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0530|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族发展脉络猜想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3-29 14:14: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壮族发展脉络猜想

这个猜想,是本人在读过郑超雄教授发表在《广西民族研究》上的《壮族文明起源》(点击进入阅读)之后提出的一个还不很成熟的想法 ,希望能得到各位贝侬的指正

一、三大板块与三大起源中心 壮族的发展,按壮族古代文明发展程度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板块。三大板块按地理位置划分:一是云贵高原板块,二是右江—柳江流域中心板块,三是东部板块(大瑶山以东)。按壮族古代文明发展程度来划分,以上三大板块分别对应的是:句町、夜郎方国板块,中心腹地板块及骆越、西瓯板块。其中,右江-柳江流域中心腹地板块是壮族文明起源的中心,其余两个板块均从这里分化出去并得以发展起来。而中心腹地板块由于地处封闭环境,其文明的发展一直慢于其它两个板块。

壮族文明发源的三大中心:1、右江河谷;2、柳江—红水河流域;3、桂江流域桂林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在右江河谷、柳江—红水河流域、桂林(甑皮岩)都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而这三个地区,前两个是现在壮族的聚居地。从地理条件上看,这些地区均为河谷平原地带,有人类文明发育的良好条件。

二、一条重要分界线 在说到壮族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提到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天平山—架桥岭—大瑶山—莲花山—十万大山。此线以东,现在基本没有壮族聚居分布;此线以西,为壮族聚居地。从地理条件上看,这一条由一系列高大山脉连接起来的分界线,其北半部分直到莲花山,中间没有太大的间隙;而南半部则在贵港、宾阳、邕宁一带有较为广阔的平原地区,成为连接岭南与中南半岛的一个重要通道。这一条分界线,成为壮族发展历史上一个极重要的屏障。

历史上,汉族政权对广西的统治,也与这一分界线有密切联系。在隋唐以前,此线以西的地区基本没有府、县设置,也就是说,这些地方根本没有纳入中原王朝的有效管理范围之内。秦并岭南以后,在两广地区设置了南海、象郡、桂林三郡。除南海郡的郡治确定在今广州市外,其余两郡的郡治至今也未有定论。汉至唐时,中原政权在广西设立的统治机构,其治所也多在此线以东。有少量的如汉时的领方县(所治今宾阳县)、临尘县(所治今崇左市江州区)在此线以西,但这一地区,也正是古代骆越人活动的地方。其它壮族地区,也是在唐以后开始设置羁縻县置,宋元以后为土州、土司。而此线以东,早在汉时就设置了苍梧、象郡、郁林等郡。怎样解释这一历史现象呢?这是因为,此线以东原为骆越、西瓯民族的活动范围,他们在这里建立了骆越及西瓯两个大的方国。他们的文明程度与中原的文明发展水平是相当的,所以秦并岭南时,在这些地方设置郡县,实行王化统治也就顺理成章。而此线以西的广大地区,文明发展相对较慢,至唐时,这里仍处于奴隶社会,中原政权根本就无法对其实行统治。

三、壮族发展模式及脉络 我认为壮族文明发展模式可以用“孵化模式”来形容。即在“孵化器”内,先孵化出的小鸡先出壳,走出去;没有孵化出来的,则继续孵化。这个孵化器,就是前面说的三个文明发源地。最先走出的,是古苍梧族,而后是西瓯及骆越,再后来则有句町、夜郎等。而待在孵化器内最久,并且一直在此生息繁衍的,是现代的壮族北部方言居民。

最先走出起源中心的各个不同部落,他们分别沿着右江、柳江、红水河及桂江顺水而下,到达西江—郁江一带平原地区。经过部落间的融合,他们逐渐发展成为古苍梧族及后来的骆越、西瓯民族,并最终发展成为今天壮语南部方言人群与东南亚泰佬民族。处于中心腹地边缘的一些部落,则逆水而上,向西发展,并在云贵高原与外来的文明相融合,建立了句町、夜郎等方国。在这些方国被中原汉族政权所灭后,他们又往往逃亡返回腹地地区。他们与中心腹地的部落最终发展成为今天壮语北部方言人群。

四、壮语南部方言人群的发展情况 在新石器晚期,从三个文明发源地,走出了第一批壮族的先民。在右江河谷,他们沿着右江顺水而下,到达了郁江—西江一带广阔的平原地带,在这里定居下来,并且学会了水稻的种植。与此同时,柳江—红水河流域及桂林地区孕肓的氏族部落也顺水而下先后到达了这里,三族的融合产生了壮族最早的文明社会—苍梧古国。

后来苍梧族逐渐衰落,为骆越人所代取。而在桂林地区,另一个方国西瓯也正在同一时期形成。他们大体的分界线,是以西江为界,向北为西瓯族,向南则为骆越族。同时,这两个方国彼些间也不是孤立的,双方存在着战争与交往,他们的文明也是相似的。这些苍梧、骆越、西瓯民族的形成,是因为他们在走出原先的土地后,在行进及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结果,是彼此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产生了质的飞跃的结果。他们的文明发展程度,远比他们原居住的中心腹地要发达。右江—柳江流域中心腹地因受环境封闭所限,很少受外界文明的影响,仍缓慢地发展着。而桂林地区的的西瓯族则与前两处不同,因为桂林本身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向北向南都有文明的侵入,所以,他们的文明发展与骆越是同步的。

秦并岭南时,西瓯族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失败。于是,一部分西瓯人向南迁移了,融入了骆越族中;另一部分人则留在原地(后渐被汉化,直至明清时,大部分被汉化完毕)。秦灭亡后,赵括(南越国)统治岭南。一方面,他采取拉拢的办法,任用越族人的首领做官以统治越人;另一方面,他又对西瓯、骆越两个方国在军事上进行压制。在这期间,西瓯方国因遭受秦国打击后元气大伤而逐渐瓦解。而骆越方国的生存空间也多受压制。这一时期,骆越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在越南北部红河平原至今粤西南一带,北至西江。因受南越国及后来的汉王朝长期压制,骆越族人多为不满,反抗不断。至东汉时,终于爆发了规模巨大的“二征”起义。起义为马援所败后,汉王朝加强了对骆越方国的统治与压迫,骆越方国瓦解。在这以后,许多骆越人为了逃避汉王朝的统治与压迫,开始向西迁移。最先是到了老挝(今天,老挝境内的泰族人还说他们来自“芒腾”(今越南河内),那里是他们的发祥地。这并非没有依据),然后是泰国、掸邦、阿萨姆邦等,并征服当地原住民族,发展成为今天东南亚的泰佬民族。一部分人则向南面迁移,但因受越南中部山脉阻挡及占族人的抵抗,这一部分人是较少的,最后他们融入了占族。还有一部分人则从红河平原向北进入了高原山地地区,这就是今天德保、靖西、天等、那坡及文山等地德靖方言居民的来源。留在原地的骆越族人,他们因为所处地理条件的差异而有了不同的发展路线。大致以莲花山—十万大山为界,以东的骆越人最终被汉化;此线以西,因受山地河流阻隔,骆越民族得以延续,并产发展成为今天左江地区及越南北部壮语南部方言的人 群。

五、北壮的发展脉络 由于地理位置的阻隔,当南壮人(西瓯、骆越)经历社会变革与动荡之时,处于腹地的北壮先民依然在按自己的速度缓慢地发展着。用“孵化”模式来解释,就是仍未出壳。但是,在其边缘地带的云贵高原上,同样由于与外来文明的融合,在汉朝前后产生句町、夜郎等方国。这些方国与原“孵化器”内的居民的分化是较晚的。而且由于地处高原的地理优势,使他们的文明更多的向处于低地的腹地文明传播。例如现在壮族神话故事莫一大王中种竹养兵的原型就来源于夜郎国的竹生子一说。可见,句町等方国与腹地文明的交流是多于骆越及西瓯的。而且,当这些方国为中原王朝所灭时,他们逃亡迁移的线路往往是返回腹地。这也与中原王朝对云贵高原的这些方国的用兵路线有关。中原王朝对云贵高原用兵,一般是从川渝、巴楚、及湘西进军,因此,这些方国兵败后的逃亡路线只有三条,分别是向西、向南和向东南。这些从高原上带回的文明,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心腹地地区的发展。到唐朝时期,中心腹地的社会形态已基本发展至奴隶社会末期,中原王朝也开始在这些地区设置州县及羁縻州。至此,壮族北部方言人群的发展基本定型。

以上分述的各个板块,彼此间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他们板块之间及板块内部,也存在着文明的交流,自始自终,他们都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35#
发表于 2011-2-13 13:44:00 |只看该作者
一派胡言。很多论点自相矛盾。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885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3-8-22
注册时间
2006-8-4
34#
发表于 2006-9-10 22:17:00 |只看该作者
给出的连接不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33#
发表于 2006-8-12 17:43:00 |只看该作者
想不留活口是做不到的!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32#
发表于 2006-8-12 17:4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威明在2004-6-11 23:44:00的发言:
     怎么可能留下,你以为是现在打仗,古人打仗时讲究赶尽杀绝,不留活口,谁会留下仇人呢?所以说秦战结束后,败方唯一出路是和族人远离故土,而且离得不能被追上为好。

西瓯人是善于打仗的,秦军想斩草除根是做一到的!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31#
发表于 2006-8-12 17:23:00 |只看该作者
我建议路贝侬:多引经据典,多采纳众人意见,写成有分量的论文.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30#
发表于 2006-8-7 09:39:00 |只看该作者

台灣馬偕醫院的輸血權威醫司林媽利的 HLA 研究分析,與及綜合國際的現成資料,得出的結果是,中國華南各種族,包括漢人及少數民族好像布依人,與及台灣的客家人及閩南人,與及越南人及泰國人等,血緣相近,都是屬於古越族之後耶。

不過大陸方面卻無視此項研究,並標籤責林媽利是台獨耶。

大陸方面也有一個研究線粒體的博士生李輝,他的研究結論也跟林媽利的不同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885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3-8-22
注册时间
2006-8-4
29#
发表于 2006-8-5 22:06:00 |只看该作者
阅读中,还不能发表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1652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07-10-13
注册时间
2004-8-21
28#
发表于 2004-8-21 06:22:00 |只看该作者
依据形体(基因)特征来看两广、福建、江西南部更接近,不是说5成、我觉得更应该是在8成以上为越人血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听众

971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05-4-8
注册时间
2004-7-27
27#
发表于 2004-8-4 22:31:00 |只看该作者

贝侬的民族学和历史知识令我惊讶!

但我更期望您

向前看,向僚民族的明天和后天看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唯一出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听众

971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05-4-8
注册时间
2004-7-27
26#
发表于 2004-8-4 22:2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威明在2004-6-11 23:45:29的发言: 广西的壮族有五成是不真实的

威明:

早在春秋时,百越就极其广泛地生息和活跃在长江以南的辽阔地域。

请问,春秋战国吴、越入霸中原和秦初欧骆越人与几十万秦军激战时,汉族还在哪里? 汉族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呢! 你怎么能否认百越民族(壮族的先民) 的存在呢!

还有,我要告诉你: 现在两广和海南的土生汉族,其人种上的百越属性远远多于汉族,你知不知道?!

我说从种族上说, 现在岭南汉族有 五成以上是不真实的(更靠近越人)。

你能够找到事实反驳和推翻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4 22:27:47编辑过]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唯一出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25#
发表于 2004-7-17 20:24:00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些泰-傣民族历史的资料,有一种想法,觉得德宏与西双版纳两州的傣族的来源应该是不同的。今天上网查了一下,果然,傣族有两种方言,分别是西双版纳方言和德宏方言(也有的说还有金平方言)。这两种方言的存在,似乎也说明了两地傣族来源的差别。德宏州的傣族更接近于缅甸的掸族,甚至可以认为他们就是同一个民族,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他们分别居于两个不同的国家统治之下,于是渐渐的产生了一些分化。而西双版纳的傣族应来源于泰国,他们的语言及风俗也与泰国更近。

当然,因为对傣族情况了解得不够,况且泰-傣民族在东南亚的发展历史也很复杂,彼此间经常分分合合,所以以上暂时也只能是一个猜测。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24#
发表于 2004-6-12 00:13:00 |只看该作者
鳗鱼堆里的狗鱼,
专为提高鳗鱼的鲜活率准备的,
哈哈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0

听众

3253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09-2-14
注册时间
2002-5-19
23#
发表于 2004-6-11 23:5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请提出证据

People laugh and people cry Some say hi while some say bye Some give up and some always try Others can forget u but never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听众

1239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17
注册时间
2004-6-2
22#
发表于 2004-6-11 23:45:00 |只看该作者
广西的壮族有五成是不真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听众

1239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17
注册时间
2004-6-2
21#
发表于 2004-6-11 23:44:00 |只看该作者
怎么可能留下,你以为是现在打仗,古人打仗时讲究赶尽杀绝,不留活口,谁会留下仇人呢?所以说秦战结束后,败方唯一出路是和族人远离故土,而且离得不能被追上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20#
发表于 2004-6-2 19:23: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孤客贝侬进入讨论。对孤客贝侬的问题我将一一作答。

1、关于大瑶山是西瓯人西界的问题。大瑶山的高峻绝不是靠两条腿就能轻易翻越的,何况是较大规模的部落迁徙。本人自小在大瑶山下长大,对这一印象还是很深的,同时也欢迎孤客贝侬到实地考察(呵呵,我可以作向导)。因此穿越大瑶山的通道只有两个:二龙河峡谷和洛清江河谷。实际上,洛清江河谷也是深山峡谷,只利于行舟。因此,来往于大瑶山东西两侧的通道,只有二龙河峡谷了。我认为,壮族古代先民在迁徙过程中,确实穿越了这一峡谷,而且这一峡谷后来还成为极重要的通道。在桂柳运河开凿以前,桂中的行政中心一直处于柳江东岸象州-来宾一带,也与这一通道的交通作用有着极大的关系。(柳州作为桂中的区域行政中心其时在桂柳运河开通以后。桂柳运河,古称相思埭,又称临桂陡河,始建于唐长寿元年(692),位于桂林市南。它建于漓江支流良丰江和柳江支流洛清江的支流相思江之间,直接沟通了桂林同广西西、北部及与贵州东南部的水运交通,避免绕经梧州的迂远航程。)然而,作为承载一个民族(部落?)的文明交往,这一通道却又显得太过狭窄了。所以,分居于大瑶山东西两侧的部落文明,后来他们各自朝着不同的轨迹前进了。在大瑶山东部的西瓯人,他们更多的是接受来自北方和南方这一广阔地带的文明,其渊源与影响,可能要远到长江的中下游,甚至长江以北。而大瑶山西则的部落,则融入了中心腹地的文明。

2,关于秦瓯之战,请看史书上的记载: 秦瓯之战  秦朝征服百越各部的军事行动。秦始皇为开拓疆土,于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命尉屠睢率50万大军,分兵5路进攻百越。一路经余干(今属江西)征服了东瓯(今浙江温州)和闽越(今福建),并设置闽中郡。二路戍守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以南的大庾岭。三路向番禺(今广东广州)进军。五路进攻镡城(今湖南靖县境)。四路由主帅屠睢率领,发动秦瓯之战,率军逾越城岭,经湘桂走廊,迅速控制漓江通道。九嶷(今湖南宁远县南)之军沿古道进入今广西钟山、贺县一带,与屠睢部会师。因粮饷接济不上,被迫停止进攻。

开凿灵渠,疏通粮道后,越人退辟丛林,与秦军周旋,夜袭秦营,毙秦军数十万。西瓯君译吁宋和屠睢相继战死(一说在开通灵渠前屠睢战死)。秦始皇再派任嚣、赵佗等五岭攻击越人。于公元前214年征服南越、西瓯,并设置南海、象、桂林3郡。次年,调遣50万人戍守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垦荒殖田,筑道设关,与越人杂居,传播中原农耕技术和文化科学知识,促进岭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请注意,战争一开始,秦军便“逾越城岭,经湘桂走廊,迅速控制漓江通道”,秦两路大军汇合的地点是钟山、贺县(今贺州市)一带。而西瓯人则是“退辟丛林,与秦军周旋,夜袭秦营”。可见战场离钟山贺县一带并不远。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史书中并无记载有骆越与秦军交战的情况。

3、关于西瓯、骆越活动的范围,诸多资料中皆有,如西瓯人的活动范围北至湘南,东达广东中部,当然不止于广西,但相同的地方我就不多述了,只提了不同的观点。 根据出土的文物推测,现在大部分的学术观点认为,在战国时代,西瓯、骆越及广东范围内的南越等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这时,他们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而不是处于游猎的时代。

4、据史载,现在的桂西及贵州南部,在骆越西瓯时代已经有句町、夜郎存在,向西还有滇国,根据研究,他们都与现代的壮族、布依族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至于秦军占领岭南后,越人南迁(我认为用南迁比西迁更合适一些)的人数确实不好作结论。我估计大部分是留下的,但后来他们逐渐汉化,因此,这些并不是重点。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19#
发表于 2004-5-31 11:32:00 |只看该作者

读了路贝侬对自己《猜想》一文所进行的补充说明,很欣赏贝侬的认真。为了使贝侬的“猜想”臻于完善,不只是停留在猜想阶段,下面就我暂时发现的几个突出疑问请贝侬再找资料进一步论证:

1.“大瑶山是西殴人的西界”问题。现代壮语是以柳江为界分出柳江土语和红水河土语的。现代的语言分界跟古代的部落(西殴实际上是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或者古国?)分别有无关系?要进一步解释。大瑶山的阻隔作用比柳江的作用大吗?何况还有两个通道啊。人类征服自然,在陆路交通上一般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工具,只需两条腿走就行了。依靠工具的发明才能征服的情况是后来的事。可以肯定,我们的先民最初的时候仅凭双腿就能横穿大瑶山,这比渡江方便多了,发明舟楫横渡柳江应该是相对晚出的事。

2.秦殴战争的战场真的“就应位于灵渠以南的桂林到平乐一带的桂江河谷(甚至更南)”吗?为什么不可以说是潇水(湖南永州地区)——贺水(两广交界地区)走廊?或者是广东的北江流域?这些问题都要讨论出结论才好论证自己的观点。

3.西殴和骆越的地界不能只考虑是在现代的广西境内。西殴的地界至少要考虑到:东自珠江三角洲,北起湖南的南部,西至柳江流域,南达郁江。在没有完全进入农业社会过定居生活以前,我们的古人是流动的,我以为哪个时代,在我们南方应该是叫游猎时代。而在秦军入侵前,即战国末期,我们僚人是不是都进入了农业时代?最好是找到越人进入农业时代的研究材料,再讨论西殴骆越的地界方有意义。

4.现代的桂西和贵州的南部,在西殴骆越时代有人类居住吗?他们跟越人有无关系?这些问题也要正面回答的。另外,我们常说,秦军入侵以后越人就退守西部,到底是走的多还是留的多?我认为是基本都留下而后汉化了。如不注明,会给读者造成这样的印象:以为今天桂西的僚人都是从东部西迁的。民族的迁徙是个复杂的课题,相对汉族来说,古越人的迁徙情况很特殊,如果认为右江谷地是越人的发祥地的话,我认为越人的迁徙是大致呈四面向中心萎缩的模式(当然,区内的个别部族的跨地域迁徙活动也有)。尤其是东北方向的萎缩最为严重。

好了,暂时谈这几点意见吧。这要特别多谢路贝侬,是你的意见引发了我的想法。希望有更多的贝侬参与讨论,让不同的意见刺激出更高明的看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31 15:27:44编辑过]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18#
发表于 2004-5-31 10:09:00 |只看该作者
古代的“国家”概念跟现代意义的“国家”概念是不同的,在行文的时候最好分别给予界定,否则无论是读者读来或者是作者写来都容易混用。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17#
发表于 2004-5-30 02:41:00 |只看该作者

从神话故事看壮族的历史

  壮族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国家这点可以确定,但壮族先民的一些支系应该建立过初步的国家形式。郑超雄教授在《壮族文明起源》中就指出,骆越、西瓯、句町等都是壮族先民建立的方国。由于壮族在当时并没有文字,所以我们无法从文献上了解当时的情况。但这一历史事实在壮族的民间神话中是否有反应呢?   翻开壮族神话,我们发现,关于“国家”的概念几乎没有。在神话中提到中原王朝的入侵时,大都是说外面的皇帝见我们壮人的土地美丽富饶,十分眼红我们壮人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就派出大量兵马来占领。而我们壮人,自然是奋起反抗。   如红水河流域的布洛陀传说中关于红水河和木棉花的来由是这样说的: 皇帝派人来占领我们壮人的土地,壮人在自己开拓的河流两岸和皇帝派来的人马捕斗。仗打了很久,双方都死了很多人,鲜血流到河里,染红了河水,所以当年布洛陀带领大家开拓的这条河,后来就叫做红水河。当年打仗的时候,壮家人都举着火把奋力拚杀,死去的英雄手中却仍高举着不灭的火把,他们站在布洛陀当年带领族人开垦的土地上,变成了一棵棵挺拨的木棉树,枝头那火红的花朵,就是当时英雄手中不灭的火把。   再看看各地传说中关于民族英雄的故事:   文南、富宁、田林一带侬智高,右江地区的岑逊王,桂西北的莫一大王等,在传说中他们都是壮人的首领,带领壮人与入侵的官兵作斗争,但也没有提到“国家”的概念。桂中象州地区的甘王则是因为家乡受到“外蕃”进犯,所以揭了皇榜,带领家乡人参军杀敌,因战功被南朝皇帝刘裕封为大将军。这里更是没有壮族的“国家”的概念了。   唯一说到我们壮族有“国家”形态的神话传说,是流传于龙州县金龙岗的《神弓宝剑》(见蓝鸿恩编辑的《壮族民间故事选》,口述:农老爹  记录整理:蓝鸿恩),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南越王赵陀得了一把汉皇帝送给他的宝剑,宝剑上镶嵌着“和辑百越”几个字。南越王把这把宝剑转送给西瓯国,西瓯国又派他的王子把宝剑送到骆越国去。目的是想相互和好,永保和平。   那几年骆越国正碰到水妖作怪,海潮无缘无故汹涌上岸,淹没了无数庄稼房屋,吞没了无数家禽牛羊,老百姓流离失所。原来这一切是一只水妖在作怪,他跃出水面说除非骆越王把公主嫁给他,否则还要兴兵来灭国。骆越王无奈,只得答应他的要求,但一定要水妖亲自到宫廷来提亲。那水妖到宫廷求亲时,大家一看,竟是一个王八变成的妖精。公主恨得咬牙切齿,一怒下抽出佩刀,冷不丁朝那王八精颈脖砍去,把王八精砍死了。   那王八精全靠爪子有灵,如果爪子还在,不久仍可恢复原形。所以公主便把王八精的四个脚砍下,割掉爪子,用来做弓弩的扳手,做成了一把神弓,箭无虚发。   西瓯国王子来骆越国时,正碰见公主在练箭,双方起了误会。公主听王子说要带剑去见骆越国王,怕他行刺,便把他绑住,才让他带见骆越国王。王子见到骆越王后,即呈上“和辑百越”宝剑,并代表自己的王父向国王表示了永世和好。骆越王见王子长得英俊,人品又好,便把他招为附马。   王子和公主结婚后非常恩爱。但不久,王子便得到西瓯国王病危的消息,便辞别骆越王和公主回家。公主怕他路上不安全,便把宝剑给他佩上。   王子走后,王八精变做王子的模样,从公主手里骗走了神弓。骆越王以为这是西瓯王的阴谋,骗走了神弓,是为了侵犯骆越国做准备。于是决定以攻为守,先兴兵攻打西瓯。其时西瓯国王刚死,举国发丧,王子得知骆越国王亲自提兵犯境,感到无法立即兴兵应战,乃只身前往边关向骆越王问个明白。王子带着宝剑,单骑闯到骆越王的帐前。骆越王见状,大惊,命公主杀了王子。公主无奈提枪与王子交战。王子边战边向公主解释,公主亦有几分相信。正当公主在犹豫间,骆越王怕公主再受王子迷惑,乃下令士兵:如果骆越王数到三时公主还不杀死王子,便要众士兵将两人一同射死。当骆越王数到二时,王子担心公主和自己一起遭到乱箭射死,便自杀了。公主伤心欲绝,抱住王子尸体痛哭。骆越王大怒,还想命令士兵射死公主,却被突然出现的王八精用神弓射死。王八精自持神弓在手,又到公主身前,向她提亲。公主极怒,拿起“和辑百越”宝剑大战王八精。王八精不敌,逃到海边欲躲回海里。公主未及赶上,便把宝剑掷出,正好将王八精的头给斩了。公主怕王八精再还魂作怪,就把它剁成泥碎,撒到山坡上。剁完王八精,公主想及死去的王子及父王,又痛哭起来,她的眼泪,成串地流到海里,被蚌珠含去,化成了珍珠。王子的鲜血,洒在骆越国土上,因为它清白纯正,便化成了清泉。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两个壮族先民建立的方国:骆越和西瓯,两国之间是存在着战争与交往的。现在存在的疑问是,收集在《壮族民间故事选》里的这篇故事,是经过学者的整理的,它故事的原貌如何,故事中提到的两个国家是否就是骆越国和西瓯国,这些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但不管如何,即使故事中提到的国家不是骆越和西瓯,单就其提到的“国家”这一点而言,便可以将它和其它壮族的神话故事划开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了。从这条分界线我们可以推测到界线两边不同的壮族支系之间不一样的文明发展轨迹。我们注意到,故事流传的地方是龙州,正是古代骆越聚居之地。故事中的骆越国是临海的,今这一点也与学者们推测的骆越人分布地点符合。故事中所指的公主眼泪化成的珍珠,应该就是现在的合浦珍珠。龙州所操的壮语,属典型的左江土语,因此,《神弓与宝剑》这一故事所折射的历史状态,即使放到整个南壮方言人群而言,也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的。因此,在这条分界线的两侧,一边是南壮,一边是北壮;对应的,一边是骆越西瓯方国板块,一边是中心腹地板块;一边经历了方国形态,而另一边却没有。两者的文明发展轨迹,已经明显的不同了。至于句町、夜郎等方国是否有这方面的传说,值得另行研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30 2:46:04编辑过]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4 20:17 , Processed in 0.24819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