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周艳秋在都安瑶族自治县有两份工作。一份是幼儿园老师,用普通话教学50多名壮族幼儿。另一份是县电视台兼职播音员,在业余时间用壮语播报家乡新闻。
1年多来,周艳秋成为都安少数民族群众眼中的“名人”。每到周二和周四晚上8时30分,她和搭档韦娜莎轮流出现在千家万户的电视中。尽管仅有13分钟,却让中老年人觉得特别亲切。
从2012年开始,我市已先后在东兰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相继开播壮语、瑶语、仫佬语电视新闻节目。这些本地民族语节目,使当地群众更加听得懂“党的政策”,也使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母语必须要传承”。
母语传承存在危机感
壮语有2000多年的历史,内部方言多,直到1957年才有了统一的文字。此后,这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在壮族地区推广使用。
“上世纪60年代,每个进县城的人,都要求说一句壮话。”今年8月中旬,记者在都安采访时,听到当地壮族群众如此说。
80岁的壮族作家黎家璘说,从1958年开始,广西30多个说壮话的县,都有一所壮校。“都安壮校的学生最多时有15个班,每班有50至60人。”黎家璘说。1958年,他去广西壮校,学习壮文3个月,之后回都安当壮文老师,直到1969年调动岗位。
“文革”中断后,1983年,我市恢复壮文进校。截至1990年,除大化瑶族自治县外,我市10个县(市、区)小学壮文试点已发展到40所,学生5060人;同时,环江、天峨、凤山、东兰、罗城、宜州、巴马民族中学招收壮文初中生。然而,到了1991年,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自治区教育厅对壮文进校试点进行了调整,仅在宜州、环江、天峨、东兰和巴马5个县保留试点。
壮族祖训说:“宁卖祖田,不忘母语。”如今,壮语等民族语言退守到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和家庭内部,成为走向濒危的衰变语言。很多居住在城市的小孩已经不会用父母的母语来诉说。
壮语的传承遭遇尴尬,人口数低于壮族的河池其他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处境更加堪忧。据2012年人口统计,仫佬和毛南两个民族人口分别是15.7万和7.9万。然而,能真正在日常交际中说毛南语的,只有2万人,集中在下南乡。瑶族、苗族、水族和侗族人口分别有44万、2.9万、8997、6616。如果按著名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的说法,在主要聚居区一直稳定使用的毛南语是衰变语言,那么,只有几位水族老人说的水语,就真正算得上是濒危语言了。
农民喜欢壮语广播和电影
周艳秋不是都安历史上第一位壮语播音员。1958年11月至1959年11月,谭爱芳在都安县广播站自办节目中用壮话直播,后改用柳州话播音。同时期,东兰县广播站黄再萍先用本地壮话播新闻,再用柳州话播一遍。
《河池地区民族广播电视史》记载,除了每个县都有县广播站,1970年前后,少数民族乡广播站开始用本民族语言自办广播节目。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广播用壮语读广西日报的头版头条。”老家是宜州市北牙瑶族乡板沟村的莫坤正回忆。
1980年前后,河池大部分有线广播因设备垮了也停止了。直到1985年以后,仅有部分民族乡广播站又恢复了有线广播,播放壮语文艺节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线广播退出河池的历史舞台。市、县的电视节目和无线广播慢慢走进千家万户,但已经全部使用普通话播出。
2012年以前,虽然河池没有壮语电视节目,但在东兰和都安,却有壮语电影。“有的村干说,没有壮语的科教片,就不要来了。”东兰县电影公司经理韦建峰说。
东兰县和都安县是我市仅有的壮语电影译制点。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2年,东兰共配音故事片279部,科教片44部。此外,每年累计深入农村巡回免费放映壮语配音电影648场,观众达5.73万人次。而在都安,仅今年上半年,共完成壮语译制影片17部,其中故事片6部,科教片11部;在本县放映场次为300场,外县订购场次为1960场。
听得懂的民族语电视节目
2010年,全国120位壮族专家学者联合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尽快开设广西壮语卫星电视频道,给壮族人民提供了解现代化的通道,以利于壮民族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同时,破解壮族母语文化传承危机难题,体现广西的自治地位。
2012年,东兰县电视台开播《壮语新闻》。随后还开播《壮语故事汇》和《话说东兰》节目。去年,都安县开播壮语新闻节目。如今,两县的壮语节目覆盖东兰、都安两个县有线电视用户约30余万人。
“壮语新闻更加听得懂,了解更多具体的惠民政策。”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党支部书记周干忠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从一个荒凉的小山村,成为了绿树成荫、街道通畅整洁的生态新农村。
“以后我跟奶奶也要用壮话来说。”今年的一天,周艳秋姐姐的儿子说。这让周艳秋感到惊喜。以前,14岁的外甥与奶奶交流时,听得懂壮话,但不会说。自从周艳秋开始壮语播音以来,全家人都喜欢看,老人也觉得很亲切。
对于壮语电视新闻的开播,一些热心网友建议可以适当开播一些娱乐类、壮语学习类节目、壮语电视剧等。节目尽量丰富,才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壮语。
为了传承和保护瑶族和仫佬族的语言文化,今年,巴马和罗城分别开播瑶语和仫佬语电视新闻节目。
民族语专业人才不足
“现在一半桂柳话,一半壮话。”周艳秋说。作为壮族人的她,尽管平时在家说壮语,但第一次用壮语播音仍感觉困难。
目前,无论是在都安,还是在东兰,壮语时政新闻较多。稿子中专业术语多,有些用壮语表达不出来,就借助汉语表达。
没有专职壮语新闻采编人员,是东兰和都安电视台面临的问题之一。周艳秋和韦娜莎称,没有专职记者,没法用壮语直接采访,专门用壮文写稿子。在录音上镜前,她们翻译汉语版《都安新闻》的稿子后,再给县民语局的专业老师审。
壮语翻译人才缺乏也困扰着韦建峰。东兰县电影公司仅有6名壮语电影译制配音员,但年纪偏大,除了一名近30岁的女孩兼任会计外,其他配音员都在40岁至58岁。
都安县广播电视局局长梁耀称,尽管面临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困难,下一步,都安电视台争取上级资金,开播瑶语新闻,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河池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马志华说,市民委、市民语委和市文广新体局以及河池电视台,已经就开播《河池壮语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的可行性,对壮语播音员、播音语言、技术设备、资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环江也正在筹划《毛南语新闻》的开播。此外,毛南语有声数据库正在建设。
对于壮语人才的培养,记者从市民语委获悉,目前,全市在东兰、环江、天峨、巴马、宜州、大化、都安7个县,开设壮汉双语教学课程的学校共18所,壮文老师51名,壮文学生近3000人,89个班。只是,全市没有一所专门的壮文学校。
“学生非常喜欢学壮文。”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壮语言文学专业的黄凤明,是都安地苏镇南江小学的壮语老师。她所教的班级是该县第一个恢复壮汉双语教学的实验班。
去年5月,从三年级开始,黄老师每周上两课时“快乐壮文”课。今年9月1日,50多名壮族学生流利地唱出上学期学过的3首壮语歌曲《迎客歌》《多耶舞》《壮文声母歌》。
“开设快乐壮文课后,一些成年人也想来学习。”都安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局局长韦平说。如今,壮语山歌的演出越来越多,一些山歌手想学习壮文,了解更多的壮族文化。(河池日报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韦春玲)
http://news.hcwang.cn/news/201598/news577212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