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数千年的历史是以金玉、车马、衣冠为特征的华夏内陆文化与以珠贝、舟辑、纹身为特征的夷越海洋文化的相互斗争、互动和发展的历史,开始海洋文化占据优势,近两千年大陆文化占优。体质人类学方面的测试显示了南北方汉族的较大差异,历史上的汉越融合恐怕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侗台先民与汉族或者其他民族融合的史志资料鲜有栽述,但汉语方言或其他相关语言材料都忠实的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往往会造成语言融合,语言接触的双方有一方最终会“战胜”,有一方“战败”,战败者虽已消失,但会在“战胜”语言中保留一些成分,形成一个底层。让我们用“语言底层”理论来追述那段漫长的侗台先民、汉族融合史吧。
东南地区春秋战国前有夷、九黎各部,这是越人之先,春秋后开始有“越”的记载,至汉代有所谓勾吴、于越、瓯越、闽越、干越、扬越…….不一而足。三国至唐宋,东南地区百越的主体应该说已经融入汉族,但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进程。可能从商代开始,汉越先民即开始大规模、深入的交流接触,春秋战国至两汉达到高峰,唐宋渐入尾声,时间持续两三千年。越人在春秋时期至少其社会上层已兼用中原雅语,经过漫长的双语阶段,至唐宋时期越人语言已在东南地区消亡。东南地区集中了最多的汉语方言种类:吴、闽、客家、赣、粤,而且方言内部差别比较大。在相对狭小的地域内产生那么多的方言,是历史的积淀,这当中可能又包含民族融合与语言接触的因素。据研究,吴、闽、客家、粤几种方言均具有明显的侗台语底层,这一现象为我们展示了古代汉越民族融合的历史。以下将逐一分析吴、闽、客家方言中的侗台语言底层,揭示岭南以东地区古代汉越民族融合的情况。
1、汉族吴方言中的侗台语言底层
吴方言主要分布在苏南、浙江,这一带是古代吴越两国分布地区,古籍确栽“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语言不通……..夫吴之与越也,接土临境,攘交通属,习俗同,语言通。”,(《吕氏春秋*知化篇》)。可见这一带古越人的语言的确不同于中原。吴语的一些特殊现象,如吸气声母?b,?d,不同于北方汉语的一些量词、动植物名称词头,一些特殊语序,还有一些特殊地名如姑苏、余杭等,已有不少学者指出系古越人语言地层余留。以下仅介绍吴语偏南地段的温州话中的侗台语言地层问题,以说明今天的吴越地区曾发生的确汉越民族融合。
温州地处的瓯江流域可能是原吴越地区开发较晚的,但至三国时期也得到迅速发展,这时候“山越”也大量迁出山区与汉族融合,而之前迁居瓯江流域的汉族必已包含吴越地区率先融入汉族的越人成分。温州方言中不少词汇难以找到相对应的汉字,而往往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侗台语词汇,这一部分很可能是汉越民族融合留下的底层。举例如下:
温州 中古音 侗台语 原始台语
转圈 ?lø1 , lø2 *luə(平声) 壮luun2,mon2 *mlon A调
阉 t ø1 *tuăn(平声) 壮toon1 *tuon A调
盖(动) kaŋ3 *kįəm, *gįəm 傣khum4侗kam *gum B调
低 taŋ3 *tįəm上声 壮tam5侗tham5 *təm B调
竖立 taŋ5 *təŋ去声 壮taŋ5 *təŋ C调
肚子 taŋ1 *təŋ弹平声 壮tooŋ傣toŋ *duoŋ C调
柚子 phə1 *bâu平声 壮puk6侗pau2 *buk C调
腿 khuo1 *khau平声 壮ka1侗pa1 *ka A调
龟缩 gau2 *gәu平声 壮kau1 *kәu A调
汉越融合的历史格局为自江浙向西南、闽、粤发展,越往西南,汉越融合的时间越晚,保留的古越语成分更多。吴语本身自然也是如此,苏南浙北吴语中的侗台语底层可能不如浙南一带明显。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3 23:20:1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