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3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

听众

7155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7-6
注册时间
2005-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3:0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
白翎

摘要:广西那坡黑衣壮民歌,在黑衣壮人长期艰难的生存条件中,至夸仍以原生态的形式完整保留。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如何形成黑衣壮民歌传统的传承与现今社会的传承之链接?本文通过对黑表壮民歌的介绍,以厦对其传承方式、保护作用以及发展等问题的探讨,以求对黑衣壮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关键词:黑衣壮民歌,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23(2005Ⅺ14—0142一04

    在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中,有一个自称为“敏”、“布敏”、“布壮”或“布嗷”的族群。因为世代男女老少从头到脚都着黑装,以黑作为穿着和族群的标志,因此被称为“黑衣壮”。

    黑衣牡人生活在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广西那坡县大石山区,与云南毗邻,和越南接壤。人口大约有五万多人,是壮族40多个支系中最小的一个分支。由于黑衣壮人k期居住在嶙峋突兀的边远山区里,地理环境比较恶劣,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为艰难,这使黑衣壮人的生产和生活一直保存着完好的、民族原生态的风俗风貌。特别是以黑为美的着装习俗和先辈流传下来的纯朴的原生态民歌,更使得黑衣壮这个独特的族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黑衣壮没有文字,却有着丰富的民歌。那坡属牡语南部方言区,黑衣壮民歌属南路山歌。种类有“诗”、“论”,“加”、“诗敏”、“诗依”等。黑衣壮民歌或高亢嘹亮、悠长深远,或抒情委婉、低沉古朴,尤如天籁之音,体现出黑衣壮民歌中特有的山野风格与浓郁的壮族风情。

一、黑衣壮的民歌

(一)黑衣壮的单声部民歌

   “论,南路山歌称谓之一种。壮族南部方言区一些通行汉浯粤方言的地方,把唱歌叫做‘喃歌’或‘哈论’,把歌称‘论’、‘喃’、‘因’等,现统一称‘论’。现主要流行于那坡、大新、防城等地。其中那坡的‘论’系高腔山歌,其特点是音惆高亢,宛如行云。11l“论”在壮族民歌中最具代表性,黑衣壮民歌也有称之为“过山腔”,或因其民歌村词而称为“尼的呀”。“过山腔”的歌唱方式可由一人独唱,更多的则是男女情歌的对唱。有在平地的面对面歌唱,也有隔山相望的远距离对唱。男声有时用本嗓唱,也有用假嗓的,俗称阴阳嗓。女声则多用假嗓。歌手歌唱时的嗓音在旷野的大石山区里回荡,自然天成,悠远深长。有趣的是,男女歌手隔着山之间的距离对唱“过山腔”,常常是只听见歌声不见其人,却是你唱我和,情意绵绵。男方用假嗓歌唱想必是为了传得更远更清晰。如果不是亲临实地听人唱,有时还真难分辨出是男声或女声。“过山腔”的歌词,多用七字句的腰脚韵,衬词较多。所谓腰脚韵,就是上句末脚一字与下旬腰闾第二字互相押韵。这是壮族民歌中的一种特殊的押韵形式,并不完全按照汉族押韵的思维习惯来编词,常常是以黑衣壮人自己特有的对杖形式来歌唱。如男唱天,女唱地,男唱哥,女唱妹、男唱山,女唱水等。有时,男女歌手反复演唱同~曲调,依歌词的内容不同,旋律也略有些变化,并带有一定的即兴性。

   这首过山腔为五声宫调式。男女声对唱先后以徵音开始的旋律向上作八度音程甩腔,这是过山腔句首的特点。上例的过山腔,先由男声开始唱,在乐段句尾的“宫”长音上,不等男声结束,女声便以与男声基本相似、但稍有变化的旋律开始接唱。随后,男声以同样的方式续唱,以此不断循环反复,只是歌词的内容有所变化。从结构上看,这首过山腔为男女声作循环变唱的三句式乐段。第一句是衬词,第二、三句为实词,歌词内容很直白,没有什幺修饰,很随意。乐句拖腔较长,节奏较自由。装饰音和衬词在曲中运用频繁,对民歌结构的扩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过山腔的曲调多在中高音区,最宽的音域可达十二度音程。其旋律既高远嘹亮,又委婉抒情。在结束的宫音上,随歌者的情绪变化,有时会朝角音的方向做下滑处理。

(二)黑衣壮的多声部民歌

   “诗敏:是‘布敏’土语壮歌,流行于那坡县自称黑衣壮人的壮族地区。”21这是黑衣壮最具代表性的多声部民歌,属南路西部色彩区。“诗敏”以两男两女的对唱形式最为常见。与“过山腔”的旋律不同,“诗敏”为五声商调式,曲调舒缓,气息较悠长,速度较慢,是一种类似叙事性的歌唱。歌词常为上下旬体七言四句歌,同样运用了大量衬词来对民歌的结构进行扩充。

   这是茵具有复乐段特征的多声部民歌。男女声以不同的调高作循环变唱。二声部以支声型织体同起、同收的进行为原则,体现了各自所具有的同等地位和同等作用,以此来表达歌手相互间的情感和塑造统一形象。在这首颇具特色的民歌中,女声上下声部以羽音开始,在相同的旋律上起调,第一段在宫音结束,第二段以商音终止。在终止的长音上,二部男声以同音起调的方式紧接女声转人其上方下属调,以女声即将结束的调式主音一商音作为相同调式旋律的羽音开始,形成同调式、不同主音位置的四度关系转调。以此循环反复,形成调式调性上的变化、对比。如上例女声从A羽音开始演唱,D商音结束。男声则接着从D羽音开始,G商音结束。女声再低一个小七度回到A羽音重新丌始。

  由于情绪或环境等小同因素的制约,歌曲的惆高有时会不一样,这种转调关系也不完全固定,有时也有三度,二度的转调,随意性比较大。但不论怎么唱,男女声演唱的声部都会在不同调高上起音,保持着同调式不同调高的关系。这首二声部的“诗敏”,正好与上面单声部“过山腔”中男女声部在相同调式、相同调高内作循环变唱的例子形成了对比。这首二声部民歌也是三段式结构.同样是第一句的衬词加后两句实词。第一句衬词是同声部的,后两句实词才开始进行分声部演唱。

二、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宣传

  虽然是壮族众多支系中的卟弱小分支,但是,“作为壮族特殊族群的黑衣壮却有极强的族群意识,这种极强的民族意识始终贯穿于黑衣壮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始终存于黑衣壮的每一个成员的一切行为中”。口1黑衣壮人主观上具备的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牢固的群体意识,成为其民族文化未受外界的影响而保存完好的主要因素。客观上,由于黑衣壮人生活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大石山区,长期与外界隔离,使黑衣壮的民族文化受到外来的冲击相对较小。

   黑衣壮生性浪漫,在当地各民族中,黑衣壮人最擅长唱歌,在婚嫁、劳动、节日,农闲及三且三歌圩等各种场合下,随时张口就是歌。笔者曾到那坡县城厢镇吞立屯采风并采访黑衣壮的歌手李胜天等人,他们说:黑衣壮男女老幼基本上人人爱唱歌,会唱歌。几十年前,不少人家里存有祖辈流传下来的歌书,可惜在文革期间都被火烧掉了,现在已没有了。。但是即便遭到这样的劫难,唱民歌仍是黑衣壮人生命中被视为最重要的事情,说明黑衣壮人对本民族艺术的酷爱程度。长期以来,他们更多地仍以传心授,村寨歌圩的传统方式来传承自己的民歌。如用阴阳嗓唱“过山腔”的黄茂达,从6岁在山上放牛时就开始跟老人学唱山歌,现在他已成为当地最著名的歌手。实际上,那坡的黑衣壮民歌并不是今天才被外界所认识,过去曾被收集、整理和出版,歌手还到过北京表演。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广西艺术学院的音乐专家、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百色、那坡等地采风,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收集整理了不少民歌。.甚出版社出版的民歌集以及九十年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中,都收录了具有代表性的那坡黑衣壮民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著名学者挞祖荫教授曾在《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的专著中对那坡黑衣牡民歌有过明确的论述:“‘诗敏’,即用当地壮语方言‘敏话’来唱的‘诗’。操敏话的人由于习惯穿着黑色长裙,故自称‘黑衣壮人’,其歌也叫‘黑衣壮歌’。

   多年前担任过那坡县文化馆馆长的李文杰曾撰文《为黑衣壮喝彩Ⅺ,介绍了自己参与组织、培养女歌手进京演唱黑衣壮民歌的情况。1964年,那坡弄合乡果丁屯河下弄强屯的黑衣壮年轻姑娘苏艳英、赵英光在参加县、地、自治区三级民歌汇演夺冠后,被选派代表广西赴北京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举办的_垒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她们填唱了黑衣壮二声部歌曲《天上星星伴月亮》,并被邀进中南海怀仁堂表演,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这件事被誉为那坡文化史、黑衣壮民族史上的一次光荣和一项突破。由于长年生话在封闭的大山里,黑农壮民歌只能在自己族群和邻县同族群的圈子里流传,始终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宣传。黑农壮作为壮族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被外界广为了解还是近几年的事。1999年6月广西右江民族师专校长、历史学专家何毛堂等人的专著《黑衣壮人类学考察》出版、2001年9月广西民俗摄影协会举办的黑衣牡风情摄影图片展,2001年第九期中国《民族画报》用10个页码刊发了聚焦西部“民族融融在那坡”的专题报道、2001年12月广西壮学学会专家组深入黑衣壮地区考察、2002年5月2、3目北京电视台特别播放了广西那坡县黑衣壮专题片上下集。o另外,各级政府编辑出版的有关黑衣壮的宣传资料和刊物、各家媒雄的关注和多种形式大规模的宣传等活动,使人们对黑农壮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

   2001年那坡县政府组织成立了黑衣壮尼的呀合唱团,由此,黑衣壮人走出¨』门,到省府,到北京,甚至出国去演唱自己的民歌。首次亮相是被邀请到南宁国际民歌节演出。黑衣壮人独特的着装和充满乡土气息、纯朴的多声部民歌演唱,产生了轰动效应,得到了各界A士的喜爱和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接着,2002年5月黑衣牡合唱团应邀赴北京,参加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i十剧年中国合唱节的活动,荣获合唱比赛一等奖。同时,合唱团还应邀到培养民族音乐专门人才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与师生们进行演山交流。这些地道的、富于浓郁乡土气息的多声部民歌合唱,扶得了首都听众和音乐学院师生们的喜爱和高度评价。2004年中国西部民歌大赛和首届东盟博览会上,再次让国内外更多的人认识和欣赏到了黑衣壮的原生态民歌,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黑衣壮人用自己的歌声引来八方关注的I_】时,广西那坡县政府十分重视黑衣壮原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近年来已经采取各项措施,开展了重点保护黑衣壮的干栏文化、服饰文化、音乐文化以及语言文化等工作。在传承民歌方面,政府组织了各种传统的歌圩、歌节,举办民歌比赛、与邻省进行民歌交流、开办少数民族歌手班以培养年轻歌手传承民歌等活动,因首次在南宁国际民歌节黑衣壮合唱团中担任领唱而卅名的青年民歌手黄春燕,就是广两民族歌手班培养的那坡县黑衣壮人。目前.越来越多的黑衣壮年轻人主动向当地歌手学唱歌,以一种使命感来关注自己的民族文化。笔者在艺术院校的视唱练耳课教学中,尝试将黑衣壮民歌作为教学内容纳入课堂,让学生学唱原生态民歌和观看采风录像,了解民歌的风格和特色。正是因为通过政府及社会一系列的活动对黑衣壮进行宣传,黑衣牡民歌从过去传统的传承方式逐渐进入到现争社会传承的轨道。

三、黑衣壮民歌文化的发展及问题思考

   近年来,广西的高层领导除了对黑衣壮民歌的社会传承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外。还提出了打造树立黑衣壮“尼的呀”民歌品牌的新思路,使其成为广西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的文化开发项目,为对外宣传广西,为实现富民兴桂的经济建设服务。领导明确提出:在改缩、创作黑衣壮题材的音乐时要具体做到高、精、深、美、土五个字的要求。高即高起点、高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精——即精心策划,精确表现、打出精品。深——即要深入调查、深度挖掘、深度开发、深刻表现;美——即音乐美、形象荑、服饰美、形式美;土——即保持原汁原味原生态。

   媒体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的同时,有关文化部门还组织了专、【k音乐工作者深入黑衣壮村屯采风,对黑衣壮原生态民歌素材进行提炼、整理,编创了一批新民歌,获得了黑衣壮人的认可和喜爱。2001年在南宁国际民歌节上,黑衣壮歌手演唱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曲《山歌年年唱春光》、《壮乡美*等就是由广西作曲家在“过山腔”,“诗敏1等民歌基础上,借鉴和融入壮族其他支系的民歌特点进行编创的,它们均保持了浓郁的黑衣壮民歌的特点。

   2002年,广两那坡县领导在北京还专门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一些国内著名的音乐学专家、学者,就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黑衣壮民歌以及如何利用黑衣壮文化发展旅游经济等问题进行座谈。o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那坡县黑衣壮合唱团在宣传黑衣壮民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在改编、演唱多声部民歌中,不要受西方传统和声的影响,尽可能运用原汁原味的多声手法,比如保持壮族颇有特色的二度和音等,以更好地体现原生态民歌的风格和特点。另外,专家们对身着黑衣壮服装的指挥与原生态民歌手们同在舞台上展示,这种合唱形式是否协调的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专家们非常赞同在以黑衣壮民歌为素材进行创作时,融入其他壮族民歌素材和大胆采用各种音乐元素和创作手法。专家们指出: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黑衣壮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应该重视,但是不能只求短期效应。以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好事,但过于从经济角度出发,请不懂行的人来搞黑衣壮文化发展,则会破坏原生态文化资源。社会上一些不了解民族民间艺术发展规律的商业化炒作,会更加速摧残黑衣壮的原生态民歌,降低黑衣壮文化品牌的含金量。而这种民歌文化一旦被破坏和消亡便难以再生。

   打造黑衣壮文化品牌,必须做好品牌的定位、设计、推广和保护工作。有专家指出:《刘三姐》一直是广西民族文化品牌的代表,由于没有很好的运营和保护,卅现了各地市、县分散、滥用、多头抢用的现象,产生了“品牌抵消”的效应。“黑衣壮文化品牌要加以保护,其前提就是要明确黑衣壮品牌专属那坡县。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对品牌的滥用树立起黑衣壮品牌的忠诚度。”。在这里专家提出了黑衣壮文化品牌在地域上的归属问题。

   黑衣壮这一特殊族群,“它具有壮族其他族群所没有的或不十分突出的文化现象。黑衣壮在壮学研究巾具有独特的地位、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叫5-作为民族或族群的文化,黑衣壮民歌正是与黑衣壮的服饰,建筑一样,成为其民族文化标志的载体之一而越来越被社会关注。目前,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高速发展既给黑衣壮民族文化带来了生机,同时已不可避免的面临新的危机和问题。在商品化社会发展的今天,黑衣壮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与其他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一样,黑衣壮民歌文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会受到很大影响。政府在扶持当地文化旅游政策方面的某些偏颇,会引起黑衣壮族群内部的一些矛盾。比如某些村屯为了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都在尽力强调自己的民歌、民俗文化是最本源性的。由此难免会产生黑衣壮族群内的隔阂,从而削弱了黑衣壮的群体意识。另外,过多地运用“打造”的概念和意识来宣传黑衣壮文化品牌,社会上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没有文化保护意识而带有功利性的打造,会更多地削弱和破坏黑衣壮民歌文化。对于开发利用黑衣壮文化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负面现象,应该引起关注。

结语

   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目前,以黑衣壮民歌为素材改编制作的音乐作品已经不少,但从理论方面来说,黑农壮民歌文化的深入研究还较为欠缺。我们在利用黑衣壮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同时,应该运用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作更深层次地、跨学科综合性地研究与论证,才会使黑衣壮民歌文化获得更高的学术价值,才能对其做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从而让黑衣壮传统的文化资源获得更有效、更合理的使用和开发。“如若不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个民族的历电和现状,实则无法真lF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民族的传统音乐,音乐的民族性就直接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相关联。Ⅵ61只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黑衣壮民歌,她才会得到更广泛的流传,这枝民间音乐的奇葩才会开放得更美,黑衣壮的民族文化也将会发展得更加璀璨。

注释:

①笔者于2003年2月到那坡县城厢镇吞立屯采风,本文二声部民歌谱例即为当地歌手李胜天等现场对唱所录制。

@李文杰,3 0多年前担任过那坡县文化馆馆长,后担任广西人民出版总社副社长。《为黑表壮喝彩》一文发表于2 00 3年第2期边陲文艺、2003年8月20日右江日报转载。

⑤此部分的资料来源于中共那坡县委宣传部那坡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资料性出版物《神奇的黑哀壮》(2 00 2年6月)。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潘琦的文章《打造壮族“尼的呀”音乐品牌*,刊登于广西音协刊物《广西音讯*2002年第l期。

⑤2 00 2年5月21日,广西那坡县委领导带领黑砭壮合唱团到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进行表演交流活动.之后召开了座谈会,特邀前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樊祖荫、著名音乐学专家冯光钰等人参加,笔者正好在场。

@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谈黑蕊壮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黑表壮文化品牌的打造》,中共那坡县委宣传部那坡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资料性出版物Ⅸ神奇的黑衣壮*(2002年6月)。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c】.中国IsBN中心,1995.21

[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含中国民问歌凿集成.广西卷【c】中国IsBM中心.1995 201

[3】何毛堂,李玉日.李垒伟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209

[4】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M】.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130

何毛堂,李玉日,李奎伟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M]广西民族出版社,1 999.

 [6】伍国栋民菔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8

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白翎

作者单位: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刊名:

中国音乐

英文刊名: CHINESE MUSIC

年,卷(期): 2005,(4)

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9条)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 1995

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 1995

3.何毛堂.李玉田.李全伟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 1999

4.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 1998

5.何毛堂.李玉田.李全伟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 1999

6.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 2000

7.为黑衣壮喝彩

8.神奇的黑衣壮 2002

9.查看详情 2002(1)

相似文献(0条)

引证文献(1条)

1.蒋兴荣.韦姗姗对南宁国际民歌节后黑衣壮歌谣重建的思索[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9(11)

 
 

本篇文章来源于 广西旅游资讯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gx12301.com/Public/Article/ShowArt.asp?Art_ID=43066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3 08:42:00 |只看该作者

“论”,似乎非黑衣壮独有,应该是南壮方言靖德土语区广泛流行。印象中在那坡,操土语“央话”的壮族支系,主要的唱的,就是“论”。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3 14:32 , Processed in 0.21356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