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山中走出来的“博导”——记澳洲墨尔本大学亚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罗永现ZT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1

听众

5447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2-22
注册时间
2003-2-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8 09:2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山中走出来的“博导”
——记澳洲墨尔本大学亚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罗永现
□ 陈泽溪  

(www.hcdaily.com.cn 河池日报 2003年11月19日10:45:49)
 
   当罗永现教授站在母校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的讲台上为研究生们讲课时,他娴熟、流畅又饱含深厚专业知识的英语授课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台下有人暗自猜测,眼前这位黄皮肤黑头发的教授莫不是土生土长的外籍华人。其实不然,罗教授是个地道的广西人,一个来自广西边远山区凤山县的农家子弟。
   革命老区凤山县,山高水远,大山阻隔了交通,大山也成了农家子弟外出求学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然而,大山却泯灭不了他们追求知识、向往外部世界的决心和毅力。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化革命同样波及到罗永现生活的凤山县乔音乡巴么屯。除了劳动,就是搞运动,罗永现似乎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就小学毕业了,接着又进了乔音乡(当时的公社)农业中学。由于中学离家有20多公里山路,他只好住在学校。无钱交伙食费,家境贫寒的他不得不每周往返学校和家里去背米,然后自己煮着吃,随便一点盐水辣椒就是下饭的菜。几年的中学生活,他不知走了多少山路。无钱买鞋,他就赤脚走路。不少同学都忍受不了这样艰苦的生活纷纷退学回家,但艰苦的环境根本难不倒他求学的决心。整个中学阶段硬是让他挺了过来。在学校里,一位略通英语的山村老师开导罗永现说,何不学学英语,日后或许有用场。聪明好学的罗永现听了老师的话,开始进入英语的殿堂。当时的农村条件十分有限,罗永现收集了在农村所能收集到的英语教材,一遍又一遍地背,一遍又一遍写,除了睡觉,他几乎都在钻研英语,对英语的痴迷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没有笔墨纸张,他就用烧柴后剩下的火炭和树枝在地上不停地写,写了又擦,擦了又写。
   俗话说,勤能补拙。靠着勤奋和执着,罗永现成了当地农村最懂英语的人。中学毕业后,尽管现在看来英语水平还不算高,但在当时十分落后的乔音乡已经算是凤毛麟角的人才,于是公社将他分配到一所小学的附属中学,当了一名英语兼语文老师。他从此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学习和钻研英语。打倒四人帮后,大学恢复招生考试,一直在寻求机会的他最先报名参加第一年的高考。这年,罗永现以当时河池地区10多个县英语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
   1982年,罗永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他一边当老师,一边继续在本校读研。转眼间,到了198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各省选派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修一年,机遇再次降临他的身上。来到国外,罗永现如饥似渴地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进修期间的课程。由于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得到指导老师的器重。指导老师建议他再考国立大学的研究生。在老师的指点帮助下,他顺利地通过了硕士入学考试,成为领取国立大学奖学金的一名中国留学生。用这样的办法,罗永现不仅读完了硕士学位,又读完了国立大学的博士学位。
   1996年,完成了博士学业的罗永现,先在母校国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后被墨尔本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研究亚洲语言文化,特别专攻中国壮侗语系方面的难题。就在博士毕业一年后,他在美国加州大学的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壮、侗语族的方言分类》的长篇论著。这是继华裔美国学者赵元任、李方桂的研究之后,首次提出中国的壮、侗、傣语与泰国的泰语、老挝的老语、缅甸的掸语、越南的侬语同出一源,而最早的源头就在中国的红水河和澜沧江流域。该项研究从历史和相同相近的语音、语素追根溯源,有极大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得到了东南亚不少国家学者的广泛认同。此后,罗永现又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出版社出版了《德宏傣语词典(英傣对照词典)》,供西方人了解中国云南方言之用。由于其研究成果的独创性和显要性,罗永现被英国剑桥大学列入世界名人录。
   近年来,罗永现以其对亚洲,特别是东南亚一些国家语言文化的独到研究,经常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大学讲台。他不仅被聘为墨尔本大学亚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还被国内的中央民族大学和南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同时还得到了澳洲国家研究基金会批准的专项基金。他计划用两三年的时间,继续研究“壮、侗语与汉语(包括泰、老、掸语)的历史关系以及文化史”。
   如今,身在国外,心系桑梓的罗永现,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建设,经常打电话询问家乡情况。他说,他的根在中国,在河池,在凤山,无论走到那里他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

http://www.hcdaily.com.cn/news/20031119/kj/104549.htm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凡事贵在坚持,坚持就有收获! 落马的人也是一样,跌下来再努力滴爬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21 04:21 , Processed in 0.139846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