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2005:祝贺,祝贺 明年的打算 鬼节与中秋
祝贺,祝贺 读者朋友,本秀才经常出没的广西文学圈里,一直流行着一句见面寒暄的话:“祝贺,祝贺!”就是每次大家聚会见面,或点个头,或握个手,或给个笑脸,嘴上一律说:“祝贺,祝贺!”老朋友司空见惯,没觉得什么,那些“新人”可就被弄得丈二摸不清头脑,诧异地问:“祝贺?祝贺什么?”祝贺什么?这很难说,可谁又保证自己没有什么事可以被人祝贺的呢?赶忙拍拍脑袋,绞尽脑汁使劲地想,在似懂非懂、似有若无之间,好像自己也有值得人家祝贺的那么一点点好事呢!于是,就匆忙应道:“同贺,同喜。”不过,有些人还是不开窍,把人家都笑弯了腰,他也还是一副糊涂样。这其实是生活中搞笑的一种方式而已。本秀才认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想点取乐的方式,让人们的脸上多点笑意,那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了。
不过,这次本秀才说的“祝贺,祝贺”可不是一般的搞笑,而是的确有值得祝贺的实实在在的好事情。首先,本秀才要祝贺的对象是,本刊编辑部主任卢仲坚先生和刚刚离开本刊的凡一平先生。祝贺他们二位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女儿都双双考进了大学。凡先生的女儿凡小姐考进了广西大学的中加外语学院,卢先生的女儿卢小姐则以65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方交通大学。不肖说,这是最值得祝贺的事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每年的高考,最受煎熬也是最忧心如焚的便是那些家长们了。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笑得出来的。凡卢二兄能笑出来,当然是该祝贺祝贺了!说到高考,顺便扯远点。“三月三”的孩子们多数都很争气,比如,李从式老师的一双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女儿还读博士呢。还有更甚者,以前两口子都在三月三工作的黄钲和黄杰英夫妇,一口气送三个儿女上重点大学,其女儿还从复旦开始了出国留学的征程。对于这些成功的孩子和父母们,本秀才由衷地向他们说:“祝贺,祝贺!”
该祝贺的还有本刊壮文版编辑部的韦花荣同事,原因是她历尽艰辛,最近终于实现了人生中一个夙愿:她迁入了新居。也许一些读者朋友认为本秀才这是小题大做、哗众取宠。其实对于那些高收入的族群来说,买个房购部车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但对于夫妻俩都是工薪族的韦花荣来说,买一套几十万元的商品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外地的朋友有所不知,南宁人的收入远不及广州深圳,但房价却高居每平方米四五千元上下,一般收入的家庭是不敢问津的。我们三月三这样的单位,当属比较低收入购买力也不强的那种单位,所以,韦花荣他们家的壮举多少令单位的同事既惊叹又敬佩。
明年的打算 读者朋友,也许你会质疑,现在才什么月份,都拿明年来当话题了?不错,现在才是八月,可是对于一个期刊,2006年已经提前到来了。其实,对于一个由邮局发行的正式期刊来说,次年的杂志目录、广告等等准备工作早就从第一年的六、七月份开始了。而各地的邮局早早地就盯上了我们刊物,说明我们的杂志在各省市的报刊亭上还是有一席之地的。同时,还有部分读者还是没能在当地买到或订到杂志,在此,我们也早点向这些《三月三》的新老读者提个醒,如果你觉得在报刊亭上很难买到本刊,那么就应该及早到邮局去订阅,确保万无一失。说到明年,我们也没什么别的打算,依然高举“故事王中王,笑料品上品”的旗帜,把刊物办得更好看,更好笑。希望广大作者继续不吝赐稿。
鬼节和中秋 读者朋友,这两天正是农历七月十四,是有些地方的中元节,也是有些地方所谓的鬼节。在本秀才的家乡,七月十四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这个节日还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其中的一个传说是一个叫“牙汪”的人死了,然后人们放假七天七夜为她办丧事。同时人们还做各种各样的食品,燃上一炷又一炷香,怀念和祭奠她,直到将她下葬。小时候,当听到大人们肆无忌惮地讲述鬼故事时,孩子们便恐惧得不敢离开家门了。
当你拿到这期杂志的时候,可能中秋节也来到了。中秋节和鬼节不同,它带给人们的是喜庆、团聚和欢乐。中秋节最大的特点便是吃月饼了,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月饼广告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叫响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提倡节约型社会,今年的月饼不会再有什么“天价月饼”了,老百姓买得起、吃得起的月饼将大行其道,这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在此,本秀才提前向大家说一声:祝各位读者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
(第九期秀才 老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4 0:15:1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