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3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鼓声长鸣

[复制链接]

16

主题

0

听众

504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5
注册时间
2010-10-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7:2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河池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谭壮满

    

  铜鼓由新石器时代的铜釜演变而来,原为炊煮器皿,因具有敲奏的特性逐步从炊具分化出来成为独立乐器,亦用于指挥军队作战和传讯工具。后来,铜鼓逐渐被用于祭祀活动,作为神器之一,成为财富、权力的象征。

  铜鼓文化是指铜鼓铸造、使用、收藏及所演绎和伴生的相关生活习俗及文化活动的总和。铜鼓文化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诸多民族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也是历史上共同连结的重要纽带。目前,铜鼓的使用,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遗迹和历史的回忆。但在广西的河池市仍然保存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成为绵延千古的“活化石”。

 铜鼓文化研究学者  徐金文:在我们红水河流域,不管是瑶族、壮族、苗族都使用铜鼓,各个民族使用铜鼓的方式不尽相同,对铜鼓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个铜鼓文化就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如果没有铜鼓,他们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以及对他们的信仰,这个铜鼓文化起着一种关键性的作用,比如说现在壮族,许多人穿的那个服装改变了,说话的那个母语不要了,但是他们还要敲打铜鼓,这就是对铜鼓寄托了他们一种信念。

 河池铜鼓文化历史悠久。目前,河池市出土最早的铜鼓是宜州冲英铜鼓,据专家考证,属冷水冲型早期铜鼓,该类型铜鼓,最早出现在汉代。另据《宋史》记载,宋淳化元年(990年),有河池地方土官向宋王朝贡献方物,其中有铜鼓三面。由此可知,至迟在汉代,居住在今河池一带的少数民族就已崇拜并且使用了铜鼓。

 河池铜鼓文化主要分布在红水河流域一带。红水河是广西的母亲河,由黔入桂,自西而东横穿广西中部,在河池境内由北向南,流经河池的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6个县,在河池市境内长458.6公里,占总长70%,流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41.1%。生于斯长于斯的河池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了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的包括歌谣文化、稻作文化、蚂虫另文化等多元性、独特性融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据2003年河池市文化、文物部门对全市铜鼓现状进行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市铜鼓数量为1458面,其中民间收藏数量为1388面,主要分布在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凤山、大化、都安等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群众在节日庆典、喜丧仪式、宗教祭祀活动中普遍使用铜鼓。

 铜鼓文化研究学者  陈耀灵:铜鼓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作用非常大,因为沿红水河的壮族苗等少数民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很多民族的文化,民族的传统都铸在铜鼓上,记载在铜鼓中,所以要寻找中国,特别是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就是要在铜鼓上寻找。

 河池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铜鼓数量和保存使用铜鼓习俗最多的地区之一,河池铜鼓文化蕴含着河池各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是河池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的瑰宝。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铜鼓文化慢慢地脱离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如果不加以保护,它们就面临失传,走向消亡。为此,河池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铜鼓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实施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工程,建立一批铜鼓艺术生态保护村和传习学校,开展了铜鼓铸造试验,成功铸造出可供民间使用的麻江型铜鼓。通过举办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瑶族祝著节、壮族蚂拐节等节庆活动,挖掘整理展示河池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推动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铜鼓文化研究学者  徐金文铜鼓文化在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是不可缺少的。

 红水河途经的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等6个县是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富集区。壮族系列蚂拐舞、十二生肖铜鼓舞、白裤瑶族、苗族葬礼习俗、瑶族铜鼓舞、壮族蚂拐节习俗、瑶族猴鼓舞、椿榔舞、铜鼓竹杠舞、壮族铜鼓舞、瑶族竹鼓舞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与铜鼓文化有关。保护与传承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对河池境内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铜鼓文化研究学者  徐金文:红水河流域的壮族、瑶族、苗族使用的铜鼓都是活态的,它要靠传承,比如铜鼓的鼓点,音响呀,给人的感受呀,这些都是活态的,所以铜鼓文化是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有效地促进红水河流域各民族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红水河流域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为民族团结、文化发展做出积极的、特殊的贡献。如今,保护铜鼓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增强民族感情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铜鼓文化研究学者  徐金文:保护红水河流域的这个铜鼓文化,对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的历史、民族信仰这些都有很重要的参照作用,对我们国家促进民族团结,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民族思想,就说不上团结,我们要构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就需要各个民族这间互相了解,那么这些铜鼓文化表现形式就是他们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它对民族和谐构建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铜鼓文化不单在民族内部起着调解和谐的作用,对民族与民族之间它也有一个共性的作用。

 由于得到很好的保护,红水河流域的铜鼓文化才得以生生不息,继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着重要影响。2003年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工程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全国“十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一;2006年河池市红水河流域壮族  “铜鼓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铜鼓习俗”列为国家文化部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前十年,河池民间铜鼓表演队先后82次参加中国内地北京、上海、浙江、贵州、广东、广西等多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地区文化交流演出。20084月南丹白裤瑶民俗铜鼓表演队赴法国参加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举办的“多彩中华”民族文化月活动,向世界展示了河池铜鼓文化的魅力风采。2010年春节,温家宝总理到河池视察旱情时亲手敲响河池的传世音乐铜鼓,带给河池人民莫大的鼓舞。  201039日至1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主办的“2010北京.广西河池刘三姐故乡、世界长寿之乡文化舟”展示活动在北京举行,河池传世铜鼓又一次在首都北京敲响。铜鼓已经成为铜鼓文化传播的使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深信,随着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必将在保护、传承和弘扬以铜鼓文化为核心的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互补优化并创新发展,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做出积极的贡献。这对红水河流域乃至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守护,将魅力无穷的铜鼓文化薪火世代相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24 17:33:41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0

听众

2829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5-11-25
注册时间
2010-5-30
沙发
发表于 2011-2-27 21:25:00 |只看该作者
陈耀灵先生铜鼓真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板凳
发表于 2011-2-25 09:17:00 |只看该作者
[em60]让我们共同守护,将魅力无穷的铜鼓文化薪火世代相传!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0-3 01:23 , Processed in 0.22264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