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个也是原生态的节目,供大家出行参考:
今年春节期间,在广西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纳鲁屯有群众自发组织的“蚂拐节”,活动具体时间;
年初一,全村群众游田峒,找冬眠的蚂拐。
年十二,举行葬蚂拐的一系列仪式。其中有打铜鼓、跳蚂拐舞等节目,是最热闹的时候。
有兴趣的贝侬,可在前一天晚到达县城(六排镇)住宿,第二天早上从县城达到纳鲁屯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转载)
《壮族蚂拐舞》
简要介绍
壮族蚂拐舞流传于红水河流域的天峨县纳洞村及附近村屯。蚂拐舞是壮民族在举行蚂拐祭祀活动中的程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舞蹈语汇。正如广西民族研究所覃乃昌所长所说:“壮族人民把蚂拐作为一种崇拜物,举行一种节日活动,这在世界上是没有的,它反映了红水河这个地方,稻作农耕文化十分的悠久和深厚。”
蚂拐舞流传至今还有较连贯的传承谱系和较完整的民间吹打乐班子,具有传承能力和挖掘潜力,是对壮民族的民间舞蹈历史渊源的追朔和对壮族的历史学、民俗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信仰的研究起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基本内容
壮族埋蚂拐节活动持续一个月之久,具体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或者子日),内容共分为三大类。一是祭祀活动程序;二是跳蚂拐舞;三是娱乐游戏。(1)祭祀程序有12个步骤:取仙水、找蚂拐、立篙悬幡、孝蚂拐、集资筹粮备火把、制蚂拐轿、服装制作,面具制作、周游田洞和村寨、跳蚂拐舞、唱蚂拐歌、驱邪灭瘟骂皇后。(2)跳蚂拐舞的舞蹈内容有14个:皮鼓舞、蚂拐出世舞、拜蚂拐神舞、拜铜鼓舞、耙田舞、毛人舞、驱邪灭瘟舞、插秧舞、薅秧舞、打猎舞、打鱼捞虾舞、纺纱织布舞、繁衍舞、丰收祭拜蚂押舞。(3)祭祀活动中的一些竞技性、娱乐性和杂耍性游戏有8个:黄麂过坳、洪水翻坝、老蛇过棚、鱼仔钻洞、巧搭人山、水车飞转、鹞鹰捉鸡、老虎擒羊。
基本特征
壮族埋蚂拐节跳蚂拐舞的活动不知始于何时,但从这个虔诚祭祀的程序和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是比较原始的;又从蚂拐舞那古朴粗犷而狂野的舞姿特征,可以推断它是远古时代的承传。在舞场上,舞者们戴着各种神态面具的男舞者以侧身搓步脚尖点地跨腿而跳跃,在铜鼓、皮鼓、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侧身以“之”字形向击皮鼓的两个女舞者移动。舞者均以狂野,粗犷的神态,不时发出“呼海,呼海”的兽性叫喊声。这是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民俗,是红水河流域稻作区壮族先民视蚂拐为雷神之子,驱邪灭瘟的神灵而顶礼膜拜。一是蚂拐能预测天气变化,“蚂拐叫,大雨到”的“神”的功能;二是唱蚂拐歌叙述蚂拐变成人后带兵抵抗外侵护国安邦功德显赫,令人敬佩;三是蚂拐下凡后、雨顺风调,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驱邪灭瘟的灵气,那就是蚂拐是稻田害虫的天敌,蚂拐多害虫少,粮食丰收的原故;四是埋蚂拐后,第二年观看其骨头的颜色可预卜来年祥禄。为此,壮族人以蚂拐图腾崇拜而祭祀,祈求雨顺风调,五谷丰收。舞者二三十人、五六十不等,舞到高湖时全场欲欲舞动。这个民俗活动,不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现实意义来说,更富有现代自然生态保护象征.者的蚂拐来说,启发人们保护环境生态,热爱野生动物。这也正是壮族先民的意愿。因此,每年开展这个活动时观众成百上千,场面十分壮观,像这样的自发性群众文化活动实属少见。参与者高高兴兴,观光者欢欢乐乐,整个场面充满着喜庆,欢乐和吉祥。
主要价值
埋蚂拐节跳蚂拐舞具备了上述的特征,蚂拐舞的发掘整理不但填补了壮族无民族民间舞蹈的空白,其价值表现在四个方面:
1、研究价值。对壮族的历史学、民俗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信仰的研究起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2、学术价值。对壮族民间舞蹈历史渊源的追朔有学术上的探索作用;对壮族舞蹈队形、动作、姿态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3、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埋蚂拐节,蚂拐舞,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对广西天峨县地区乃至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素质,促进人们与自然的和谐,保护自然环境,构成人与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发生重要促进作用。
4、文化认同价值。天峨县蚂拐节和蚂拐舞曾以《壮族蚂拐舞》、《广西天峨县埋蚂拐节礼仪》两篇文章分别在《民族艺术》和台湾《民俗曲艺》发表后,得到泰国、台湾民俗专家的认同,泰国民俗专家素贴.巴妮、翁贴.侬巴专程亲临实地考察,实现了友好的交流。
历史渊源
天峨县建制较晚,交通闭塞,外宋文化的影响与传播较迟,社会发展缓慢,乡民原始的祭神拜天祭祀礼仪和自娱自乐文化活动频繁、活跃,但史书上少有记载。在民国八年(1919)的《河池县志》中有简单的记述:“是月(正月),各哨村民皆埋蚂拐,众铙鼓送之,坟上遍插色旗,至除夕发现蚂拐骨色以卜来年祥禄”。据自治区考古队考证,天峨县地段的红水河畔在远古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繁衍。而蚂拐节、跳蚂拐舞的活动始于何时,这些传承老艺人也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的是代代相传、年年举办。
器具、制品及作品
1、祭祀制品有社亭、供品、蚂拐轿、蚂拐棺、竹篙、长幡、大小彩旗、火把。
2、舞蹈面具,有各种神仙和凡人面具,各色彩、形态制作不一,共有20—30个,饰舞者全部赤膊纹身,纹身以黑白相间的蚂拐皮纹为主。
3、吹奏类为唢呐及打击乐演奏,10—12人,其中吹唢呐8人、击打铜鼓2人,大皮鼓2人,锣、钹、鼓、小锣共2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