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国,全称泰王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国的名稱是暹罗。
[编辑]
國家名稱
正式名称: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ราช是“国王”、อาณาจักร是“领土”、ไทย是“自由”。「自由」一词讀音為「泰」,这也是该国主要民族的名称,故稱泰國。当地俗称:เมืองไทย。中文全称是:泰王国,简称:泰国。
泰国过去正式的名称是暹罗(สยาม)。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因为当时的东南亚,只有泰国还是独立的国家,其它国家都成为了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殖民地。现在还有少数华人把泰国称为“暹罗”。
[编辑]
歷史
泰國古稱暹羅,部份先民原居住在中国云南一带,为逃避蒙古入侵而南下迁居中南半岛。1238年,素可泰王国建立。14世纪中叶,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取而代之。泰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很大。18世纪,华裔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后来拉玛一世拿握政权,建都曼谷,史称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
16世纪西方列强来到泰国,直至19世紀末,英法兩國已經分別在暹羅東西兩邊建立英屬印度和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簽訂〈關於暹羅等地的宣言〉,將暹羅列為兩個殖民地之間的「緩衝國」,其後英法於1904年劃定勢力範圍:湄南河以東為法國勢力範圍,以西為英國勢力範圍。雖然暹羅沒有成為列強殖民地,但仍然受到英法的諸多壓制。
曼谷王朝的拉瑪四世(1851年至1868年在位)開始國家開放政策,至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1868年至1910年在位)借鑒西方國家經驗,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來適應殖民國家對暹羅施加的壓力。1932年6月,在一次不流血革命后,暹羅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949年改名泰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時泰国倾向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和泰國簽訂〈日泰同盟條約〉。1942年1月25日泰國宣佈向英美宣戰,日本曾將部份在緬甸和馬來亞半島佔領地割讓給泰國。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泰國隨即在翌日宣佈:「泰國1942年1月25日對英美宣戰宣言無效」,泰國的「宣戰無效」宣言被同盟國承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泰國成為美國的主要軍事盟國,在經濟、軍事等有親切關係。在東南亞地區泰國亦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該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始創國之一,亦在東南亞區內事務有積極的參予。
2006年4月2日的议会选举遭到三大反对党的联合抵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4月5日,泰国看守内阁总理他信在内阁特别会议上指派副总理奇猜.万那沙提暂时行使看守内阁总理职责。
5月8日,泰国宪法法院裁定,泰国选举委员会在组织4月2日国会下议院选举中“有违法和违宪行为”,因此选举结果无效,应重新举行国会下议院选举。
2006年9月19日军队乘他信总理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之机发动政变,宣布暂时废除宪法。
[编辑]
政治
按泰国宪法,泰国国王没有很多实际权力,国王本人主要是国家及其完整统一的代表。現任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很受到国民的敬爱,因此他有时也出面调解政治危机。政府首脑是总理,由国王指定,一般由议会联合政府多数派党的领袖担任。
泰国由两会组成:众议会有500席,参议会有200席。议会成员由国民选举。众议会议员当选四年,参议会议员当选六年。最高司法机关是最高法院,其成员由国王指定。
但2006年9月19日,由頌提.汶雅叻格林将军领导的軍隊乘他信總理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之機發動政變,宣佈暫時廢除憲法,解散内阁及禁止一切政党活动。荷枪实弹的军人及坦克进驻首都曼谷,军方更控制电视台等战略地点,全国进入军事戒严状态,頌提则成为代总理。
現任泰國總理為人民力量黨主席沙麥.順達衛。
泰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
[编辑]
行政區劃
泰国全國共有76個一級行政區,其中包括75個「府」(จังหวัด,changwat)與直轄市的首都——曼谷。這76個行政區一般被劃分為5個主要地區,包括北部、東北部、東部、中部與南部地區,每個府都是以其首府(เมือง,mueang)作為該府的命名。在府底下,又有更小的次級行政區劃,稱為「區」(อำเภอ,amphoe)與「次區」(กิ่งอำเภอ,king amphoe),根據2000年時的統計,泰國全國共有795個區與81個次區。至於首都曼谷的次級行政區則與各府的次級行政區在命名上有點出入,稱為「khet」(เขต),總數達50個。
- 北部地區
- 清邁府(Chiang Mai, เชียงใหม่)
- 清萊府(Chiang Rai, เชียงราย)
- 甘烹碧府(Kamphaeng Phet, กำแพงเพชร)
- 南邦府(Lampang, ลำปาง)
- 南奔府(Lamphun, ลำพูน)
- 湄宏順府(Mae Hong Son, แม่ฮ่องสอน)
- 北欖坡府(Nakhon Sawan, นครสวรรค์)
- 楠府(Nan, น่าน)
- 拍天府(Phayao, พะเยา)
- 碧差汶府(Phetchabun, เพชรบูรณ์)
- 披集府(Phichit, พิจิตร)
- 彭世洛府(Phitsanulok, พิษณุโลก)
- 帕府(Phrae, แพร่)
- 素可泰府(Sukhothai, สุโขทัย)
- 來興府(Tak, ตาก)
- 烏泰他尼府(Uthai Thani, อุทัยธานี)
- 程逸府(Uttaradit, อุตรดิตถ์)
- 東北地區
- 安納乍能府(Amnat Charoen, อำนาจเจริญ)
- 武里喃府(Buriram, บุรีรัมย์)
- 猜也賁府(Chaiyaphum, ชัยภูมิ)
- 加拉信府(Kalasin, กาฬสินธุ์)
- 坤敬府(Khon Kaen, ขอนแก่น)
- 黎府(Loei, เลย)
- 嗎哈沙拉堪府(Maha Sarakham, มหาสารคาม)
- 莫拉限府(Mukdahan, มุกดาหาร)
- 那空拍儂府(Nakhon Phanom, นครพนม)
- 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 นครราชสีมา)
- 廊磨喃蒲府(Nong Bua Lamphu, หนองบัวลำภู)
- 廊開府(Nong Khai, หนองคาย)
- 橫逸府(Roi Et, ร้อยเอ็ด)
- 色軍府(Sakon Nakhon, สกลนคร)
- 四色菊府(Si Sa Ket, ศรีษะเกศ)
- 素輦府(Surin, สุรินทร์)
- 烏汶府(Ubon Ratchathani, อุบลราชธานี)
- 莫肯府(Udon Thani, อุดรธานี)
- 益梭通府(Yasothon, ยโสธร)
| - 東部地區
- 北柳府(Chachoengsao, ฉะเชิงเทรา)
- 尖竹汶府(Chanthaburi, จันทบุรี)
- 春武里府(Chon Buri, ชลบุรี)
- 巴真府(Prachin Buri, ปราจีนบุรี)
- 羅勇府(Rayong, ระยอง)
- 沙繳府(Sa Kaeo, สระแก้ว)
- 桐艾府(Trat, ตราด)
- 中部地區
- 紅統府(Ang Thong, อ่างทอง)
- 大城府(又稱為阿如他耶,Phra Nakhon Si Ayutthaya, พระนครศรีอยุธยา)
- 曼谷(Bangkok,又稱為Krung Thep Maha Nakhon,為一直轄市,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 猜納府(Chai Nat, ชัยนาท)
- 北碧府(Kanchanaburi, กาญจนบุรี)
- 華富里府(Lop Buri, ลพบุรี)
- 坤西育府(Nakhon Nayok, นครนายก)
- 佛統府(Nakhon Pathom, นครปฐม)
- 暖武里府(Nonthaburi, นนทบุรี)
- 巴吞他尼府(Pathum Thani, ปทุมธานี)
- 佛丕府(Phetchaburi, เพชรบุรี)
- 班武里府(Prachuap Khiri Khan, ประจวบคีรีขันธ์)
- 叻丕府(Ratchaburi, ราชบุรี)
- 北欖府(Samut Prakan, สมุทรปราการ)
- 龍仔厝府(Samut Sakhon, สมุทรสาคร)
- 夜功府(Samut Songkhram, สมุทรสงคราม )
- 北標府(Saraburi, สระบุรี)
- 信武里府(Sing Buri, สิงห์บุรี)
- 素攀府(Suphan Buri, สุพรรณบุรี)
| - 南部地區
- 春蓬府(Chumphon,ชุมพร)
- 甲米府(Krabi,กระบี่)
- 陶公府(Narathiwat,นราธิวาส)
- 洛坤府(Nakhon Si Thammarat,นครศรีธรรมราช)
- 北大年府(Pattani,ปัตตานี)
- 攀牙府(Phang Nga,พังงา)
- 博他侖府(Phatthalung,พัทลุง)
- 普吉府(Phuket,ภูเก็ต)
- 拉廊府(Ranong,ระนอง)
- 沙敦府(Satun,สตูล)
- 宋卡府(Songkhla,สงขลา)
- 素叻府(Surat Thani,สุราษฎร์ธานี)
- 董里府(Trang,ตรัง)
- 惹拉府(Yala,ยะลา)
|
[编辑]
地理
國境大部份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原。地形多变,可分為西、中、東、南四個部份。
泰國西部為山區,是喜瑪拉雅山脈的延伸他念他翁山脈為主的山地,一直由北向南走向。位於清邁府的英坦昂峰(海拔2,576公尺)是泰国的最高峰。
东北部是呵叻高原,这里夏季极干旱,雨季非常泥泞,不宜耕作。中部是昭披那河(即湄南河)平原。由曼谷向北,地勢逐步緩升,湄南河沿岸土地豐饒,是泰國主要農產地。曼谷以南為暹羅灣紅樹林地域,漲潮時沒入水中,退潮後成為紅樹林沼澤地。泰國南部是西部山脈的延續,山脈再向南形成馬來半島,最狹處稱為克拉地峽。
另外,泰國的一般大眾習慣將國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頭部,將北部視為「象冠」,東北地方代表「象耳」,暹羅灣代表「象口」,而南方的狹長地帶則代表了「象鼻」。
氣候方面,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攝氏18℃,平均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11月至2月受較涼的東北季候風影響比較乾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達攝氏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風影響,是雨季。10月至12月偶有熱帶氣旋從南中國海經過中南半島吹襲泰國東部,但在暹羅灣形成的熱帶氣旋為數甚少且弱。
[编辑]
人口
全國共有30多個民族,總計8000多萬人口。泰族為主要民族,佔人口總數的40%,佬族(老撾族)居次佔人口總數之35%(一般統計會把泰族、佬族合併計算)、華族佔14%,馬來族佔2.3%,其餘是高棉族、苗族、瑤族、桂族、汶族、克倫族、撣族、塞芒族、沙蓋族、孟族等民族。
其中,中央泰国人所使用的方言版本被作为官方语言,广泛应用于政府和学校传播。
大约有14%的泰国人口是华裔,其中相当一部份来自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
另外,马来族是另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2.3%),其余的少数民族包括高棉、蒙族等民族。除此之外尚有京族,以及一些住在山上的部落,例如巴通族、嘎良族、拉胡族、苗族、傜族等,接近緬甸的山區有少數撣族人,这些人口大约为788,024人。
除此之外,泰国还有大量的来自其他亚洲地區、欧洲、北美等长期居住在泰国的人口,还有大量非法移民。不过由于泰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这些人口只占总人口的很小一部分。
以產業結構來分析,泰国的人口主要为农业人口,集中在稻米產地,即泰国的中部和东北、北方。随着全球化进程,泰国也在工业化过程中,有大约31.1%的泰国人口集中在曼谷等大城市,而且在持续增长中。
[编辑]
宗教
大多数泰国人信奉小乘佛教,佛教徒佔全國人口九成以上。泰國南部的陶公府、北大年府和 惹拉府以回教徒为主。另外亦有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