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孺子牛”
一位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乡村女教师,经过30年的刻苦自学,不仅取得了小学高级教师的技术职称,她的教学方法和教研成果,还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关注。她就是贵港市蒙公乡凌寺小学教师、共产党员覃月明。请看报道。
1972年,初中毕业的覃月明,被乡亲们推上了村办小学教师的岗位,她二话没说就报到去了。(村党支书同期声:七二年,大青屯群众的生活都在温饱线以下,学校当时是几间泥砖结构的教室,从里面的裂缝可以看到外面行人的一举一动。)
面对几间用泥砖垒成的教室和民办教师微薄的收入,覃月明没有退缩,她担心的是自己文化知识浅薄,业务水平低,缺乏教学经验。为了充实知识营养,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她放弃了做女人的许多乐趣,而是每月把工资的大部分用来购买教学书刊,日复一日地去体验熬三更、忍饥寒,伏案苦学的生涯。
可命运对于覃月明却不那么公平。1983年,正当覃月明一步步走向事业成功的时候,她丈夫被确诊患了绝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四处借钱,欠下一身的债务,可丈夫还是离她而去。悲痛欲绝的覃月明没有倒下,给丈夫料理完后事,她领着四岁的孩子住进了学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事业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她先后取得了中师毕业文凭和“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等专业技术职称。她的教学水平也深得老师和学生的赞许。
(学生同期声:覃老师上的课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有吸引力。)
蒙公乡是广西典型的壮语地区,1987年,自治区教委把凌寺小学列为壮文进校实验点,覃月明主动请缨,挑起了壮、汉双语教学和科研的担子。 (覃月明同期声:那时期,壮汉双语文教学没有什么经验,全靠自己摸石头过河,我就根据自治区教委提出的“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十六教学方针,开展教学。)
覃月明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深入到农户家里收集民间的壮语词汇,通过研究和比较,她发现壮语表达能力强,词汇也很丰富。于是她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汉语文教学的经验,总结出“在壮汉双语文教学中进行句、段训练的方法”,加深了壮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学科成绩明显提高。这一经验和做法得到了自治区教委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一些外国专家的关注。
覃月明还把这一成果运用到农村科技培训上。
(覃月明同期声:很多家长就来找我说,覃老师,书上内容对我们用处很大,你是不是跟上面的领导说说,派一些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指导呀。)
于是,覃月明向港北区人大会议提交了“在壮汉双语文教学中渗透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教育的提案”,上级有关部门采纳了覃月明的建议,在凌寺村举办了学生家长学壮文和种养科技培训班。覃月明长期担任培训班的壮文教师。
(农民同期声:参加科技培训班,用壮文学,容易听得下,容易接受。
(农民同期声:以前种水果没有技术,收成也没有多少,每亩收入几百斤左右,经过参加培训学习回来后觉得有信心。
(农民同期声:我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学了好多知识,养了十只母猪20多头肉猪,年收入1万多元钱。)
三十年来,覃月明对山区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她也因此获得了“全国十佳民办教师”、“全国孺子牛金奖之杰出奖”、“全国模范教师”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 中共贵港市委组织部 制作维护: 中共贵港市委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地 址: 广西贵港市中山路市行政中心 联系电话: 07754563080 07754563068
邮 编: 537100
E_mail:
ggdj@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