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4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说就说——  荔 波 游 记 ZT  

[复制链接]

406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0-2
注册时间
2003-1-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5 23:50: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想说就说——  荔 波 游 记   作者:赵跃 (本文版权归原作所有)2002.05.13
一、初遇布依族
  经过一夜的火车颠簸,早上5点钟,终于到达旅游的第一站——贵州省的独山县。大家在火车站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又匆匆地坐上独山至荔波的中巴班车。中巴车开出独山县城没多久,就拉着我们钻进了大山里,没有走高速公路。过后才知道我们坐的是一辆逃避高速公路收费的私家车,这都是后话了。

一路上,经过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村寨,有水族、彝族、苗族和瑶族。车上也经常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上下车。他们的服饰各异,有的用黑色的围巾包头,也有用白色围巾包头的;有的穿着黑色的衣裤,也有的穿黑色的衣服和黑蓝相间方格短裙的;还有的在衣服上挂了一些小铃铛,据说是苗族人;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中途上车的两个女性,她们头围白色围巾,身穿绿色长褂,长褂比较长,快要到漆盖了,绿色长褂的领口、袖口等绣着非常美丽的花边,经过打听,才知道她们是水族人。 中巴车绕过了无数个“九曲十八弯”,一路上通讯设备都失灵了,大家面对手中的移动电话,只能表现出一脸的无奈。大约经过了将近三个小时的颠簸和摇晃,于九点之前到达了荔波县城。同行的女同志,没有经受住一路上的颠簸和摇晃,早就哇哇地吐了。这时候那些挺得住的男同志们就会挖苦地说她们是:“花钱买罪受”!女同志们被车摇晃得满脸青黄,根本无力理睬挖苦她们的同伴。

  大家刚刚下车,还没有站稳,就看见一辆荔波至麻尾的汽车正要开走,大家顿时忘记了疲劳,呼喊着朝这辆车奔去,在车门口一打听车子正好经过我们的目的地——小七孔风景区。大家蜂拥而上,车上的人不太多,除了我之外,大家基本都将就的坐了下来。不是没有我的座位,而是在前一辆车经过约三小时的颠簸,我的忍受已经到了极限,只想站在车窗边上呼吸些新鲜空气。

  车大约开了不到十分钟,上来了六、七个中学生,看样子只有初一或初二的样子,一上车他(她)们就唧唧呱呱地说个不停,他们说的话大部分我听不懂。我试探着与他们搭讪,问他们是不是学生?是哪个民族的?当地有什么特产?他们回答时表现出的那份热情是我没有想到的,竟然如此积极,就象是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那样踊跃。面对我们这些外乡人,他们一点都不认生!

  原来他们是布依族人。在荔波县上中学,都是初一的学生。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竟然都在同一个村寨长大,都是邻居,从小就在一起玩,一起上小学,一起上中学,并且还都同在一个班。难怪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当说到布依族的特色食品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酸汤!”那是他们布依族特有的。据说是用什么菜在坛子里泡制而成的,带辣味但很酸的。在听他们说酸汤的时候,我的嘴里不断地生成唾液,就好象我已经喝过了酸汤,似乎比“望梅止渴”的效果还要强烈。

  他们买车票时,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口袋里抓出一团钱,都是6元钱,看样子是在上车前准备好的,不过那钱都被团得皱巴巴的。我不知到这是不是布依族的习惯。他们的车票与我们的只差1元钱,我猜想他们的目的地,应该离我们要去的地方不远。 我就试着问:“你们到哪里下车?”

其中一个女学生回答:“就在你们去玩的地方过去一点。”
  “那不是小七孔风景区过去一点吗?”我问。
  “就在小七孔风景区里。”他们一起回答。

  原来他们的家就住在小七孔风景区里。真是有服气呀!不象我们,不但大老远的赶来,还要战胜困倦、晕车和疲劳,就是为了看看他们村寨周围的山山水水。想到此,真是从心底羡慕他们生长在这山水如画的仙境中。

  “你们生活在风景区内,真幸福呀。每天都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清新空气。”我非常羡慕地对他们说。

  他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们没有觉得有什么好的。” 这也许是他们从小就看惯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因而也不觉得有什么特殊和新奇的感觉。
  我说:“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没有污染,空气新鲜,对身体有好处。”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还是七嘴八舌地说:“你们城市好,有很多的高楼大厦,有很多漂亮的房子,有大商场,有……” 看样子,这一代年轻的布依族人,非常向往大都市,向往城市生活。

  说到了房子,我就问他们:“布依族的房子是不是用木板做的?”
  “是的,底下养猪、养牛,上面住人,再上面的阁楼里堆放杂物。”
  “哦,是吊角楼。”
  “对,对。”他们抢着回答。

  不知不觉,小七孔风景区到了。我们下车,并与他们再见。他们很有礼貌地说:“祝你们玩得愉快。”朴实的布依族人不但热情而且还很有礼貌啊!

 二、畅游风景区
 在风景区的度假村安排好了住宿,吃过了午饭,稍稍休整了一会,大约下午1点钟,我们穿越了用钢索连接的铁索桥,这个铁索桥名字叫铜古桥。这桥的名字与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离度假村不远的地方有瑶山民族村,那里的瑶族喜欢跳铜鼓舞,铜古桥两端各有两个巨大的铜鼓屹立在桥头,寓意着跨过铜古桥就进入了瑶山村了。铜古桥横架在漳江上,把度假村和小七孔风景区连接起来。 过了铜鼓桥,我们进入了著名的小七孔风景区。开始了感受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之旅。

 小七孔景区是一处融山、水、林、洞、湖、瀑为一体的天然原然始奇景。驻差40多米。是一个美丽的天然大盆景。

小七孔风景区的旅游路线,都是上山的路,有12公里。走一个来回是24公里。沿途经过11个景点。如果用走路的方式参观景点,显然是时间不够。大家商量后决定租马车参观景点。原则是有景点的地方和路线,我们自己步行参观和拍照,无景点的地带坐马车。马车夫根本不用去找,我们在商量的时候,马车夫们一直在我们的周围转悠,不时的还插上一两句,告诉我们说,参观的路有12公里,都是上山的路,很远的,坐马车不会走马观花,到有景点的地方会告诉我们,并且为我们导游,价钱不贵,每人10元钱包来回。我们十个人挑选了三辆马车,时而步行,时而坐马车,开始融入到美丽如画的大自然。

  第一个景点,是小七孔古桥。小七孔景区也是因这座清代年间的小七孔古桥而得名。据说这座在响水河上的小七孔古桥,在当时是当地唯一通往广西的通道。小七孔古桥是用石头砌成,桥下有七个圆拱型的孔,桥面是平的,宽约两米多,不过桥面已经参合了现代建筑的痕迹——水泥。

  过了小七孔古桥,就是拉雅瀑布,几股巨大的水流从高高的山上飞流直下,并且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气势十分的壮观。只有这时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所在。很多游客都在这轰响和飞扬的雾气之中拍照留念。
   
  大家拍完照,继续前进了几十米,听见前方有哗哗的流水声。原来六十八级跌水瀑布景区到了,在这不长的河段中,竟天然生成了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六十八级瀑布、跌水。水流顺着山沟急流而下,冲击在山沟中形状各异的大岩石上,一级一级地向下泻去,犹如在阶梯上铺展泻下,飞泻的水流用大块、大块的白色铺展出一幅幅雪练。沿河漫步,一路满目银泉漱玉、满耳水扬乐声。

  沿着响水河崖迂回曲折的绿色长廊攀树拾级而上,便走进一片原始森林——龟背山,林内曲折难行,山中许多形怪状的树木根系都顽强地生长在岩石峭壁的裂隙之中,隽会着茸茸苔藓的藤蔓在半空悬垂,一派原始野趣。我们顺着石阶缓缓向上攀行,不时的有手腕粗的野藤拦住去路,经常要侧身绕行或弯腰钻过,或双手将野藤压低抬腿跨过。走在这样充满野趣的小路上,有种被融入大自然的感觉。

  风景区的物种非常丰富。因为景区内有规定,严禁采摘动植物标本。所以保护比较好。游人才能观赏到丰富的植物种类,才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这里真是一座罕见的生物基因库!

   

水上森林则是一片极其独特的森林。仔细看去,这里的千百株树木,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我们禁不住地脱下鞋子,光着脚在这奇特的树林中穿行,享受着涓涓清流抚摩着双腿,略带凉意的流水使人顿时感到浑身清凉,犹如刚刚喝下一杯“冰红茶”。

  穿过水上森林,我们看到马车就在前面等候。大家坐上马车,尽情地欣赏道路两旁的自然风光。我们这辆马车的车夫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身穿那种现在很少有人穿的兰色咔叽国防装,蓝黑色长裤,脚穿解放鞋。虽然是人到中年,但是,岁月已经在他的脸上刻下了几道深深的皱纹。他言语不多,几乎是我们问一句,他回答一句。

  我问他:“你是哪个民族的?”
  “布依族。”哦,又是布依族。
  “另外两个赶马车的也是布依族的?”
  “是的。”
  “你们都住在附近吧?”
  “我家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他们两个的家住在风景区外边。”
  “附近没有看到学校,你们这里的小孩在什么地方读书?”
  “那可远了,近的要到三公里外的王蒙镇,远的就要去荔波县城了。”山区里的小孩读书可真不容易,难怪在汽车上遇到的那几个中学生都向往着城市生活,这读书难可能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

  聊了一会,我们就看到前面有几座木板建成的房子,就是下面养牲畜,上面住人的那种吊角楼。不过下面是用石块围起来,大门正前方有用石条建成的阶梯,顺着阶梯可以直接进入住人的楼上。房屋的木板已经显得很陈旧,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这时,赶车的布依人指着路边的一所房屋,告诉我们:“这是我家,你们到我家坐一会吧。”大家还没有看完景点,只想着继续前进,就没有下车去做客。我失去了一次参观布依族住宅的机会。大家也放弃了一次品尝“酸汤”机会。

  坐着马车穿越重重森林,我们惊喜地发现两大片蓝蓝的湖水,静静地躺在森林树木环抱之中。翻阅手中的旅游资料得知,我们是到了美丽的鸳鸯湖了。鸳鸯湖由上湖和下湖两部分组成,两湖之间有一狭长水路相连,上湖和下湖遥相互应,似一对鸳鸯形影不离。举目环视湖边,葱茏的树木都向湖中披拂倾斜,多彩的树色峡入水中,经过湖水吸收、反射和折射而成了七彩的湖水。宁静的湖面上,游人划着小船,在湖中轻波荡漾,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仙般世界。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放弃了游览卧龙潭。大家都上了马车,开始返回。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不要以为这只是人类自己的感受。由于来的路全部是上山,从风景区大门口到终点的高度差有40多米,所以,返程全都是下坡,而且坡度比较陡。马儿拉着我们行走得非常艰难,虽然车夫不时地刹车,但是,有好几次马的前蹄差点跪下去。我们坐在车上提心吊胆,生怕马儿坚持不住,向前倒下去。经过大约一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风景区的大门口。下车后,我们看见马儿的后腿和腹部不停地抖动。想必马儿一定是累坏了。我想“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对马儿来说,应该是:上山不容易,下山更加难!

  与布依族车夫道别后,一行人回到了度假村。晚饭后,大家随便下楼走一走,与大堂小卖部的服务员聊了起来,服务员也是布依族人,她告诉我们这附近居住的都是布依族,荔波县布依族占大多数,其他的还有水族、瑶族和苗族。虽然我们没有在柜台买什么东西,但是,她同样热情地回答着我们的问题,告诉我们水族人、瑶族人和苗族人一般穿的服饰,同是瑶族还分白裤瑶和其它的什么瑶,他们穿着也不一样。而布依族的服饰与汉族的一样,大多数布依族人的穿戴都汉化了。她建议我们,如果有时间,可以到布依族的村寨,去看一看布依族人的真实生活和生活习俗,布依族人一定会很热情地欢迎大家做客的。看样子布依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三、水春河漂流
  按照日程安排,我们第二天是去水春河漂流。早饭后,大家整装待发,到大堂一打听才知道,由于今天是“五一”,也是旅游高峰的第一天,所以,中巴车 都由县里统一调配接送游客。麻尾至荔波的车也严禁穿越小七孔景区,另外改道而行。这就意味着我们去荔波县城的车没有了。我们向服务员询问,还有什么办法能去荔波。服务员和一些当地人热情地告诉我们,到王蒙坐车可以到荔波。由于小七孔景区不准通车,从荔波过来的车只到王蒙就往回开了。看样子只有先想办法到王蒙,再坐车到荔波。这时,度假村门口来了不少的马车,车夫们听说我们要去王蒙,都争先恐后地前来询问,是否坐他们的马车。看来没有汽车,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了。我们租了两架马车,向三公里外的王蒙镇进发。

  启程时,我们乘坐的马车上来了一位男青年,大约不到30岁的样子。一路上热情地与我们搭讪。从谈话中我们得知,他也是布依族人。我们谈到了布依族的服饰,他说:“我们布依族的衣服都是用自己种的棉花纺线,再织成土布,自己缝制而成。因为土布比较厚,所以,夏天都愿意穿汉族人的衣服,主要的原因是汉族衣服布料比较薄,穿在身上凉快。冬天我们就穿自己民族的服装了,土布厚,比较挡风,穿在身上比较暖和。” 我们赞叹这里的一草一木保护得很好。布依族青年告诉我们:“在风景区周围不种地,只种树,政府每年发放补贴。”看来荔波县在保护自然方面是下大力气了。

  大约过了十五分钟,王蒙镇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王蒙镇不大,房屋都是顺着公路而建,大多是平房。镇上最耀眼的建筑是镇中学 。布依族青年告诉我们,这所中学叫“逸夫中学”,是逸夫先生捐款建成的。远看“逸夫中学”,宽阔的操场边上铺着绿油油的草坪,草坪上间隔种着美丽的南洋杉,两栋三层楼的教学楼屹立在操场的一侧,后面还有教师住宅。要不是校园内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我们还以为这是一座美丽度假村呢。

  马车直接将我们拉到中巴车停车的地方,前面路边正好停着一辆中巴车,上前一问车正是去荔波县城的,大家纷纷上车,正好坐满一车人。车立即开动了,大家觉得一大早出行挺顺利的,因此,精神和心情都比较好。

  王蒙镇到荔波的沿路是漳江风光带,公路与漳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平行距离。所以,公路旁和江边的风光尽收眼底,就象在欣赏一幅漫长的国画。 车开了一多半的路程,驶进了朝阳镇。公路从镇中间穿过,从房屋的建筑看,好象有些年头了。在车穿越朝阳镇时,我们看见了一座二层楼的砖木结构的建筑,所有的木头柱子都刷成红色,非常的醒目。而房子两侧各有一个与楼一样高的砖柱,上面竟然各留有一幅文革时期最时兴的标语口号: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在整个镇上非常显眼。我想那小楼在文革时,可能是公社革命委员会所在地。能保存原来的风格到今天,其原因只有现在的房主知道了。

  经过朝阳镇没多久,就进入了荔波县城。大家直接到了“水春河漂流”接待处。办理完各项手续后,接待处用专车送我们到十五公里外的漂流起点。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大家纷纷穿上橘红色的救生衣,放眼看去,这支漂流队伍就象一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大家下到漂流码头,在那里等候船工把橡皮舟抬到水里。

  水春河峡谷位于樟江上游,两岸险峰对峙,浓荫蔽日,峭石突兀,江流如练。河的上游水平如镜宁静而清幽,河的下游,一改平静的面孔,像一头狂怒的猛兽在高山峡谷间横冲直闯。这也正是人们在漂流中寻找惊险、刺激的所在。

  不一会,船工们把橡皮舟放到水中,工作人员说,橡皮舟可以坐五人。但是,今天人不太多,每个橡皮舟坐三至四个人。我们一行十人以三、三、四的人数分别乘坐三个橡皮舟向下游飘去。橡皮舟划出码头,我们看见河对面有一个村寨,面积比较大,而且建筑比较整齐。

  出于好奇,我问船工:“对面是哪个民族的村寨?”
  “布依族的村寨。”船工回答时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一种自豪的神态。我猜想他可能是布依族人。
  “你是哪个民族的?”
  “布依族的,我家就在对面的村寨里。”
  大家听了不禁都赞叹起来:“住在这么美的地方,有山、有水、还有漂亮的村寨,真是太好了。” 是啊,为什么布依族人居住的地方都是山水如画呢?我不由的对布依族人有一种妒忌的感觉。

  听了大家的称赞,布依族船工话多了起来:“我们村寨叫‘水春村’,水春河漂流就是以我们村命名的。

  这时有人提议要到水春村去看一看,可惜由于漂流的规定,船工不能随便拉游客到处参观,只能向下漂流。我们也只能作罢了。又一次失去参观布依族人生活习俗的机会。

  沿村寨向下,河面平缓宁静。船工告诉我们:“反正到下游衣服也要全湿透,还不如现在打水仗。”一语激起了大家的兴致,纷纷拿起可利用的“武器”。有的操起划船的木桨拍水,有的拿起淘水的塑料桶向对方泼水,还有人竟然拿拖鞋向对方击水,打了一会,大家开始不分“敌友”,完全进入了混战状态,打水仗的喧闹声使宁静的河面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息。水仗打累了,衣服也湿透了。大家的情绪还沉静在刚才打水仗的气氛中,一阵阵欢笑声在水春河的峡谷中回荡……

  江面慢慢变狭窄了,岸边的青山和巨石向我们逼近。我们听到了前方轰隆隆的水声。 
  船工说:“大家坐好,‘试胆浪’到了。”
  大家一听,不由得紧捏一把汗。
  “这是过了水春河上游后的第一个急流。”船工说:“‘试胆浪’的意思就是,让大家先在此试一试胆量。”

  话音刚落,我们的橡皮舟已经冲进翻滚的急流中,我们紧张和兴奋的心情,随着橡皮舟在急流中向下坠落而变成了阵阵的尖叫。橡皮舟被急流撞击得上下起伏、左右摇晃。布依族船工却不慌不忙,双手撑桨敏捷地摆弄着橡皮舟,越过了急流险滩,绕过了暗石,我们在惊慌中顺利地越过了“试胆浪”!

  顺河而下,我们仿佛步入了一条长长的山水画廊,两岸的奇山秀水,沿江延伸,举目之处,无不叫人感叹不已。那一片片依水而生的水杨梅树,那一棵棵参天大树,那一丛丛葱郁茂盛的竹林,那一块块形态奇特的巨石,那一座座高耸于河岸的山峰,使水春河有一种原始、古朴、幽野的风味,更有一种灵动、纯洁、秀丽之美……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顺流而下,我们观赏了梅滩、苦竹滩、白石滩、姊妹滩、十三道浪等景点。每过一处急流,都会传出兴奋的尖叫声和欢笑声。在水春河漂流,尽情地享受急流的冲刷,陶醉于两岸奇特的风光之中,使人有一种留连忘返的感觉。

  四、踏上返程
  漂流结束后,大家前往荔波县汽车站,打听好去独山的汽车是4点35分开车。吃完饭,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农贸市场后,就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大家按约定的时间赶到汽车站,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登上了荔波—独山—都匀的班车。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独山了。”
  我们一听觉都得奇怪:“从独山来的时候坐了三个小时的汽车,回去怎么就快了许多?”
  工作人员一听笑着说:“你们来的车为了逃避高速公路收费,从山路转过来的。现在这辆车是走高速公路的,所以,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独山。”
  大家一听恍然大悟。那三个小时的山路颠簸,完全是上了“贼车”的缘故。这才是真正的感受了一回“花钱买罪受”!

  汽车驶出县城不久,转上了高速公路。车行驶得平稳,而且很快。大约傍晚6点多钟到达了独山。大家直奔独山县火车站,在站里怎么也找不到工作人员,只有两个值勤民警,向他们询问才知道,工作人员都下班了,要到八点半才有人上班。我们一行人就近找了一家餐馆,按每人5元的快餐价格炒了十个不同的菜,干饭、稀饭随便吃。这顿饭大家吃得挺香,原因之一就是菜盘中都是肉多蔬菜少。我想,可能是这里的蔬菜比较稀少且贵,肉的价格比较便宜,要不然怎么会盘中的肉比蔬菜多呢? 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家回到了车站。

  此时工作人员已经上班了,售票窗口打开了。我们买了火车票,21:06分登上了返程的列车。车上人很少,有很多空位子。我们有的躺在长凳子上睡觉,有的聚在一起打牌。一路上非常顺利。

  第二天早晨7:30分,我已经在自己的家中,坐在电脑前,开始写这篇《荔波游记》了。

                  写于2002年5月2日 完稿于2002年5月13日  
http://fhshc.xiloo.com/xinwen/200202.htm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Mengz gaangc Xuangh,gul gaangc Qyaix,Haausxuangh Haausqyaix doc deg Haausrau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9 09:05 , Processed in 0.144619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