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粤语中忽然冒出“卜佬”一词,并流行一时。“卜佬”又写作“博佬”、“搏佬”等,多指农民。农村又称“卜村”。山西大寨人陈永贵做国家副总理,老广戏称为“卜佬农民”;上山下乡的知青,老广说“卜”;言行土里土气,也说“卜”。总之,“卜”主要用来称呼村乡镇县的人,但后来又成为一种谐谑,直呼某人为“卜佬×(姓名)”,甚至很多老广也幽默自嘲为“卜佬陈”、“卜黄”。 关于“卜佬”一词的来源,有不少附会故事,如乡下人到省城做地盘工,不是“出洋相”,而是“出土相”,多次掉下安全帽的“卟卟”声,被嘲讽为“卜佬”,但据笔者考证,新会沙田的大鳌历代相传,水上人家从古代(有说是宋元)就有称“卜佬”(音),具体指上岸在沙田耕作做苦力的水上人家,又名“疍家”,意同“卜佬”,“疍歌”又称“卜佬歌”。由此,笔者怀疑“卜佬”一词古代已有,只是以不同的面孔出现而已。据笔者所知,古语中有“濮僚”的写法,“卜佬”疑为古语再生。
“卜”字的其中一个义项,是古代民族名,即濮人的自称。汉代有濮、僚(音佬)、僰、巴等古民族,有夷濮、夷僚、濮僚等称谓。晋《华阳国志》记:“谈槀县有濮獠”。清孔晁注解《逸周书》:“卜人,西南之蛮。”清朱右曾校释:“卢(卢文弨 )曰:‘卜即濮也。’”汉时,沅湘之间为濮獠民族的居地。今重庆綦江保留有汉代民族濮(僚)、僰人的石刻岩画。
“佬”,粤语指成年男子,如大只佬、美国佬、咸湿佬(色鬼)等。“佬”古写作“僚”。“僚”是多义多音字,此处粤音读佬“lóu”。清初屈大均:“广州谓平人曰‘佬’,亦曰‘僚’,贱称也。”
“濮僚”一词原是古代这些“很土”的族群的自称。而岭南沿海的疍家,是长年在海上浮家泛宅的一个古老族群,也曾是受社会歧视的一族,过去也称“濮僚(卜佬)”。
林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