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91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宁日报:智者刘定逌

[复制链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22:55: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邕州传奇 > 文化 艺术 > 

[南宁名人]壮族智者刘定逌


2008-7-5 18:28:16 来源: 南宁日报 


  巍峨的天井岭下,树木掩映着座座村庄。远处,高峰山脉犹如巨龙,连绵起伏,在这盎然春意中显出勃勃生气。就是在这一方水土中,诞生过著名的清代壮族文人刘定逌。说起刘定逌,南宁的壮族人便会津津乐道:这位才高五斗、不畏强权的才子,是壮族人引以为豪的一代才子。他从教几十年,治学严谨,所著的书极富哲理,警醒世人;他聪明机智,为弱者打抱不平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马岭顶上忆古人


  从武鸣县太平镇葛阳村向南行,穿过约2公里的阡陌,登上高高的马岭,一座清代古墓便呈现于眼前,这就是清代壮族进士、曾任翰林编修的刘定逌之墓。


  1979年,记者为写《清代壮族文人刘定逌》一书搜集资料,曾到过马岭。当年,葛阳村的几位刘定逌后人曾陪同记者一同瞻仰了古墓。那时,这些老人都已是80岁高龄了,几十年过去,再来时,老人们都已作古,站在马岭上,记者不免有些感慨。


  刘定逌的墓前,芳草萋萋,一块古旧的墓碑兀自独立在这浓浓春色中。碑文由清嘉庆年间曾任过相国、后任云南任布政司的蒋攸铦撰写,虽经数百载的风雨,仍完好可认。吹落古碑的尘埃,翻开历史资料,刘定逌——这个为数不多的壮族翰林便浮现在眼前。


  刘定逌,号灵溪,出生在武鸣一壮族书香人家。相传他自幼聪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清乾隆辛酉(1741年),刘定逌年方20岁就考上了拔贡;乾隆甲子(1744年)又中了解元;乾隆戊辰(1748年)中了进士;入翰林院进修了3年后,担任翰林院编修。据传,当时的翰林院名义上由乾隆皇帝掌管,实权却在宰相和坤手中。宰相和坤是个玩弄权术、捧上压下的贪官,刘定逌却是个性格刚直、不附强权的文人,在翰林院期间多次得罪和坤,被和坤视为眼中钉。最终,刘定逌被和坤寻事排挤出翰林院,只好回到了广西武鸣老家。


  回到广西后,刘定逌过起了平静的教书生活。他先后在葛阳书院、阳明书院教书;1763年,刘定逌到浔州府(今桂平)的浔阳书院当主讲;1775年,到桂林秀峰书院任教;1801年,年已八旬的刘定逌还到宾州书院(今宾阳)讲学……刘定逌在桂林秀峰书院任主讲时,亲手制定《秀峰书院学规》,倡导学生发奋学习“宜立志,宜立身……”争做有学问、有善心的人。清嘉庆年间,两广巡抚张百龄为表彰刘定逌对广西教育作出的贡献,亲书“玉清尊宿”4个字,制成牌匾送给他。刘定逌治学十分严谨,著有《灵溪时文》等书稿,还写了不少诗作,但得以保存流传下来的仅是少数。刘定逌的文章极富哲理并能警醒世人。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明山遇雨》等十几首诗,无一不是抒发情怀、赞颂大自然的美丽,以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愧“西粤第一人”


  清嘉庆年间,时任相国的蒋攸铦从京城来广西巡察,得知刘定逌尚健在,便邀请他参加“千叟宴”。蒋了解到刘定逌当年被迫离京的缘由后,感慨不已。又因佩服刘定逌的才华,在“千叟宴”上称其为“西粤第一人”,并与他结为忘年交,从此书信不断。蒋攸铦还许诺:待刘定逌终老后,他要亲自为刘写墓志。


  蒋攸铦回到京城后,把刘定逌当年被和坤打压排挤之事向嘉庆皇帝禀报,皇帝被刘定逌不畏强权的正直品行所感动,便给他恢复了学位,还欲重任他为官。此时,刘定逌已是八十岁高龄的皓首老翁,他谢绝了皇帝的好意。清嘉庆年间(1806年),刘定逌终老,享年86岁,葬于武鸣县太平镇葛阳村对面数里的马岭。刘定逌过世后,其孙子刘不远千里徒步至云南,寻找时任云南布政司的蒋攸铦。蒋攸铦果真不食言,为刘定逌撰写了长达一千多字的墓志。同时,省内外还有许多知名文人撰文悼念他。


  清光绪年间(1892年),武缘县(今武鸣)官府因刘定逌为壮族的教育、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事迹在百姓中流传不衰,便报请朝廷批准,将刘定逌封为“乡贤”,在该县县城的孔子庙乡贤祠里,为他设了灵位。这些,在《武鸣县志》中均可查到。


机智超群受人尊


  除了与贪官和坤的斗争,有关刘定逌的机智故事也为乡民们津津乐道,数百年来在广西流传不衰。


  刘定逌小时在葛阳书院读书,书院里有个自称“秀才”实为混饭吃的先生见刘很聪明,却不太“听话”,便想法“治”他。有一天,那先生出一上联讥讽刘定逌:小小书生头像广东龙眼果。刘定逌立即对上:堂堂秀才脸像福建荔枝皮。原来,那先生脸上长满白麻,只要一生气,脸一红,便像极了荔枝皮。那先生果然十分羞怒,满脸涨红如荔枝皮,却又无法反驳,只有吹胡子瞪眼睛的份。过节时,学生们按惯例送馍馍给先生。刘定逌把馍馍中的菜馅掏空后,才送给那个先生,讥讽他“肚中无菜(才)”。那先生见后,又羞又恼,不久便离开了书院。


  相传,刘定逌在翰林院时,一次随皇帝郊游。皇帝见一水塘下干涸的水沟中有块石碑,为考察翰林院学生的记忆力,便令人往水塘放水,同时令随行的众翰林院学生记碑文,看谁记得最快最多。因为水涨的速度极快,水淹石碑,碑上的字很快就看不到了,许多学生仅能背出碑文的上部分。轮到刘定逌时,他背得洋洋洒洒,却令人听不懂。一问,众人才知道,他是倒着背碑文的。原来,刘定逌很聪明,知道水从下往上涨,石碑下部首先被淹没,便从下往上记碑文,待水漫过石碑时,他已把碑文全记住了。皇帝大夸刘定逌机智和记忆力超群,众人也对他表示佩服。


  有一年刘定逌到了孔子的故乡山东。山东的文人不把刘定逌放在眼里,认为广西乃荒蛮之地,出不了文人学者,还想刁难他。有一天,刘定逌外出游玩,几个山东文人便想了一计要出他的丑,他们授意几个农妇故意挑柴挡住刘的去路,并出一上联,要刘定逌来对。上联是:此木成柴山山出。意为:山东的“柴”(才子)多,连挑着柴的妇人都会出对联。刘定逌随即答道:火因成烟夕夕多。意为:山东的这些柴(才),只能用来给妇人烧晚饭而已。那几个山东才子不服气,亲自出马出一上联讥讽刘定逌:小马无知嫌路窄。刘定逌对:大鹏展翅恨天低。山东才子又出一上联:西鸟东飞遍地凤凰难下足。刘定逌对:南麟北走满山虎豹尽低头。这下,那些山东才子不得不对刘定逌刮目相看,从此敬重有加了。


  一年,南宁发大水,一位京官从京城来视察灾情,一天他那拴在街边的高头大马被盗了。京官为破“盗马”一案,不视灾情而滥捕无辜,上百名平民被牵连。刘定逌知道后,便向京官上书:昔日火烧东鲁,孔子惟恐伤人;今日水漫邕城,京官何必问马?意为:当年孔子的故乡山东发生大火灾,孔子首先担忧的是伤人;今天南宁水灾,京官不应把心放在寻马上。京官知道刘定逌的底细,怕他把事情“闹大”,只好把那些无辜的平民放了出来。


  民间流传的一则刘定逌讥讽附庸风雅的财主的故事更是令人捧腹。一天,一个财主请刘定逌到家中,财主故意在院中晒满了书,以示他也是个饱读诗书之人。刘定逌见财主此举,觉得十分可笑。过后,财主经过刘定逌的家门时,看见刘躺在门口一条板凳上晒肚皮。财主觉得很奇怪,问刘为何要这样?刘答:“我的书藏在胸、肚中太多,不晒会发霉。”财主知道刘在讽刺他,惭愧得赶紧溜走。


  ……


  从马岭上下来,一路回味着关于刘定逌的那些古老而智慧的故事,不由为这位聪明机智、不畏强权的壮族智者所打动,眼前这满目山水也变得灵秀而生动起来……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7#
发表于 2011-9-9 15:10:00 |只看该作者

感觉刘定逌的经历很像象州清代的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都是满腹学识而性格刚毅,不苛于为官的卑躬屈膝而辞官回乡教书。他们的性格,其实正是僚人刚毅势头性格的表现。算是贝侬的高度概括了。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6#
发表于 2011-7-16 23:28:00 |只看该作者

感觉刘定逌的经历很像象州清代的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都是满腹学识而性格刚毅,不苛于为官的卑躬屈膝而辞官回乡教书。他们的性格,其实正是僚人刚毅势头性格的表现。

郑献甫,原名存贮,字献甫,别字小谷。1801年郑小谷生于象州寺村白石村,1872年,小谷病逝于讲台上。郑小谷生性聪颖,著作宏富,德高望重,是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权威性辞典、史料和刊物有记载,郑小谷14岁考中举人,35岁进士,授刑部江苏、云南司主事,为官一年二月,因不愿与贪官吏同流合污,为施展自己生平抱负,便以“亲老乞养”为由,辞官还乡,开始著书教馆。郑小谷先后主讲过广西 德胜书院、庆江书院、桂林榕湖书院、秀峰书院、孝廉书院、广东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及象州象台书院,柳州的柳江书院,其门生遍及江南,被誉为“两粤宗师”。郑小谷一生著作甚多,尚流传于世的著作有《四书翼注论文》、《愚一录》,清咸丰十一刊,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补学轩文集》、《补学轩文续集刻》、《补学轩文集外编》、《补学轩诗集》、《补学轩诗集续刻》、同治九年还主纂过《象州志》,成为名噪一方的“江南才子”。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

听众

6616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3
注册时间
2010-12-13
5#
发表于 2011-7-16 23:21:00 |只看该作者
广西在民国新桂系统治时期是全国模范省,为中国桂系军阀的根据地。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軍攻佔全广西,设广西省。1951年1955年钦州廉州(即今钦州、防城港北海)從广东划入广西。1952年怀集從广西划入广东1955年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东。1958年3月5日,改为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西。同年10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1978年起,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定为12月11日,与中国人民解放軍攻佔全广西、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哥混到现在拿得起放得下的也 就只剩下筷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地板
发表于 2011-7-16 23:05:00 |只看该作者
武鸣人才辈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板凳
发表于 2011-7-16 23:5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11-7-16 23:28:12的发言:

感觉刘定逌的经历很像象州清代的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都是满腹学识而性格刚毅,不苛于为官的卑躬屈膝而辞官回乡教书。他们的性格,其实正是僚人刚毅势头性格的表现。

郑献甫,原名存贮,字献甫,别字小谷。1801年郑小谷生于象州寺村白石村,1872年,小谷病逝于讲台上。郑小谷生性聪颖,著作宏富,德高望重,是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权威性辞典、史料和刊物有记载,郑小谷14岁考中举人,35岁进士,授刑部江苏、云南司主事,为官一年二月,因不愿与贪官吏同流合污,为施展自己生平抱负,便以“亲老乞养”为由,辞官还乡,开始著书教馆。郑小谷先后主讲过广西 德胜书院、庆江书院、桂林榕湖书院、秀峰书院、孝廉书院、广东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及象州象台书院,柳州的柳江书院,其门生遍及江南,被誉为“两粤宗师”。郑小谷一生著作甚多,尚流传于世的著作有《四书翼注论文》、《愚一录》,清咸丰十一刊,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补学轩文集》、《补学轩文续集刻》、《补学轩文集外编》、《补学轩诗集》、《补学轩诗集续刻》、同治九年还主纂过《象州志》,成为名噪一方的“江南才子”。

应该是“岭南才子”。

他也是僚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6 23:52:5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沙发
发表于 2011-7-17 01:39:00 |只看该作者

关于郑小谷的民族归属一般倾向于壮族,现其故居所在地的郑姓人多归为壮族。我们不妨来看一下郑小谷的一则轶事:

3、吟诗不难写诗难

    阳春三月,柳江两岸景色迷人。一游船逆水而行,舟中一秀才倚窗观景,不时摇头晃脑地自唱自吟。船至滩头,行速缓慢,而秀才此时还余兴未尽,拍了拍对面穿着长布衫的人道:“仁兄莫睡啦,船过滩头景色尽,还是吟几首诗助兴吧。”

    那人转过身来说:“吟诗有何难!”秀才惊讶地说:“照仁兄说哪样才难?

    “写诗才难呀!”.

    秀才哑然失笑道:“能作便能写,写字有何难?真是怪哉!”

    那人不屑一顾地讲:“那我就吟,你写如何?”

    秀才巴不得显露身手,边拿出纸笔边说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请教,请教!”

    那人指着所坐的船道:

    “bikbat一支舟,”

    “这bikbat?bikbat……”秀才皱着眉头,不知念了多少遍也写不出来。

    那人等了老半天,见秀才一滴墨水都没滴上纸面,便提出让秀才“下楼梯”的话说:“一时写不出来,可暂画圈圈顶上。”秀才无奈,只好照办。

    紧接着那人又道出第二句:

    “bib0水面游,”、

    秀才啃着笔头,呆呆地望着江水。那人敲了敲船弦说:“画圈,画圈。”秀才低下头,只得照画。

    “nyikngat两把桨,”

    秀才叹着气,又忙圈了起来。

    “dikdoek上滩头,”

    “这哪里是诗,明明是俗言俚语。”秀才丢下笔愤愤地说。

    那人很有礼貌地回答道:“诗词本民歌,若无俗言俚语,诗词岂不成为无源之水乎?”

    一秀才自知理亏,顿时脸红到了耳朵根。及至旁人告诉秀才,那人便是鼎鼎有名的郑小谷时,他忙丢下墨砚,赶快躬身下拜。

    (文内“bikbat"类系壮文,均为摩仿船、浆在水中发出的声音)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 17:27 , Processed in 0.19828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