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769|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两广粤方言与壮语的种种关系

[复制链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09:43: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3289649
欧阳觉亚

南宁白话是南宁代表性的地方语言,主要由广东沿海商人传入,因此也叫“广东话”或“粤语”。沿用至今,已与当地平话和邕州官话相互溶合,音调、音色、谈吐自成风格。南宁白话除了有与广州话相同的古越语底层外,近代还从壮语南部方言渗入了一些成分。
粤方言与壮侗语族诸语言的关系是密切的,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好几百年。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彼此吸收了对方的各种成分。壮侗语族诸语言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不断地吸收大量的汉语借词。这一方面学者们已经做了许多研究。但反过来,对汉语吸收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以及各种成分的研究,仅仅在开始。近十几年来,我一再提出粤方言有一个古越语的底层,[①a]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在广州话里有相当一批语言成分,它们明显地不是来源于汉语,却与千里之外的壮语或其它语言“不谋而合”。如果说它是借用,广州话是向谁借的呢?环顾广州四周,我们找不到壮族或其它少数民族的居民。这里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古代这里有大批的古越族--现今壮族及其它民族的先民。当时的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吸收了古越语一部分语言成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了以后,把他们原来语言的某些成分带到了汉语里来了。这就是所谓底层成分。对底层成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民族关系和语言间的关系。

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粤方言可以分为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吴化片、勾漏片、邕浔片、钦廉片等7片,其中广府、四邑、高阳、吴化4片分布在广东省内,邕浔、钦廉2片分布在广西,勾漏片分布在两广交界线两侧。广州以外的地区,越往西走,古越语底层成分估计越多。广西的玉林地区和钦州地区是粤语(当地叫白话)与壮语相毗邻的地区,钦州、龙州至南宁一带是汉(白话)壮双语使用区,这里的汉语肯定有较多的壮语成分。由于材料的关系,我们现在仅以广州话和邕浔片的南宁白话为例,分析它与壮语的各种关系。

据了解,广西粤语是在明清之际广东人开始移居广西之后传入的,但南宁市在一百多年前仍主要通行官话、平话和壮话,讲白话的只有很少人,二十世纪以后,操白话的居民才陆续增多。抗战期间,大量的广东人移居南宁,南宁市才通行白话,后来逐渐取代了当地的官话、平话和壮话。从语音或词汇方面来观察,南宁白话与珠江三角洲的广府话比较近似。白话在南宁通行的时间虽然不很长,但却吸收了不少的壮语各种成分。

在词汇方面,南宁白话有一大批既与粤语相同又与壮语相同的底层词,如@①kam(盖住),□la:n(爬行),@②mε(背),□na:m(跨越)等,但还有一批与壮语相同而与广州话不同的词,这些词肯定是操粤语的人来到了南宁以后才从壮语吸收过来的。现在选出一批分述如下(行首为南宁白话例词):

liη“斜坡”,壮语“陡”大部分地区读liη或leη、lη,广州话斜坡叫‘斜’tshε。南宁白话这个词来源于壮语。

pan“旋转”,壮语大部分地区叫he:n,广州话叫‘转’,白话的pan来源于壮语。

lan“溢”,壮语属r声类,都安叫ron,邕宁、东兰叫lon,钦州叫lyn,广州话(煮粥时)溢出叫phan

hεn“啃(骨头)”,壮语各地都叫he:n,广州话叫ηa:t

muη“松软”,壮语叫boη(武鸣)或buη(宁明),moη(田东),广州话叫‘松’suη

lεp“谷壳”,壮语大部分地区叫re:p或le:p,广州话叫‘老糠’。

mat“发霉”,壮语各地叫mwt(武鸣),mut(宜山,上思),mot(横县),广州


话叫‘发毛’。

muk“掏”,壮语叫mok(邕南),mok(扶绥),mk(大新),广州话叫ηam

lou“父亲”,壮语的ke是“老”的意思,南部方言靖西话父亲又叫la:uke,广州话叫‘老豆’。

lεu[5]“干枯”,壮语叫jle:u[5](邕南),re:u[5](武鸣),le:u[5](扶绥),he:u[5](崇左,龙州),广州话叫‘干’。

还有几十个类似这样的词,其中有些词虽然壮语中使用不很普遍,但也不能否认它来源于壮语。


在语法或者表达方式上,南宁白话有一些与广州话和壮语相同的底层成分,如:你去先(你先去),只猪好肥(猪很肥)一类的说法,但也有一些与广州话不同而与壮语相类似的情况。分述如下:

1.壮语的形容词和动词之后可以加上一个叠音后缀,说明形容词或动词的某种性质、状态、方式或程度,广州话形容词有这一特点,但动词则没有,而南宁白话除了形容词可以加上叠音后缀以外,动词也可以加上叠音后缀。例如:

食japjap形容人吃东西时腮帮活动的样子。kapkap摹拟人吃东西时发出声音。

广州话要形容人吃东西的状态或动作的声音,往往在动词的前面加上一个叠音的象声词,如“ηapηap敢食”,“ηokηok敢食”或“食到ηok[7]ηok[7]声”。

2.壮语在表示形容词或动词的程度时,往往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面加上一个la:i“多”,南宁白话照仿壮语的方式,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面加上一个“多”字,相当于“很”,广州话则在前面加个副词“好”。例如:

壮语:ηon nai nit[7] la:i.今天很冷。南宁:今日冷多啊。广州:今日好冷啊。

今 天 冷 (多)

壮语:te[1] la:u[1] wun ro[4] la:i[]1. 他很怕人家知道。

他 怕 人 知道 (多)

南宁:渠怕人识多。

广州:渠好怕人地知道。

3.壮语经常在某些动词之后用pai[1]“去”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南宁白话也用“去”字来表示这个意思,但广州话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壮语:ki fun[1] tok[7] bwn[1] rη pai[1].雨下到天亮了。

些 雨 落 到 天 亮 (去)

南宁:@③雨落到天光去。

广州:雨落到天光啊。
4.在壮语的动词语句里,当动作表示手段或方式时,动词之后要加一个au[1]“要”,南宁白话也有这种用法,广州话则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壮语:bau baw сi[4] сak au[1].不给就偷。 сai kja[1]сuη tik[7] au[1].大家都用脚踢。

不 给 就 偷(要)

大家 都 踢(要)

南宁:有畀就偷@④。(有,不;畀,给;@④,要) 大家都踢@④。

广州:唔畀就偷(唔,不)。大家都@④脚踢。(@④,用)

在语音方面,南宁白话也有一些是属于壮语的成分,最明显的是舌尖清擦边音Φ。中古汉语心母字南宁白话都读作Φ,壮语的汉借词也读作Φ或θ,粤西信宜、茂名一带以及广西东南部地区也读Φ,但广州只有s,没有Φ。这样看来,南宁白话的Φ这个声母是受壮语的影响而产生的。南宁白话还有一个s声母,是来源于中古汉语的生、书两母,即普通话的卷舌声母。南宁白话还有一些语音特点是受壮语的影响而产生的,如元音a分长短,促声调因元音的长短而分化成两个调值,m、n、η、l等半浊音声母既出现在阴类调又可出现在阳类调,等等,这些特点都与广州话相同,不在讨论之列。


--------------------------------------------------------------------------------
上面列举了一些南宁白话因受壮语的影响而产生的语言特点,这些特点超出了广州话受壮语的影响(正确地说是吸收了壮语的底层成分)而产生的各种特点的范围,经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一些看法。

1.首先,我们从南宁白话的语音特点来看,它与广州话相同的地方比较多,如声韵调基本上相同。粤方言的7个方言片当中,南宁白话代表的邕浔片与广州话最接近,但也有一些差别。首先在语音方面,南宁白话除了有舌尖擦音s之外,比广州话还多了一个舌尖边擦音Φ。例如:

沙 双 蛇 洒 相 些

南宁白话 sa[1] soeη[1] sε фa фoeη[1] фε[1]

广州话 sa[1] soeη[1] sε sa soeη[1] sε[1]

其次,南宁白话止摄开口三等的精组字,读舌尖元音l。如兹tsl[1],此rshl,自tsl,斯sl[1],这些字的韵母广州话都读i。

在韵母方面,南宁白话无ei,ou,oey这3个二合元音韵母(都变作i,u,ui);广州话长a:各韵(a:u,a:m,a:n,a:p,a:t)有部分字(多为效、咸、山摄开口二等字及山摄合口二等字)读作长ε,如“包”pεu[1],“简”kεn,“插”pshεp,“眼”ηεn[4],“八”pεt

此外,南宁白话的指示词“那”说lu[5],广州说ko,从这些特点看,南宁白话无疑与广府片粤语,尤其是与珠江三角洲的南(海)、番(禺)、顺(德)一带的话更为接近。由此可以推断,操南宁白话的人,最初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南、番、顺等县。

2.南宁白话中的壮语成分包括早年粤语从古越语吸取的底层成分和近代从当地附近的壮语中吸取的成分。这两种成分的区分是:底层成分的年代很早,它是千百年来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可以说它是广东中西部地区的古越族汉化后的产物,是这批古越族被汉族同化后带到汉语里来
的。由于它的历史久远,在粤语里扎下了根,成为粤语里的一种有机成分。当操粤语的居民从广东迁至南宁时,他们连同这些成分一起带到南宁来。近代从壮语里吸收的成分则不同,它是近百年来从广西南宁附近的壮语里吸收过来的。两种成分的来源大体相同--同出于一种语言,壮语和它的前身。但吸收的方法不同:前者是由古越族带进来的,后者则是汉语向壮语“借”来的。当然,这种借法与壮语向汉语借用各种名词术语的方法不完全一样。壮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从汉语吸收借词是因为它们缺少某些词语,不向汉语借用就无法表达这些概念,所以这些借词大部分都是属于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词语,而汉语向壮语“借”的大部分是属于一般的词语,这些词语汉语并不缺乏,借进来以后与汉语原来的词并存,成为同义词或近义词,有一些可能慢慢取代了汉语词。如南宁白话“(叶子)落”说lan[5],是来自壮语的lan[5](龙州、宁明)或lon[5](其他地区),南宁白话里还有一个“落”lok[8],泛指一般的落,而lan[5]则用来专指树叶的“落”。

3.南宁白话中新增加的壮语成分也不少,如果按照语言正常的变化速度来估量,只有一百来年历史的南宁白话,不至于产生这么多的壮语借词和其它成分,而且有些是不必要借的,如“死”这个词,南宁白话除了有фi[3]一说之外,还有tha:i[1](壮语南部方言)一说。这反映出南宁白话处于壮语的汪洋大海之中,随时有被壮语成分渗入的可能。尤其是在过去汉族人口还没有占优势的时候更是这样。

后来汉族人口虽然逐年增加,他们来到南宁后,入乡随俗,自觉不自觉地慢慢跟随早来的汉人使用那些早被人们习惯了的壮语词语和某些言语习惯,久而久之,这些壮语成分就成了南宁白话自己的语言成分了。近几十年来,由于广州话的影响日渐增大,加上年青人的有意模仿,南宁白话有分化为新派与老派之别,老派白话保持原有的风格,新派白话则向广州话靠拢,[①b]而广播早已使用标准的广州话了。所以,尽管南宁白话有一定分量的壮语成分,但它与广州话接近的程度仍高于广西其他的粤语区。

4.广西语言众多,语言间的接触频繁,白话、壮话、平话彼此交错毗连,双语使用人口较多,因此有些语言特点彼此相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区分这是谁借用谁的。南宁市人口86万余人(1982年),其中壮族25万余人,约占总人口的30%。据了解,八十年代中期南宁市内壮族中老年人一般仍懂壮语,但很少使用,青少年已转用粤语和普通话。如果上溯六七十年,即两代人以前,那个时代广东人开始大量迁入,一定曾经有过壮、汉(官、平、白)双语或多语(多言)并行的时期,几种语言或方言的人互相交流,互相借用,人们无意中把几种语言或方言混合着使用,而刚从外地来的操粤语的人,也不知不觉地受到当地人(壮族或早先来的汉族)的影响,接受一些壮语成分。据我本人五六十年代在南宁的观察,即使是从桂林来的汉族,也同样吸收一些壮语的词汇或某些特殊的说法。如“今天热多”“你去先”“叫我急死去”等等。对这种情况似乎难以用“底层说”来解释。因为这些壮语成分是近代甚至现在活着的讲粤语的人从壮语“借”过来的,或者是现在的壮族把自己的语言某些成分或说话习惯带到南宁白话里来的。就南宁白话而论,无疑它有早年的“底层”,而后来从壮语吸收的就很难说是“底层”了。对于这些来源于壮语的成分是否可以用语言间的渗透来解释?那些最近从壮语“渗透”来的东西就是外来的“渗透物”。这个叫法不一定合适,但至少可以把这两类成分区别开来。

①a 见拙文《汉语粤方言里的古越语成分》,载《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庆祝王力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周年),上海知识出版社;《运用底层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载《民族语文》1991年第6期。

①b 南宁话的材料,引自谢建猷《南宁白话同音字汇》,载《方言》1994年第4期;《壮语陆西话和汉语平话、白话若干相似现象》,载《民族语文》1994年第5期。*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冖下加山
@②原字子加贝
@③原字口加的
@④原字扌加罗大写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30#
发表于 2010-8-25 13:01: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使君子)钝( 尖 的反义词)我们称为 gvaed ,...

doeg=底部,我们也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

听众

6087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8-6
注册时间
2009-12-16
29#
发表于 2010-8-25 22:13: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mygray在2010-7-30 2:03:48的发言:
“痒”泰语是 kaenz ,我们这的壮语也是这么说的啊,我发现我们这里说的和你们的声母很多 H K D T...反着来的

这是送气与不送气声母的处理规律,据我观察,壮泰语从南到北送气声母的使用率有逐级替减的规律,到了北部壮语基本消失,一般将送气声母处理为b d g h 等。在南部壮语,有一些地方不送气的,再往南,还有一些地方处理为送气。在南北交界的北部壮语人群,可能是受南壮长期影响及交流,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以送气声母为首的词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5 22:14:3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28#
发表于 2010-8-25 22:06: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黄胜祥)南部壮话,daü(下面),dok(掉下去...

doek loengz bae leu掉下去了

blaij daengz doek走到底(死胡同之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

听众

6087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8-6
注册时间
2009-12-16
27#
发表于 2010-8-25 22:02:00 |只看该作者

南部壮话,daü(下面),dok(掉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

听众

6087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8-6
注册时间
2009-12-16
26#
发表于 2010-8-25 22:4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伤疤好咯在2010-8-25 22:06:34的发言:

doek loengz bae leu掉下去了

blaij daengz doek走到底(死胡同之类)

一些古老的词汇在一些俗语里得以残存,这是探究固有词的一种途径!

han:痒,一般用在吃芋头后的喉咙痒。

hoo han:羡慕,也用在吃芋头后的喉咙痒。

hoom(humz)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25#
发表于 2010-8-19 18:14:00 |只看该作者
钝( 尖 的反义词)我们称为 gvaed ,边缘、端部 我们称为 doek 。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

听众

1048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2-8-29
注册时间
2008-1-11
24#
发表于 2010-8-14 10:2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伤疤好咯在2010-7-29 13:05:23的发言:
昨夜看ONGBAK3,泰语的“痕”竟然是"haenz",这个跟白话一样,跟壮话的humz不同。

haez、humz这两个子在壮语里是近义词。如hoz haenz 喉咙痒,引申为生气之意。


贝侬,一起努力吧! 民族的才是永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23#
发表于 2010-8-14 19:0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使君子在2010-8-14 18:38:38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称最在2010-8-13 23:29:24的发言:

这个laj,应该就是"辣"

我觉得不是,因为白话的“辣”是入声字,lad。而桂柳话没有入声,la。

还有一个"热水",,,叫做"赖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22#
发表于 2010-8-14 18:38: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称最在2010-8-13 23:29:24的发言:

这个laj,应该就是"辣"

我觉得不是,因为白话的“辣”是入声字,lad。而桂柳话没有入声,la。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

听众

1533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17-10-8
注册时间
2009-2-25
21#
发表于 2010-8-15 00:00:00 |只看该作者
生气即怒,在左江土语中怒跟白话的音一模一样,“佈人怒呀”即人生气了。其中“呀”意思是已经。类似一声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20#
发表于 2010-8-13 22:39: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使君子)广州话还有几个词,比如形容 腐蚀、化...

应该没有,涩--saep.当地的“客话”是giep.

伤口上放盐的感觉--sep,当地客话是siep

盯着看--zaeng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19#
发表于 2010-8-13 22:29:00 |只看该作者
广州话还有几个词,比如形容 腐蚀、化学烧伤、刺激 为 laj ,形容 苦涩 为 laek ,形容 盯着看 为 gaeb ,僚语有类似的词吗?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8#
发表于 2010-8-13 23:29: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使君子在2010-8-13 22:29:19的发言:
广州话还有几个词,比如形容 腐蚀、化学烧伤、刺激 为 laj ,形容 苦涩 为 laek ,形容 盯着看 为 gaeb ,僚语有类似的词吗?

这个laj,应该就是"辣",,,,我知道,桂柳话是这样说,还有苦涩为"夹",不知道是什么语,盯是"苟",比如说,一个人怎天盯着你看,你就可以说,他望你"苟苟的",不礼貌,这样容易被人围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17#
发表于 2010-7-29 09:49:00 |只看该作者

例如,如表示“这”的意思的粤音(/ni/)常被写成“呢”字,该词在壮侗语、苗瑶语族等诸语中广泛存在,语法功能完全相同。有人认为该字可考的源头为“尔”,中古汉语唐音读作/nji??/ ,但相比壮侗、苗瑶诸语表示“这”的nei/ni,这种观点明显显得牵强。

再如,粤语表示“欺负”的“虾”(/ha/),武鸣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西双版纳傣语是 /jam ho/,黎语加茂方言为 /h?/。除粤语之外没用其他汉语族语言有这个词,古文献亦不存在;

粤语表示“痒”的“痕”(/h?n/),连山壮语中为 /hom/,武鸣壮语中为 /hum/ 或 /h?n/,傣语 /xum/,临高话 /kum/;

粤语表示“拧”或“折取”的“搣”(/mit/),南壮语、榕江侗语跟粤语完全一样都是 /mit/,布依语、北壮语、毛南语、泰语都为 /bit/,傣语为 /bip/,黎语为 /mi?t/;

粤语表示“点头”的“岌”(/??p/),北壮语为 /?ak/,南壮语为 /wak/,傣语为 /??k/,泰语为 /?up/,侗语为 /?ap/,黎语为 /?ut/;而此字本身也表示摇动。

粤语表示“倒塌”的“冧”(/l?m/),北壮语、毛南语跟粤语完全一样,泰语为 /lom/;

粤语表示“跺脚”的“揼”(/t?m/),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黎语为 /tom/;

粤语表示“摇晃”的“擙”(/?ou/),北壮语、毛南语、侗语为 /?au/,南壮语为 /?au/ 或 /?u/,临高话为 /??u/;

粤语表示“思考”的“谂”(/n?m/),南壮语与粤语相同,北壮语为 /n?m/ 或 /?num/;字义的另一个说法也来自于字本身的结构,“讠”字边 加 “念”字组成的思考。

粤语的这类古南越底层词举不胜举,在现代壮侗语里面都可以找到系统性相同或相近的词,而且这类词多数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基本词汇。

但如果是底层的核心语言收到这么大的影响,说明这些汉人移民的汉语的筋骨和血脉被换了。

底层核心词汇 不出数量,即使1%的数量也是核心。

比如爸爸,骂骂,吃,和,走,睡等,这些词汇就是底层核心。
另外远古时代语言不发达,词汇少,大多话语都以核心词汇构成的。等汉文化进入后,才会丰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9 10:05:28编辑过]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16#
发表于 2010-7-29 09:47:00 |只看该作者
目前粤语中非汉语成份词语约占15%,比重不大但几乎都是核心词汇,使用频率特别高,在日常口语里面几乎在每句话中都会出现。

例如,如表示“这”的意思的粤音(/ni/)常被写成“呢”字,该词在壮侗语、苗瑶语族等诸语中广泛存在,语法功能完全相同。有人认为该字可考的源头为“尔”,中古汉语唐音读作/nji??/ ,但相比壮侗、苗瑶诸语表示“这”的nei/ni,这种观点明显显得牵强。

再如,粤语表示“欺负”的“虾”(/ha/),武鸣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西双版纳傣语是 /jam ho/,黎语加茂方言为 /h?/。除粤语之外没用其他汉语族语言有这个词,古文献亦不存在;

粤语表示“痒”的“痕”(/h?n/),连山壮语中为 /hom/,武鸣壮语中为 /hum/ 或 /h?n/,傣语 /xum/,临高话 /kum/;

粤语表示“拧”或“折取”的“搣”(/mit/),南壮语、榕江侗语跟粤语完全一样都是 /mit/,布依语、北壮语、毛南语、泰语都为 /bit/,傣语为 /bip/,黎语为 /mi?t/;

粤语表示“点头”的“岌”(/??p/),北壮语为 /?ak/,南壮语为 /wak/,傣语为 /??k/,泰语为 /?up/,侗语为 /?ap/,黎语为 /?ut/;而此字本身也表示摇动。

粤语表示“倒塌”的“冧”(/l?m/),北壮语、毛南语跟粤语完全一样,泰语为 /lom/;

粤语表示“跺脚”的“揼”(/t?m/),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黎语为 /tom/;

粤语表示“摇晃”的“擙”(/?ou/),北壮语、毛南语、侗语为 /?au/,南壮语为 /?au/ 或 /?u/,临高话为 /??u/;

粤语表示“思考”的“谂”(/n?m/),南壮语与粤语相同,北壮语为 /n?m/ 或 /?num/;字义的另一个说法也来自于字本身的结构,“讠”字边 加 “念”字组成的思考。

粤语的这类古南越底层词举不胜举,在现代壮侗语里面都可以找到系统性相同或相近的词,而且这类词多数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基本词汇。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15#
发表于 2010-7-29 09:45:00 |只看该作者
维基百科把你的20% 降低到15%, 不过已经不少了。

维基百科对粤语和壮侗语言的关系做了如下叙述:

保留较多古南越语底层成份

古代南迁到岭南地区的华夏族与南越族土著长期杂居,彼此间语言、文化、习俗等各方面不自觉地相互渗透。粤语本身是由古华夏语和古南越语的混合语发展而来,因此它同时具有古华夏语和古南越语的特征。现代粤语中仍然含有南越语的底层成分,多表现在词汇方面,在语法上也有一些遗存。现代粤语跟现代壮语在日常用语上接近或相同的常用词有不少,这些词明显不是汉语来源,可能为古百越底层遗存。目前粤语中非汉语成份词语约占15%,比重不大但几乎都是核心词汇,使用频率特别高,在日常口语里面几乎在每句话中都会出现。

例如,如表示“这”的意思的粤音(/ni/)常被写成“呢”字,该词在壮侗语、苗瑶语族等诸语中广泛存在,语法功能完全相同。有人认为该字可考的源头为“尔”,中古汉语唐音读作/nji??/ ,但相比壮侗、苗瑶诸语表示“这”的nei/ni,这种观点明显显得牵强。

再如,粤语表示“欺负”的“虾”(/ha/),武鸣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西双版纳傣语是 /jam ho/,黎语加茂方言为 /h?/。除粤语之外没用其他汉语族语言有这个词,古文献亦不存在;

粤语表示“痒”的“痕”(/h?n/),连山壮语中为 /hom/,武鸣壮语中为 /hum/ 或 /h?n/,傣语 /xum/,临高话 /kum/;

粤语表示“拧”或“折取”的“搣”(/mit/),南壮语、榕江侗语跟粤语完全一样都是 /mit/,布依语、北壮语、毛南语、泰语都为 /bit/,傣语为 /bip/,黎语为 /mi?t/;

粤语表示“点头”的“岌”(/??p/),北壮语为 /?ak/,南壮语为 /wak/,傣语为 /??k/,泰语为 /?up/,侗语为 /?ap/,黎语为 /?ut/;而此字本身也表示摇动。

粤语表示“倒塌”的“冧”(/l?m/),北壮语、毛南语跟粤语完全一样,泰语为 /lom/;

粤语表示“跺脚”的“揼”(/t?m/),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黎语为 /tom/;

粤语表示“摇晃”的“擙”(/?ou/),北壮语、毛南语、侗语为 /?au/,南壮语为 /?au/ 或 /?u/,临高话为 /??u/;

粤语表示“思考”的“谂”(/n?m/),南壮语与粤语相同,北壮语为 /n?m/ 或 /?num/;字义的另一个说法也来自于字本身的结构,“讠”字边 加 “念”字组成的思考。

粤语的这类古南越底层词举不胜举,在现代壮侗语里面都可以找到系统性相同或相近的词,而且这类词多数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基本词汇。

然而该类词汇究竟是古越语遗存还是古代汉语遗存语言学界尚存争议。
由于目前在中古汉语、上古汉语方面的构拟多由郑张尚芳等学者进行,但各方对一定字词的构拟并不一致(如和潘悟云等),而且郑张先生的观点也与一些语言学者如李新魁、李如龙先生等的研究有出入。(所以在此点应予以保留,不应过早地武断判定为南越语成份)
另外据一些研究方言的表示,中古壮侗语系已受当时的汉语影响(该类学者认同粤语出于南越语),至此更应保留。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4#
发表于 2010-7-29 13:2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伤疤好咯在2010-7-29 13:05:23的发言:
昨夜看ONGBAK3,泰语的“痕”竟然是"haenz",这个跟白话一样,跟壮话的humz不同。

贝侬将声母听错了,“痒”泰语是 kaenz (虽然与haenz同源但声母是 k )。“痒”壮语北部方言虽然是 humz,但壮语南部方言的左江和德靖土语却分别是 haenz 和 yaenz ,从泰语的夜晚“kaemh”与左江土语haemh、德靖土语yaemh的对应规则来看,haenz和yaenz均与泰语的 kaenz 同源。另外,贝侬说“泰语的‘痕’是‘haenz’”,明显错误,应该说是“泰语的‘痒’”才对。因为“痕”这个汉字的意思是“疤痕”的意思,只有粤语把它作为“痒”的意思,明显看出粤语的“痕”来自壮泰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9 13:49:30编辑过]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听众

118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2-8
注册时间
2010-7-28
13#
发表于 2010-7-29 12:54:00 |只看该作者

以前的壮语是没有文字的,所以只会壮语的人读汉字当然只能借汉语,但口音肯定与原汉语有所不同

同理,古时珠三角的越人,读汉字也只能借用外来的岭北汉音,久而久之形成粤语,所以现在的粤语能有系统地读文字

以后,估计壮语的趋势也是这样,底层保留,读文字借汉语,以前的广西壮语新闻是不是这样?那么久而久之就发展成新的一种壮语了

当然,一种语言的形成的因素复杂,这个另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12#
发表于 2010-7-29 13:01:00 |只看该作者
说到四邑话(新会 台山 恩平 开平),也是很普遍地存在着 有音无字 的状况。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3:59 , Processed in 0.15595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