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3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骆越古医药文化研究取得突破

[复制链接]

611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8-6-13
注册时间
2009-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08:21: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骆越古医药文化研究取得突破

骆越故地将成为健康产业高地

2011年11月26日,在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成立四周年的座谈会上该会会长谢寿球介绍说,骆越古医药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骆越故地是我国养生资源的“富矿区”,也是我国医药遗产的“富矿区”,骆越故地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

骆越故地多长寿之乡的奥秘

近年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发现长寿现象在骆越故地特别是以都阳山—大明山—大瑶山—驾桥岭这一条弧状山脉两侧地带是一个比较集中的地带,有许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漏了的世界长寿之乡。如环大明山地区的上林、马山、武鸣三县164.4万人口中, 100岁以上的老人有172人,三县每十万人中有百岁老人10.46人,高于联合国认定的每十万人中有百岁老人7.5人的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特别是马山县永州镇,5.35万人中有百岁老人21人,平均每十万人口有百岁老人39.2人,是联合国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3.8倍,比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县每十万人有百岁老人31.5人的纪录还多7.7人。堪称为骆越故地长寿的世外桃源。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两个最长寿的老人都在这一地带上。一个是晋朝葛洪在他的养生名著《抱朴子》中记载的158岁老人廖扶: “廖扶,汉初始安县(现广西永福县)人,家有丹砂井,寿一百五十八岁”。一个是清朝嘉庆皇帝褒奖的清代永定土司(今宜州福龙乡)境内的142岁的老人蓝祥,赠诗称赞他“星弧昭瑞应交南,陆地神仙纪姓蓝。”“交南”指的就是古骆越地。

骆越故地之所以成为长寿之乡,和这一地带的天地脉象和人文历史的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一地带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带,历来被史家称为夏至日照无影的阳中至阳之地。都阳山—大明山—大瑶山—驾桥岭这一条弧状山脉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特殊地带,李四光把它命名为广西弧,特殊的地质构造使这一带富含石英或水晶的矿藏。这一地带又是古骆越人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骆越养生文化传统。这一特殊的自然与人文条件被古壮医学称为天、地、人三气同步,是最佳的养生之地。经研究发现,长寿现象与这一带富含小分子微碱性泉水有很大的关系。这里长寿老人集中出现的长寿之乡多是地下小分子微碱性泉水的富集区,而出现小分子微碱性泉水的地带多蕴藏有石英或水晶的矿藏,晶体硅的压电效应使流经的地下泉水变成了小分子微碱性泉水。这正是骆越故地多长寿之乡的奥秘所在。

骆越故地的药用资源丰富

骆越故地的植物种类之多居全国前列。大明山生长着2000多种植物,其中有药用价值的就达1300多种,是全国药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骆越故地是中国最早的医药发源地之一,许多药材是古骆越人最早发现和使用的。如著名的中药材薏苡,战国以前成书的古籍《山海经.南山经》记载:“迷谷,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佩之不迷”。“迷谷”正是“薏苡”古骆越语的名字,意为“母根”,现代的壮语还称呼薏苡为“六谷迷”。原来很多专家认为中国是薏苡的扩散和迁移中心而非起源之地,近年来在广西南部的骆越故地发现了多处的野生薏苡水生种,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具有染色体原始基数(2n=10)薏苡属植物,最近骆越文化研究会的古医药专家又在武鸣的古骆越文化遗址发现了罕见的成片野生薏苡水生种,这些发现都充分证明骆越故地是我国中药薏苡的发源地和最早开发使用的中心。骆越故地还是我国针灸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骆越故都所在的武鸣县马头元龙坡遗址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浅刺针和骨质针灸用针,这些事实都证明了古骆越医药文化的辉煌。

 古骆越宝贵珠医药文化遗产引起了许多医药专家和医药企业家的关注,据发明青蒿素的屠呦呦介绍,在经历了190多次按中医方剂煎煮青蒿素研制治疟药的实验都失败后,她又翻阅东晋葛洪所撰的《肘后备急方》一书,细心琢磨葛洪所记载的古骆越民间治疟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的药理,改用乙醚浸泡提取,终于在1971年10月发明了治疟特效药青蒿素,挽救了世界上数百万人的生命。同样的传奇也在治肺癌新药康莱特注射液的发明中演绎,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总裁李大鹏在今年5月的玉林药博会上透露,我国的抗癌新药康莱特注射液的研制是受古骆越人用薏苡仁治瘴气的启发研制成功的。他经多年的研究,从薏苡仁中提炼出了抗肺癌的薏苡仁油,终于成就了一个大产业。无数事例证明了骆越古医药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骆越古医药文化研究取得突破

    古骆越医药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开发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许多中华医药的“文化密码”得到了破解。去年骆越文化研究会在大明山上发现了我国最早最大的祭祀坛,又在句町故地发现了句町古祭祀坛。田野调查发现骆越人的古祭祀习俗对我国医药文化影响深远。古骆越医药一重要理论叫做三气同步养生。即人要经常调理自己的气血,疏通身体的谷、水、气三道和龙、火两路,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和人体上、中、下三气同步的状态,就能百邪不侵,祛病健身。骆越人的祭祀活动实际上就是追求天、地、人的三气同步。每年骆越人都要在马月(即农历五月)的第一个马日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马月的第一个马日就是所谓的“端午”,这一天除了祭祀之外还要佩挂芳香的药物吃壮阳的食品调理人身体的阳气,以使人的阳气与天地的阳气同步。这就是中华千古“端午”养生文化之谜。这也是壮医药三气同步理论形成的历史文化内涵。实践证明,古骆越医药三气同步养生的理论是一个有神奇治疗效果的理论,近年来许多壮医药的奇迹就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创造出来的。其中对危害现代人健康最大的疾病之一糖尿病治疗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民族医药专家们发现,壮族民间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虽然也用降糖药物,但更多的是不依赖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而用古老的三气同步疏通气血的方法来治疗,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广西江滨医院原院长吴森原来学的是西医,后来发现民间用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全力研究古老的民间中医药和壮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秘方,终于创造出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在他摸索出来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方中,治疗原则也和古老的骆越医药方法一样,主要是调理气血,疏通脉络,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和上、中、下三气同步的目的。吴森院长这一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近年使无数糖尿病患者解除了痛苦。最近在众多医药企业家和广西医学界众多同仁的支持下,吴森院长成立了广西首家糖尿病研究院广西吴唐糖尿病研究院和吴唐门诊部,专门从事攻克糖尿病这一世界医学难题的研究,我们相信挖掘古老的骆越医药宝库,吴森院长的专家们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医学奇迹。

    古老的骆越医药遗产在治疗奇难杂症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被认定为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经过骆越医药和壮医药专家的治疗后获得了新生。正是古骆越医药的神奇吸引了全国众多的医药企业家到骆越故地开发创业。骆越古医药蕴藏着一个巨大的产业,骆越故地的广西将会成为中国新的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高地。

 (作者:南宁市民委  刘建安  原载《广西民族报》2011年12月2日第7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 8:28:30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11-12-2 11:07:00 |只看该作者

最近骆越文化研究会的古医药专家又在武鸣的古骆越文化遗址发现了罕见的成片野生薏苡水生种,这些发现都充分证明骆越故地是我国中药薏苡的发源地和最早开发使用的中心。

以今证古?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5 04:59 , Processed in 0.13372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