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玉忠烈”贝侬在壮族在线学术篇发表的一篇文章,个人认为有参考价值,因此给予转载到僚人家园,期待进一步探讨。
百色田阳及周边歌咏文化与布洛陀文化调查
作者:yuzhonglie
一、调查地点的基本概况.
1. 调查地点的网络位置.
调查地点位于田阳县坡洪镇古美村及其附近一带,位于田阳县南部,距县城约40公里。
2. 调查地点的民族构成.
当地居民均为壮族,基本上都是原住民,历史以来,此地是附近一带的中心,设有圩。
3. 族群与村落的分布及其关系。
当地没有族群的分别,村落分布以自然环境为选地条件,只有村与村的关系而没有族与族的关系。人际之间以亲戚、邻里为交往依据。通婚一般在附近一带,男方基本不变动,多是嫁出或娶入。有稳定的家族分支关系,以男性后代为连结主线。
二、田阳歌咏文化底蕴
1. 调查地点的山歌历史及现状.
当地很久以来便有山歌,由于没有地方剧,以前山歌是一种最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现在唱山歌的多是中老年,女性居多,但附近的歌手也有很多是男性,在歌圩上男性歌手居大半数。一般时候,人们不唱山歌,多聚在一起听山歌录音,以此交流和体会。当地歌手在歌圩上一般不唱。山歌内容多为反映生活、生产及人际关系。
2. 山歌在当地人生活中的地位.
现今,山歌主要起一种娱乐的作用。歌手文化层次一般不高,而且受条件限制,当地没有太多的娱乐方法。山歌以其切近本民族、本地的特点,是一种民族性、地域性的娱乐手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导感化作用,山歌内容具有一定的道德准则性,相当于用山歌形式来表达伦理道德。“依歌择配”过去曾经存在,但随着山歌的地位从交流变为娱乐,这一功能已不存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大为改变,山歌中有恋爱的内容,但以此进行恋爱已经消失。而且,唱山歌的人多是中老年人,正处于恋爱年纪的年轻人对山歌是陌生的。
3. 当地人对山歌的看法.
当地人认为山歌是一种壮族的独特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在生活方式日愈汉化、现代化的今天所保留下来的最完整的民族事物。早些年,即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山歌曾被相当多的人认为是“不入流”的事物,但现在人们普遍带有一种重新认识和定位的态度去对待山歌。不会唱的人对于山歌及人们学、唱山歌,也持有理解、支持的看法。
4. 关于山歌的传承.
1) 原先的山歌传承是由长辈向晚辈口授教予的,现今则加入了录音带、VCD等方法;
2) 山歌地位的变动,曾引起山歌传承的衰落。如今,随其地位的回升,学山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平时唱的依然不多,多数只学不唱。他们中中年以上居多,妇女为多数,年轻人已无兴趣,原因是他们或是学生,或常年外出打工,他们有自己的娱乐方式。较偏远村屯中,山歌的传承较为热衷些,年轻人也相当多。总体上讲,当地山歌传承没有断层,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更为火热的学习场面,只有在更为偏远的地方才能看到。
5. 调查地点及附近的歌圩情况.
调查地及附近至少有3个歌圩,既古美村的农历一月初九(原为二月初二)、坡洪镇上的二月初二、离此地约10公里的巴别乡的四月初八。歌圩在当地叫“出坛”,原来是一种类似于庙会的民间活动,参加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当中也有人对唱山歌,但多是作为私人活动,后来山歌逐渐成为全场活动的中心,并且开始举办比赛,也是近几十年来才有的事情。“坛”按当地的意思,是一种供奉、祭祀土地神、祖先神的庙,以前“出坛”时也曾有祭拜神庙的仪式,近些年来已被取消,估计是由于被归结为“迷信”的缘故。“出坛”一般举行两至三天,其中心活动是山歌对唱,台上比赛,台下则是四方歌友互相交流唱和。赶歌圩的人中有参加比赛的,有会歌友的,也有赶热闹、做买卖的。以当地为例,歌圩已成为集歌会、体育、娱乐及贸易的综合活动。现在的规模比鼎盛时期有所下降,主要是人们可选择的活动增多,对此不是非常重视,不过人们都有重振兴盛的愿望。
6. 关于歌书、歌谱.
当地歌手一般没有歌书、歌谱,附近的歌手有一些,但不多,这是由于以前都以口授为主。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音像制品为人们学习、保存、传唱山歌提供了丰富的手段。
三、 布洛陀文化调查.
1. 当地人对布洛陀、姆六甲传说的认识情况.
当地人对布洛陀、姆六甲的传说并不知晓,如同田阳县其它地方一样,“布洛陀”对当地人而言是个新名词。当地流传一些神话传说,但其中并未提到布洛陀,有可能已经失传,也有可能是名字的不同。因而,在当地也没有关于布洛陀的供奉和祭祀活动。
2. 调查地的师公情况.
1) 分布:当地没有师公,师公多在偏远的地方;
2) 师公地位:师公是一个神秘的职业。上年纪的人认为师公是精通阴阳的人,是值得敬畏的;而在年轻一代心中,或是认同,或是无关紧要,或以为迷信。总的来讲,师公在当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
3) 主要活动:主要是跟丧事有关的活动,如死人、上坟等,其次是建庙、迁庙等祭祀活动,还有做“走”之类的占卜活动,以及少数请来师公的建房结婚择日等;
4) 仪式过程:以丧事为例,当事家庭请来师公及其徒弟或助手,一般总共是两至三人,在门口诵经、念祷词。师公为主唱,徒弟或助手敲锣助唱;
5) 道具:不外乎香火、纸钱等,有些师公穿黄色长袍,有点像道士服,最独特的道具是放一碗生米,插上一柱香,但不清楚其含义;
6) 唱词:其韵律和当地山歌有类似之处,但其具体内容,由于师公本人的保密,不可知。
3. 人们对师公的看法.
1) 以前,师公是一种非常严肃、神圣的职业,他们起着一种类似“精神领袖”的作用。师公的活动范围、内容都很广,从风水、占卜、超度、祭祀、娶嫁,凡是生活中的大事,都离不开师公;
2) 解放以后,随着普及教育、无神论和反迷信的宣传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师公曾被笼统的划入“迷信”行列,其地位严重下降,从事师公这一职业的人一度受到忽视和歧视。现在,人们对师公、鬼神之类已不迷信,但人们普遍认为师公依然不可缺少,师公作为有关活动的主持人、祷告人,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人们对师公有可能包含有一种宗教的心理,既“客观上不以为真实,精神上对之信仰”,这一信仰是区别于迷信和盲目的。
4. 师公如何传承布洛陀文化.
当地师公活动中是否存在有关布洛陀的内容不得而知,就显而易见的情况看,师公中最通用的神似乎只有“祖宗神”,与布洛陀传说没有直接的相关内容。
5. 师公对自己职业的看法.
目前,当地师公不太敢公开自己的活动和想法,但他们认为自己能行走于阴阳、精通鬼神、知晓神秘世界,担负着传承古文化、传承祖宗(在当地,“祖宗”并不只指自家的祖宗,似乎是广义上的本族的祖宗)的事业。他们认为也许有些东西不合科学,但也有些是科学所不能解释和解决的,因而认为这一职业是必需的,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退出人们的生活。
四、 歌咏文化与布洛陀文化的关系.
1. 山歌中反映布洛陀的内容.
当地有反映远古传说、神话人物的山歌,但当地山歌中没有反映布洛陀文化的内容,这与当地没有布洛陀传说有关。但是人们也有可能学、唱来自布洛陀传说流传地区的山歌,因此也有可能在本地山歌中加入这些内容。
2. 当地歌手与敢壮山歌圩.
至今年为止,当地参加敢壮山歌圩、祭拜布洛陀的歌手并不多,甚至还相当少,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1)之前他们不知道敢壮山作为壮族文化圣地这一情况;2)农事使他们不能抽身参加。去赶歌圩的歌手主要是参加歌会、会歌友,交流山歌,有些也参加祭祀活动,去上香祭拜。他们所看到的歌圩,“神圣、盛大、人山人海、越来越隆重”等,并且有一种“山歌解放”的心理,认为山歌由此走上正台,从而不再只作为乡下人自娱自乐的事物,而作为一种得到社会(包括政府政策、公众心理、文化教育及舆论宣传等)正式普遍承认的民族文化,并以此摆脱笼统的汉文化、炎黄文化对于本民族的控制,找寻到真正属于本民族的根及其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