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词术语是壮语的弱项
众所周知,壮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壮语也是一种古老的语言,但是壮文却是一种新文字。
文字的产生标志了人类迈向文明社会。世界各民族文字的产生都是始于象形文字,而后许多民族的文字才逐渐向拼音文字或形声文字发展,最终完善为正式文字。壮族的古壮字也不例外,最初出现的也是象形字,如ㄐ拐杖、ㄋ站、ㄋ坐、ㄋ背、ㄋ抱等等。“ㄋ”象形一个人,附加的点、划表明了人的姿态,从而寓以相应的字义。古壮字中这样的象形字已发现不少,据粗略统计,1989年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就收入了不下60字;而从大量民间文学古籍(主要是手抄本)中已收集到大量的古壮字,并且已录入1989年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就有10700个,推荐为正体字用的有4918个。在此之前, 有一些古壮字“经过较长期的广泛使用,已被吸收进了《新华字典》、《辞海》等辞书中去,列为规范的汉字,丰富了辞书的字词,成为祖国各族人民共同享受的文化遗产。”这些字如:峒、岽、弄、布等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壮族古籍保存太少,现在已无法考证这些象形字到底产生于何种年代。
古壮字初始出现和使用的年代,向来众说纷纭,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在一千多年前,壮族的文人或热心壮族文化发展的学者,在单纯用汉字作记音符号的基础上,继而扩展到模仿汉字“六书”的一些造字方法,编造了一种壮族“土俗字”,也就是上述所指的古壮字。
然而,因为古壮字得不到规范化,从而得不到广泛使用。唐宋以后,由于壮汉民族频繁的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在中央集权的统治下,壮族人民逐渐接受了汉文化的教育,也就逐渐接纳了大量的汉语词汇。于是,壮语从此只保留了一些反映生活的民族词,大量的反映时代概念的新词术语全盘吸纳了汉语的词汇。
据统计,《壮汉词汇》里收进的“老借词”读音就有1300字,而就这一千多字几乎可以组成常见的新词术语,至于“新借词”则比比皆是,说是“铺天盖地”也不为过。
由于有些人倾向于滥用“新借词”,一些报刊、电台的文章(特别是某些政论性强的文章),读、听起来就不像是“壮语”了,因为这些壮文文章使用的壮语民族词不到30%!难怪有些没有学过壮语的汉族人也敢说:壮语我也能听得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壮语如果离开了汉语就不能表述一个完整的概念了。
二、壮文新词术语的现状
在《壮文方案》(修正案)中,并没有限制“老借词”和“新借词”的使用范围的。
《壮文中新词术语处理和规范的原则》中,提出“处理和规范的具体办法”有7条:
1、发掘和运用原有壮语词根和固有语言材料,按壮语的构词习惯创制新词,如“vanjdiet”表示“铁饭碗”……
2、利用壮语原有旧词赋予新的意义或扩大原有意义,以表达新词,如用“an'gya”表示“安家落户”……
3、按照新词意义用壮语给予意译,如用“buenq goeng buenq doeg ”表示“半工半读”……
4、壮语口语中已习惯使用了的汉语音译或术语,可按壮语读音法(一般按柳州话)转写……
5、半意译半音译,如“愚公移山”写成“Yizgungh senj bya ”……
6、音译加壮语通名,如“黄河”写为“Dahvangzhoz ”……
7、国内外的人名、地名、国名;党派、政府、社会团体、机关单位、军事组织机构和职务及报刊、民族等名称,除个别情况即原有壮语读音或用壮语命名的以外,一般均以壮语读音法转写(音译)。
很明显,在这 7 条中,1、2、3 条用的是民族词或“老借词”,7 条用的是“新借词”,5、6 条用的是“半壮半汉”,4 条“概念”不明确,“壮语口语中已习惯使用了的”,这里的“口语”显然是不能同等于“标准音”,那么各地的“口语”是不尽相同的,如桂西北及武鸣一带多用“新借词”,而上林、贵港等桂南一带则多用“老借词”。不管怎么说,从这 7 条“原则”可以看出,使用“老借词”要比使用“新借词”的场合多得多。
然而,在当今出版发行和电视广播的众多文章中,使用“新借词”却泛滥成灾。
请看:Veiz Bazginz dungzci dwg vunz Dunghlanz, de dwg Gvangjsih Yougyangh nungzminz gwzming yundung boux lingjdauj ndeu,hix dwg Yougyangh Suhveizaih cwnggenz caeuq Hungzcizginh boux cujciz nem lingjdauj ndeu.De dwg boux lwg ndei yinzminz Bouxcuengh.
把这段文字中的汉语借词“还原”成汉字,便是: 韦拔群同志dwg vunz 东兰,de dwg 广西右江农民革命运动boux 领导ndeu,hix dwg 右江苏维埃政权caeuq 红七军boux 组织nem 领导ndeu.De dwg boux lwg ndei 人民boux壮。
按汉语的分词习惯来统计,这段文字共有35个词或词组,其中汉语借词就有17个,占近50%。如果把重复使用的词剔去(如boux 和dwg 各出现四次),这段文字只有23个词或词组,其中汉语借词就有15个,占到65%!
这就是壮语新词术语的现状!
三、壮文一词多音的怪现象
从《壮文中新词术语处理和规范的原则》中,提出的“处理和规范的具体办法”7条,表面上好像是“照顾”了方方面面,而实际操作起来表现了它的随意性。由于“随意”,结果就出现了很多文字上的怪现象,让初学者不知所从,特别是外族人学习壮文时就感到莫名其妙。
举些例句来看看:
Aeu ceij guh sizsizcij 要纸制作吸湿纸;
hai hoih daujlun seveicujyi sicangz ginghci ciengzmienh gig hoengh 开会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场面很热烈;
daengx seiqgyaiq cungj gvansim sigaibeih 全世界都关注世界杯。
这就出现了一字读两音的现象:纸——ceij、cij;会——hoih、vei;场——ciengz、cangz;世界——seiqgyaiq、sigai 。这不但容易造成用词的混乱,也增加了人们(包括本族和外族)学习壮语文的困难。
这种一词多音,是由于 “新借词”和“老借词”同时兼用而造成的;也是《壮文中新词术语处理和规范的原则》的“随意性”造成的“后果”。如果能制定一套严肃的“原则”,或改用“老借词”,就没有这种现象了。
这不由使人想起《参考消息》曾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说,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一些民族语言会逐渐消亡;文章断言,数百年之后,全世界将只剩下英、汉、西、葡等几种语言了。如果这个“断言”成立之话,那么壮语也在“消亡”之列。如果壮语走向“消亡”,大概最先“消亡”的是滥用“新借词”的“方言”了,原因就是它最先失去壮语的特色。令人惊异的是,在使用“老借词”的方言区,人们始终保留着独特的语音系统,任何外来语(包括汉语、英语等国内外语言)都能利用这种读音系统“借读”出来。诸如:“电脑上网”读作 dienhnaux siengh muengx、“南斯拉夫”读作 Namzseilafou、“克林顿”读作 Haeklimzdaenh……是故,他们的语言和语音就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特色,“长年一贯制”地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拒绝其它语音的渗透,“独树一帜”地自成一体。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白话、客家话、宾阳话也有类似的各有自己特色的读音系统呢。
可见,研究、整理和完善《壮文中新词术语处理和规范的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四、壮文推行初期新词术语的特点
壮文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推行的,翻阅当时出版的壮文报纸、书籍,可以看见其文章风格和处理新词术语的办法与现时的壮文有很大的区别,虽是“老旧”资料,但却能让人耳目一新。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的壮文工作者也是执行同一个文件——《壮文中新词术语处理和规范的原则》,但他们更侧重“新词术语”的民族性,也就是更偏重执行《原则》中的第1、2、3条,多用民族词,少用音译词,多用“老借词”,少用“新借词”。
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壮文推行初期出版的报纸、书籍已大量丢失,笔者只能从少量保存的资料中进行研究,收集到大约430 个词汇。
壮文自打推行以来,时间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它多少还是留有一点壮文的“历史痕迹”的,特别是它那时所使用的新词汇,现在有的已经被一些人遗忘了。所以,现在根据其词性及组词特点整理出最有代表性的词汇,这些词汇在当时来说颇有创意,对有兴趣的壮文工作者和民族语言研究者是值得欣赏和研究的,对如何完善壮文的借词也不无参考价值。
① 使用民族词意译——
动词:angqcoux 欢迎 baetduet 摆脱 daemhcaij 蹂躏 fugsaw 投降
gaemhgaj 镇压 gietmaenh 巩固 hangzciemq 侵占 hatmaenj 示威
haepha 欺压 haeplaengz 封锁 yawjcoi 监督 yawjngonz 参观
baijok 展出 baijbouh 布局 bonghyat 飞跃 youzbyaij 游行
laebhwnj 建立 niemhgyaez 纪念 nyoengxhwnj 鼓舞 angqciengj 踊跃
mbe’gvangq 扩大 henhah 保卫 humxhoenx 围剿 sonyinx 指导
souaeu 录取 sohguenj直辖 vadyinx指挥……
这类词汇的明显特点是,把壮语民族词加以组合、引申,间接译出汉语词组的含义。如angq壮语意思是高兴、欢喜、愉悦,coux壮语意思是迎接、接待、接受,angq+coux自然就表达出“欢迎”的意思了。这类保留“形+动”结构的动词还有mbe’gvangq扩大等。又如,hen本义是看守、防守,hah本义是占定、保护,hen+hah 就表达了“保卫”的原意了,而且还保留了汉语该词的并联结构,翻译技巧相当完美,类似的词组还有baetduet摆脱、daemhcaij蹂躏等等。但也有不“遵守”汉语原词组的结构方式的,如angqciengj 踊跃,汉语词汇是并联结构,而壮语则是“形+动”偏正结构了,这是因为壮语中没有对应汉语“踊”和“跃”两个同义词素所致。
名词:baengzgoemqbak口罩 bouxdazyinx领导者 bouqgaicawx商店
dieggoek根据地 hongsaeh事业 bwnhndai催肥
mbatcaxndeu一刀切 mbaqrap负担 ranzyawjsaw阅览室
bouxyawjlwg保育员 hongngoenz零工 rengzndumj潜力
rengzgoek主力 sawndauq淫书 sawson教科书
vangraez平方 ranzdawzlwg托儿所……
有趣的是,同样是意译,动词注重的是“词词对应”,而名词则注重“概念对应”而把汉语原来的词素“置之不理”,只取准其所表达的概念。如“口罩”壮语直译为goemqbak,这是个短语,不表示特定的概念,所以就加上一个通用名词baengz,限定为“罩口的布”,这便是“口罩”这一特定名词了。同样的翻译构词方式还有bouxdazyinx领导者、bouqgaicawx商店等等。也有撇开汉语原词的字面,仅取其词义,起用壮语民族词相应的概念来表达的,如mbaqrap负担、vangraez平方 等等。当然,与动词一样采取“词词对应”的翻译方式也并不鲜见,如hongsaeh事业、sawson教科书 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壮语的定语倒置一定要照顾到,否则词义就会不知所云或适得其反,如sawson教科书,若按汉语的词序写成sonsaw意思就变成“教书”了;同样,如把rengzgoek(主力)写成goekrengz 就不知所云了。
形容词:hung’ak强大 gyaenanz悠久 hungmbwk伟大 gyaeraez长远
angqsim愉快 angqmaengx欢欣 maenh’ak强盛 maenhndei优秀
miznaj光荣 hoenghvuengh繁荣……
其实,这里的壮语民族词早经使用,有的叠加使用引申了新的词义,如hung+ak(大+强)引申为“强大”、gyae+raez(远+长)引申为“悠长”、hung+mbwk(大+巨大)引申为“伟大”,等;有的把词义扩大,表达新的概念,如 miznaj 原意是“有脸面、光彩”,把词义扩展到“光荣”使用;hoenghvuengh 原意为“生气勃勃、热气朝天”,把词义扩展到“繁荣”使用,等等。
② 使用“老借词”对译——
动词:bauqlwnh汇报 geiqsij记录 yawhsuenq预算 lwnhgangj传达
gamdoek监督 leihyungh利用 causij抄写 daenggeiq登记……
名词:bingdoih军队 dienhyiengz阳电 hoihgaeuqguek救国会 bonjgauj草案
dangeiqngaenz汇款单 bauqlaex礼炮 cingqliengz主粮
goengloh公路 bauqceij报纸 dienhdaeng电灯 heiqci汽车……
这样的“对译”一目了然,基本是“字对字”译写过来,如gamdoek监督、leihyungh利用、goengloh公路、bauqceij报纸,等;但也有部分词组“对”的是同义词,如bingdoih对译成“兵队”、geiqsij对译成“记写”,等;还有部分虽然用的是“老借词”,但却是采用意译,把同义的“老借词”重新组合,如bauqlwnh(报+论)表达为“汇报”、lwnhgangj(论+讲)表达为“传达”、bonjgauj(本+稿)表达为“草稿”,等;另外,在名词中,因有的词组是定语结构,书写时要照顾到壮语的“定语倒置”,所以如“阳电”写成dienhyiengz而不写成yiengzdienh, “礼炮” 写成bauqlaex而不写成laexbauq,等等。
形容词:hoengzsien鲜红 bingzdamh平淡 lauxsaed老实……
壮语中形容词引入“汉借词”比较少,实际上上述三个词组,民族词也有同义的表述:ndingmoq鲜红、citcat平淡、simsoh诚实,等等。
③ 使用民族词+老借词意译——
动词:gejlwnh解释 mbefat发展 bangrengz支援 amqgaj暗杀
bauguh承包 coibaenz促成 ciuqguh执行 bienhoiz编译
boujvauq补缺 okdienh发电 guekguh国营 sonlienh训练
bauhong包工 raedciep剪辑 son’gyauq教育……
名词:haeuxyawz余粮 hongcab副业 lwghag学生 ngoenzgeiq日记
cihoenxciengq战车 gyangsim中心 hauhmbaet省略号 hauhcam问号
fapgoek宪法 cifeiz火车 binglwgminz子弟兵 bingre卫兵
bouxgaemgienz当局 cienzgoek成本 rugbingh病房 duenzheiq剧团
lohfaz铁路 nengzbingh病菌 youzrin石油 cienzrom储金
ranzbanhgoeng办公室……
这类词汇有一定的创新意义,虽然有些词汇民间口语上也使用,但不普遍,一旦加以规范推广,极容易被人们接受。因为既有民族词,大家容易理解其词义,又有老借词,容易让人们“触类旁通”很快就能接受新的词义。请看:mbe展开(民族词)+fat发(老借词)=mbe’fat 发展、fap法(老借词)+goek根本(民族词)=fapgoek 宪法、son教(民族词)+lienh炼(老借词)=sonlienh训练、bing兵(老借词)+re防御(民族词)=bingre卫兵,等等。
当然,在名词中,如有定语结构时,一定注意壮语的“定语倒置”构词方式。
④ 民族词赋予新义——
动词:benzbin攀登 dajcunz造访 baeheiq挥发 baenqbyaij运转
daen’gyan并吞 ciuqrongh照耀 lonlwg流产 yuqnaeuz号召
heuzsaw稀释 doxgauq打官司 gaetvaih腐蚀 laebdaengj树立
gietnaed结晶 gyuekuq污染 henre保卫 hwnjbing起义
ingbaengh依靠 miengnaeuz宣誓 naicam慰问
……
这些民族词,口语使用习以为常,但词义较为狭窄,只是局限于生活用语,现在扩展到意识、观念上使用,既丰富了民族词的词义,又避免吸收过多的汉语借词,实是一举两得的处理新词术语的好办法。如:dajcunz通常只是指亲友间的互相拜访,现在扩展到政治活动中的“造访”、daen’gyan一般是指人或动物吞吃东西的动作,现在引申到国际斗争中的国对国的“并吞”、ingbaengh原来仅是指一物倚在另一物的状态,现在派生到社会人群与人群的互相关系,等等。
名词:dahmeh母亲河 diuzrap任务 daiqmiz附件 cungqbauq武器
dieggoek根据地 hakrungh土豪 goekdaej基础 goekdah发源地
haeuxgai商品粮……
在名词方面,翻译方法与动词的翻译方法差不多。
⑤ 老借词赋予新义——
动词:biencang化装 buenyungh引用 ciuqcaz据了解 bangcienz资助……
与上述民族词的扩展、引申一样,老借词也有这种现象,如 bienqcang仅系指戏台上的“化妆”,现在引申到生活中的“化装”、buenyungh一般常用在具体物体的移动使用,现在泛指到语言、文字上的“引用”,等等。
名词:gveigawj纪律 siengjmuengh理想 lohci公路 guekcawj东道国……
同动词一样,名词也可以通过扩展、引申而使原词赋予新义。如 gveigawj是老借词音译“规矩”得来的,现在引申到“纪律”了、lohci 原来仅是相对于“人行道”而言专指的“车道”,因为公路的主要功效是供行车用的,lohci 于是便取得了“公路”的新义了,如此等等。
⑥ 新借词+民族词意译——
minzcuzvunznoix少数民族 gihgiokdienh发电机 gihgi’ndoetraemxi抽水机……
这类词组在口语中广泛使用,但当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经常提到这些汉语新词术语时,人们自然而然便接受并接纳了“全盘”的新借词,这些词组除了在老人中尚有使用外,口语中渐渐使用上新借词,如:gihgiokdienh——fazdengih、gihgi’ndoetraemx——couhsuijgih,等等。
五、壮语新词术语翻译的思考
由于新词术语是壮语的弱项,加上当今跟随社会文化的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的迅猛,不管是哪个民族,其语言的新词术语都会与日俱增,因此忽视它的存在或放任对它处理的随意性都是不妥的,如今壮文的新词术语的“新借词”大肆泛滥和新词术语使用的混乱就是明证。
《壮文中新词术语处理和规范的原则》并没有错,但其随意性却留下了很多后遗症,特别表现在上面提到的“新借词大肆泛滥和新词术语使用的混乱”。同样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壮文专家,因为所处的单位不同、体会《原则》的角度不同、理解《原则》的深浅不同,对处理某个新词术语的取舍也各有不同。于是就出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A单位的a壮文专家写的文章,送到B单位给b壮文专家审阅,该文便会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再送到c壮文专家终审,又被订正得比比皆是;同样,c壮文专家写的文章送给a壮文专家审阅,毫无疑问也会遭遇到这样的“待遇”!——千万别以为这是报复,决不!这完全是各个壮文专家对新词术语处置的方法方式不同而已!
通过对壮文推行初期的新词术语的归纳、研究,本文所列举的词例,的确颇有创意并是可行的。但是,为什么壮文推行至今,这种有创意并为当时读者所接受的新词术语渐渐地淘汰了呢?现今的壮文为什么没有了这样有创意的新词术语了呢?
从表面来看,有人归结于壮文工作者(壮文作者)的“懒惰成性”,责怪他们不肯动脑筋,对汉语的新词术语“拿来就用”,省时省事,何乐而不为?但从深层来看,根本原因是壮文工作缺少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你吹你的号我打我的锣,正如上述提到的a、b、 c三位壮文专家互相审稿的怪现象。那么,要统一吗,最简单容易的自然就是“拿来主义”——采用新借词!
在壮文恢复推行以后,对于新词术语的处理,当初就流行一种“理论”:靠近口语,遵从口语。众所周知,壮语存在许多地方方言,各方言吸纳的汉借词各有不同,那么,靠近哪种方言的口语?遵从哪种方言的口语?于是,人们自然而然想到作为标准音点的武鸣方言,但是,武鸣方言的“新借词”的发音系统与汉语方言桂柳话的发音系统又有差别,何去何从便搞乱了新词术语的翻译取舍。因而,连“最简单容易的拿来主义”也遇到了挑战,于是最终的意见是采用了《新汉借词语音转写表》,新借词的使用终于泛滥“成灾”!
让我们来看看1992年出版的《壮语新词术语汇编》一书,这本书洋洋洒洒600千字,可见其收录的词条数相当多(该书没有提到具体数字)。该书收录新词术语的具体要求是:“1.推荐壮族人民普遍使用了的新词术语,包括众多的汉语借词。2.在词义和功能上与新词术语完全对等的民族词优先推荐。3.在民族词、新汉借词、老汉借词二、三并用又较为普遍的,先让其并存。4.在新老借词并存并用中,一般把新汉借词放在前面。5.新汉借词的语音转写,是在壮语标准音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的基础上,参考汉语西南官话的语音来转写,以利于壮语新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有利于壮族人民,特别是广大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学习汉文。6.在一部分新汉借词中是否加壮语大类名的问题,应名从主人,一般不加。但有些过去借入时已加上,或者群众已普遍使用了的则照写。7.一般不创构新词。但如很需要创构的,要求做到准确、完整表达原词语,作为试荐,让人民选择、取舍。”
这7条办法,对照《壮文中新词术语处理和规范的原则》中的7条,明显看出有了很大的变动,这7条分明在“强调”:新借词“有利于壮族人民,特别是广大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学习汉文”,于是让人感觉这套书主要目的是“语音功能”(正如该书所说的“正音正字)而不是“语言功能”。毫无疑问,因为是这样的“出发点”,所以该书基本就是一部“注音词汇汇编”。笔者统计了以b为声母的前500个词条,采用意译的有5 条,占1%;老借词16条,占3.2%;民族词15条,占3%;老借词+新借词6条,占1.2%;这四类词条合42条,仅占8.4%!那么,新借词就占到91。6%,这到底是“壮语词汇”还是“汉语方言的壮文注音”?不言自明。
当然,《原则》7条是属于文件性质的,有指导语言工作的法律效力,而《汇编》7 条则仅是一本书的编撰“条例”,说它对或是错都是没有理由的,也就是没有争论意义的,在这里提及到它,仅仅是想说明当今壮文新词术语的“迅猛发展”程度而已。
事实上,所谓“新”,就是没有使用过,关键是开始怎么用,用惯了就相约俗成,大众承认了,接纳了,就成为了规范的语言了。以汉语为例,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如“纳米”、“视频”、“硬盘”、“鼠标”等等,在相应的技术没有出现前何曾见过这类词语?又如“反恐”、“台独”、“非典”、“克隆”等等,在没有出现这些事件前何曾见过如此词语?
所以,壮语的新词术语,大可不必强调什么“口语”,什么“规范”,问题是敢于创新,敢于使用,用多了,习惯了,大众接纳了,也就成为“规范的口语”了。
最后,展示1958年《bauq Sawcuengh》(僮文报)发表的一段文章,看看当时是如何“处理新词术语”的:(原书壮文在前,汉文在后,为了方便对照,笔者把位置掉转过来了)
刊前话
“通讯与读报”第一期出刊了,这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大跃进声中的一个小创举。我们办这样的一个小刊物,目的是为了壮文报的大跃进。希望通过它加强报和通讯员及广大读者的进一步联系,在组织大家怎样给报写稿方面起着积极的帮助作用;更希望它在组织读报,开展订报读报工作上起着推动的作用。
最近,我们在检查前一阶段的工作基础上初步订出了跃进规划,报的跃进分作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方面是提高质量,就是要作到内容好,文章精悍,文字通俗,图文并茂,版面美观等;另一方面是,在发行上要大大地跃进,扩大和增多十倍以上的发行数量,作到使凡学会拼读壮文的干部和群众都踊跃地订阅本报。要向这两个方面进军,首先本报工作同志必须鼓足干劲,采取有效措施,踏实行动,同时更需要依靠广大的通讯员和读者们大力支持和协作。
Vah Haidaeuz
“Doengsaenq Caeuq Doeg Bauq”ok geiz daih’it lo.gij neix dwg gienh saeh ndei ndaw hwnqguh seveicujyi cienzmienh daih yatbae guh okdaeuj.Dou ok bonj saw iq neix,ceiq youqgaenj dwg vih Bauq Sawcuengh daih yat baenaj,Muengh doenggvaq bonj saw iq neix,hawj bauq dou caeuq bouxdoengsaenq nem daengxgyoengq bouxdoeg engqgya doxlienz ndaej gaenjmaenh,doiq cobcomz caezgya baenzlawz sij gauj hawj bauq lai miz di bangcoh;engq muengh bonj saw iq neix youq baih hong cobcomz doeg bauq,mbehai dingh bauq doeg bauq nyoengxdoengh engq ndaej rengz.
Mboengqneix,dou youq gwnzgiek diemjcaz gij hong gaxgonq haenx,gaenq codaeuz dingh ok aen gveiva yatbae.Gvendaengz bauqceij baenzlawz yatbae,yiengq song fuengmienh bae roengzrengz,itfuengmienh dawz bauqceij banh ndaej engq ndei,faenzcieng aeu ndei aeu dinj,aeu heih doeg heih rox,faenzcieng caeuq doz aeu boiq ndaej hab aeu doengz nyaenx ndei,banjmienh ndei ngonz.Lingh fuengmienh youq baih fathengz bauqceij aeu daih yatbae,aeu guh daengz boux dingh bauq beij gaxgonq dem lai cib boix doxhwnj,guh daengz moix boux ganbu caeuq vunzlai rox gyoeb doeg Sawcuengh haenx,cungj simhoengz dingh bonj bauq.Aeu guh ndei song gienh saeh neix,sien aeu bonj bauq dungzci haenqsim cibcuk,dawz banhfap ndei okdaeuj,lauxlaux saedsaed bae guh,doengzseiz engqgya aeu baengh daengxgyoengq bouxdoengsaenq caeuq bouxdoeg caezgya dingjrengz caeuq bangcoh!
这两段文字计有308个汉字,其中采用“新借词”5个,计汉字11个,仅占3.6%!相对于现阶段壮文传媒的壮文文章采用“新借词”占到50%以上,可谓大相径庭!不知现如今的壮文工作者和壮文写作者,看了这样的对比,有没有什么感想和反思呢?
参考资料:
《壮汉词汇》 区民语委研究室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年1月
《SAWSON VUNZGUHNAZ》(1~3册)Swcicouh Bouxcuengh Gveiqsae Veijyenzvei
Ngeixyaeng Sonyinx Sawcuengh Cunghgoz Gohyozyen Doih deucaz
Vahminzcuzvunznoix Doihguhhong Daih’it gyoepbien Seoksaw Minzcuz
Guengjsae bi.1957
《古壮字字典》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9年9月
《壮语新词术语汇编》 区民语委研究室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2年7月
《僮汉词汇》(修订本) 区民语委研究室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58年2月
《壮文规范条例汇编》 区民语委 编印
《Doengsaenq Caeuq Doeg Bauq》 Bauq Sawcuengh 编印 1958年
《Bauq Sawcuengh》 (剪报,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