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22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文教育史略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08:15: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壮文教育史略

覃晓航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 壮文教育大起大落,经历了“创制试教”、“推行教习”、“低潮中断”、“改革修订”、恢复发展五个阶段。本文概述了这五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对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和得失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和评价。

【关键词】 壮文; 教育; 阶段; 史略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78(2004)03—0087—06

壮文创制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正值新中国建立初期,百端待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以高涨的政治热情投入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这一时期,文化教育事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更是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先后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帮助已有文字但不完备的民族充实文字。由于壮族在历史上没有通用的文字,开展文化知识教育十分困难,所以,这个时候创制一套统一科学的壮族文字就势在必行了。

创制试教阶段

1952年,为了给壮族创制文字,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派人到广西壮族地区对壮语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在来宾、宜山两个县的农民夜校进行壮语拼音符号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54年,政务院批准了《关于帮助少数民族创立文字问题的报告》,广大语文工作者深受鼓舞,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再度派人南下,与当时的广西桂西壮族自治区组成联合工作队,对壮族地区的各个壮语方言土语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从1954年9月起到1955年2月止,工作队一共调查了47个县51个点及一些副点的语言与人文材料,其中包括2350个词,108个短句和一些山歌、故事。之后,1956年8月和1957年4月到8月,又两度跨省对云南文山地区十几个点的壮语方言土语进行调查。经过对各地壮语材料和人文材料的整理和比较研究,1955年5月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壮文(“壮族文字”的简称)工作座谈会,讨论了壮语方言划分问题,在此前提下,决定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话为标准音,创立拼音壮文。1955年l2月《广西日报》公布了壮文方案(草案)。与此同时,壮文研究委员会也积极编写有关的农民识字课本,先在武鸣、来宾两地试行壮文方案教学,取得了经验。接着,1956年又创建了广西第一个壮文学校,正式培训壮文推行干部。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教学和修订,1957年11月29日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政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三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这个壮文方案,同时批准正式推行教习。至此,壮族历史上第一个拼音文字方案正式宣告创立。

推行教习阶段拼音壮文创制后,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推行教习工作。推行、教习工作可以细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试验期,一个是高潮期。

1.试验期

为了慎重起见,壮文推行的初期,先进行了试验教学。这次试验教学不同于前两次试验教学,它规模大,点面广,人数多,以此取得的经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当时选择的试验点兼顾了南北两大方言,其中南部方言取龙州、邕南两个县;北部方言取武鸣、来宾、宜山、田阳4个县。6个县共办了26所农民业余夜校,学员达1 000多人。试验结果收效甚佳,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于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推行教习工作。

2.高潮期

1957年和1958年是壮文推行教习的高潮期。壮文的全面推行教习始于1957年4月,其声势之浩大,其求学之踊跃都是空前绝后的。据统计,当年就有35万壮族青年参加了壮文学习班。到了1958年,入学人数猛增到290万人,脱盲人数前后达100多万人。1959年和1960年上半年,尽管遇上暂时的经济困难,但入学人数仍然达到100万人。1960年下半年,根据国家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壮文工作除了在面上做一般推行教习外,另选了宁明、那坡、南丹、凤山、东兰、都安、武宣、鹿寨等8个县为重点继续推行教习。与此同时,壮族地区各县小学也增设了壮语文课或预备班,采用壮文进行教学。

这一时期,为了配合壮文的推行教习,广西还开展了干部培训、编译、出版等工作,先后建立了区、地、县三级壮文学校,共52所,培训壮文专业干部3 000多人,扫盲教师4万多人,农业科技人员1.6万多人。直至1962年,都安、凤山等8个县的壮文学校还专门为边远山区培训了1 000多名壮文扫盲教师。与此同时,相继建立了广西民族出版社和广西民族印刷厂,为出版各类壮文教育书籍服务。这样,到1960年上半年止,出版社共出版壮文教育书籍350多种(包括课本、词典、政治、经济、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书籍),发行一千多万册。区语委创办的《壮文报》也出版了500多期。除此之外,区语委还定期出版月刊《壮文工作》,以便总结和交流各地的推行和教学经验。当时,百色、宜山两地区的农民报还专设了壮文教育版。与此相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设置了壮语广播。国家民委所属民族出版社成立了壮文编译室,翻译出版了毛主席著作单行本十多万册。还出版了壮文版的《人民画报》、《民族画报》,以及连环画、科技图书等通俗读物80多种,共120多万册。两种画报的壮文版除了在壮族地区发行外,还发行到世界上13个国家。这些都促进了壮文教育的发展。

显而易见,这一时期,无论是纵向比,还是横向比,都是壮文推行教习的黄金时期和鼎盛时期,给壮文教育史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

这一时期,壮文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3个特点:

1.党和中央政府的关心。各级领导的重视

当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政务院会议通过《壮文方案》突出地反映了党和中央政府对壮文教育的关心和重视。此外,1958年7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组织条例》中的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执行职务时,使用壮、汉两种语言文字。”这就使壮文教育有了合法的地位,表明各级领导对壮文教育的高度重视。原自治区主席覃应机也十分重视壮文教育工作,经常出席有关壮文教育工作的各种会议。1956年3月,广西第一所壮文中等学校成立时,他亲自参加了开学典礼。在壮文推行教习期间他还带头学习壮文。各级领导的重视使壮文教育工作在资金和人力方面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当时中央每年给壮文教育拨专款500万元,这在物价十分低廉的当时堪称一笔巨额经费。在人力方面,也得到了包括前苏联专家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以及各地干部的广泛支援。这对壮文教育无疑是个巨大的鼓舞。

2.有特定历史背景的激励

壮文推行教习期正值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国上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当时,壮汉人民视学习壮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他们以时代的热情投身于壮文的学习和教育工作当中,从而使壮文教育工作搞得轰轰烈烈。

3.当时壮族农民有强烈的求知欲

20世纪50年代,壮族地区文盲的比例很高,许多壮族农民面对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深感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求学欲。然而,许多知识需要通过文字的途径获得,这样,他们便谋求通过学习壮文的途径去获取科学知识,去摘掉文盲的帽子。于是,他们纷纷拿起壮文课文,迈进壮文学校,汇成了学习壮文的时代大军。

由于上下一条心,这一时期壮文教育工作的阻力很小,出现了“顺水行舟”的良好势头。在这种顺风条件下,壮文教育工作走向辉煌当是历史的必然。

低潮中断阶段

从1959年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壮文教育工作走人低潮。有关这一时期的情况,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著名壮学家张声震在纪念国务院批准《壮文方案》3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做了客观的、恰如其分的总结:“1959年以后,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壮文推行开始走下坡路。随着‘浮夸风’、‘共产风’,加上当时壮文推行的指导思想只是以壮文当作‘拐棍’,结果在壮文机构被压小、人员被调走的情况下,‘拐棍’也丢了。”这就是这一时期的基本概况,它标志着20世纪50年代的壮文教育工作进入了尾声。

这一尾声预示了壮文教育的不祥之兆,果然,“文化大革命”一到来,“左”的思潮更是占了上风;有的人指责壮文教育是“修正主义的产物”,是在搞“独立王国”、“制造分裂”,把壮文教育当做“复辟倒退”来批判。一时间,壮文机构被解散,壮文干部被迫改行(有的下放),壮文被禁止使用,壮文教育被迫中断。

改革修订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政策又受到了重视,并付诸实施。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老壮文教育工作者向自治区领导提出了恢复壮文教育的建议,自治区领导十分重视这个建议,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于1980年5月做出了关于恢复壮文推行教习工作的决定。

不久,广西最高的语文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简称“广西语委”)率先恢复。广西语委恢复后,一方面抓恢复壮文推行教习的工作,一方面抓有关文字改革的工作。对于文字改革,广西语委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壮文方案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形势的要求,不便于群众的使用。因为原壮文方案中夹带6个非“拉丁”字母和调号,使整个文字系统显得很不谐调,同时也给文字在打字、印刷、电脑输入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困难。基于这一认识,广西语委对原壮文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形成了修改原壮文方案的意向。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多次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区内一些壮文行家进行座谈,广泛听取专家们关于壮文方案修改的意见,博采众长,最后确立了修改原则:

一是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既要保持壮语的音位系统,又要尽可能在靠近汉语拼音方案的前提下尽量少改或不改。

二是考虑到字母的通用化和拉丁化,新方案全部以拉丁字母为壮文的字母符号。

修改后的壮文方案呈报国家民委后,国家民委于1982年上半年批准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据此向社会公布了修订后的壮文方案。于是,一个新的壮文方案正式诞生。

恢复发展阶段

恢复阶段实际上是从1980年开始。

初期首先是机构的恢复。从1980年到1982年,区级的4大壮文机构(即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出版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报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学校)以及22个县的壮文机构(即武鸣、马山、上林、天等、大新、隆安、龙州、乐业、田东、田阳、平果、德保、靖西、那坡、田林、西林、东兰、凤山、天峨、环江、忻城、来宾等县的壮文工作委员会和壮文学校)先后恢复运转。

其次是扫盲工作的续行。从1981年年初起,广西语委在武鸣县串钱大队和德保县洞奇大队搞壮文扫盲试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步铺开。工作仅一年多,参加扫盲学习的人就达21445人,脱盲的有7395人。与此同时还培训了壮文教学骨干5305人。

再次,试行壮文进学校。1981年秋,广西语委为了打开壮文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在武鸣和德保两县的8所小学一年级进行壮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50年代的壮文教育重点主要放在农村扫盲和成人教育上,而这一时期把壮文推进小学校,试行从儿童抓起的办法,应该说是壮文教育工作的一个新创举。

壮文恢复的初期,为了配合推行教习工作,广西民族出版社也陆续出版发行了各种壮文教育书籍(包括干部壮文课本、农民壮文课本、小学壮文课本以及其他有关壮文教育的图书)63种103万册,印刷了壮文字母总表和壮文声韵母表10万多张,壮文年历4.3万多张,有力地促进了壮文教育的发展。此外,广西《壮文报工作通讯》也开始向社会发行,初期的壮文教育恢复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

从1983年到1989年是壮文恢复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壮文推行教习点从初期的22个县扩大到47个县,共385所小学,1 033个班级,305个学前班,学生共34 431人。武鸣县和德保县还创立了壮文初中班,学生有293人。广西语委在总结这两个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将壮文初中班扩大到22个县。此外,广西壮文学校也开办了正规的壮文中专班以及干部培训班,在校学生近千人。广西民族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也相应开设了壮语文专业。与此同时,南宁、百色、巴马、桂林四所民族师范学校也增加了壮语文必修课。壮文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

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逐步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这对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个个人的社会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许多壮文教育机构不得不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考虑,他们为了提高本单位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对壮文教育工作做了一些调整。比如,由于经费上的拮据,削减全区小学壮文试点班,壮文初中也改成以学汉文为主的学校,壮文只当一门选修课。现存的壮文学校正逐渐向汉文学校过渡。壮文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面对新的挑战,广西语委和广西教育厅坚持与时俱进,对壮文教育工作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即从1990年起把壮文学校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发展轨道,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并提出了“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教育方式,并在23个县市的66所小学、63个教学点以及24所民族中学进行壮汉双语文教学实验。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壮汉双语学校的汉语文教学质量高于单语(汉文)学校的教学质量。

进入21世纪后,广西语委紧跟经济发展的形势,举办了“农民学壮文学科技班”,以此把学习壮文和学习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摸索出一条壮文扫盲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新路子。至今已在横县、平果、马山、武宣、环江、覃塘等县开办了10期“农民学壮文学科技班”,培训学员500名。这些学员“结业”后不但学会了壮文,也学会了农业科学技术。

本阶段的壮文教育工作与20世纪50年代的壮文教育工作相比,有如下一些特点:

1.上下一致,胸有蓝图

本阶段,自治区领导对壮文的恢复态度坚决;区语委等各级领导对壮文教育的再兴,行动积极;上下齐心协力,重整旗鼓。

首先是自治区党委做出恢复壮文教育的决定,接着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新壮文方案,并明确指出:“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自治区教育局和壮族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要积极地、有步骤地组织壮族人民学习壮文,并相应地做好壮文书刊的出版工作。”之后,区党委、区政府又连续发布了好几个有关壮文推行教习的文件。如1982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批准马山等22个县恢复壮文教育机构的通知;1983年批准了区民委、区语委、区教委《关于在马山等22个县部分小学使用壮文教学试点和在农村使用壮文扫盲的报告》,并做出重要指示:“在壮族地区推行使用壮文,是壮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满腔热情地加强领导,以保证壮文推行工作顺利开展。”1982年8月,自治区党委常委办公会议研究同意恢复出版壮文报。显而易见,区党委领导对壮文教育的恢复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而作为具体负责壮文恢复教育工作的广西语委则根据区领导的指示积极采取措施,做出规划,描绘了壮文教育工作的蓝图:

①壮文推行教习点的恢复分两批进行,第一批22个县,第二批31个县。

②第一批恢复推行教习的22个县的小学一年级,计划从1983—1986年全部使用壮文教学,第二批恢复推行的31个县的小学一年级,计划从1984 1987年逐步采用壮文教学。

③争取到1990年,壮族地区小学全部用壮文教学。由于自治区各级党政领导人上下一致,为实现蓝图同心协力,使壮文教育的恢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重点明确,敢于创新

20世纪50年代,壮文教育的重点主要放在农村扫盲上,而本阶段的教育重点则主要放在中小学校里(也兼农村和机关)。因此,壮文进学校是本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创新。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开拓出许多令人注目的新举措,如创办壮文大专班,培养壮语文高层次人才;修改原壮文方案,推陈出新;对机关中的壮族干部分批培训,提高带头人的壮语文素质;轮训全壮族地区的在职小学教师;规定当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到单位报道后,先到区、县壮校进行壮文教育集训;组织出版了一套高校壮文教材等。

3.克服阻力。知难而进

本阶段的壮文教育工作与20世纪50年代的壮文教育工作相比,其阻力要大得多。一开始就有人怀疑,壮文教育的恢复是否还有可能,因为20世纪60年代的壮文悲剧已使一部分人心灰意冷。接着各种非议纷至沓来,说恢复壮文教育是“倒退”、“多此一举”、“劳民伤财”;说壮文“无用”、“过不了高峰坳”、“越不了摩天岭”(比喻出不了远门)。.另外,重建之初,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困难重重。首先是人员奇缺。50年代培养的壮文教育干部,此时已步人垂暮之年,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年轻的一代还没有培养出来。其次是财力拮据。壮文教育工作恢复后,国家拨给的专款仍然是每年500万元,而这一时期物价不断上涨,时下500万元的价值与过去500万元的价值已不能相提并论。再次是物质匮乏。壮文教育机构恢复后,普遍没有房舍,设备更是寥寥无几。然而,面对着非议与困难,广大壮文教育工作者不屑一顾,坚定信心,无所畏惧,知难而进;广西语委更是力排众议,提出了“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号召。由于大家齐心协力,勇克困难,终于打开了壮文教育恢复工作的新局面。

4.洞察时势。与时俱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壮文人才的需求量渐减,从而对壮文教育产生了影响。面对这一变化,主管壮文教育工作的部门洞察时势,与时俱进,及时地调整了战略,在学校进行壮汉双语教学,并创办了“农民学壮文学科技班”,使壮文教育在创新中与市场经济同步发展。

50多年壮文教育历史在风雨飘摇中过去了,尽管她经历了起落的艰辛,但发展至今仍未偃旗息鼓:一些大中院校仍续办壮文专业;民族师范学校和民族中学还在开设壮文课;小学的壮汉双语教学正在向前推进;壮文与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方兴未艾;一批又一批的外国人到壮族地区学习壮语、壮文化,壮文留学教育已初具规模。总之,壮文教育工作正在克服困难中逐步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

【收稿日期】2004—02—28

【作者简介】覃晓航(1955一),男(壮族),广西马山人,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院教授。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6#
发表于 2005-12-9 07:59:00 |只看该作者
专家要经常提醒,领导才不忘记。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3-5
注册时间
2005-2-7
5#
发表于 2005-12-1 19:08:00 |只看该作者
现在自治区当政的壮族领导在壮文的推广上应该做一些事了!希望我们的呼声更一致,更有力!

王者站着死,奴者跪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地板
发表于 2005-12-1 12:23:00 |只看该作者
民族没有自决权,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永远是墙角下一朵无根的的花!!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板凳
发表于 2005-12-1 10:35:00 |只看该作者

俺可没有受过壮文的教育啊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 08:52:00 |只看该作者
感慨万分!!!壮文的出路如果得不到自治区的重视那将是举步为艰的.

向布洛陀祈祷!!向侬智高致敬!!向傣僚勇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3 04:23 , Processed in 0.15027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