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slam.org.hk/lebanon.asp
黎 巴 嫩
黎巴嫩共和國於1943年11月22日宣佈獨立。人口總數三百七十多萬。有一半左右居住在城市,首都貝魯特就有一百萬左右的居民。其民族系統單一,93%以上是阿拉伯人;還有亞美尼亞人和少數庫爾德人、土耳其人、希臘人、猶太人、歐美人和非洲人等。阿拉伯語是國語。穆斯林264.3萬,約佔居民總數的70%。
黎巴嫩曾經是古代腓尼基的一部份,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文化淵源上屬閃語系。公元一至七世紀,黎巴嫩受羅馬帝國統治,與巴勒斯坦一同劃歸敘利亞行省,由於羅馬統治者大力推行基督教化政策,居民大都信奉基督教。公元636年,阿拉伯人的伍麥亞王朝征服黎巴嫩,開始傳播伊斯蘭教。當時,山區居民雖仍保持原來的宗教信仰,但在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上已逐漸阿拉伯化。自公元七世紀至十六世紀,黎巴嫩長期處於阿拉伯各王朝的統治之下,後為奧斯曼帝國所征服,成為帝國的一部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為法國委任統治地。在法國殖主義當局的扶植下,基督教勢力日見增長,伊斯蘭教勢力有所削弱。近年來,因大批巴勒斯坦難民流入,穆斯林人數已遠超過基督教徒。
黎巴嫩雖然面積不大,民族結構簡單,但在宗教方面卻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國家之一。國內教派林立,互相紛爭不已,階級矛盾、教派衝突、外國勢力的爭奪等交織在一起,呈現出極為複雜的局面。法國統治黎巴嫩時期,曾把黎巴嫩和敘利亞劃為一政治實體,實行分治。除以馬龍派聚居的黎巴嫩行省為中心外,另劃入穆斯林聚居貝魯特、特里波里、西頓等地區,構成現在的黎巴嫩。在法國的扶植下,馬龍派天主教徒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居於支配地位,造成與穆斯林的尖銳對立。
1943年黎巴嫩共和國成立,根據伊斯蘭教和天主教達成的協議,總統必須由天主教馬龍派人擔任,總理由伊斯蘭教遜尼派教徒擔任,議長則由十葉派穆斯林出任。政府其他各部職位,也都按各教派的實力分配。按現行議會選舉制度,議員候選人不是由各政黨,而是由各宗教團體推選出來。基督教徒與議會中的席位按六比五的比例分配。
各大教教派有自己的宗教政黨,有些並擁有武裝民兵。在蘇、美加緊爭奪中東的國際背景下,黎巴嫩內部教派鬥爭不斷加劇,往往引起武裝衝突,進行內戰,給黎巴嫩造成很大的損失和災難。
伊斯蘭教的傳播
黎巴嫩的穆斯林分屬遜尼派和十葉派。十葉派中又有十二伊瑪目派、德魯茲派和阿拉維派信徒。十葉派佔穆斯林總數54%以上,遜尼派佔45%左右。
(一)十葉派── 十二伊瑪目派信徒佔全國居民總數18%以上,主要居住南方,五分之三集中在南黎巴嫩省。90%以上的信徒是農民,城市居民不到10%。根據協議,議會議長從該派信徒中產生,該派信徒在議會中有十幾個席位。政治組織有「被剝奪者運動」,後改為真主黨,1975年成立,擁有武裝兵民。
德魯茲派信徒佔全人口總數6-7%,五分之四的德魯茲人民居住在黎巴嫩山省的南部。關於德魯茲人的起源有各種不同的意見和傳說,西方有些人認為德魯茲人是法國十字軍戰士的後裔,十一世紀末被擊潰後遷居黎巴嫩山區;另一部份人認為他們是古代亞西利亞人的後裔;還有一些人認為他們是高加索的移民。有些人認為德魯茲派不僅是獨立的宗教組織,而且是獨立的民族。這是一個至今仍有爭論的問題。
德魯茲派在政治鬥爭中十分活躍。1968年議會中有六個德魯茲派議員。國內有幾個政黨,全部或部份地由德魯茲人組成。比較有影響的有:社會進步黨,1949年由卡邁勒‧卜拉特創立,其主要力量在德魯茲教派中。機關刊物為《新聞》周刊,用阿拉伯文在貝魯特出版。該党擁有武裝組織。
阿拉維派人數不多,僅幾千人,主要分佈在北黎巴嫩省。
(二)遜尼派──遜尼派信徒佔全國居民總數的21%,五分之二以上居住在北黎巴嫩省,主要在的里波黎(佔居民總數的78%)和阿卡爾(佔居民總數82%)。在首都貝魯特集中了四分之一以上的遜尼派居民,成為該城最大的宗教集團,佔居民總數的35%以上。的里波黎市是黎巴嫩第二工業大城市,該城被認為是遜尼派的宗教中心。有許多清真寺高塔凌駕於其他建築物之上;婦女們都帶面紗;人們穿著民族的傳統服裝,遵守著嚴格的穆斯林風俗習慣和傳統,從這一切都可看到該城市與非常歐化了的貝魯特有很大區別。
根據規定,黎巴嫩共和國的總理由遜尼派穆斯林產生。遜尼派在議會中有二十個席位。遜尼派出版有自己的報刊,如:《貝魯特報》。1976年前後在黎巴嫩內戰期間,逐步形成政治組織「伊斯蘭聯盟」,參加者都是遜尼派的頭面人物,反對天主教馬龍派獨攬大權,支持巴勒斯坦人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