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发展脉络猜想
这个猜想,是本人在读过郑超雄教授发表在《广西民族研究》上的《壮族文明起源》(点击进入阅读)之后提出的一个还不很成熟的想法 ,希望能得到各位贝侬的指正。
一、三大板块与三大起源中心
壮族的发展,按壮族古代文明发展程度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板块。三大板块按地理位置划分:一是云贵高原板块,二是右江—柳江流域中心板块,三是东部板块(大瑶山以东)。按壮族古代文明发展程度来划分,以上三大板块分别对应的是:句町、夜郎方国板块,中心腹地板块及骆越、西瓯板块。其中,右江-柳江流域中心腹地板块是壮族文明起源的中心,其余两个板块均从这里分化出去并得以发展起来。而中心腹地板块由于地处封闭环境,其文明的发展一直慢于其它两个板块。
壮族文明发源的三大中心:1、右江河谷;2、柳江—红水河流域;3、桂江流域桂林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在右江河谷、柳江—红水河流域、桂林(甑皮岩)都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而这三个地区,前两个是现在壮族的聚居地。从地理条件上看,这些地区均为河谷平原地带,有人类文明发育的良好条件。
二、一条重要分界线
在说到壮族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提到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天平山—架桥岭—大瑶山—莲花山—十万大山。此线以东,现在基本没有壮族聚居分布;此线以西,为壮族聚居地。从地理条件上看,这一条由一系列高大山脉连接起来的分界线,其北半部分直到莲花山,中间没有太大的间隙;而南半部则在贵港、宾阳、邕宁一带有较为广阔的平原地区,成为连接岭南与中南半岛的一个重要通道。这一条分界线,成为壮族发展历史上一个极重要的屏障。
历史上,汉族政权对广西的统治,也与这一分界线有密切联系。在隋唐以前,此线以西的地区基本没有府、县设置,也就是说,这些地方根本没有纳入中原王朝的有效管理范围之内。秦并岭南以后,在两广地区设置了南海、象郡、桂林三郡。除南海郡的郡治确定在今广州市外,其余两郡的郡治至今也未有定论。汉至唐时,中原政权在广西设立的统治机构,其治所也多在此线以东。有少量的如汉时的领方县(所治今宾阳县)、临尘县(所治今崇左市江州区)在此线以西,但这一地区,也正是古代骆越人活动的地方。其它壮族地区,也是在唐以后开始设置羁縻县置,宋元以后为土州、土司。而此线以东,早在汉时就设置了苍梧、象郡、郁林等郡。怎样解释这一历史现象呢?这是因为,此线以东原为骆越、西瓯民族的活动范围,他们在这里建立了骆越及西瓯两个大的方国。他们的文明程度与中原的文明发展水平是相当的,所以秦并岭南时,在这些地方设置郡县,实行王化统治也就顺理成章。而此线以西的广大地区,文明发展相对较慢,至唐时,这里仍处于奴隶社会,中原政权根本就无法对其实行统治。
三、壮族发展模式及脉络
我认为壮族文明发展模式可以用“孵化模式”来形容。即在“孵化器”内,先孵化出的小鸡先出壳,走出去;没有孵化出来的,则继续孵化。这个孵化器,就是前面说的三个文明发源地。最先走出的,是古苍梧族,而后是西瓯及骆越,再后来则有句町、夜郎等。而待在孵化器内最久,并且一直在此生息繁衍的,是现代的壮族北部方言居民。
最先走出起源中心的各个不同部落,他们分别沿着右江、柳江、红水河及桂江顺水而下,到达西江—郁江一带平原地区。经过部落间的融合,他们逐渐发展成为古苍梧族及后来的骆越、西瓯民族,并最终发展成为今天壮语南部方言人群与东南亚泰佬民族。处于中心腹地边缘的一些部落,则逆水而上,向西发展,并在云贵高原与外来的文明相融合,建立了句町、夜郎等方国。在这些方国被中原汉族政权所灭后,他们又往往逃亡返回腹地地区。他们与中心腹地的部落最终发展成为今天壮语北部方言人群。
四、壮语南部方言人群的发展情况
在新石器晚期,从三个文明发源地,走出了第一批壮族的先民。在右江河谷,他们沿着右江顺水而下,到达了郁江—西江一带广阔的平原地带,在这里定居下来,并且学会了水稻的种植。与此同时,柳江—红水河流域及桂林地区孕肓的氏族部落也顺水而下先后到达了这里,三族的融合产生了壮族最早的文明社会—苍梧古国。
后来苍梧族逐渐衰落,为骆越人所代取。而在桂林地区,另一个方国西瓯也正在同一时期形成。他们大体的分界线,是以西江为界,向北为西瓯族,向南则为骆越族。同时,这两个方国彼些间也不是孤立的,双方存在着战争与交往,他们的文明也是相似的。这些苍梧、骆越、西瓯民族的形成,是因为他们在走出原先的土地后,在行进及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结果,是彼此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产生了质的飞跃的结果。他们的文明发展程度,远比他们原居住的中心腹地要发达。右江—柳江流域中心腹地因受环境封闭所限,很少受外界文明的影响,仍缓慢地发展着。而桂林地区的的西瓯族则与前两处不同,因为桂林本身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向北向南都有文明的侵入,所以,他们的文明发展与骆越是同步的。
秦并岭南时,西瓯族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失败。于是,一部分西瓯人向南迁移了,融入了骆越族中;另一部分人则留在原地(后渐被汉化,直至明清时,大部分被汉化完毕)。秦灭亡后,赵括(南越国)统治岭南。一方面,他采取拉拢的办法,任用越族人的首领做官以统治越人;另一方面,他又对西瓯、骆越两个方国在军事上进行压制。在这期间,西瓯方国因遭受秦国打击后元气大伤而逐渐瓦解。而骆越方国的生存空间也多受压制。这一时期,骆越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在越南北部红河平原至今粤西南一带,北至西江。因受南越国及后来的汉王朝长期压制,骆越族人多为不满,反抗不断。至东汉时,终于爆发了规模巨大的“二征”起义。起义为马援所败后,汉王朝加强了对骆越方国的统治与压迫,骆越方国瓦解。在这以后,许多骆越人为了逃避汉王朝的统治与压迫,开始向西迁移。最先是到了老挝(今天,老挝境内的泰族人还说他们来自“芒腾”(今越南河内),那里是他们的发祥地。这并非没有依据),然后是泰国、掸邦、阿萨姆邦等,并征服当地原住民族,发展成为今天东南亚的泰佬民族。一部分人则向南面迁移,但因受越南中部山脉阻挡及占族人的抵抗,这一部分人是较少的,最后他们融入了占族。还有一部分人则从红河平原向北进入了高原山地地区,这就是今天德保、靖西、天等、那坡及文山等地德靖方言居民的来源。留在原地的骆越族人,他们因为所处地理条件的差异而有了不同的发展路线。大致以莲花山—十万大山为界,以东的骆越人最终被汉化;此线以西,因受山地河流阻隔,骆越民族得以延续,并产发展成为今天左江地区及越南北部壮语南部方言的人 群。
五、北壮的发展脉络
由于地理位置的阻隔,当南壮人(西瓯、骆越)经历社会变革与动荡之时,处于腹地的北壮先民依然在按自己的速度缓慢地发展着。用“孵化”模式来解释,就是仍未出壳。但是,在其边缘地带的云贵高原上,同样由于与外来文明的融合,在汉朝前后产生句町、夜郎等方国。这些方国与原“孵化器”内的居民的分化是较晚的。而且由于地处高原的地理优势,使他们的文明更多的向处于低地的腹地文明传播。例如现在壮族神话故事莫一大王中种竹养兵的原型就来源于夜郎国的竹生子一说。可见,句町等方国与腹地文明的交流是多于骆越及西瓯的。而且,当这些方国为中原王朝所灭时,他们逃亡迁移的线路往往是返回腹地。这也与中原王朝对云贵高原的这些方国的用兵路线有关。中原王朝对云贵高原用兵,一般是从川渝、巴楚、及湘西进军,因此,这些方国兵败后的逃亡路线只有三条,分别是向西、向南和向东南。这些从高原上带回的文明,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心腹地地区的发展。到唐朝时期,中心腹地的社会形态已基本发展至奴隶社会末期,中原王朝也开始在这些地区设置州县及羁縻州。至此,壮族北部方言人群的发展基本定型。
以上分述的各个板块,彼此间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他们板块之间及板块内部,也存在着文明的交流,自始自终,他们都是一种互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