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位老先生的信
jfhuang3209@soho.com 北京大学教授 黄杰藩
>崇左网站负责先生:
>
>你好。
>特推荐岩画研究稿件,收到后,请赐复。
>
>作者杨在道系本人大学同班同学,已74岁,
>身体极其不好。故帮忙他一下。
>
>顺颂撰安
>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黄杰藩
广西岩画初探
杨在道 马建治
一.前 言
我国东南、西南、西北和北方广大地区,发现了许多岩壁画。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少学者进行过实地考察,并一直在进行研究,从1939年以来,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参见《中国岩画的发现与研究》民族研究所 洪涛编辑)。
左江流域岩壁画在我国发现的岩壁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1985年,张声震先生率团考察后,覃圣敏、覃彩銮、喻如玉、卢敏飞四位作者编写了《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一书(以下简称《书》,1987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据1985年综合考察,左江和明江壁画已发现79个地点、178处、280组。画面一般距江面20~40米,最高者达120米左右。内容包括人物、动物、器物图像。图像大小不一,大者约3米;小者约0.4~0.5米。画面大小亦相差很大(参见http://www.chongzuo.net.cn/zjbh.htm左江岩壁画)。
图一 岩壁画分布
图一 岩壁画分布
历来研究岩画者们的共同的看法是:这些岩壁画是国之瑰宝,是历史,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佐证。它具有极高的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及美术学的学术价值。但是,古人创作这些岩画是出于什么目的?记述的是什么具体内容?为何能延续几百年之久?岩画宏大的规模是如何实现的?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恐怕还只能说仍然是一个"千古之谜"。
作者在著名民族学家杨堃教授的影响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史画相结合"作为研究岩画的总原则,对广西左江流域的岩壁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下述文稿:
1. 《左江史画纪年法》(国际人类学学术会议 2000,07,18~22,厦门);
2. 《左江史画研究的重大突破》(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
3. 《瓯人、骆人、广东人》;
4. 《桀骏》;
5. 《倒插笔》;
6. 《左江史画、僰人与"女书"》;
7. 《左江史画研究方法》。
作者希望在《崇左网站》上陆续发表上述探索性研究文稿,进行学术交流,广泛听取意见,以便修改和补充,和大家一起,不断推进广西岩画的研究工作,共同破解这一"千古之谜"。
二 左江史画研究的重大突破
本文是根据《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一书(以下简称《书》)解读左江壁画的第一步。
作者认为左江岩画中的某些画很有可能是用图画代替文字记载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姑且把这种称画为"史画"。史画必须记载发生事件的年代。但是记载年代所用的符号是什么呢?在目前可辨认出的2 000幅左右的图画中,约1 400幅中有形状各异的圆形图案。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是"铜鼓",我们却难以苟同。它们(至少是其中的大多数)应当是记录年代的符号,是太阳的变形。画中的年代符号,是一个或几个相互靠近的这类圆形图案。每个图案可以是单圈、双圈或3圈,芒刺可以有不同的位置,可以有多有少。用以上几个因素排列组合,表示从1到100的各个数字是不困难的。若是要表示100到200以上的数字,那就不太容易。
1.壁画的年代
(1) 孕育期(约公元前500年~前250年)
这个时期中原人尚未进入广西。瓯族和其它民族,散居于左江流域的山洞中,以瓯族人数最多,最进步。他们会用铁矿石粉与动物血拌合制成颜料,在岩石上面画出一些图画与符号,以满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孕育期的画至今很少存留。
(2) 成熟期(公元前250年~公元元年)
壁画的部分内容是战争史。因此设想壁画的发展史,可以和中原汉人将其统辖范围向左江流域扩张紧密联系起来。公元前250年以后,中原人从广西东部及东北部进入到南宁。左江流域民族的"首都",被迫从南宁退到宁明。他们在宁明郊区珠山、龙峡山、高山等地,组织人力,绘制壁画。从工程开始到公元前200年,这50年是成熟期的第一阶段,是壁画不断高速发展改进时期。约自公元前200年左右,作为"国家历史档案馆"的壁画中心从珠山等地迁到了花山,直至公元前50年左右。这100多年是成熟期的第2阶段,是壁画的鼎盛时期,也是瓯族较为繁荣富强的时期。
约在公元前50年至公元元年的50年里,瓯族感到花山那里已经不够安全,便把壁画中心迁到沉香角至棉江花山一带。这50年是第3阶段,是壁画的收尾期。
(3) 衰落期(公元0~50年)
这一时期存留下来的画,分散在崇左县城至扶绥县城左江边上,以江北侧为主。大约在公元元年以后至公元50年,中原人几乎全部控制了左江流域,瓯族的"国家"已经灭亡,已不经常发生战争。各族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大多都能安居乐业,互相通商以至通婚之事不断发生。于是左江壁画进入迅速衰落期。除少数家族在各地画了一些零星小画外,不过几十年时间,左江壁画近乎绝迹了。我们确信,左江壁画的中心位置不断转移和各民族势力范围的变迁紧密相关。
特别惊喜的是,有了前面的关于壁画转移顺序的设想以后,偶然在一本《广西民族研究》季刊1986年第4期里,看到关于左江壁画颜料定量化学分析的文章。作者龙刚强,从左江流域的几个不同地点,采集了壁画颜料样品,分别进行化学定量分析,发现各地颜料里N(含氮有机物)的含量各有不同。若是把这些样品,按照我们前面设想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则它们的N含量是直线上升的。这就是说,年代越是久远的颜料其中N的含量越低,越是晚期使用的颜料,其中N的含量越高。这说明只要把壁画的颜料进行定量分析,便可判断这幅画的年代早或晚。
2.花山壁画
2.1. 壁画的年代顺序
《书》中把花山壁画按照部位,分成了十几组。下面仍沿用《书》中的分组办法,进行论述。花山壁画还有少量的孕育期与衰落期的作品。
(1) 孕育期
全部花山崖壁的下部,距地面2米以下的范围,有些模糊不清、反复重叠覆盖的壁画,都是孕育期(早期)的画,不可能也没必要列入我们的研究范围。它们的时间都在公元前250年以前。
(2) 衰落期
花山石壁80米高处,靠近石洞下面的第(二)处,1~3组等处是衰落期的画(见《书》40页图四七)。我们把这些也暂时排除在研究范围以外。十几组花山壁画,就是十几"页"史书。经过仔细观察分析,认定要想确定它们的年代顺序,应该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2.2. 确定壁画年代顺序的原则
(1) "下早上晚"。这就是说,每一组画中所记载的史实,先发生的历史事件画在下面。越是画在高处的,越是后(晚)发生的历史事件。这是因为,在那样高的峭壁上,画那样大的壁画,是十分艰巨的巨大工程,需要搭设坚固的脚手架。脚手架操作台是慢慢向高处搭设完成的。一组画一般要经过几年才可完成。同样,相距不远而高低不同的两幅画,也是低处一幅的时间在先。
(2) "右先左后"。这就是说,基本上在同一高度而又相互靠近的几幅画中,最先发生的事画在最右边。其后发生的事依次画在左边。认定这条原则,是因为在《文艺研究》1991年第3期里,和《书》中宁明花山(一)处9组下半部的那幅画中,发现每幅画的右边代表"近处"、"我方",左边代表"远方"、"对方"、"敌方"。那幅画的右边,是瓯族(作画民族)自己居住的洞穴剖视图。
同样,在同一高度上相邻的两组壁画,也是靠右边的一组时间在先,靠左边的一组时间较晚。我们曾按年代从早到晚的顺序,把十几组画依次排列如下:
9组? 8组? 7组? 6组? 4、5组合为一组(公元前122年婴齐返南越,在此画中)3组? 2组? 1组……,6~4组是几个民族混战时期。9组是瓯族最强盛时期。其它组也是多战年代。10~15组是左江史画研究中的一个难关。
一般画幅之间不画分隔线,只是留出少量空白。太阳形年代符号,有时也可起到分割画幅的作用。花山壁画是瓯族近百年时间里,由盛变衰的历史记录。
2.3. 花山壁画中各种图形的含意
花山壁画中有为数众多的各种各样的图形,下面分别列出图画中各种单体图形所代表的含意。
(1) 人物 以头饰区别民族与性别:
1.各式方头无头饰,都是瓯族男人,因为作画民族的出现概率必然最高。
2.圆头无头饰,都是瓯族女人。
3.头上有倒八字者,是中原地区男人。
北方民族在他们的岩画里表现公牛或公羊时,总要特别夸张地把它们的角画得很长很大,以表示雄性的威武雄壮。后来,武将头上很长的一对羽毛,就是由那种夸张的牛羊角演化而来。在戏曲舞台上的历史剧中,可以看到武将头上插有雉鸡翎,就是有力的证据。而史画中人头上的倒八字,则是中原男人的一个标志。
4.圆头上有两束发辫是僰人妇女。僰是象形文字,"人"字上面的两个"束"字,就是妇女头上的发辫。
5.侧身人形为尸体。
壁画中手臂与下肢折曲的侧面人形代表死人、死尸,是蹲葬与曲肢葬的尸体姿势。画死尸还有以下两条原则:
第一,侧面人形主要靠头部装饰来表示死者是什么民族,是男还是女。其规律和画人的正面视图差不多,但又不完全一样。例如要画一个在背后留有很长头发的妇女,用正面视图就不容易把长发表示清楚。而在侧视图中,便可清楚地或更加夸张地画出头后的长发。背后有长发辫者是中原妇女。
第二,敌我界线分明
画图时必须把我方(瓯族)和对方(敌方)的尸体区别开来。因为每幅图画的右边代表我方所在地,左边代表敌对一方的住地。死在战场上的人,都希望在他们死后,灵魂仍然回到自己的家中,与亲人团聚。所以在图画中,凡是"我方"的尸体,都画成面向右。面向左的侧身人形,都是对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方"可有不同的含义)的尸体。
(2) 器物
1.宝剑,图画中佩带宝剑的人是武将,是军事统帅。
2."环刀",《书》中把一根直柄,有个圆环形端部的东西,叫做"环刀"。但是我们的研究结果则认为,它不是武器,而是"权"的象征。凡是佩带"环刀"的人,在瓯族方面就是酋长或"国王",是最高领袖。中原人的官吏,当时可能已不佩带这种东西,但是在瓯族人的图画里,也用佩带"环刀"来表明此人是中原人驻扎在左江流域的最高行政长官。
3."羊角钟",《书》中说的羊角钟 我们认为可能不是钟,可能这是把犯有死罪的人斩首示众,那三角形是砍下来的罪犯的头,架子就是悬挂人头用的,中间那根立杆的底部,是埋在地下的。
(3) 动物
壁画中有少量的四条腿的哺乳类动物,初步认出有以下几种意义:
食品:在表示庆典宴会的图画中,画出几只动物,以表示宴会规模盛大。
供品:图画中用祭天的场面来表示打了大胜仗,或是召开其它公众大会。这时画一只动物,放在主祭人的面前,即画在主祭人的下方。动物的头一定朝向左面,以表示它将要走向远方,由天神来享用。例如宁明花山(一)处9组下部可见。这种情况很多,动物与正身人像个体较大。人像多佩剑或"环刀",可为瓯族,亦可为中原人。
贡品:在宁明花山(一)处9组底部,是各族战败者向战胜者(瓯族)纳贡请降的场面。战败一方的首领跪伏在地上。图中画的是此人的后背视图。从背后看一个佩宝剑的人,所以剑柄在右边。此人的背后,也就是图画中此人脚的下方,画了一只动物,这就是献给战胜一方的贡品。这只动物的头朝向右边,表示它将被送到战胜一方(瓯族)的住地。
"国徽":壁画中还可以看到,有的动物图形是瓯族(作画民族)的图腾符号。例如宁明花山(一)处(9组)下部,瓯族"国王"(佩环刀)下方有一只最大的动物,是供品;头部上方还有一只小动物,就起到国徽的作用。那只动物的头朝向右边,暂定为狼。这幅画是瓯族的庆典活动。佩环刀的"国王"是圆头,故为妇女。
图画中另有各族高贵妇女参加大会,以不同头饰标明不同民族;以手指粗细、数目多少说明其文化程度高低,手指细而多说明文化程度高,反之则文化程度低。
此画证明,当时左江流域,有些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妇女,可能属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后期。庆典活动要有乐器和演员。上述画中的右端那乐器是"越式甬钟",旁边的二人为演员。
3.解读史画的突破口--婴齐复归
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以赵佗为首的一伙统治者,于公元前206年成立了"南越国"。它后来几经变迁,到了公元前111年灭亡。这近100年的时间,正与前面设想的"花山壁画"是同一历史时代。因此《南越列传》应该可以和"左江史画"互相印证,互为补充。
一开始,我们就认定作画民族是一个不会使用文字的"国家"。战国时代中原地区的诸侯(秦、魏、韩、赵、楚、燕、齐、越等)互相混战。秦想吞并各国,各国极力设法保命。所以不论是比较强大的秦,或是距左江流域较近的楚、吴、越等国,均无力用军队入侵左江流域。
战国时代,中华大地上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南方,以船为主。当时,外省进入广西省的主要路线,是自广东沿西江逆流而上,经两省交界处的梧州市进入广西,再沿各支流逆流而上,分别可达桂林、柳州、南宁等地。这条路线在2 000年前,也是赵佗与左江流域的瓯族、骆族相联系的路线。
赵佗原籍是河北省正定,生于公元前237年,死于公元前137年,活了100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打败六国,统一天下。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的势力扩大到岭南地区(即广东、广西等地),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广东省的绝大部分属于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市,又叫番禺。南海郡尉名叫任嚣。
赵佗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以前,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在临死前将政权移交赵佗。焚书坑儒的暴君秦始皇死后,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就灭亡了。在秦王朝迅速土崩瓦解的年代,赵佗出兵向西发展,很快兼并了广西的桂林郡和象郡的大部分,开始自立为南越武王,这一次赵佗的兵力尚未能进入左江流域。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公元前194年变成了实际的当权人物。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从此西汉停止了对南越的进攻。赵佗趁此机会,用财物贿赂瓯、骆,用威逼利诱的办法,迫使他们承认归属于南越统辖之下。公元前179年即汉文帝建元元年,赵佗给朝廷写信,说南越"其西瓯、骆裸国"也自称为王。"瓯"和"骆"各是"百越"民族中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民族。瓯族虽然也称为"裸国",不会使用文字,比赵佗等稍为落后,但当时在瓯族的主要聚居区域,也就是左江流域,他们已经组成了"瓯国",已经从高级的大规模的部落联盟组织形式,进入较为完善的"国家"的初级形式。《史记·南越列传》原文中的"其西瓯骆裸国"几个字,证明我们在初期所设想的"国王"、"首都"、"国家历史档案馆"、"国徽"等,都是确实存在的。
汉武帝刘彻建元4年(公元前137年),赵佗死去,他的孙子赵胡继承王位。赵胡为了向汉武帝表示永远臣服汉天子的决心,就叫他的大儿子婴齐,随刘彻派来的使者庄助一同去长安,长期住在那里。当时的名词叫做"入宿卫",也就是去做人质。
婴齐入朝时20岁,已娶妻生子,妻子是南越人。入朝居住在长安的时候,他又娶了一个原籍河北邯郸的樛(jiu) 姓女子为妾。约在公元前122年,赵胡将近70岁,确实病得很厉害。汉武帝批准了婴齐的请求,同意他回广东去看望父亲。赵胡很快死去,婴齐继立为南越王。这样,十几年前预计有去无回的婴齐,现在居然能回来当上了南越王,这当然属于一件世人所料想不到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节之所以题为"左江史画研究的重大突破",就在于已经从左江史画中,看到了关于以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看懂了瓯国的"左江史画编撰委员会"为这一历史事件所精心设计,并绘制的一幅十分完美的图画,那就是花山壁画一处(4)组(《书》中左江流域崖壁画临摹图第21页图五一)中的一幅画,我们称之为"婴齐入朝复归图"(见图二左下角)。
在我们初期的研究中,假设花山壁画每一组记录的是12年里发生的事件。发现"婴齐入朝复归图"后,我们根据《史记》约略把花山史画的上限定为公元前180年。按照公元前180年是第9组壁画的开始,则第4组所记载的事件应当比第9组晚12 ′ 5 = 60年,其年代约为公元前120年左右。"婴齐入朝复归"所指的年代,当然指的是他从长安又回到南越的年代。前面说大约是公元前122年,这是因为《史记》中只说事件发生在赵佗死后"十余年"。 赵佗死于公元前137年,我们暂定这"十余年"为15年,所以得出公元前122年这一数字。估计这一数字可有正负3年的误差。"婴齐复归图"所在的花山壁画一处4组,正处于前面说的时间范围以内。由此可以认为,至少在一个"点"上,我们已经在左江史画与文字史书之间找到了对应关系!和《南越列传》中婴齐复归的故事联系起来考虑,才知道原来图中的两条虚线是一去一回两次旅程上留下的脚印。根据"下早上晚"原则,右下方一条由15个点组成的虚线,应当就是婴齐入朝路线,全程1.5万余"里"(古里)。偏左上方一条由10个点组成的虚线,是他的归途,全程1万里稍多。婴齐入朝是去长安,那个"导弹"却不是长安,当今地图上叫"渭河平原"。"导弹"的尾翼,是渭河、泾河与洛河。弹头是3条河水汇聚处,是当今华阴市至风陵渡间的一段很宽的河流。婴齐不是住在长安城内,而是被软禁在渭河平原的某一秘密处所。
图二 宁明花山一处4组岩画临摹(局部)
画中还有几个细节,可以进一步证明此人就是婴齐。画中左下角大型人物的右下角,有一个较大的圆点,和由3个小圆点组成的虚线。虚线与婴齐入朝路线交汇于第8点。这个大圆点就是住在邯郸的樛氏女子。圆点代表女人,是从母系社会女性生殖器崇拜演化而来。史画中把她画出来,因为这位女子,也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她在去长安的路上,与婴齐巧遇在第8点。估计这点在今郑州附近,正好是郑州到长安距离的一半。这在本幅画中,也合乎这一比例。
这幅画里,在"导弹"的左下方,还有一段粗横线。横线不论长短,也不论直或弯,在左江史画中,只是年代分隔线。花山4组下部与花山9组下部,这样的线最多也最明显易懂。这幅画中的短粗线,表示婴齐入朝和复归两次旅行,中间相隔若干年。
画中婴齐的左侧,还有排成花瓣形的4个小圆点。这些小圆点是月亮,在这里用来详细记录婴齐复归发生在这一年的几月份。用月亮记录月份,是很容易理解的。那么,事件是发生在4月份吗?不!事件发生在12 - 4 = 8月份。关于这个计算公式,需要进步用较多文字叙述如下:
古人如果发生一个重大事件,例如有人杀了他的父亲,他就在山石上刻画出他父亲的形象、以纪念这一深仇大恨。事隔一周年以后他就在父亲的像旁再刻画出一条短线,以表示虽然已事隔一年,但尚未报仇,仍然铭记在心,念念不忘。再过一年,再刻画一条线,……,直到事情有了变化。所以说,图画(事件)旁边的短线越多,说明这一事件的年代越久远。后来,这条原理(这些短线),就被聪明的瓯族人,精炼转化为太阳圆形符号的"芒刺"。这就是说,太阳符号中的芒刺越多,表示年代越久远,也就是时间越早。关于这一点,就在花山4组史画中,表现得最为清楚明显。这里明显地可以看出,下早上晚,太阳的芒刺,分别为9、8、7、6、4个,完全符合前面说的"下早上晚"原则。
说婴齐复归在8月份,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就因为他自长安回广州的旅程,只有他自广州去长安旅程的2/3。前者,那条虚线10个点。后者,那条虚线有15个点。这只有正当8月份江河湖水水位高涨,水路运输极为方便,才能实现。当然婴齐入朝时和他复归时,心情截然不同。他回广州时,正是父亲病重,故而归心似箭,必然要选择最短的路线,也使来回旅程不同。
《南越列传》说婴齐回到广州,"汉数使使者风谕婴齐"。在此画中,也已经把汉武帝刘彻派来的使者画了出来,这就是画在婴齐右上方那个正身人像。把他画得比婴齐的尺寸还稍大一些,因为这位使者的年龄和地位都高于婴齐。此人腰间有一条左高右低的斜直线,代表"符节"。它是使者的特征符号。当代人们熟知的"苏武牧羊"所使用的鞭杆,就是这种"节"。史画作者在他的右侧,同时画了一个也有3条腿的,状似高脚酒杯样的符号。这个东西,很明显地和婴齐身边的"导弹"不同,不代表渭河平原。它是一只"鼎"。早在两三千年前,鼎就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符号。用它来说明使者为汉武帝所派,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鼎有3足两耳,图中已画出3条腿。作画者仅画出一个鼎耳,那就是鼎的右上角那个小圆圈。作画者为了进一步表示这支鼎是一个圆柱形立体物件,特意在左侧轮廓线的右面,又加画了一条比较细,比较浅淡的阴影线。
《史记》中只是说汉武帝曾不只一次,派使者到南越劝说婴齐,但没有说明具体时间。作画者却在这幅"汉使"图中,记录了一个时间,那就是在汉使的左上方画了一个月亮点,同时在汉使与婴齐之间,还画了一段时间分隔线,说明汉使比婴齐从长安回广州晚了3个月。
《史记》婴齐"遣子次公入宿卫"。史画作者把这个婴齐叫"次公"的儿子,也画了出来。"次公"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老二"。 婴齐把樛氏女子的大儿子赵兴立为太子,所以叫二儿子去了长安。花山4组在婴齐与汉使的左上方,还画了一个大人像,那便是次公。此人像尺寸小于婴齐,因为次公年龄和地位都小于婴齐。此人像佩有符节,因为次公是代表婴齐去长安的使者。次公去到长安,首先要叩头拜见汉武帝,所以史画中画了他匍伏在地,叩头行礼的动作姿势。他所佩符节右高左低,就可说明这一点。这是一幅"背影"图,用工程术语叫"背立面图"。因为次公是趴在地上,作画者把视点选在他的右后方稍高处,以收到透视效果,增加立体感。所以次公的像是稍为向右偏斜的。左江史画作者,具有高超的绘制透视图的技巧,这里仅是众多例证的一个。
花山4组在次公下面,画了一个具有7个芒刺的太阳符号,在婴齐右下方画了一个很大的有8个芒刺的太阳符号,说明次公去长安,是在婴齐回到广州的第二年。这里,左江史画,再一次补充了文字史书之不足。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6 19:28:3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