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6日,本报《綦江人和印度人沾亲带故》一文见报后,引起市民的极大关注。昨日,记者随考古专家一起前往綦江实地考察,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证据,证明古代綦江人与亚洲五国渊源深厚。
綦江现存大量活化石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綦江人与亚洲印度、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五国同根。大约两千年前,綦江“僚人”因各种原因迁徙至以上五国。
昨日,记者随云南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王国祥教授一行见证了綦江境内的崖墓,在考古界,这些崖墓被称为研究古代僚人的活化石。
崖墓位于綦江县福林乡,一个被当地居民称为“七孔子”的悬崖上。据史书记载,将过世的人埋葬在崖上,是古代僚人的一个风俗,死后的僚人被埋葬在悬崖上凿出的一个个长方形石洞内,躯体埋得越高,越容易“升天”。据考证,这批崖墓已开凿了1800余年,由于人为的破坏和风雨的侵蚀,墓外篆刻的图案和文字已相当模糊,但墓穴内的水波纹、斜纹等仍清晰可辨,这和在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泰国等境内发现的崖墓惊人地相似。在“七孔子”,这样的崖墓共有21个,而在古南镇、赶水等地,崖墓分布十分普遍。
外国史透出历史“机密”
据王教授介绍,他在一次越南之行中发现,越南国史《大越史记》竟记载着越南人的来源史——从中国川东、三峡、黔南等地大量迁入。这与中国记载宋朝时期由于战乱,大量“南平人”(綦江僚人的分支)外迁十分吻合。
另外,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重庆文物总目》中,专家拍摄于綦江东溪古镇的“干兰建筑”,竹制或木制,共两层,楼下圈养牲畜,楼上住人,至今在以上国家的边陲之地还是当地主要的建筑风格。
不同声音
“同根”缺乏科学依据
与王教授的观点不同的是,西南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蓝勇教授认为,亚洲印度、泰国等五国民族与古綦江人有渊源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其一,“干兰建筑”是环太平洋地区普遍存在的建筑风格,是由共同的地域环境决定的,和民族并没有直接联系;
其二,将“崖墓”看成僚人特有的民族特征显得狭隘,据考证,“崖墓”在壮族、傣族,甚至古汉人中也相当普遍。
蓝教授认为,用现代的体质人类学的“聚类分析”或DNA测定,将有助于更科学的明晰民族秘密。
(2005年05月30日 15:52 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