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的历史沿革和潇贺古道的修建
——唐玉文
1、富川的历史沿革
据史志记载,富川地区在夏商周三代为荆州南越之域,春秋战国为楚地,三国时归吴国,两晋南北朝时属湘州,唐宋以来归岭南西道、广南西路即后来的广西省。细而折之,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富川地区属南海郡地,居住在这儿的西瓯族,从此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今富川瑶族自治县本属古富川、冯乘二县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分秦三郡为九郡(即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并折都庞岭南麓临贺银山地,始置富川县,以县内有富水而名之,隶苍梧郡,属交州,《汉书·地理志》记载,苍梧郡领十县,其七为冯乘,其八为富川。 疆域东与冯乘县(今湖南江华和广西富川的部分地域)为邻,西与荔浦县相接,北与谢沐县(今湖南江永)为界,南与临贺县(今贺州八步区)相靠,幅员广大,总面积约为5751平方公里,县治在今钟山县钟山镇。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分全国为十道,将冯乘县划入富川,升富川县为岭南西道桂管富州,元代之后又将富川撤州成县、隶贺州,属广西等处行中书省(即今广西省),沿垄至今。富川的县治曾在过矮石、富阳古明城和钟山镇,直到1961年7月1日富川与钟山分县之后,县政府所在地便设在富阳镇直到现在。
2、潇贺古道的修建
潇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其雏形秦“古道”最初建成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冬。富川于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为楚越之交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时秦皇朝派猛将尉屠睢帅师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南征西瓯岭南,其中一军(中军)从古九疑之塞即今萌渚岭(亦称临贺岭、姑婆山)挥戈南下,东接连州、北连道州、从永州、谢沐、冯乘、富川、临贺、封阳、广信直达海南(今佛山)、广州。此军在岭南与西瓯族人相持三年多以后,借助岭口古道(即潇贺古道)向南推进,很快击败了西瓯人的反抗,占领了整个西瓯,并将岭南化分为三郡:桂林、象(今南宁)、南海(今佛山),富川(冯乘)属南海郡,据说至今在南海、佛山还有记录这一史实的谱志和碑刻。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即其统一岭南后的第二年,赢政为了便于对岭南三郡的辖制和管理,便在岭南古道的基地上,扩修了一条自秦国都咸阳到广州的水陆相连的秦代“新道”——潇贺古道,并与其海上丝绸之路相接。据考证,秦尉屠睢督修从道州到封阳、广信的这段水陆古道,历时两年,动用湘、桂、粤三地戍民四十多万人,其中因病、饿、工伤、杀伐有二十万多人遗尸工地。由此可见修建古道的凶险和艰难。
对潇贺古道的描述,《晋书·地理下》说:“自北徂南,入城之道,必由岭峤”。宋人周去非在《岭南代答》卷一《地理门》中说:入岭南之途有五,“自道(道州)入广西之贺(临贺)四也”。说明道州至贺州的这条古道属于五道中的第四条。清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书方舆纪要》卷八十一中,说秦末尉佗如不在桂岭拒防,其后果必然是,北兵“从道州而风驰富川、临贺之郡,则西粤之藩篱尽决矣”,文中说明了这条“新道”的具体走向是“道州—富川—临贺新道”。它是在楚越岭口。“古道”的基础上扩筑而成,是一条水陆兼程,以水路为主的秦通“新道”。它由湖南道县的双屋凉亭、麦山洞入江永县的锦江、岩口塘至广西富川的麦岭、青山口、黄龙(富阳)、古城。陆程全长为170多公里,经过三十多个村寨和城镇。路宽1米至1.5米不等。多为鹅卵石和碎角石铺成,也有用青石块铺垫而成的,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蜿蜒曲迴于巍峨的西岭山脉丘陵之间,北连潇水、湘水和长江,南结临水(富江),封水(贺江)和西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过“新道”紧密相连,成为海陆丝绸之路的主体,为楚越交流拓展了通途,开了湘粤桂交通的历史新纪元。另外,由于这条古道连潇水达贺州,所以人们将之命名为“潇贺古道”。
地址:广西富川文联
邮编:542700
——本文发表在《贺州日报》2004年9月7日报第3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3 8:02: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