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0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探寻千年古墓

[复制链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8-20 10:4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探寻千年古墓

                            中央电视台记者 王涵 许波


    或许这个20岁左右的墓主人是一个爱好音乐的艺人……

    这个谜一样的女子,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她吞水银中剧毒离开,留给我们一个千年前的传奇故事……

    意外发现千年墓葬

    今年3月,在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采石场,人们意外发现一座辽代墓葬。经过文物工作者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共出土珍贵文物一百多件。更为难得的是,经专家初步判断,这座千年古墓未被盗掘。对我们而言,这个千年的古墓埋藏着令人难以想象的迷人故事。

    吐尔基山辽墓的发现,将直接为人们了解辽代早期文化和历史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依据,对研究辽代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服饰、艺术以及丧葬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清理、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将大大加强我们对辽文化以及契丹族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

    6月12日,墓内的百余件珍贵文物和一座尚未开启的彩绘棺木被存放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待人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破解这千年的历史悬疑;同时,人们也期望从美丽的棺木中得到更多的发现,以期展开一幅契丹历史的生活画卷。

    6月下旬,文物专家在研究所将棺木当场开启,整个过程共持续了两天时间。这是让人难忘的一段时日,而以24小时新闻滚动播出和现场直播为特色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是在这样的第一时间里,对这一重大的彩绘木棺的开棺过程,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参与此过程的所有直播人员,恍若走进了千年前的历史时刻,他们都以惊奇、惊叹的感觉,睁大眼睛不肯放过每一个与细节相关的场景。

    彩绘木棺长2.31米,宽1.30米,高0.9米,呈暗红色。通体彩绘,色泽鲜明,以红、黑两色为主色。面对那样明丽的色彩,你只能问自己的眼睛,它怎么可能已在地下沉寂了千年,自然里与腐蚀相关的一切因素,似乎都没有对它造成伤害。据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彩绘棺木刚出土时,颜色比现在还要鲜亮,倒是一接触空气,才使木棺的彩色发生变化。棺内居然还有一层棺,专家告诉我们这叫内棺,内棺当中是否还有机关?我们和观众一同见证了内棺的开启,覆盖着丝织品的墓主人就这样突然地进入了大家的眼帘。直播组的成员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一个躺在棺木当中的陌生人,何况是隔着千年的历史。心情很微妙,不知道胆怯还是敬畏。墓葬当中只有几个天书一样的契丹大字,再没有任何说明告诉我们他是谁?他曾经有过怎样的故事?

    最为让人震惊的是,整个彩绘木棺刻有仙鹤、凤凰、牡丹等图案,其工艺非常精湛。木棺的四周还悬挂着一些铃铛,至今还能发出音调、音质各不相同的声音。所有这些,不得不让人产生遐想:或许墓主人就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每当月起风轻之时,都会伴月弹奏悠扬的乐曲;或许是一位酷爱聆听音乐的人,她虽然逝去了,但仍期望有美好的音乐永远相伴,所以,我们今天才能见到这音调、音质迥异的一个个铃铛。就在棺首,还有一个十分精巧的小门,据介绍,这是当时人们为方便墓主人灵魂的出入,而专门设置的。从这里看到,所有的一切不仅凝聚了契丹民族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出契丹人的生活状态和信仰。

    走近神秘的墓主

    同专家预料的一样,这座千年古棺未被盗掘。棺内分为上下两层,虽有少量进水,但所有的文物保存得都较为完好,只有墓主人身上覆盖的丝织品损坏比较严重。因此,对丝织品的剥离和文物的清理工作不得不在棺内进行。

    经过剥离、清理,随葬的头饰、项链、黑色菱形的水晶珠、五股玛瑙珠、金丝球等饰物,渐渐显露真容后,令所有看见这些文物的人们,惊叹于其制作的精致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进一步清理,随着被损坏的丝织品被逐层揭开,被一件保存完好的描金凤团花衣裙覆盖的长辫墓主,终于呈现在人们眼前。经专家初步断定,墓主为女性。这位谜一样的女子,用了那么美丽的丝绸绣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在愉悦着自己心情的同时,也在愉悦着别人的眼睛。

    接下来,通过医用X光机,对墓主的骨骼进行了透视、判断。于是,一位成年女性的形象被粗线条地勾勒出来:20岁左右,身高1米5多,生前身体健康,这表明死者是一位正值如花似玉年龄的女人。到凌晨时分,墓主胸腹部聚结的大量水银突然蹦出,这样的情况,令在场的专家们也措手不及。乌黑的骨骼,白色的水银,所有这些都告诉着每一个人:她是在吞服了水银之后,中剧毒离开人世的……

    依然是谜。但是我们无从知晓那千年前的一幕。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墓内丝织品上发现有文字,因此墓主的确切身分极有可能通过进一步研究得以确认。一切的一切,仿佛一个千年前的传奇故事,随着谜底的揭开,又开始了多个版本的故事演绎。

    在丰富的随葬品中,有镏金提梁银壶、纯金腰牌等物件,上面都有非常精美的雕刻。小针筒等女性用品的发现,更印证了考古人员对墓主性别的推断。同时,墓中发现的一件质地精细、晶莹剔透的高脚玻璃杯,令现代人都要感叹它制作工艺的精湛。连干了大半辈子考古工作的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塔拉,也惊叹不已、赞不绝口。他说,这件玻璃工艺品可能是目前我国考古工作中出土保存最好、质地最优的玻璃杯。当时我国本土还没有这样精湛的工艺,这种玻璃杯只有在中亚地区才有生产。由此,可以推断出墓主身分的高贵和当时契丹民族对外交往是非常活跃的。除了这座棺木之外,考古人员还发掘出土了大量十分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马具、金银器、玻璃器、陶器等160多件组。

    在此之前,我国在对辽代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两个重要的贵族墓葬:陈国公主墓和耶律羽墓。而此次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随葬品与前两次出土的文物十分相似,因此,考古人员对此墓墓主贵族身分的推断是可信的。

    棺木里的人到底是谁?她曾有过怎样的故事?……随着发掘工作的开展,这些悬念将等待人们去揭开。据考古人员介绍,考古工作就是这样:在不断发现,不断解密的过程中,又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悬念。这也就是考古工作者不断探索的动力,而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这样一步步变得清晰起来的。

    背景介绍:契丹人及其丧葬习俗

    契丹属于古代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是我国北方地区古老的东胡族系鲜卑族的后裔。他们善于草原骑射,长于鞍銮装饰,“以车马为家”,畜牧和渔猎是其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契丹人从不记录自己的历史,关于契丹最初的文字记载始于公元388年。

    公元916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公元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契丹国建立以后,就与中原地区互通使节,发展贸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1125年,辽被后兴起的女真所灭。然而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契丹已经与汉民族等在中国北方共同创建了富有特色的辽文化。
 
    辽代契丹人的丧葬习俗也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中原地区汉族的一些丧葬习俗而形成的。其中殡葬的金属面具和金属网络葬衣,是契丹贵族独特的丧葬习俗。考古资料证实,契丹贵族重视厚葬:辽代初期已经开始注重墓地的选择,构建豪华的墓室;中早期的贵族墓中,除了贵重的金属丧服以外,死者生前享用的贵重器物也大都随葬。

   《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19日第5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5-1-15 21:09 , Processed in 0.315379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