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戴光禄生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砚山县,壮族,研究生。他1962年应征入伍,1979年转业安置在州人民广播电台,后任总编辑,州广播电视局副局长。1983年后他走入政界。曾任州委常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州委政策研究主任、县委书记、州委副书记,1990年任州委书记。1994年任云南省副省长。1998年至今,戴光禄任云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从1992年起,还担任云南壮学研究会会长。“我是壮族,生在壮乡,长在壮乡。”离开文山后,戴光禄的工作也一直以政法、财经等方面和壮乡相关联,从未间断。但他却坦言,有意涉足壮族文化,“并非个人兴趣爱好。”这“既是出于责任感,也是出于一种民族情结”。 戴光禄在部队时曾从事过新闻工作。他在采写新闻作品的同时,间或也写些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著作有《旅途拾零》等。走上领导岗位才弃文从政。但随着年纪增长,阅历丰富,便又抑制不住早先就积蓄下来的创作激情,于是到人大后,又提笔写起小说来。短篇小说《孙处和他的爱犬巴特》在《边疆文艺》发表后,引起社会反响并获奖。就个人爱好兴趣,他要继续写下去……
就在此时,云南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全省民族文化产业搞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戴光禄既十分欢喜,又有几分遗憾。他目睹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藏族、佤族等民族,投身大潮,搞得热热闹闹,已闪现不少有影响的亮点,而壮族却无声无息,成果寥寥。为此他寝食不安。
他感到,作为一个受国家培养教育多年的壮民族干部,如果再不奋发图强,在壮族文化的发掘、整理、发展和建设上,有所作为,上何以对得起国家,下又何以对得起壮家先民和父老乡亲。
这之后,工作之余,戴光禄暂时中止了文学创作,开始致力于壮族文化的发掘和整理。他要“捧出粑粑来献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