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7/28/content_2575491_2.htm
邕剧:传统文化的奇葩 日渐衰微还得几回闻
新华网广西频道 2004年07月28日 09:51:39 稿件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正规军”唱响邕剧辉煌
1949年,全国解放,这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天地,南宁市邕剧团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成立的。1951年元月,南宁市有关部门把街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邕剧团,洪高明任团长,并修建邕剧院(现南宁影剧院)作为剧团固定的练功和表演场所。如果说以前的“本地班”、“南宁班”是杂牌军的话,那么此时的邕剧团就是正规军了。
冯杏元,现为南宁市粤剧团团长,可他与邕剧有着不解之缘,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第一代邕剧科班弟子。虽然在他之前的1951年,南宁市邕剧团招过一批弟子,但1959年他们那一批才是真正由区文化局组织招考进去的。冯杏元自14岁进入剧团随师父练功学艺,边学边演,既经历过观众如潮邕剧兴盛的时期,也目睹了剧团解散师徒分离的悲剧时刻,可谓见证了邕剧这半个世纪以来的沉浮。
说起剧团当年的事情,冯杏元如数家珍。他感慨地说,剧团成立给邕剧的发展带来了新际遇,因为组织专人整理以前各戏班的剧目,使保存下来的剧目达到300多个,还有一整套音乐和唱腔,这些都是邕剧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同时,剧团还经常组织出外演出,扩大了邕剧的影响。邕剧老演员曾宁颇为自豪地跟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情,1952年9月,邕剧团许少康等参加广西省代表团出席中南区首届戏曲会演大会,演出了《拦马过关》、《李槐卖箭》两个剧目,许少康获得优秀表演奖。随后许少康作为邕剧观摩代表参加全国首届戏曲会演大会,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李济深亲自接见了他,并赠送给他一套“列宁装”。曾宁告诉记者,当年他还拿此事开过许少康的玩笑,说他穿的那套“列宁装”是当时广西最好的一套衣服。可见邕剧在当时的戏曲界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邕剧还是南宁招待来访的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和代表团的“特色菜”之一,深受外国朋友们喜爱。不过在冯杏元看来,邕剧最兴盛的时期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邕剧院是不少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一个星期7天,剧团就要演出7场。除了星期一休息,星期天中午、晚上各一场外,其余每天晚上固定一场,剧团每月的收入有好几千,好的时候有近万元。近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剧院戏票最贵的是0.4元牞便宜的才0.15元,收入万元即意味着那拥有1100个座位的剧院每场都要坐满,且天天如此!可见当时市民对邕剧的热捧程度。
邕剧为什么能如此吸引观众的眼球呢?冯杏元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它有诸多的独到之处。邕剧与其他剧种的区别主要在于音乐唱腔、表演程式和武功特技上的差异。说到武功特技,冯杏元禁不住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给记者描述起当年的“绝技”。他说戏剧武功分“南派”与“北派”,邕剧武功属“南派”,与“北派”武打轻快灵巧不同,邕剧武打沉稳勇敢,大打“五色真军器”,用明晃晃的真刀真枪在舞台上对练,短兵相接,没有过硬的武功底子,是表演不了的,而当时最为吸引观众的绝招有如下几样:
第一,李名扬的“变脸”。第三任团长李名扬有自己的“镇山之宝”。在邕剧《李槐卖箭》中,他扮演的角色李槐遭到公孙赞戏弄,怒发冲冠,脸色瞬间突变:由青变红,再由红泛青,红时红得透顶,青要青得吓人。李名扬的变脸不像川剧那样借助脸谱表现,而是运用气功,这可是实打实的真功夫。
第二为“耍獠牙”,这是老艺人蒋明甫的绝技。獠牙乃取大野猪或老母猪的犬牙制作而成,长二寸余。扮演花脸的蒋明甫为了在戏中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凶狠,需要在嘴里含上四根长长的獠牙。为了不让獠牙掉出来,得事先在獠牙里灌满铅,以使獠牙的重量集中在后部。不需要时,把四根獠牙全部收入嘴中,需要时依靠舌尖和牙关节等部位的搅动,将四根獠牙推出做各种姿态,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两牙相击,把花脸的凶狠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为老艺人刘三的“砸烂台”。刘三其时已年过花甲,可表演起“砸烂台”一点不含糊。在舞台中央把三张桌子叠放在一起,再在上面加一把椅子,旁边放好一张桌子。刘三爬上高椅,一个跟头翻下来,背部砸在旁边的桌子上,把桌子砸个粉碎,而人却安然无恙,此乃当时武戏表演中的压轴戏。
诸如此类的武功绝技令无数观众如痴如醉,叹为观止,这也正是邕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可惜绝技多是不轻易相传的,即使师父愿传,要修炼成功亦非朝夕之功,所以到今天许多绝技已经失传,后人只能在老艺人的描述中去想像当年的神奇了。
老演员见证邕剧兴衰
若邕剧能沿着此路一路发展,发扬光大自不必说。可世事哪有如此简单,冯杏元说,自1964年10月1日起,全国禁演古装戏,所有古戏服装全部被封存起来。这对于主要以演出古装戏的邕剧团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可剧团成员们并没有放弃,他们排练出了《刘胡兰》、《阮文追》、《春满柜台》等现代戏,坚持演出,并且仍然受到观众的欢迎。可批判“文艺黑线”的调门越来越高,邕剧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严酷。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只允许保留八个样板戏,邕剧团从此陷入瘫痪状态。
被人们称为最后一位“杨八姐”的邕剧著名演员,第一代邕剧团团长洪高明的女儿洪琪见证了邕剧的衰亡。1959年,14岁的洪琪报考了邕剧团随团戏班,并迅速成长为剧团的骨干演员,出演了《杨八姐搬兵》、《春草闯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目。但她仅仅度过十年美好的日光。1969年9月,邕剧团正式解散。团长李名扬、副团长蒋细增、编导洪高明等剧团主要成员被投入“牛棚”。洪家被抄,洪琪的剧照、书籍等资料皆在此次抄家中被毁,洪琪被分配到制革厂工作。而父亲1972年出来后也郁郁不得志,不久便因病去世了。其他演员则下放的下放,进工厂的进工厂,生活工作基本与艺术无缘。至此,成立不到20年邕剧团消亡了。
直到1981年,在邕剧团解散十几年后,邕剧老演员蒋细增组织建立的新城区业余邕剧团,但以前邕剧的辉煌已不能重现,宾客满座的邕剧院也不复存在。“文革”结束后至今,邕剧的仅有三次(算上此次《开泰新声》)在众人面前亮相的机会。其一是1977年市粤剧团编演独幕邕剧《忙季钟声》,参加全区文艺调演,这是邕剧在“文革”后的首次亮相。其二是在1978年纪念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央领导人点名要看邕剧,南宁粤剧团仓促上阵,演出了《拦马过关》、《李槐卖箭》两个剧目,这些剧目的顺利演出,还归功于“文革”后以不同方式进入南宁市粤剧团的洪琪、冯杏元等老邕剧演员。然而,几个演员怎能扭转邕剧的命运?尽管邕剧的每一次亮相都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可最终却都如昙花一现。此次《开泰新声》的影响远非前两次可比,可它会是绿城奇葩重新绽放的开始吗?
许多地方戏曲都在“文革”后死而复生了,包括南宁的粤剧。可为什么作为南宁传统文化的代表,邕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呢?广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麻先德认为,没有得到主管部门重视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老艺人曾宁、冯杏元、洪淇等的看法亦与其不谋而合,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其它一些看法:剧团解散后,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断层;有关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扶持,缺乏经费;原来的邕剧院已另作他用,没有了表演场所,这些都是导致邕剧日渐衰微的原因。可邕剧本身是否也存在问题呢?老艺人们认为,缺乏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的参与,长期处于低品位运作,没有创作出优秀的剧本,这可能是邕剧日渐衰微的主要原因。
复兴,戏里戏外仍需努力
复兴邕剧,复兴南宁传统文化中的特色品牌,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一位南宁人的责任。老艺人们的执着追求让人感动,正如洪淇说的那样,他们那一代演员如今都已年过花甲,若再不抓紧培养后辈人才,待到他们都走了的时候,邕剧将永远随之而去了。现在重要的是“抢救”,把一些邕剧剧目排练出来,保留下来,至于改革,或许要留待后人去做了。
邕剧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扶持,可喜的是南宁市文化局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支持邕剧的发展,如划拨了部分经费给南宁市粤剧团用于抢救和恢复邕剧,剧团利用这些经费排练出了《开泰新声》、《西河会妻》、《杨八姐搬兵》、《龙象塔奇缘》等几个传统和新编邕剧剧目。然而要让邕剧重放异彩,这些远远不够。冯杏元说,由于邕剧没有剧团设制,所有的工作只能由粤剧团出面做。而粤剧团本身就没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场所,训练条件也不够,演员们只能在水泥地板上练习翻跟斗。他建议恢复邕剧团,与粤剧团实行“一团两牌”制,改善训练环境,每年给剧团一定的演出时间……然而艺人们这些愿望能实现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去无觅处。”难道洪高明病中常吟的这首诗真的将成为邕剧的宿命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冯杏元的这句话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记者文萍 实习生赵本高 卢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