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10514/newgx4dcdc42d-3803120.shtml
南宁一群退休老师到山区学校支教:累并快乐着
2011年05月14日 07:52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记者 刘琼 邓盛龙
南宁有一群爱折腾、能折腾的退休老师。说他们爱折腾,是因为老教师们退休后,没有在城里颐养天年,而是“蹦”到山区学校义务支教;说他们能折腾,是因为在一年多时间里,支教点数量由去年1月的1个变成目前的两个,惠及巴马、马山近2000多名山区师生。支教队伍也由原来的50多人,“扩编”至如今的103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友成南宁志愿者驿站常青义教项目志愿者。
一条温馨的母亲节短信
5月8日,母亲节。这天一大早,南宁退休老师金洪滨、陈宁夫妇收到一条发自巴马的短信:“老师,母亲节快乐!你们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
发短信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中学的毕业生黄明娇,现在巴马县城读高一。
金洪滨夫妇是友成常青义教项目的志愿者。2009年8月,约200名上世纪70年代初就读于南宁师范学校(现南宁市师范学院)的同学在南宁聚会。会上,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博士,看到参会的不少同学已退休,便提出下乡支教的想法,得到了不少退休老师的支持。去年1月8日,义教项目启动,金洪滨夫妇俩成为首批成员;从当年3月16日起,退休老师开始以接力的方式,前往甲篆中学支教。
去年6月2日,金洪滨夫妇第二次来到甲篆中学。金洪滨在给该校108班上课时,发现一名女生嘴唇起泡了,便让妻子陈宁(原南宁天桃实验学校校医)给女生一些清火片——这名女生就是黄明娇。
经过交谈,陈宁才知道,黄明娇因家庭贫困,没钱买药,只好硬挺着。说到伤心处,黄明娇不由眼泪汪汪。
后来中考来了,黄明娇考得还不错。然而,这个山里女孩的读书梦还没有圆,就要破碎了——因为家庭贫困,黄明娇已准备前往广东打工。而在108班,像黄明娇这样考上了高中,又面临辍学的女生,还有4个。
这个消息让金洪滨夫妇坐立不安。最后,在本报“爱心驿站”栏目的牵线下,5名孩子终于得到爱心人士资助,圆了她们的高中梦(本报曾作报道)。
一个感人的“新退休标准”
5月8日,收到母亲节祝福短信当天,金洪滨再次前往巴马。在驿站的登记本上,从驿站成立到今年5月8日,金洪滨以累计120多天的支教记录,高居榜首。
就在两天前,金洪滨刚刚从马山支教点回来。回来时,他给驿站打电话:“马山政治课讲评还没讲完。领导下次安排人去时叫上我。”
驿站工作人员说:“巴马甲篆中学政治组5月8日出发,老金你是不是考虑一下?”
“我去!”
陈宁说,接到电话后,金洪滨赶忙备课,一直忙到了凌晨零时多还没睡。
“上午7时多就要出发,你还不睡觉啊!”
“这次是去做中考模拟考试讲评,马虎不得。”金洪滨说。
陈宁告诉记者,他家老头之所以这么拼命,是因为老金今年已65岁,已到“新退休年限标准”了。
原来,友成南宁志愿者驿站为每一名支教老师购买了一份保险,保险公司有这样一条购保条件:参保者须在65岁以下(包括65岁)。因此,支教老师中流传着一条“新退休年限”标准:65岁才算退休。这一标准,也成为支教老师们鼓动他人加入常青义教的口头禅之一:想真正退休,要到省部级退休年龄才算!
一帮“能玩”的退休老师
让支教老师们意想不到的是,巴马这个旅游胜地,给支教带来了些许非议。
“他们真去支教啊,是玩吧?”不止一次,支教老师们听到有人这么说。“支教的是退休老师,年纪这么大了,还去山区支教,工作之余,享受一下生活,有何不可?”友成南宁志愿者驿站一名工作人员说。
心态极好的志愿者还真能玩。巴马百鸟岩距离学校不远,支教老师们常常会去百鸟岩散步,还常跟游客们对山歌。有几名支教女老师,健身舞跳得非常棒,便带领大家一起跳舞。这一跳,把住在甲篆乡的好几名“候鸟”也吸引住了。这几名老师在一期支教结束后,要离开甲篆,“粉丝”们便找上门来,非得要支教老师继续教她们跳舞。
支教老师“能玩”还体现在“化缘”上。看到支教点学校缺什么,立马有人打电话到自己曾经就职的学校。未退休前,支教老师们多是学校的骨干老师,几件教具、几套体育设施,些许模拟考试题,“要这点小东西,难道还不给面子?”
一去就“瘦身”的支教故事
巴马山好水好空气好,但一期支教结束,不少支教老师非但没能养滋润,还会瘦一圈。
在支教老师中,原南宁十四中英语老师潘勇与韦玲都是特级教师。两人都是病号,但工作特别卖命,常常干到次日凌晨。每次从支教点回到南宁,两人都会瘦上几斤,以致家人向他们吼:为什么?
是的,为什么?
图名?退休前,支教老师便是学校的骨干,有的还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这样的荣誉。为利?更无从谈起。驿站只补贴南宁至支教点往返交通费(一期一次)和少许生活费。如果真想赚钱,想请他们的民办学校不在少数;即便做家教,每月收入也不菲。
为什么还要去山区支教?他们说,看到支教学校的老师、学生有了进步,是最开心的事。这证明虽然退休了,但自己还被社会需要,“有点点小满足,有点点成就感”。
那可不可以不要这么玩命?支教老师们说:“他们(支教点学校)这么信任我们,我们就要拿出最好的东西来。”
这样的“瘦身”故事,不仅仅发生在退休老师身上,不少退休老师的家人也“被瘦身”了。
今年59岁的支教老师谢园园老伴患有腿疾。尽管如此,每次驿站打来电话,谢园园老伴只有一句话:“去吧,这是做善事,我自己能照顾自己。”
一次,谢园园从巴马回来,才知道爱人因腿疾发作,已3天没有下床了。每天都是读研的儿子回家给老头做饭。看着瘦了一圈的老伴,谢园园既内疚又心疼。
“你怎么不打电话给我呢?”她抱怨道。
“我要是打个电话,你还不得回来?再说了,支教是正事!”老伴说。
一个退休老师们的集体心愿
5月16日,常青义教项目第三个支教点——田东站就要启动。多一个支教点,意味着这帮爱折腾的退休老师,要更折腾了。所有支教老师有一个集体心愿:希望更多退休老师加入到常青义教中来。
他们说:“家里人有想法,我们可以慢慢做工作;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不理他。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山区的孩子就又多了一个老师!”
为此,退休老师们也自发地展开了一场拉人比赛,他们时常回曾经工作的中学打一转,得知有哪位老师快退休了,便立即打电话过去,邀请对方加入支教队伍。
拉人当然不仅仅局限在南宁。一次,一名退休老师在前往巴马的快巴上,与一名外国女孩聊了起来。外国女孩来自比利时,是广西大学的留学生,准备前往巴马游玩。
退休老师马上报上身份,并与比利时女孩签订“君子协定”:支教退休老师给比利时女孩作导游一天,条件则是她须去巴马甲篆中学,为孩子们上一堂外语课。
就这样,山区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
记者手记
请不要问为什么
邓盛龙
这是一次有点难的采访。说有点难,是因时间跨度长达一年有余。更难的是退休老师的“谨慎”,他们总是说:“我只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5月13日,在巴马甲篆中学,我再次见到金洪滨。这名两鬓花白的老头说要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在交谈当中,他多次称甲篆中学为“我们学校”。
为什么?这几乎是每一名支教老师被问了无数遍的问题。陌生人带着好奇发问;朋友带着不解提问;亲人则带着些许无奈甚至愤怒发问——支教路上,退休老师们折腾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
为什么?从驿站成立伊始,我带着这个问号,开始每一次采访。每次采访结束,都会听到退休老师一句铿锵的话:“愉快支教,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