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周庆怀的宿舍>>>我的大作:《锰石荧荧烟雨中》http://zqh9.51.net/myzz.htm
当地农民们习惯了平日的生活,走惯了熟悉的路。职工住宅区尤其是二区来来往往的赶路农民,因为这里原来是他们祖祖辈辈走过的路。他们到凤凰去赶圩,妇女们一般用一种专用的布背着孩子,这种布上织着复杂的美丽的图案,一般是左右对称的,从美学的角度上,属于“哥特式”艺术。这就是名震天下的壮锦。这种背孩子的方式,西欧国家也一模一样地采用,现在来华的旅游者中大有人在,我们石油大学请来的外籍教师,有孩子的都是这样背着。而广西的城里人一般都怕人说“土”而羞于采用了。妇女们还喜欢手打一把布伞遮挡太阳,其实依我理解,主要的用途是一种装饰,增加风度,布伞的作用和现代女子肩上挎一个高档精致的皮革坤包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有时农民们赶着结构简单的牛车路过,牛车发出有规律的缓慢的曲调,象是一只大提琴在演奏,听来非常写意。
穿过家属区的赶路农民中,常有迎送新娘的队伍。当地人办喜事不用唢呐镲钹之类的乐器,而钟爱于山歌对唱。迎亲的队伍是一伙姑娘簇拥着蒙着红头布的新娘子,一伙小伙子在前后保驾。除了新娘子穿绣花鞋外,其他人一般都是赤脚。任何风俗、传统都是起源于生活的实际需要,显然,千百年来,他们生活在缺少法制的社会里,要将新娘送到夫家,路上可能是崇山峻岭,可能几十里地没有人烟,可能遇到华南虎这样的猛兽,也可能遇到绿林毛贼,这些护驾的小伙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们肩负的责任何等重大。当然到60年代,小伙子们的价值已经演变,任务只是生产热闹,增添喜庆气氛了。广西号称歌海,一点不差。他们一面赶路一面不停地唱着山歌。凤凰山歌的曲调非常优美,后来收入了歌剧《刘三姐》中。曲调就是两句,即兴填词反复吟唱。唱时都使用壮语,我只能感受到音乐美,而不知其歌词的奥妙,只能从他们的演唱效果上,感觉他们在互相逗趣,也可能通过这样的活动,保驾的小伙子和伴娘们建立起爱情来也未可知。
唱山歌不仅限于迎亲,农历的节日一般都是当地人的“艺术节”。即使是广西这样的歌海,唱山歌的风气也仅限于少数民族。自隋朝以后,汉族的文人就渐渐瞧不起民歌,以为是村野之举。受这种封建艺术观的影响,汉族人唱民歌就不那么理直气壮。凤凰地区的农民相当一部分是客家人,也就是所谓“麻盖”。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客家人唱不唱山歌,怎么唱,大概是不唱的。到后来矿区道路变化,家属区外修建了外环线式的公路,他们路过矿区时,可以走大路而不再走家属区,并且逐渐缄口而过,到了矿外再开口对唱,再也不容易听到农民的歌声了。
广西本地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都有出口成章的诗歌创作天赋,这一点非常突出。以后我接触到的工人中,凡是广西农村长大的尤其是壮族人,都能随口创作出几句山歌体的表达他们意愿的诗歌来,而且合辙押韵,形象生动,入骨三分。北方只有文人才讲究对对子、写诗,还常常憋得面红耳赤,在广西人那里,没上过学的人干这个都轻松如儿戏。尤其是壮族、都安瑶族的工人,更是一把把好手。
[周庆怀,1954年生于山东省邹平县,1960年至1978年在广西生活了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