤语歌曲,推进粤语广播电视事业,这些都是完全可行的方案。
桂柳话:桂柳话与四川、重庆话十分相识,虽然在使用方面没有粤语的优势地位明显,但是桂柳话内部统一性好,可以为一个较大范围内人民认同,所以保护起来也不难。
壮语:在汉语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从求学、经商、就业等多方面考虑,学习壮语基本没有现实意义,壮语内部分歧大,甚至不同村的壮语都不同,所以当不同地方的操壮语的人对话时首选汉语而不是壮语。为此,对壮语的保护难度很大。那就请允许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壮语保护的建议。
从求学、经商、就业等角度看,我们应该把壮语的教学主要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因为这个阶段距离就业和外出求学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可以避开高考这种全国性的选拔考试。这样有利于壮语教学的进行。
首先,在小学与中学阶段,对壮族地区的所有学生(包括非壮族,就像我们壮族要学习汉语一样,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同样在壮族地区的每一个居民也应当有学习壮语的义务)和非壮族地区的壮族学生进行强制壮语教育,把壮语的学习与升学(民族加分)挂钩,根据壮语考试成绩分等级,决定你能加民族分的多少,对于壮族地区的非壮族学生也应该适当给予体现。通过这样首先可以达到统一民族规范语言,消除内部的分歧,方便交流。对于壮语的学习要求不要太高,要顾及学生将来的求学、经商、就业,我个人认为小学低年纪以学习壮语词汇为主,平时适当开课,考察方式为给出壮族词汇能写出汉语意思即可,每个寒暑假发放一本简易壮语字典,让学生自学,把壮语教学放在假期,学期开始时进行考察。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学习壮语阅读为主,适当开课,考察方式为能壮语文章简单翻译为汉语或英语,能进行日常壮语对话,每个寒暑假发放一本壮语故事集,让学生自学,把壮语教学放在假期,学期开始时进行考察,给出某个壮语故事的一个片段,能用汉语或英语进行全文的简介,此外还要进行简单壮语听力考查。这样把壮语教学和汉语、英语教学联系起来,这样既不耽误学生太多对主流知识的学习,减少壮语学习对学生将来求学、经商、就业的负面影响,又进行壮语教学。
其次,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应全面停止壮语教学,以适应主流文化,由于有了前期的壮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壮语水平,因此当在外读书时,由于壮语内部有了统一性,壮族学生间有可能,也有激情用壮语交流,促使族人日后对壮语的无形的学习,促进壮语的保护。就像粤语内部统一性好,讲粤语学生彼此用粤语交流方便,并成为他们的粤语而自豪,而壮族现状是内部统一性弱,壮族学生用壮语交流吃力,多用普通话交流。
再次,语言的保护要抓好年轻一带,积极创作壮语流行歌曲,影视,占领年轻人市场。近来不少人把流行歌曲翻唱为壮语,这是可喜的一面,但是不能满足与翻唱,要有创作才好,粤语之所以兴旺,跟粤语流行歌曲,影视的兴旺有密切联系,同时发展壮族地区的经济也有利于壮语的保护,粤语的兴旺离不开广东经济的发达。
最后,我们应该发展壮语的特色,反对借用汉语,有些词汉语以前没有,但是也没有借用英语,而如今壮语里没有的新词汇都一概借用汉语,这不利于壮语的发展。比如说,自行车、电视、电影、等汉语以前没有,这些事物都是外国传过来的,可是汉语里没有借用英语,如果汉语也大量借用英语,那么一句话“今天我骑自行车去看电影,因为电视不好看”说成“今天我骑拜西抠去看幕尾,因为铁利尾任不好看”,这样不别扭吗?所以壮语里没有的词汇不能成为借用汉语的借口,我们只要发掘民族语言特色就可以不借用汉语。新词汇可能不为族人接受,但是我们看到每当汉语新词汇出现为何我们接受?因为新汉语词汇被媒体的广泛使用促使人民的接受,因为壮族的传媒落后,加上族人没有对新词汇的壮语化进行研究,所以我们只好无奈借用别人汉语化的新词汇。同时随着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日益加深,从求学、经商、就业的角度出发,鉴于壮语和泰国语惊人的相识,我们要有意识的让壮语靠近泰国语,借鉴泰国语,这样可以提高大家学习壮语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希望大家提宝贵意见和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3 10:05:5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