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夏,我从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被派往广西,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情况的大调查。和当地十多位壮族学者和干部一起,组建起壮族调查组,在著名壮族学者黄现璠教授引导下,投入桂西偏僻的土官统治地区,开展壮族社会历史的调查。此后连续5年间,又在桂西北边远的壮族山乡深入考察,了解社会情况,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建国伊始,新中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激发起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纷纷上报自己原有的族名。当时广西各地上报的族名,通过民族语言的考察,属壮傣语支的有20多个,其中以自称“布僮”的人口最多,分布在广西红水河、龙江、融江流域;自称“布土”的在右江流域;自称“布侬”、“布沙”的聚居于桂西和滇东南一带;其他散布在边远山区的有“布傣”、“布衣”、“布偏”、“布雄”、“布曼”等,人口达1000多万。这些有着不同自称的民族语言大同小异,属壮语的南北两大方言,12个土语区,主要分布在广西省的66个市县内,其他散布在云南、广东、湖南和贵州,基本上形成一片相连的民族聚居区。联系他们的社会历史和传统生活习俗,经各方通力合作,确认为“僮族”,从而使过去被埋没、被分裂的各族系,恢复为统一的民族。
由于过去壮族失去了民族成分,有的被强行并入汉族,致使他们的民族历史和民族情况模糊不清。因而壮族调查组需要摸清各地壮族的主要情况和主要问题,将壮族被歪曲、被颠倒的历史和民族面貌,恢复和端正过来。
➊ 壮族受汉族影响很深,历史上壮族根据汉字创造出自己的文字,被称为“土俗字”。学术界一般认为,土俗字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但土俗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应用范围很小,掌握的人不多。拼音壮文是新中国成立后创造的,以拉丁字母为字母,以壮族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的壮语语音为标准音。1957年国务院通过了拼音壮文方案,并在壮族地区试点推行。摄影/李仲魁
➊、➋ 这两张老照片反映的就是1957年广西地区的壮族学习壮文的情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壮族聚居地区,经常可以看见这样教学壮文的火爆场面。摄影/李仲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