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2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族末伦文化现存状况调查及原因试析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9-4 16:1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壮族末伦文化现存状况调查及原因试析

以广西靖西县为个案

李萍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20世纪70年代之后,壮族末伦文化呈现出了明显衰落的迹象,其传承者势单力薄,受众形单影只。文章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冲击;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制约与束缚;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错误定位;对原始宗教问题的片面认识和对文化保护的“静态”做法等五个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末伦文化;衰落;原因

中图分类号:C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3-0081-03

 

末伦是主要流传在以广西靖西县为中心的广西西南局部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产生于明清时期,是一种从带宗教色彩的巫事曲调中脱胎而来的民间曲艺,从其产生之日起直至上个世纪70年代,倍受当地民众的推崇。1992年,在贵州省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曲艺曲种认定会上,末伦被认定为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曲艺曲种之一。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受各种因素的影

响和冲击,末伦文化呈现出了明显衰落的迹象,并极有可能濒临消失。近年来,随着我国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声的日趋响亮,末伦文化又开始受到了一些文化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我们对末伦文化的现存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客观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导致这一状况发生的原因,试图为末伦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提供翔实的资料和有力的观点。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化传承者和文化接受者是实现文化传递、传播的两大基本条件,也是衡量该文化兴衰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本研究对末伦文化现存状况的调查将以末伦文化的“传承者”和“受众”作为切入点。

一、壮族末伦文化现状

()传承者:势单力薄

文化传承包含文化传递和文化传播两方面。众所周知,文化传递是文化的历史纵向运动,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强调的是文化中的时间变迁。文化传播则是把纵向时间中积累起来的文化通过横向空间传播出去,强调的是文化的空间变迁。由于壮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才有统一的规范文字,而且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至今为止,壮文仍无法普及和推广,因而当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关于末伦文化的文字说明都是难觅踪影,图片介绍更是微乎其微。所以,结合末伦文化产生的历史环境和当地壮乡独特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把末伦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即主体传递者和传播者狭义地定位为创作、叹唱、搜集、整理末伦作品的人。

谈起末伦文化,当地的老人多数都相当熟悉。据靖西县彭志达(66岁,靖西县宣传部退休干部)、严雨霖(67岁,饮食个体户,民间艺人)和陈艺辉(80岁,靖西县渠洋镇人,原靖西县文工团创作员)回忆,末伦在过去确实非常受老百姓欢迎,他们的祖辈、父辈都喜欢创作和叹喝末伦,直至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末伦都还是倍受当地人推崇,老百姓在茶余饭后都喜欢自编自叹末伦,当地人喜欢叹唱末伦就好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唱流行歌曲一样。那些按摩的盲人和在街边卖唱的人往往就是靠叹唱末伦招揽顾客的。所以,当时末伦演出在大街小巷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县、地区、自治区举行的民众会演中,几乎每次末伦也都会登台亮相,如1957年末伦老艺人何圭山自编自唱的《吴忠的故事》,就参加了自治区第三届群众文艺会演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到了七八十年代之后唱末伦的人就逐渐地少了。

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当地的群众向笔者反映,到了现在,要想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听到末伦叹唱,恐怕是相当困难。目前当地还在创作、叹唱原汁原味末伦的就只有靖西县壮族博物馆的民俗演唱队了。

据了解,靖西县博物馆民俗演唱队在靖西县壮族博物馆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于1999年,该民俗演唱队尝试以“动”的方式对“静”的文物进行解说,配合展览演唱壮族民间传统文艺节目,让文物“活”起来,所演出的节目风格古朴、原汁原味,吸引了国内外的不少参观者。靖西县博物馆的民俗演唱队对末伦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方面积极地搜集整理民间流传已久的末伦经典作品,如《试情》、《妹送情鞋哥送巾》、《寡妇》等等,另一方面则鼓励演唱队的成员创作、演唱末伦作品,如《山清水秀的靖西》等。既积累和传递了前代的末伦文化,同时也使纵向积累而来的末伦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地宣传、推广和辐射。因而,可以说靖西县壮族博物馆的民俗演唱队确实是末伦文化名副其实的传递者和传播者。

不可否认,靖西县博物馆民俗演唱队在末伦文化的传承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在很大程度上这支队伍是势单力薄的。势单力薄一方面体现在如上所述的针对整个大环境而言的“孤军奋战”上,另一方面则反映在队伍内部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上:

第一,人员组成“老年化”、“业余化”倾向严重。靖西县博物馆民俗演唱队的成员由博物馆成员、文化宣传教育单位退休干部、教师及县城民间艺人共26人组成,40岁以下的成员仅3人。整个队伍的平均年龄约53岁,在年龄层次上存在明显的“老年化”倾向和严重的“断层”现象,这一严峻的问题将会影响到民俗演唱队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演唱队既然定位为配合博物馆展览演出的队伍,就应该体现出其“专业性”,演唱队的26名成员中,2人是博物馆的在职馆员,8人是退休干部,16人是尚在谋生计的个体户,严重“业余化”倾向大大束缚了其创作、排练、演出的时间,不利于队伍宗旨的实现。

第二,资金后盾过于薄弱。笔者在采访民俗演唱队队长李西克时了解到,民俗演唱队的服装、道具、乐器、灯光等均由个人掏钱和使用演出费用制作、购置或借用,因演唱队的成员绝大部分为退休的干部和小本个体户,收入不高,再加上演唱队的演出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公益”色彩,每场演出都只是象征性地收取50元至150元的出场费,这些使得资金问题成了约束

队伍发展的瓶颈。资金严重不足给演唱队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中音响设备的配置是最棘手的问题,因为音响设备价格较高,经费迟迟都凑不起来,所以每次受邀请到外地或乡镇演出都因缺少音响而使表演受到了很多限制。

()受众:形单影只

根据末伦文化传递与传播主体的狭义定义,我们可以将末伦文化的受众界定为在末伦文化传递与传播的过程中学习、吸收、接受末伦文化的客体。笔者在调查访问时发现,观看末伦演出、欣赏末伦文化的绝大多数为外地观众,末伦文化在当地已经失去了绝大部分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

首先,末伦文化演出在当地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观众。据靖西县博物馆馆长黄毅介绍,靖西县民俗演唱队成立至今观看演出的观众多为国内外的游客以及考察采风的专家、学者、师生、商人、记者等等,本地的观众并不多。据统计,民俗演唱队从1999年成立至20056年时间内,每年观众对象为本地观众的演出场次占全年演出场次的百分比都比较低,分别如下:

1999年、2000年、2001年均占0%,2002年占21.4%,2003年占30.3%,2004年占27.5%,2005年占27.2%。1999年成立至2005年累计6年的时间内,观众对象为本地观众的演出场次占6年演出场次的25%。

其次,青少年观众在当地观众中所占比例极其低。据博物馆民俗演唱队的成员反映,当地观看末伦演出的观众绝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老人,30岁以下的观众非常少见。那么,当地的青少年观看末伦演出的情况如何?对末伦文化的了解程度又达到多少?笔者为此做了一次社会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828岁年龄段的人群,调查的内容是对末伦文化的了解层度,共发出问卷200张,收回200张,有效问卷198张,作废2张。调查的结果并不令人乐观,其中观看过末伦演出的占2%,听说过末伦文化但未看过末伦演出的占10.19%,对末伦文化闻所未闻的占87.81%。

由上分析可知,末伦文化在当地已经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文化传承者和受众,末伦文化的传承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这个曾一度倍受民众推崇的壮族民间文化如今正迅速走向衰落并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二、壮族末伦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

末伦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之所以会遭遇上述窘境,主要原因为:

第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冲击。改革开放以来,靖西的社会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当地人的文化消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电影院、录象厅、歌舞厅等休闲娱乐场所陆续在当地出现。步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在靖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开展扶贫攻坚“九大会战”和边境建设大会战后,全县广大人民的生活条件更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丰富精彩的广播电视得到了广泛普及,方便快捷的电脑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另外在当地旅游业刺激下众多的娱乐场所如歌舞厅、茶庄、咖啡屋、酒吧、网吧等大量涌现。这些所谓的现代人时尚休闲生活方式,使当地骤然增添了许多消遣娱乐、宣泄情感的方式和渠道,过去曾春风得意的末伦文化因不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缺失。笔者在当地进行的关于“民族民间文化在当地群众生活中的地位”问卷调查中,在“日常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的选项中,选择“看电视”的占38.5%,选择“上网”的占21%,选择“进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占24%,选择“打麻将、玩扑克”的占11.5%,选择“参与民俗娱乐活动或观看民俗表演”的占6%,在“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兴趣程度”的选项上,“感兴趣” 的占24.5%,“一点都不感兴趣” 的占50.5%,“一般”的占25%。我们知道,末伦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环境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外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末伦文化的流失消亡是避免不了的,末伦文化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经久不衰、持久弥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末伦绝大部分的曲目内容却依旧停留在过去固有的模式上,其中以忆苦思甜、歌颂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的内容和反映过去壮族男女爱情生活的题材居多。内容远离了现今的生活,无法迎合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因而,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冲击下,末伦文化日趋衰落便成了其发展的必然。

第二,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制约与束缚。首先是特殊历史背景的制约。过去末伦文化被统治阶级称为“下里巴人”的东西而遭到了上流社会的排斥,因而末伦文化只能流传在土屋茅舍和偏街陋巷中,其宣传和发展都大受限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末伦文化又受到了严重的政治洗劫,许多末伦艺人被迫害,大量的末伦作品也随之摧毁,这些给末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设置了障碍。其次是特殊文化背景的束缚。过去壮族一直都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唐末宋初,在壮族人民中产生了“土俗字”,这是壮族人民利用汉字或汉字偏旁部首创造的方块字,这种文字虽对壮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记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没有规范故未在教育事业中使用也未能成为统一的民族文字。上世纪50年代之后壮族才有了规范文字,但受各种原因影响至今也未能推广普及。正因为如此,末伦等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都是靠口耳相传保存,因为没有文字记载而使发扬的机率大大减少。

第三,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错误定位。靖西是全国壮族人口聚集最密集的县份,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颇为丰富,末伦文化、绣球文化、山歌文化、杆栏文化等都颇具特色。同时靖西也是个千山绵亘的县,环境闭塞,县内不通水路、铁路,直至民国28(1939)才修了第一条与外界相通的公路,由于地处边远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多年来边境战事的影响,到了上个世纪9o年代尽管全县的经济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有103个村未通公路,全县通车里程只有528.6公里。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闭塞的生存环境,使靖西成为了广西乃至全国“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典型区域—— 既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国定贫困县,又是远近闻名的壮族文化之乡。社会的落后和生存环境的相对闭塞使当地人缺乏文化产业化意识,直至目前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并未对经济产生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因而,世代耳濡目染了“经济落后”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使当地人在无形中常把民族民间文化定位为落后贫穷的象征而不愿去保护传承。

第四,对原始宗教问题的片面认识。巫教是壮族的三大原始宗教之一。末伦文化来源于巫文化,末伦是一种从带宗教色彩的巫事曲调中脱胎而来的民间曲艺。在这个从娱神到从娱人,由驱邪祈福的仪式变为世俗说唱形式的过程中,原始宗教无疑起了关键的促进作用。在当地,老一辈人绝大部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在这些老人的意识里,巫术宗教完全等同于封建迷信,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在我们认为是虚妄的宗教里,尽管宗教行为本身实际上并不产生仪式参与者所期望的那种结果,但宗教行为却可以产生其他效果,其中一些至少是具有社会价值的。”(p171)始宗教的社会功能与其本身的真实、虚妄无关,有些巫术活动是谬误而荒唐的,但如果没有这些“谬误荒唐”,社会就不可能进步,现代文明也不可能得到发展。正由于缺少这些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尽管末伦文化深受老一辈人的喜爱,但大多数的老一辈人还是因为认定末伦文化起源于封建迷信活动而将之武断地定位为封建迷信的残留物,拒绝让自己的子辈孙辈去参与和观看。

第五,对文化保护的“静态”做法。笔者在调查访问期间,逐一走访了靖西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壮剧分团等文化宣传工作部门,发现这些文化宣传工作部门对文化保护的认识还是比较表浅,对于末伦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地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采录、整理,将末伦文化以简单的文字介绍形式反映在县志上,此做法可取之处是可以巧妙地将传统的收集、采录方法与现代科技优势进行较好的结合,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此的工作结果往往只是把末伦文化定格在文本中,一方面载体本身会老化,另一方面,末伦文化原本就扎根于基层,一旦束之于高阁,它就会脱离了民众,不可能随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二是通过靖西县博物馆的民俗演唱队的演出达到宣传的目的。此种方式是对前者的“静态”传承而言是一个超越,但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跳出“静态”的桎梏,如论文上部分所述,现今演唱和观看末伦文化演出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当地的末伦艺人技艺再精湛、表演再精彩,他们都会有老去或离去的一天,而我们的末伦文化也将会和他们一同流散或消解。因此我们说这样的传承方式是缺乏生命力的,对保护和发扬末伦文化而言,以上的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参考文献:

刘卫华.博物馆与文化的传递传播[J].中国博物馆,2003(5)

[]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收稿日期:20070110

基金项目:广西2006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壮族“末伦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桂学位[2006]40)

作者简介: 李萍(1980),女(壮族),广西靖西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2004级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产业化经营。

 

摘自:《桂海论丛》20075月第23卷第3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07-9-23 22:23:00 |只看该作者
丰富精彩的广播电视得到了广泛普及,方便快捷的电脑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另外在当地旅游业刺激下众多的娱乐场所如歌舞厅、茶庄、咖啡屋、酒吧、网吧等大量涌现。这些所谓的现代人时尚休闲生活方式,使当地骤然增添了许多消遣娱乐、宣泄情感的方式和渠道,过去曾春风得意的末伦文化因不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缺失。赞同!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

听众

3296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20-1-12
注册时间
2008-7-7
板凳
发表于 2008-7-26 11:07:00 |只看该作者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过年时常有人来演唱,据老人说有的是唱故事,有的唱自家的历史.....也许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啊,值得发掘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地板
发表于 2008-7-26 15:13:00 |只看该作者
想时候,经常听到盲艺人唱。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4 22:08 , Processed in 0.14775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