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422|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佛日记》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箴言录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20:08: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转载自:http://book.qq.com/a/20050510/000049.htm

第1节: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图)

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是西藏佛教的一位活佛,俊朗的外表、活泼的个性、流行的服饰,使他看起来和当下的年轻人是一样的,但是,在时尚的背后,是他十几年钻研佛法的刻苦,和他对人世间的一切所持有的佛的心怀。

最近,他的弟子们为他整理出这十几年来的日记和心得体会,并形成文字。今日,楼主冒昧地将他的一些心得公布出来,并将在一段时间内,陆续公布他的日记片段和心得随笔,我想,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佛法,也更能让我们了解一个藏传佛教的活佛的生活。

如果说,在被认证为活佛转世之前的16年中,我对佛法的所有修持是本着对世界充满善良和美好的愿望的自觉行为,那么,在16岁到28岁的十几年中,当我以活佛的身份接受上师的言传身教,接受尼泊尔、印度高级佛学院的系统教育,并在寺院教育之余刻苦地研修佛学理论、参悟教义并寻找修炼方法时,我的所有修持,已经转变为一个佛门弟子必须的功课。

在这样的求学历程中,我对佛法的领悟、对人世的理解也逐渐加深,让我能拨开迷雾,见到佛学的真谛。当然,求佛的人必然要经历大的迷惘,甚至经历大的苦难,在此过程中,我的所有疑惑、不解甚至是小小的迷途,都是佛让我在求学的路上必经的逆境。

无论是顺境逆境,我都时常反思自己,反思我的求学之路,希望在这样的反思中,领悟到更多,并指导我的下一步修持。这10几年的求学并反思的心得,以片段的形式被我记录了一些,我的有心的弟子们也从我的日常言谈中记录了一些。虽然是片段似的文章,经过整理,也是一大收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0

听众

4756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10-8
注册时间
2005-2-24
33#
发表于 2006-5-3 10:28:00 |只看该作者
虽然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0

听众

4756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10-8
注册时间
2005-2-24
32#
发表于 2006-5-3 10:27:00 |只看该作者
是本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

听众

4706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3-6-24
注册时间
2006-2-2
31#
发表于 2006-4-14 11:13:00 |只看该作者
呵呵~刘墉式的宗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30#
发表于 2006-4-13 23:35:00 |只看该作者

第30节:不要上自己的当(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最近总会出现这样的新闻,说是一些诈骗团伙或者个人,说手里有文物、名表等值钱的东西要低价出售,或者有的人在路上捡了值钱的东西或者钱,要和过路人分等等,上当的大多数是妇女或者老年人。

其实,这样的诈骗手法已经是老一套了,报纸、电视等多次提醒人们不要中了恶人的圈套。但是,还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新闻见到报上。一方面,我为犯罪分子的行为感到罪恶,真心希望他们能弃恶从善,并接受国家法律的惩罚;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佛法精神在社会事务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很多新闻在报道中都说,公安机关提醒人们,不要贪小便宜,不要因为自己的贪念上当。

应该说,公安机关是预防犯罪、打击罪恶的机关,面对犯罪时,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捉捕犯罪分子。因为善心、因为对社会和谐的良好愿望,他们能够对更多的人做有益的提醒,是我十分高兴看到的。同时,他们的提醒是十分让我欣赏的。

骗子能够得逞,不是说他们的骗术有多高,而是被骗的人有了贪念,这种贪念让他们相信了利益、前景这些幻象的东西。几乎每个受骗的人都觉得自己得到了便宜,得到了利益。但是,我们要分清楚的是,究竟是骗子让一个人上了当,还是这种贪念让他上了当呢?

其实,对这个问题,佛经中早有了解释。《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一个富家媳妇常被婆婆责骂,她便来到林中,爬到树上,想在这里安歇一个晚上。树下有个池塘,她的身影当然映在水中。

半夜的时候,有一个婢女走到池塘边,看到水中的倒影,以为是自己的,便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这么漂亮,干嘛替别人挑水呢?"她便打破水桶,对主人家提出抗议。大家都认为她疯了。

释迦牟尼把这种现象称作"倒惑"。婢女为什么会有"倒惑"呢?因为她就是希望自己长得漂亮,而且要摆脱粗重的劳动。她实际已经上当了,她不是上水中倒影的当,也不是上了自己眼睛的当。她是上了自己求美之心、怕苦之心的当。

这个故事不是很典型吗?世上有很多人受骗上当,他们大多都有"倒惑"。这种"倒惑",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方面,是人在没有信仰、不进行修持的时候,必然地会有贪、嗔、痴,贪让人迷失了自我,也就让骗子可以利用;另一方面,他们被世间的幻象所迷惑,尤其凭空而来的钱财、富贵摆到面前时,不去分析其虚妄的本质,只想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能够得到多少。但是,要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都是幻象,没有大智慧,没有慧眼,又怎么能不被迷惑呢?

佛家讲因果,上当受骗,不能说骗子的骗术有多高,其因还是在于自己。如果自己的当都不上,还能上了骗子的当吗?

<未完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9#
发表于 2006-4-13 23:33:00 |只看该作者

第29节:说谦让(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个人,谦让是每一个人的美好品德,它包含了对别人的尊重、礼貌和自己的处世态度。佛家要创造和谐、平等、我为人人的社会,那么,谦让的为人处世态度就应该是每一个佛家弟子要努力修持的,同时,我们也要在对别人谦让的同时,让对方感受到谦让这一美德的好处,让他们也能以谦让的心去对待更多的人。

世俗社会中,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善良的,对人是谦让的,不管是不是佛家弟子,这一美德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了,这固然是让人欣喜的。

但是,社会上又有那么多让人不解的矛盾现象,比如说谦让,在饭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聚会的人争着买单,或者礼让比较重要的人物坐"上座",然而,在公交车上,那么多老年人、抱小孩的妇女站在车上,而他们身边就是熟视无睹的坐着的年轻人。我想,这样的年轻人,也很有可能昨晚还在谦让地请别人吃饭呢。

也许有人可以说,谦让更多地发生在熟人之间,对认识的人当然有感情、有评价,谦让是必须的,对不认识的人,似乎就没什么必要了。但我们要知道,众生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不能有远有近的。

退一步来讲,即使我们承认谦让这样的美德在熟人相处中发挥得更多,但是,试想一下,有多少人在公司、在公众场合,对领导、同事可以谦让,但回到家里时,对父母、兄弟并不谦让?难道,父母、兄弟这样的亲人还比不上在社会上认识的人熟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的谦让是虚伪的,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有可能是利益的获取、人际关系的顺通等等,而不是发自内心的。

对这种不是发自内心的谦让,我们佛家弟子的态度是,这是业障,是众虚妄中最恶的一种。很多虚妄幻象,迷惑了世俗人的双眼,让他们欣喜、满足,但却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大自在。上面所说的虚伪谦让就是一种。

有一则居士和高僧的故事,会让人收益匪浅。故事说,一位高僧和一位居士在一起吃饭,桌上有一大一小两碗面,高僧将大碗的推到居士面前,居士却不客气地把面吃掉了。高僧为此有了意见,他觉得居士应将大碗再推回来,这是恭敬的表现。可是居士却一点谦让的行为都没有。这样对吗?

居士说:"我再将您推给我的大碗推回到您的面前,那不是我的本愿。既然不是我的本愿,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难道您把大碗让给我是真心的吗?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啊!在种种场合下,明明心里非常地想,却不敢去做,假装地去谦让,却让自己难受。表面上是礼貌的,可内心却在背叛自己,这岂不是在难为自己?如果更进一步,觉得对方不谦让,心里有了意见又不好明说,这时心里就有了嗔,有了怨恨,可又能怨对方吗?殊不知礼仪是一种形式,而拘泥于礼仪的形式不过是虚假的表现,坦率真诚才是做人的真谛。

谦让也不是错误的,但要看一个人怎么想的。你对别人谦让,不能指望别人再谦让给自己。要达到这种境界,非常地难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8#
发表于 2006-4-13 23:31:00 |只看该作者

第28节:修心重于修行(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看到这个题目,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其实,"修行"二字,一在"修",二在"行",用修好的心去"行",在"行"中还要时刻注意对心的"修",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的同时,让自己的行为感化众生、解脱众生苦难,而在行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体察世间的苦,让自己在观心的时候更加精进。

"修心"和"修行"是同时的,是互相缠绕的,是互相促进的,我们断然不能将两者分离开来,这样,两者都修不好,比如,如果在"行"中没有大慈悲心,或者在"行"中不注意检视自己贪嗔痴三恶趣,这样的修持能有进步吗?

但是,我为什么说"修心重于修行"呢?这个"重",不是先后顺序的"重",也不是程度的"重",这一点万万不可误解。我说的问题,是针对我的一些在家修持的弟子的实际问题而来的。

比如,有很多弟子对我说,他们在打坐的时候,往往不能打跏趺,腿怎么也盘不上去,因此苦恼,认为这样打坐的效果打了折扣。

又比如,很多弟子会每天静默地坐一个小时,用这段时间观察自己的内心,但是,又往往因为被俗务干扰,这一个小时的时间不能全心投入,或者缩了水,也因此苦恼。

类似这样的事件是很多的,这些弟子的苦恼都是怕因为形式问题不能保证修持的效果。我想,如果在修持中还产生苦恼,那么修持的效果也真就不能好了,在这个时候,很多人是需要师傅的指点和引导的。

还是以打坐为例吧,结跏趺坐是很难的,有全跏和半跏两种,佛经上说的结跏趺坐,是指全跏,趺就是足背,要将两脚的足背都放在腿上打坐,这就是全跏趺坐,放一只,就是半跏了。结跏趺坐还有两种,先用右脚押在左腿上,手是左在上的,是降魔坐,汉地佛教有很多是这样的。在藏传佛教的瑜伽法门中,是先用左脚压在右腿上,手是右押左,这是吉祥坐。佛陀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腿是吉祥坐,手是降魔印。

我是从小就打坐的,这在藏传佛教地区是很普遍的现象,而且,在我打坐的开始,也有很多奇异的现象发生在我的身上,比如,我第一次就能很轻松地结跏趺坐。而在藏区,由于大部分人是从小就练习打坐,所以,基本上没有感受到打坐的苦。

但是对于很多成年以后才皈依佛门的人,尤其是对很多俗家弟子来说,我想,打坐对他们讲还是有些困难的,一方面,身体,尤其是腿的骨骼已经成型,很多人说"搬不上去",这是可能的,另一方面,我知道很多人在能够打全跏之初,往往有一段时间,是会困的,身子是打坐的姿势,其实已经快睡着了,这一关被我们称为"昏沉",这时正念提不上去,进入"无明"状态了,即使在这一关过去后,还有"打妄想"一关。每一关都会让人心念繁杂的。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我们要知道,我们修持佛法的根本,是让自己的心能通到佛的境界,用我们的心去指导我们的行为,共同通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而世间所有的幻象,我们都不要去执著。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就不要过于执著于打坐的姿势,那是形式问题。试想,如果我们的姿势做得非常好,但是心思还是想着俗务,并没有提起觉照,打坐又有什么用处呢?

如果不能明白这一点,执著于全跏或者半跏,并因此产生烦恼,那修持的效果又能怎么样呢?当然,结跏趺坐更有利于提起觉照,更能观照到佛的真谛。但是,如果想着腿的疼痛,如果想着自己的姿势是不是正确,而时时不能发菩提心、念生死无常,这样的修持就是本末倒置了。

所以我说,修心比修行还要重要。如果不能打全跏,那么我们可以从半跏入手,如果因为身体的原因,比如残疾、瘫痪等等,不能打半跏,那么也不要强求打坐,毕竟,有很多方式可以观心。而能真正地修心,让自己每天都得到心的净化,对佛法的领悟更多一些,这才是根本。

当然我所说的是一时的具体问题,并不是说放弃修行的方法,要想得到更好的修持效果,必要的方法还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这一个具体的问题来说,如果暂时不能打全跏,可以从半跏入手,逐渐地练习,终归有一天可以打全跏的。这其中,一是不能放弃,不要以为不打也可以;二是不能拘泥于形式,为了打全跏而打全跏,这两种观念都是不对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7#
发表于 2006-4-13 23:29:00 |只看该作者

第27节:搬走那块叫做"习惯"的石头(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很多人信仰佛法,也愿意皈依佛家,但是,一听说佛家的戒律就有些畏惧了。我身边的一些人就曾经问过我:"师傅,我吸烟喝酒都十几年了,实在戒不掉,是不是不能皈依了?"我总是对他们说,"慢慢戒,是可以戒掉的。"

我不能说对戒律有畏惧情绪的人求佛的心不诚,应该说,很多人立刻就能严格地遵从戒律,是虔诚而且有毅力的。但是,我也认为,暂时不能很好地持戒的人,不能武断地评判他们皈依的心不诚。就像我以前说过的,只要心中有佛法,能够好好地修持,就一定能够坚持戒律,而且,所戒之事会越来越多的。

这里不谈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连习惯的力量都控制不了,都畏惧,那么,求佛的道路上是要受到大的逆境的。

也有很多俗家弟子向我求教,"师傅,我已经很注意用善心去体谅他人,但是,往往我遇见一个人时,还是先用世俗的思维想问题,比如说他的来意啊、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啊。"

我想,对于生活在世俗生活中的人,对待世间的思维方式已经产生了自己的习惯,就像这样的例子,每个人见到一个陌生人,都会从对方的外表、装束、气质、言谈举止等方面判断他,这就是所谓"第一印象",而这,就是习惯。生活在世俗社会中,这是难免的。

但是,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很多世俗的习惯却是要我们努力克制的。比如关于吸烟喝酒的戒律,让一个习惯于它的人一下子戒掉是有难度的,但一定要明白,这是生活的习惯,而不是生活本身,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戒律还会畏惧吗?

换句话说,如果相信习惯的力量要大于信仰的力量,那么,这个人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其实,习惯的本质是一个人的内心中生长的石头,自己不去搬,它就长在那里不出去。

我家邻居的院落里,多年来一直有一块大石头,露在地面上有一尺见方吧。很多人出入院子的时候都得小心,不然就会被绊一下。记得小的时候我问邻居的叔叔,为什么不把石头搬开呢?叔叔对我说,"吉祥,你看它露在地面上就那么大,地下的部分不知道有多大呢,这么重的石头,谁能搬得走啊。再说,这块石头从我爷爷在的时候就有了,如果能搬,我爷爷、我爸爸,他们早就搬走了。"我曾经想和他家的小伙伴搬掉它,我的小伙伴也说,"这石头在我家这么多年了,肯定是搬不走的。"

等我被认证为转世活佛、从尼泊尔学习佛法再回到家乡时,我看到那块石头已经不在了。叔叔告诉我,是他家新娶的儿媳妇搬走的,说来也怪,当石头被挖起来的时候,人们才知道地下的部分并不多,总体上也不重。可是,它就在那儿埋了几十年。

叔叔的儿媳妇没有受到这个家庭习惯认识的影响,所以,她可以搬走石头,而那位叔叔,包括他的儿子,都觉得上一辈人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当他们习惯于认为那是一块大石头的话,他们当然不想费力气去搬动了。

看看,改变一块地方,只需要改变一下你因为习惯造成的固执心理。

那么,要想改变一个世界,改变一个人,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当我们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我们习惯于立刻评价出对他的好坏来,当我们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埋怨别人,当我们放松了修持的时候,我们习惯于不良的生活方式。

"习惯于做什么什么",这就是一个固执的心理,这种心理,成为让我们生活不快乐的石头,成为我们心里有贪嗔痴的石头,你自己不去搬走这块石头,谁会去搬呢?

搬走那块石头,很简单,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开始。就像我说的,连习惯都不愿意去改变,都畏惧这种改变的人,又怎么能改变你的生活和世界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6#
发表于 2006-4-13 23:26:00 |只看该作者

第26节:诚信的价值(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这几年,在国内的媒体上,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总会出现"诚信"这个词。这个词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所包含的价值,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国家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在各个经济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在经济原则之外,讲求一些道德原则,是彼此信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很多中国的古代故事都教导人们要诚实守信,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接受新鲜事物越来越多,人们认识世界的观念也在高速变化着,而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却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提高的,在这种高速的变化中,有一些人降低了自己的道德标准,进而影响了自己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处世原则,也是难免的了。正所谓有因必有果。

佛家是向来讲求诚信的,这种诚信,不仅是说不妄言、不打妄语这么简单的行为标准,而且,我们还要求每一个修持的人,从内心里将自己展露给世人,做到心底无私地对待人和世界。

也正因为如此,佛教才能流传几千年,而且兴盛不衰。

在我们藏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早些年,喜马拉雅山附近很少有外国人去观光,只是每年有一小部分的探险家进行登山探险,或者有些艺术家进行采风活动。

这一年,有一队日本的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一天,他们请当地的一个藏族少年帮买啤酒。当时,由于藏区还不是很发达,卖啤酒的地方很少,那个少年在山区跑了3个多小时才买了回来。这让日本游客很感动。第二天,游客们又让少年去买啤酒,这一次,他们给了他很多钱。可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个少年竟然没有回来。直到第三天深夜,那个少年敲开了游客们的门。

原来,这个少年一开始只买到了4瓶啤酒,他觉得对不起游客们给他的那么多钱,于是又翻了一座山,过了一条河,才买到了另外6瓶。在他返回的路上,却摔坏了3瓶,于是他回家取了钱,又去购买了3瓶。

这个少年哭着递给日本游客们10瓶啤酒,并拿出一堆玻璃碎片。

这个故事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了,让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们都非常感动。

于是,喜马拉雅山的游客越来越多,全世界了解藏区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丝毫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在藏区,藏民们的真诚、守信和不被污染的心灵,就像这个故事所描绘的一样。

这就是诚信的价值。

这个价值,从故事的表面意义上说,带动了藏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仅仅是这些吗?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诚信,让更多的人被感悟,被引领,更多的人因此相信了这个世界还有一片净土,并怀着感激和朝圣的心,愿意接近并融入这片土地、这片没有肮脏的世界。

在藏传佛教地区,几乎每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接受佛教的感悟,因此很多去过的人都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一片精神净土。藏民们的诚信,是由于他们世世代代的坚定不移的修持。我相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让佛法感染更多的人,这片地区也终究会成为一片净土的。

我从来没把诚信当作一个单一的经济原则概念,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信仰的高度。诚信,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这种高尚的力量,不仅能让自己快乐,让自己远离贪嗔痴的恶趣和互相不信任、互相猜忌的生活环境,还能感染他人,让对方快乐,让更多的人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并愿意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这不就是诚信的价值吗?这种价值,不是必单纯的经济价值更大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5#
发表于 2006-4-13 23:24:00 |只看该作者

第25节: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前些天我跟弟子们讲了一些关于"执著"、"放下"等概念的心得。我的本意是告诉我的弟子,我们不能用世俗社会的语言和概念去理解佛教的概念,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佛家讲的"不执著",不是不用心、不坚定,而是不要拘泥,不要钻牛角尖。

我的弟子也提出了一个很有见解的观点,他说,这是佛教经典在传入中国时的一个特有的现象,那就是前代的翻译大师们,借用了汉语的一些词汇,代替佛教中的一些概念。因为如果不这样,深不可测的佛教教义是不可能让世俗人理解的,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佛教常识,也让人看不懂。其实,这样做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词语可以代表两个概念,表面上是差不多的,但是完全不能互相代替。这两个概念一个是世俗社会中的,是约定俗成的,另一个是佛家的,是不容易理解的,而人在接触一个陌生的概念时,往往会用容易理解的部分去猜测不容易理解的部分,所以,在佛教世俗化的过程中,也难免让很多人用汉语里约定俗成的那部分意思去代替佛教中的概念了。

当然,我不是贬低历史上的佛法翻译大师们,是他们将佛法带到中国,并为佛法的普及奠定了基础。问题在于,在宏法的过程中,我们都很少意识到佛教和世俗社会中共用的某些词中的两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这不同于汉语里的多义词,那些意思还是有些关联的。

佛教大约是在公元前后传入汉族地区的,到了三国、魏、晋时期得到了一次大的发展机会。但是,那时候中国汉地是崇尚道家的,很多人将道家的"无为"和佛教的一部分概念结合了起来,这种做法就是汉传佛教禅宗的基础。

而佛教进入藏地是要比汉地佛教晚一些的,大概是在5世纪左右。藏传佛教的一部分经典是从印度直接传过来的,而且,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印度的大师来传教,也有很多人直接去印度留学,直接取经。最重要的一点,在佛教传入藏地的时候,印度佛教的密宗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可以说,藏传佛教在密宗方面,是要比汉地佛教有优势的。

现在,大部分佛经的印度原本已经失传,只有在西藏地区还能找到藏文译本,这是在公元8世纪中后期,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支持下翻译的,现在,这已经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文献了,是研究印度历史和佛教历史的第一手材料。

所以,有的佛教研究专家有这样的观点,即藏传佛教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最完整、最系统的继承者,而汉地佛教,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已经产生了变化了。

很多人误以为藏传佛教只学习密宗,和汉地佛教的显宗是格格不入的,其实,这又是一个误解。在藏传佛教地区,任何一个佛家弟子,学习密宗之前,都是要学习显宗的,而且,对显宗的学习也是非常全面的。

在佛教流传、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是必然的,但是,在世俗化的发展中,也确实产生了一些对佛教的误解,我们要做的,就是清除这些误会,让更多的人不要用世俗化的理解去领悟佛法,更不要自以为了解佛法而去妄语。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多先例了,比如很多古代的诗人,做了一些所谓禅宗的诗,其实都是在玩一些文字上的游戏,也就是我所说的,混淆了一个词语中世俗和佛教的两类概念,这些文字上的游戏看起来很有佛学的意味,但是,其实早已经不是佛学了。

我不是说藏传佛教有多正宗,汉地佛教不纯粹。在我的意识中,宗派的差别不是佛法的差别,而是人心的差别。我们所做的,应该是让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都有更大的发展,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先例的,比如,在元朝忽必烈时代,藏文和汉文的《大藏经》就进行过一次互相校勘,在清理了一些翻译上的误会之后,又互相做了补充和修订。我们佛门弟子,就应该在弘法的过程中,既要让佛教知识简单易懂、让人接受,又要防止因为追求简单化而造成的误解,让很多人不能正确理解佛法,走入魔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4#
发表于 2006-4-13 23:21:00 |只看该作者

第24节:长大了,便有长大的好(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新近认识了两个在家修持的弟子,这两人是父子,同时皈依佛门的。父亲体味到了尘世的苦难,皈依佛门是有感而行的,但是孩子,还并不是十分成熟的人,还没有更多地接触社会,他的父亲是想让他从小就有个信仰,从小就能够修持,让他能有大智慧、大自在地去对待日后的生活。

不过,他们也有他们的烦恼啊。父亲对我说,"师傅,我这个孩子一天天大了,我也一天天觉得管不了他了,他小的时候很听话的,真希望他永远是那个可爱的小孩子。"

回头我又问了问孩子,那孩子说,"长大了也真没意思,每天的烦恼越来越多,不像小时候无忧无虑的了,有的时候都没有信心去面对那么多年的人生。"

这一对父子,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人是不可能不长大的,即使明知道要面对更多的烦恼、痛苦,面对更多的无常,也总是不能永远活在儿童时期吧。一个人在孩子的时候,有孩子时的苦,在成人的时候,有成人时的苦。问题是,在每一个生活的时期,我们都要是个有心人,都要是个会生活、懂得生活的智慧的人。

我对父子两人说,"长大了,便有长大的好。没有什么时期是一个人最好的,苦是永远存在的,快乐也是永远存在的,这要看一个人的心是什么样的。"

一个人的儿童时期,表面上看来不用参与社会生活,可他难道没有自己的生活吗?他没有足够的知识,对世间的万物都疑惑不解,这不是苦吗?他也没有力量,甚至不会保护自己,时时会受到外界对他的伤害,简单来说,身体的疼痛对一个小孩子来讲,不是苦吗?小孩子的时候,没有智慧,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恶念、恶行的诱惑,要他们去辨别、抵制,这不是苦吗?只不过,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的生活,接受苦的面不广而已。但是就他们能接触的生活面来讲,成人的一点点烦恼就是他们的大苦了。

成人总是觉得小孩子天真、好玩,这是不理解他们的苦啊。

在成人的阶段,面对的社会问题更多,因此,觉得苦也更多,这是正常的,就说一个简单的"求不得苦",就让多少人苦了一辈子呢。但是,当我们知道了苦的真谛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会得到大解脱、大自在呢?

感悟苦的真谛,是要靠修持的,这里暂且不谈这一点,仅仅说说成长的好。

一个人长大了,有了更多的对社会事务的观察力、领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让生活丰富多彩,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孝道、帮朋友,让更多的人快乐,这本身不就是大快乐吗?而这,在小孩子的时期是做不到的。

能够时刻发现成长的好,也在于能够发现更多的世俗社会的苦难、不公平,深刻地认识这个社会,从而让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更多、更大。成人的社会里,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恶行,如果就此认为长大了是不好,那就本末倒置了。我们应该知道,当我们看到恶的时候,要我们去化解它而不是回避它,是要我们消除它而不是让它伤害更多的人。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而且,当我们发现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时,我们不是快乐的吗?

就像求佛,刚修持的人,会觉得自己的心平静了,脱离了贪嗔痴三恶趣,这时是高兴的,是欣喜的。这个阶段有些像是小孩子,自己没有了烦恼,每天活在快乐中。修持到了一定阶段后,我们会发现社会中存在这么多的苦,甚至越修持越会发现更多的苦,因此,很多修持的人会灰心,会对社会失望。这就像是成年人的社会,即使你想躲避,可苦还是找到你的头上来。那么,我们怎么办呢?面对那么多苦,我们明白,只有我们自己在修持是不够的,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感悟佛法,让更多的人脱离恶趣。虽然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苦,可是我们让那么多的人快乐了,我们知道他们也在摆脱苦,我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的,是对别人有好处的,这不就是快乐吗?

这就像长大和不长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无忧无虑,但你不能指望自己永远是小孩子。我们都知道小乘佛教渡自己的道理,但我们不能看着别人还在苦中。让自己解脱当然是快乐,让别人也解脱,是大快乐。而这大快乐,是要长大了才会发现的,这种长大,是人的年龄的长大,也是智慧、慈悲心的长大。

如果用一颗我为人人的心去长大,长大了自有他的好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3#
发表于 2006-4-13 23:18:00 |只看该作者

第23节:对我做到的,对别人做到(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这些年,走了很多地方,见过很多的人,我渐渐地发现,在世俗社会中,对人的基本评价和态度,真是随着对方的身份而变的啊。

比如我吧,在我的家乡,由于佛教的传统非常强,几乎每一个藏民对佛的信仰都是从小就有的,所以,他们对我及任何一个僧人都是非常礼敬的。在都市中呢,知道我的身份的人,对我也是非常礼敬的。但是,因为我在生活中和普通人一样,装束、外表及日常的言谈举止都与都市中的年轻人是一样的,所以,也难免会有性格急躁、修养不高的人对我说一些并不礼貌的话。

就算是我的一些俗家弟子,也有人跟我说,"师傅,我在你的面前时,说话都非常小心谨慎,也尽量按照佛家的规范去和您交往。可是,在社会上,我可不是这样的了,责怪别人,甚至辱骂别人的情况经常发生。"

我是藏传佛教的一个活佛,我想,知道我的身份的人,对我的礼敬是对佛法的礼敬。比如,我们是不可以吸烟的,很多吸烟的俗家弟子在我面前也可以三四个小时不吸烟,我不喝酒,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可以不喝。

可是,即使很多在家修持的俗家弟子,在社会中,却不会很好地持戒,这是为什么呢?

在和一个弟子闲谈的时候,我问过一个弟子,他半开玩笑地说,"师傅,我是怕你有法力惩戒我啊。"

其实,佛是不可能惩戒任何人的,对于世间的恶行和恶念,我会开释引导,愿意以佛法引领对方,感悟对方。我当然知道那个弟子说的话有些开玩笑的性质,但是他说的难道没有真心的成分吗?

对我来说,虽然我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身份,但我更愿意与任何人平等地相处,他们可以礼敬佛法,但没必要让我高高在上;对他们来说,能够对我发善心,行善行,我认为,对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这不是担心惩戒的问题,而是不理解佛法的问题。

很多人和我在一起,不吸烟不喝酒,和我做事时,不起贪念,不随便嗔怪别人,这说明他们是能做到佛家的要求的,但是,当他们面对世俗人时,大醉的时候有,争执的时候有,起恶心做恶行的时候也都有。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想,是这样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是对我的身份过于执著,把我抬得过于高大;另一颗心,是对世俗中的人和事存在贪嗔痴,没有众生平等、我为人人的意识。我说,两颗心都是不好的。

对我能做到的,试着对别人也这么做,让两颗心化二为一,成为一颗佛的心,这才是正途。

怎么样才能让两颗心化二为一呢,我想,这就是我们修持的道理。所谓修持,从根本上说,是可以达到佛的境界,免受六道轮回之苦,得大自在、大解脱;从基本的意义上来说,可以让自己更有修养,在社会生活中祛除一切烦恼,得到平安和快乐。修持的人,会让自己的心态更平和,既摆脱生活中的所有幻象--就比如对我的过于恭敬中,又有多少是心中产生的幻象呢--又能让自己的品格、修养更高尚,在社会生活中,平等礼让地对待他人、对待事业和人生。

对我能做到的,我想就能对别人做到,这是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连不好的生活习惯都摆脱不了,他又能做什么大事呢?即使一下子不能做得完美,但一定要试着去做,一定要行动,时时自省,刻刻修持,这就是进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2#
发表于 2006-4-13 23:06:00 |只看该作者

第22节:你要的是什么?(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雍和宫是北京藏传佛教的一个圣地,现在也是北京旅游的一个好去处,每次到北京来,我都会找机会去朝拜。当然,如果不是法会和一些佛教仪式,我都是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去的,也并不惊扰任何人。

前几天我又去了一趟,看见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每一座寺院都经常发生,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吧。

在法物流通处,一个女游客想请一件护身符,那是一个玉坠,可以挂在脖子上的那种。女游客问工作人员,"玉坠上的人物是佛还是菩萨?"

工作人员回答她,"这是你的守护神,每一个生肖都有不同的守护神。"

那位女士还是追问,"那我的守护神是佛啊还是菩萨啊?"

工作人员显然并不太通佛法,她也说不清楚其中的分别,只是回答说,"守护神就是神。"

那位女士不太满意了,她非想知道玉坠上雕刻的是佛还是菩萨。两个人争论了很长时间。

我明白那位女士的心理,对世俗人来讲,佛的法力要比菩萨大得多,当佛和菩萨在一起时,每个人都想请佛。这是世俗对佛门的一个很普遍的理解。

我对那位女士说,"您不要强求是佛还是菩萨,首先您要问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法物流通处请的神,都是可以护佑你的。其次的问题是,如果您诚心地礼佛,佛就在你的身边,就会保佑您的,而不在于您的身上是不是佩带了护身符。"

对于每一个礼佛、敬佛的人来说,他们都想得到佛的护佑,但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又都执著于是哪尊佛、是"管什么"的佛。其实,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不可明说的想法,那就是礼敬人,而不是礼敬法。

佛法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天下的众生的,释迦牟尼是以大智慧、大慈悲让我们去领悟佛法的真谛,他为法而生,是我们的领路人。我们尊他为佛陀,是因为他对法的领悟比我们精深。但是法呢,早就是存在在世界上了,我们的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个法。

佛有千万化身,在我们需要引领的时候,他总是出现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离他更近。这个近,不是法的近,而是引领我们的方式让我们更加容易接受了。当我们理解了佛的化身时,我们也就理解了法:原来,佛法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是没有注意到,这时,佛的化身出现,给了我们明示。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更好理解那位女士的困惑了。其实,佛法早就在她的身边,她完全不必拘泥于是佛还是菩萨的形式,只是,你要相信有神在护佑你,离你并不远,这就足够了。

我理解每一位请法物的人的善心,这说明在生活中,很多人是相信佛法、敬仰佛的,这是我非常高兴和欣赏的。但是,执著于法物的法力,这还是没有理解佛法的真谛。就比如说同样的一件事,很多人请了护身符,也恭恭敬敬地佩带了,却并不时时以佛的心修持,过了几天,竟然将护身符的事忘到脑后去了,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吧。我想,如果能坚持修持,时时刻刻能感悟到佛法在身边的道理,佛自然在护佑你,又何必拘泥于任何形式呢?

要知道,你要的是佛法给你人生的指引,而不是礼佛的任何表面形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1#
发表于 2006-4-13 23:01:00 |只看该作者

第21节:佛法如海(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走进古籍书店,或者关于宗教知识的书店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佛家的书,有一部分是佛经,也有很大部分是佛法的研究人员、佛家弟子等人写的,除去这一部分书,还有一些比较通俗的书介绍佛家的小知识。

我身边总有一些在家修持的人问我:"仁波切,您给我们推荐一些书啊。"我都会很高兴地为他们推荐一些。可是过不了多久,就有一部分人对我说:"仁波切,您推荐的书我们看不懂啊。"或者又说,"能不能再推荐一些简单一些的啊。"

从自己容易理解的知识入手,循序渐进,这是对的。对于很多信仰佛法的人来说,佛经是很难理解的,没有师傅的引领、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想一下子看懂佛经,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比如说我曾看过一本介绍佛学名词的书,仅仅是那么多常用的词和概念,就足以让一个初通佛法的人领悟很长时间了。

佛法真是大海,在这片海中,我们所能读的书是一小部分,在我们读的书中,所能领悟的东西,又是一小部分,这样一算来,即使是一个坚持修持的人,一辈子都在领悟佛法,又能得到多少呢?

可是,我们能因为永远读不完佛经,就不去读吗?就像世界上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有的是几千年流传下来堆积到今天,就算是一个专门搞古代文学的,一部《四库全书》一辈子也看不完的;同时,尤其是科学领域,每天又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发现,这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了。

我经常跟有困惑的弟子讲,不要因为佛法如海,就觉得自己一辈子也修不成,就觉得灰心,你只要去修,就会有收获。就像一片大海,从哪里喝都是咸的,我们一方面不要总想着找到一口最咸的水,就想很多人总想着一下子读一本最通佛法的书;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喝干大海,那么,我们只要喝了,就有收获,因为,你知道了它是咸的,这时,佛法就对你的人生起了作用了。当然,信仰坚定的人、修持好的人,还有我们这样的佛家弟子喝的多些,体会的就更深些,对普通人来讲呢,喝一口有一口的好处,多喝一口有多喝一口的好处,但不要因为明知道不能全喝下去就放弃掉。

关于读书,其实是有这方面的故事的。从前有个国王,刚刚登基,为了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他决心学习天下所有的知识,好利用那些智慧让天下的百姓幸福平安。为此,他让臣子把天下所有的智慧书都找来供他学习。

5年之后,找书的臣子们回来了,带了5000本书。国王一看头都大了,就让臣子们去精简。又5年过去了,臣子们将书精编为500本,可国王还是认为太多了,一个人看500本书也是很困难的啊。又过了5年,臣子们又将书浓缩为50本,这个时候,国王已经被国家的事务搅得焦头烂额了,哪有时间看书啊。又过了5年,臣子们终于将书编成了一本,可是国家已经乱了,国王的年龄也大了,即使是那本大智慧的书,也解决不了他和国家的任何问题了。

佛法是最有包容性的,世界上任何问题,用佛家的观点去体悟,都能得到更多的启示。就像这个小故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那5000本书就像浩如烟海的佛经,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读完的,也更不可能完全读懂。我们都像那个渴望智慧的国王一样,渴望感悟到佛学的真谛,但是,很多人也和他一样,总想着读一本浓缩的精华本。如果有,当然最好,可是,就像我说的,大海在哪里喝都是咸的,佛经的任何一本都是佛法,本来就没有高低之分。

从那个小故事里,每个人都能看明白,如果国王能从第一个5年开始读书,他早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了,他的智慧也会越来越多地帮助他解决国家的事务。他总想着一步登天,可是终于有一本天下最好的智慧书送到他的面前时,他已经没能力领会那些智慧了,他的国家也不需要他的智慧了。

修持佛法的人不也是一样吗?我们都想从佛经中得到更多,更多的人却是想喝那最咸的一口海水,不要说根本就没有这口水,即使有,即使一个人费尽一生找到了,等他想喝的时候,他的一生的罪孽已经太多了。可以做个比较,当他和一个从一开始就坚持一天喝一口海水的人相比,即使是最咸的水,里面的盐也比不上喝了一生的人多。

修持佛法就是这个道理,每天在像大海一样的佛法里领悟一点点,坚持下来,就是一个大智慧的人。

所以我常对那些说"看不懂"的弟子们说,看了就好,看不懂可以先找看得懂的看,不要不看,也不要想着一口气看懂最精深的,这都不是修持的好态度。佛法如海,能取一口的就取一口,能取一瓢的取一瓢,这看个人的机缘,也看修持佛法的态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0#
发表于 2006-4-13 22:58:00 |只看该作者

第20节:用好你自己的银行(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管理学方面的事情:

一天,一个管理学的教授给学生们上课,他拿着一个瓶子,往里面放了一块刚刚能通过瓶口的鹅卵石,他问学生们:"这个瓶子满了吗?"

学生们当然回答:"还没满。"

教授又往瓶子里放了很多小石子,小石子堆到了瓶口。他又问学生们:"这一次瓶子满了吗?"

学生们看了看,瓶子里还有很多空隙,仔细看还有阳光能透过来,他们说,"还没满呢。"

"那好。"教授又用很多细沙仔细地往瓶子里灌,边灌边晃动瓶子,好让沙子能落到每一个空隙里,过了很久,他举着再也灌不进沙子的瓶子问:"这回总满了吧。"

很多声音说,"差不多了,满了。"也有几个很小的声音在怀疑,"这也不能算是满吧。"

教授笑了笑,他又从讲台下拿出水壶,往瓶子里灌,到了水溢出来的时候,他对学生们宣布,"我想,大家可以确信,这次瓶子肯定满了。"

学生们都点头,纷纷说,"是啊,水能填满所有的空隙的。"]

教授这时严肃地问大家,"那么,哪个同学能告诉我,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呢?"

"我们要讲究效率,用好每一个空隙都可以成功!"

"我们要想多种方法,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教授肯定地点了点头。他说,"你们所说的都对。我还有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银行,它每天给你八万元钱,但是如果你花不完,你是不能把剩下的钱提走的。第二天,它依然会给你八万元,可是前一天剩下的余额是要被清空的。你们说,如果有这样的银行,你们会怎么办呢?"

很多同学几乎是嚷着说,"花光它,每天都花得一分不剩。"

"可是,这样的银行就在你的身边,你们花光它了吗?"教授严肃地巡视了一下课堂,他好像在每个同学的脸上都盯了一秒钟,"这个银行就是时间,你们每天有八万多秒的时间啊,你们用上了吗?"

刚才还吵吵嚷嚷的教室安静了。

教授又举起那个瓶子,对同学们说,"这个瓶子还告诉我们,如果你第一次不把大的鹅卵石放进去,你就永远没机会放了。"

这是一则关于管理学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我们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隙,就像时间,想用的话,挤是可以挤出来的,但是,过去了就过去了,它不会存到第二天。第二,做事情要讲究计划,这样才有效率。

我跟我的弟子们聊天时,说到了这个故事,我问他们,"两个道理,都是故事里说出来的,但是还有第三种道理,对于我们修持佛法的人,那是更重要的啊。"

人生无常,这是佛门弟子都明白的浅易道理,但是,很多人简单地理解为生死的问题,总是觉得这句话仅仅告诫人们,死是十分近的事情,让我们看淡生死。我想,这已经是个粗浅的理解了,人有一死,这是个常识,不管是不是佛家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佛门弟子仅仅理解到这个层次,那又与世俗人有什么区别呢?

汉地佛教在朝暮课颂时有一首常念的偈语,"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纵。"它告诫我们,这一天已经过去,生命也消失了一天,就像没有水的鱼一样有什么快乐呢。所以我们得时刻紧迫地修行,时时这样地观修无常,可不能懒散啊。

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在睡梦中,剩下的,除了童年、老年,又只剩下一半,在这一半中,又免不了游戏、懒惰、应酬、生病,等等,这又占了多少年?其实,留给我们思考人生、修行的时间,又能有多少?这还是说一个正常死亡的人,其实,人生无常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战乱、灾害、意外、绝症等等事情,不也总是发生吗?

但是,又有多少人在说,"哦,不急,明天还有时间。"

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时间,抓紧一切时间修行,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那么第二条道理呢,故事里讲的是做事要有先后的次序,次序不对,效果就不同了。这当然是管理学方面的范畴,但对我们佛家弟子来说,从前两条道理中,我们不能看出第三条道理吗?

修持,将佛法的一切贯穿于我们的每一天,将对佛的信仰放在我们每一天最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我们的修持才可能精进。很多在家修行的弟子,免不了应酬,免不了劳累,很多人对我说过,"仁波切,我每天晚上睡之前都想打坐的,但是有的时候要会朋友啊,要处理家事啊,或者这一天太累了,坚持的就不好。"

我跟他们说,坚持就是好,但坚持要有个良好的态度,没有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坚持好的。

就像故事里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你不可能再往瓶子里放那块鹅卵石了,小石子掉了出来,还可以放进去,沙子也可以,水蒸发掉一些,也可以再倒进去,但那块鹅卵石是永远放不进去的了。那块鹅卵石就像我们的信仰,就像佛法,如果一个人每天让小石子、沙子、水占去了时间,占去了心里的位置,那么,你的信仰什么时候能放在心里呢?那些小石子、沙子和水,不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俗事吗?它们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也可以,石子不够了,还有沙子可以补充,沙子不够了,还有水可以填空,大多数人每天做的事,很多都是可做可不做的,只是意义大小而已。可是,石子、沙子、水,和鹅卵石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三层道理,信仰,对我们来说,就是那块鹅卵石。我们可以挤时间,我们可以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填满一天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首先将信仰放到我们的新的一天中,那它又放在哪里呢?

我说了人生无常的道理,也说了信仰的重要性,我只是想告诉佛的信徒们,利用好你自己的银行,这个银行,不仅仅是时间,也是每一天你所能做的事情,要分清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要搞清楚次序。

有个真实的故事我要讲给大家,藏地有一位大师,他在觉摩喀拉山洞窑中修行时,岩洞的入口有很多荆棘,每一次都刮坏了他的衣服。开始时他想清理一下,当然,这种清理不是世俗人理解的拔掉它们。但他又想,也许等不到出洞,今天我就死在这里,还是抓紧时间修行吧。当他出洞时又想,不知道出了这个洞口,明天还能不能再进来了。多年后,一直到他修行成就离开,这个洞口依然是荆棘丛生。

大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懂得拔出自己的生死之根,要比铲除洞口的荆棘更紧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9#
发表于 2006-4-13 22:01:00 |只看该作者

第19节:持戒(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佛门弟子,是要持戒的。经常有有心皈依的人问我,"师傅,佛门中有的戒我做不到,我是不是不能皈依。"甚至,有的在家修行的人也向我请教,"师傅,我虽然皈依了,但总是不小心破了戒。"

更有很多人,担心自己不能持戒,所以远离了佛法。

我想,关于持戒的问题,是要困扰很多人的。一方面,一定会有很多人问,既然佛家那么包容,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另一方面,修持的人也会存在困扰,比如在自己无意识的时候,破了一些戒,又该怎么办呢?

看过中国名著《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鲁智深在皈依的时候,心里是不愿意持戒的,比如杀生,他明知道自己守不住,再比如饮酒,他还要讨价还价。如果按照世俗人的理解,这样的人是不能皈依的。但是,我们知道,他不但皈依了,而且,在后来还修成了正果。

这虽然是个小说,是个故事,但是却有很大的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是以平等包容的心来接纳每一个人的,即使他在皈依前做过恶事,只要有心向佛,佛也是高兴地接纳的,佛不会怀疑你不能持戒、或者责怪你皈依时的心不诚实。只要一个人在修持的过程中,做善事,修善心,善待众生,这就好了。其实,我们也知道,鲁智深在修行的过程中,也饮酒、也杀生,但是,他的师傅总是以佛的心态对待他,引领他,教导他。这不是一个关于持戒的很好的例子吗?

佛家要求的持戒,对不一样的修持人,是有不一样的要求的,但是有些根本的戒律是一定要遵守的。对我来讲,我是藏传佛教的仁波切,我会很好地持戒。曾经有很多人问我,"仁波切,你真是个时尚活佛啊,你要和人聚会,也参与时尚生活,你不破戒吗?"遇到这样的疑问,我都会很肯定地告诉他们,我是修行人,我不可能破戒。

但是,对很多修持时间短。或者在家修持的人来说,没能很好地持戒,也是难以避免的。比如,有的人因为习惯,顺手折花,顺手杀死世俗世界里所说的"害虫",或者,由于环境的因素或个人的因素,喝酒喝得大醉,这些情况也是我经常听说的。而且,就在我的俗家弟子里,也总有人很苦恼地对我说,"师傅,昨天我如何如何了。"我知道他们很后悔,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恶行了,我总会对他们说,"知道了就是好,这不就是修持吗?"

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在修持的路上,总是有逆境的,意识到自己没有很好的修持,反省自身,以求下一次改过,这怎么能说不是进步呢?

我经常对弟子们,尤其是俗家的弟子们说,不要因为一时的破戒就怀疑自己求佛的心,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罪时,佛是高兴的,是欢喜的。修持时间短的人,会不小心地犯错误,但我们要时刻反省,即使在现在并不能很好地持戒,也不要强求,这种强求,也可以视为贪念的。

我总是对破了戒的俗家弟子说,知道错了,就是更进了一步。当你总是在进步的时候,当你修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自觉地持戒,而且,会像我一样,更好地持戒,持更多的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8#
发表于 2006-4-13 21:17:00 |只看该作者

第18节:人人皆可成佛(图)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23日 QQ读书

在我弘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很多人愿意带着他们的孩子,皈依到佛门。但是,很奇怪地,他们总会问我,"仁波切,您看我的孩子有慧根吗?"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在很多小说、电视剧或者传说中,都是说,皈依佛门的人是要有"慧根"的,很多人也说,某某人皈依了佛门,他是从小就受到佛的感召的,他是前世修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是作家,那他注定是文曲星下凡,一般的人想都不要想。这造成了一个误解:凡是皈依的人,都必须是具备了什么严格的条件,否则就是不行的。

当有的家长问我"您看我的孩子有慧根吗"的时候,我通常会反问他们,"您也要皈依,那您觉得自己有慧根吗?"

他们都会恍然大悟:为什么自己没有慧根却想皈依佛门,而又要孩子有慧根呢?

能明白这一点的人,我觉得就是有慧根了。如果不明白,我会跟他们说,其实,当一个人心中有佛,就有了慧根。当他想到要去皈依佛门,那么,还要怀疑自己有没有慧根吗?

佛经中说,一切众生平等。佛不会因为谁有了慧根就接受谁,谁没有就排斥谁,也不会因为谁的慧根多就特意眷顾谁,谁的慧根浅就刻意让他接受逆境的考验。对佛来说,只要心中有佛,愿意以佛门的修持之道规范自己的生活,愿意以佛门的道理参与社会生活,愿意以佛的心去对待这个世界,他都会接受的。

很多人还有一个大的顾虑,总是觉得自己做错过很多事,伤害过别人,便说自己没有慧根,或者,觉得自己受不了佛门的戒律的约束,虽然有心向佛,但是心里却觉得离佛家太远了。其实,佛离众生是最近的,当你觉得自己"没资格"向佛的时候,心里不就是已经有了佛吗?心里有了佛,为什么还要觉得自己离佛远了呢?况且,佛是以平等的心接纳任何人的,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觉得自己有没有"资格"了。

佛经中说,"人人皆可成佛",这一句话包含了很多层次的道理,的确是博大精深的一句话。从浅的层次来说,这体现了佛的包容性,佛是以平等的心来接纳任何生命的。再深一些想,佛在告诉众生,佛离你最近,你离佛最近,我们讲求的"慧根",并不是条条框框,并不是要求,而恰恰是相反的,是要人打消疑虑,相信自己是有慧根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3 21:56:08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7#
发表于 2006-4-13 21:12:00 |只看该作者

第17节:用幸福装点此生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由于最近几乎一直在社会上活动,接触的人也多了起来,有的是笃信佛法的人,有的则是半信半疑的,还有的只不过是为一己之私利开始接触佛教的。

其实,每天都要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与他们打交道,经常谈及一些与佛法关联不大甚至根本就无关佛法的事,对我来说,虽然是原来在佛学院学习生活的一种新鲜改变,了解了许多原来不曾了解的事,然而这样的谈话多少让我觉得有些难过,有时还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对于我想要进一步研究佛法的心愿相悖,难免生出一些厌恶或厌倦之心,总觉得现在所做的一些事,就是对自己的另一种考验,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了解佛法,愿意与佛亲近,相信佛祖,从而起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作用吧!

人们在生活中常会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幸福,那些邀请我参加他们婚礼的人更是希望我能送给他们生活幸福的永久祝愿。当然,我会毫不吝啬地送上我的祝福,即使我知道,尘世间要想得到永久的幸福是多么容易又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我不知道如果有人看到我的这段话后会做何感想?不过,我知道,事实也的确如此。

要想得到幸福很容易。每天看到初升的太阳,晶莹的露水,飘浮的白云,蔚蓝的天空,或是春天树枝上新冒出的那抹嫩绿,夏季里绚烂的繁花,秋日里那些金黄的收获,寒冬里最纯洁的白雪……大自然的美好常会在你一睁眼时便进入视线,带着惊鸿般的震憾,甚至可以听得懂小鸟们交谈的语言,青草疯长的声音,小虫们在深夜里仍在不停歇的细碎的交谈声……一切自然而美好的事物都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让人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和幸福!

这样的感觉好吗?

好!

幸福吗?

挺幸福的。

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是享受着无数人的爱而降生的,而降生,不过是另一段承载着更的爱的旅程的开始。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爱,同事之爱,朋友之爱,爱人之爱,还有很多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来自社会上的陌生人之爱……每天都或多或少地在你身上发生着,而我们,只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感慨或一如既往地承受。只是在哪一天其中的爱有了变化,你可能才会意识到,自己曾经承受了多少爱!这些爱的存在时刻都在提醒着你,你的身边有爱,你永远都不孤独。

有爱的生活幸福吗?

挺幸福!

如果说20多年前,人们还因为用着一个特大号的"大哥大"而沾沾自喜的话,那么今日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则会让所有昔日的"大哥大"们瞠目结舌。不只是手机的型号、种类、式样每日翻新,功能越来越多,就连计算机也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交通工具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人类早已实现了飞上天空的愿望,甚至在茫茫的宇宙中也留下了地球人的足迹……现代生活的发达与舒适程度早已超出了人类最初的设想,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人的生活幸福吗?挺幸福的。

这些幸福看起来得来的太容易了,似乎只要是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就完全可以得到这种幸福的生活,如果再稍微付出一些努力的话,自然就比幸福的现代人更幸福了。

可是生活又不是完全按照人的主观愿望那样去发生和发展的,很多事情的发生也不能随着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这就让人们在生活中体会到了不如意的痛苦,也因此有了生活的种种不幸福。而要改变这种不幸福的状态,则要付出很多,甚至幸福对于痛苦而言,根本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得到幸福又是非常不容易的。

很多事物的自然存在并不一定都是美好的,即使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同的。古诗里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描写的是山峰,但也告诉人们,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事物不同的侧面。山峰如此,事物如此,幸福也是这样。也许一件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幸,但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却成了幸运。即使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事,也可能因为不同的心境和环境而导致不同的观点。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的幸与不幸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只在于人的意念之中的感觉。

相对来说,幸福似乎总是少于不幸。就像现在的生活,虽然已经先进和发达得让人感觉到了很多舒适和满意,但相对于人们快速增长的需求来说,物质和精神其实仍然处于相对匮乏的阶段,因此总会不满足,并因为不满足而带来不快、痛苦或不幸的感觉。因此说,幸福难求。

对于总会有着许多欲望和需求的人来说,幸福于他(她)永远只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即使得到,也会因为忽略或是怀疑,甚至更多的欲望,而掩盖了幸福的本质,使之与幸福错之交臂。

有时候,幸与不幸,只在一念间,就看你是如何看待和对待的。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幸福长久,即使加上更多美好的形容词也不过分,但是真正的幸福还是要用心去感受的,而且需要自己去努力地争取,像对待花木一样精心地呵护、细心地照顾,你感觉到幸福了,也有了幸福的感觉了,这样,才能在生活中享受幸福的每个瞬间,在幸福的生活中享受每个幸福时刻!

人生在世不容易,即使轮回成为自己也只有此一生而已,唯愿每个人都可以用幸福装点此生,无憾无悔!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6#
发表于 2006-4-13 21:09:00 |只看该作者

第16节:烦恼即菩提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人生在世,似乎少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每每遇到这样的事,人们通常都会觉得很烦恼,心绪不宁。烦恼似乎成了人们最不喜欢的一种情绪之一,为了没有烦恼,人们也想了许多办法,包括在各种饰物上刻上不要烦恼、不生气或笑口常开一类的顺口溜,时刻提醒人们忘记烦恼,让心情明朗起来。有一呵烦恼偈是这样说的:如是烦恼怨,使我大忧苦;住于我心中,引我到深渊;烦恼非可亲,从此莫相近。

虽然烦恼的确不招人喜欢,但是有了烦恼就怨天尤人或是仅仅靠一时的忘记,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重要的还是应该正视烦恼,想办法解决问题,把让人烦恼的事一一化解。造成烦恼的基本原因,是过去所做的不善业存留在意识田里的业习。因为无明、贪欲、嗔恨或其他烦恼的驱使,各种不同的习气,亦即业的种子,都种植在心识中。一旦情况合适,这些种子便成熟,再次生起烦恼。如果能够在遇难事也不烦恼,而是冷静理智地解决问题的话,那么烦恼就是你成佛的慧根和菩提了。

人一有了烦恼,心情就会受到影响,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健康。古往今来,数数那些长寿的老人的养生秘籍,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比较重要的就是都有好情绪,烦恼很少。我还记得有媒体曾报导过有位老人在1980年时就已经116岁了,据说他也是当时年龄最高的老人,最让人惊奇的是,他的身体面貌等看起来同70岁的健康人差不多。当人们问起他的长寿秘诀的时候,老人家就说:"长寿的秘诀就是不要烦恼,遇事要胸襟开阔"。我还记得有一位虚云老和尚,也是个长寿之人。我听说他时,他就有120岁了,身体还很健康。当人们问起为什么很多出家人都很健康长寿的时候,他说那是因为出家人"断烦恼故"。

看起来,烦恼本身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在于个人如何看待和处理那些可能让人感到烦恼的事。像前面说的那些长寿之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胸襟开阔,不把烦恼当烦恼,不在烦恼中死钻牛角尖,心情开朗,情绪好,自然身体也跟着好起来。

要想把烦恼化解,单从心理和情绪方面来看,我觉得还是应该从自身做起,在自身多下工夫,多看一些让人情绪愉快的书籍,学会培养成一种开朗乐观的个性,不要总是认为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是因为自己注定的命运不好、运气不好,环境不好、身体不好、健康不好、头脑不好、周围的人不好……看待问题时怨天尤人,对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却总是视而不见,从来不想很多事可能只是因为自己的某个行为做得不对而导致的,以为所有外部的条件变好了的时候,"我"的命运、生活就好了,其实这么想是不对的。甚至可能本来发生这样的事是很正常的,但因为个人的想法太悲观,以至于遇事就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命不好才会导致发生了这样的事,因为是注定的,努力也没用,只好在自我的悲叹中烦恼着而毫无办法。

烦恼是从心而生出的一种情绪,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有时候,发生一件事时,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或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也可以把所谓烦恼的事情解决;但有的时候,事情又不完全由个人决定,也不能为个人所左右,就像自然界存在着的自然规律一样,当我们真的无法改变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只要做到我们能做的就可以了,完全用不着为此伤感或烦恼。毕竟,人活一世,想要一辈子都能够得到永久的幸福和快乐,那基本上是妄想,因为谁也逃离不了三界六道,而在此轮回中,想永久的与烦恼绝缘的话,为人一世都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一个人若是彻底没了烦恼的话,那他就不是人而成佛了,因为没烦恼的众生是诸佛,有烦恼的众生是我们凡夫。我们修习佛法的目的就是为获得觉悟、消除烦恼与迷信。消除烦恼,首先就要认清烦恼心的特性或作用;其次,必须了解烦恼心生起的各种原因。关于此点,宗喀巴大师说明了助长烦恼生起的六项因素:一、业的习气;二、外境;三、恶友的影响;四、依从错误的教导;五、习惯;六、错误的概念。再进一步来说,凡夫要修行的话,还少不了需要烦恼,因为佛说,一切皆有因缘,有因才有果,所有的菩提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菩提实际上就是烦恼,把烦恼转成菩提的修行就是修习佛法的重要一环。是烦恼促使我们修行解脱,从这个角度来说,烦恼也是一个人修行的最好因缘,而修行的实质,就是要把烦恼转为菩提,从而得到永恒的大自在、大智慧、大安乐。

烦恼即菩提,并不是说我们为了得菩提而每天都浸在烦恼中,如果那样就违背了我想说的本意了。所谓烦恼与菩提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并不是所有的烦恼都能变成菩提,就看你怎样把烦恼转为菩提了。对于修行人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检察自己的烦恼是否减少了,内心是否越来越充实、稳定,来判断自己的修行是否进步了。当我们敞开内心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真实的想法,可以真正抛开世间的一切情、欲等障碍来面对一个真实的内心,那时我们可以知觉很多,从而可以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质而非表象。这样无论是对解决世俗的问题还是个人的修行,都是极为有利的。如果内心清净,无所挂碍,那么我们就可以证得菩提了。所谓明心见性,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资深的佛门中人就曾说过,如果我们凡事内心崩得太紧,凡事都要格外冒出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来替一切言行"验明正身",这恰是大烦恼。放不下"我",舍不下"我",自是烦恼多多。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我觉得这种说法就很有道理,佛陀曾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欲界",放不下"我",其实还是被尘世中的俗事牵绊着,无法解脱,"修行就是为了放下,为了自在,为了智慧解脱"。《维摩诘经》云:"一切尘劳,即如来种。"《中论》有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只要我们加紧努力,创造条件,定能改善因果。烦恼在何处,修行就在何处。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此一生,一切成功还是事在人为。谁都希望能"活"得更美满,众生都有一颗求取美满和幸福的心,关键是在遇到问题,尤其是困境时,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与现实生活相隔离,应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良习气和烦恼,只要我们坚持积攒善业功德,完善心性和人格,生活中自然会趋吉避凶,烦恼、坏毛病与不良习气、行为便会日渐消减。坦然面对一切恶果和逆境,坚信自己只要一心向善,不断修正自己,一定就有成功的那一天。

佛经上说:"无碍清净慧,皆由禅定生"。相信那些明白了烦恼即是菩提的人自然会在修行的过程中得到无上菩提的巨大成就。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5#
发表于 2006-4-13 21:09:00 |只看该作者

第15节:死神往往来自我们内心

http://book.qq.com 2005年 05月 13日 QQ读书

信仰佛法的人,一开始的念头就是佛法能护佑他,能让他远离烦恼和恐惧,更多的人相信所说的佛法无边,能够降妖除魔,因此愿意信佛。虽然这里有神话的色彩,也有误解佛法的理解,但是这是很多人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也挺有意思的。

佛法能够让人走上正途,能够清除人的头脑中的邪念,这是正确的。在历史故事中,往往是佛家弟子打败了代表邪念的妖魔,这是一种比喻化的故事,但却有很多人信了,以为佛法能镇住妖精。这就是迷信的说法了。

所谓的妖精又是哪里来的呢?不像是故事里说的修炼了几千年成妖的。佛家讲众生平等,人和一切生物都是众生,人能修炼成佛,动物为什么就是修炼成妖呢?这不违背了"众生平等"的基本观念了吗?我想,妖或者佛法所说的"外道",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也就是我们说的"心魔"。

有一个故事,我经常讲给我的朋友听。

有一天早晨,死神来到一座城市,有个人遇见他,问到,"你来这儿干什么?"

死神说,"我要在你们这座城市中带走100个人。"

"这可太可怕啦。"那个人听了,吓得赶紧走掉了。他对他见的每一个人都说,"死神来了,他要带走100个人呢。"

到了晚上,这个人还在路上奔走,他还想提醒更多的人。无意中他又遇见了死神。他问,"你要带走的100个人都带走了吗?"

死神回答,"我本想带走100个,没想到现在死了1000个。"

"你这个恶魔!"那个人非常生气,"你怎么能这样?这会让所有人更加恐慌。"

"我按我说的做了,我带走的只是100个人。"死神平静地回答,"剩余的900人是被焦虑吓死的,而你才是制造恐慌的人。"

有的时候,焦虑是要比死神更可怕的,而让别人焦虑、制造恐慌的人,就是死神,就是恶魔。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往往人内心中的想法是可怕的,一切贪嗔痴造成了心理的负担,造成了生活的逆境,而这种逆境,又让我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又加重了心理负担,最终被恶魔左右。当然,我这里说的恶魔,不是故事里的妖精,而是让我们的内心不清净的外境幻象。

这一点,是每一个修持佛法的人都能避免的。

而故事里所说的另一点,就真是邪道、魔道,而不能用简单的逆境来形容了。

社会中真就存在这样一些人,无风起浪,散布谣言,造成社会的混乱,造成人们的恐惧、慌乱,破坏了别人本来平静的生活,这些人的行为,已经是罪业,是魔道了。

对待这样的现象和这样一些人,我们又怎么做呢?一方面,我们当然要坚决地制止,从佛法上,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我们都应该极力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让社会空气更好,让每个人都平安、愉快地生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我的修养,也就是佛家的修持,不轻信,也不传播,让自己的心平静、客观地面对社会上的所有变化,以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虽然很多人不信仰佛教,但是能做到这一点,不也是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一片净土吗?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4 08:46 , Processed in 0.18523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