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yberengli在2010-10-7 23:12:47的发言:奇怪的是这些专家什么都往彝族传统上靠,忽略了两千年来人的迁徙变化。彝族不是说古代不善跪拜吗,怎么现在铜鼓上的跪拜不说,又扯上别的传统往彝族头上
靠;出土虎的铜像,就武断地说是滇民族的图腾崇拜,并认为和彝族的虎图腾崇拜有关,真服了这些专家。彝族学者不是说彝文比甲骨文悠久吗,那这些战国到秦汉
时期的文物怎么没有用古彝文记载呢?草原后裔能有这么高的青铜制造技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8 0:09:17编辑过]
不仅是滇国,还有夜郞、衰牢等西南地区的古国,当初在确定其族属的时候,考虑的不仅是学术因素,恐怕还有政治因素。
以下内容为个人猜测,不知道靠不靠谱。
当初泰国学者提出“泛泰主义”的时候,国内的学术界恐怕是有点措手不及。在冷战思维的政治环境下,为了在学术上对抗“泛泰主义",国内的史学界是怎么做的?
1、对包括史书上有所记载的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能往藏缅族群靠的统统一个不拉的往里面拉。因此,滇国、夜郞、衰牢、南诏、大理等都成了彝族、纳西族等藏缅族群建立的国家。为什么选彝族呢?一是彝族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大;二是彝族很早就在西南地区生活,古称之为昆明;三是彝族与西南其它很多的少数民族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四是彝族与缅甸的主体民族同为藏缅族群,中国与缅甸的关系就不用说了,而缅甸与泰国则正好有矛盾。
2、对实在不能往藏缅族群里面拉的傣族,便故意模糊傣族与境外的泰、佬民族的关系,并把滇越、掸等史树上记载的族名往傣族身上套,认定傣族是当地原住民族。
3、故意模糊壮泰、壮傣等侗台民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