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5月26日电(记者 张乐)浙江考古学家经过对战国城池遗迹的大量考证,最近重新确认了越王勾践2000多年前的迁都之地琅琊就在江苏连云港。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志立和绍兴博物馆研究员彭云,最近行程13500多公里,历时64天,实地考察了山东、江苏两省的102处有史料记载的战国早期城址、遗迹,并得出勾践的迁都地琅琊就是江苏连云港的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址。
《越绝书》记载:“勾践徙都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但关于越王勾践迁都琅琊的问题,学术界始终存在两种观点:一为赞同说,二为质疑说。赞同者认为,今山东胶南县南部傍海有座琅琊山,是“越王勾践入霸中国之所都”。
而质疑者则认为,当时山东东南部,有齐、鲁两个大国,还有一个强大的莒国。越王勾践不可能在强大的齐国和莒国之间的琅琊邑建都。
作为中国考古界关于勾践迁都的首次考古调查,张志立、彭云两位考古学家经过大量实地考古调查,没有在胶南县、日照地区、莒县境内发现吴、越国文化的遗物,但却在江苏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意外发现了古代越国都城的遗址。
两位专家告诉记者,连云港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址,考古界称其为尾矿坝遗址,此前未曾有人将其与越王迁都之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遗址是一处周长约十华里的古代城址。其城三面环山,东面朝大海。城中已被锦屏山左的磷矿废矿砂所填平,形成方圆十余里、深约20余米的积沙。今露出城中部的当时一高台地尚存,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左右。考古学家在此台地表采集到了大量越国风格的陶片残器,经检测均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印纹硬陶。由此证实这些遗物当属越国。
随后,专家又在杜佑的《唐·通典》中找到了锦屏山又叫琅琊山的依据。根据史料记载,锦屏山在秦朝建立之前称朐山,又叫琅琊山。秦始皇时期,立为朐县,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立石为秦东门。秦始皇28年,秦始皇又在山东筑起琅琊台与琅琊邑相呼应。张志立、彭云认为,由于地名的变迁,琅琊山之名渐渐淡出,许多人由此把越王勾践迁都连云港琅琊山的地点误当作了山东青岛地区胶南市的琅琊山。
目前,两位专家正在抓紧完成《越国文物遗迹考古调查及相关史料印证》这一课题。彭云表示,根据出土的文物推断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即为越王勾践迁都之琅琊,不仅解决了历史上的一个悬疑,还使得许多考古界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完)(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