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9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悟云 陈忠敏:释侬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3-8
注册时间
2004-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18 22:1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潘悟云 陈忠敏

一、“侬”的本义为“人”

在北部吴语,“侬”用于第二人称,可说是最具有吴语特色的语词。可是,凡是熟悉中国古典作品的人都会知道,古代的吴地是以“侬”作为第一人称的,例如:

《华山畿》第一首:“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子夜歌》第十六首:“年少当及时,蹉跎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

《读曲歌》第四首:“千叶红芙蓉,照灼绿水边。馀花任郎摘,慎莫罢侬莲。”

鲍照《吴歌》第二首:“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

《晋书·武十三王传》:“道子颔曰:侬知侬知。”

《玉篇·人部》:“侬,吴人称我是也”。

为什么“侬”字会从古代的第一人称变作现代的第二人称了呢?这要从“侬”字的本义说起。

在古代吴语中,“侬”字的本来意思是“人”,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文献的证明:

《孟珠曲》:“扬州石榴花,摘插双衿中,葳蕤当忆我,莫持艳他侬”

《读曲歌》第四八首:“诈我不出门,冥就他侬宿,鹿转方相头,丁倒欺人目”。“他侬”就是“他人”。

《寻阳乐》:“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

《读曲歌》第二七首:“闻欢得新侬,四支懊如垂,鸟散放行路,井中百翅不能飞”。“新侬”就是“新人”,“故侬”就是“故人”。

《包明月前溪歌》:“当曙与未曙,百鸟啼窗前,独眠抱被叹,忆我怀中侬,单情何时双”。

《子夜四时歌·夏歌》第十六首:“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

《读曲歌》第五九首:“作生隐藕叶,莲侬在何处”。“莲侬”一语双关,照字面此处“侬”即“人”,“莲侬”即采莲人。同时又谐音“怜侬”,“侬”为第一人称。

《南史·王敬则传》:“仲雄在御前鼓琴,作《懊侬曲》,歌曰: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

金陵是南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上层社会的士大夫大多从洛阳一带迁来,说的是中原话,而下层的广大居民大多是吴地土著,说的还是吴语。《颜氏家训》云:“易服而与之语,南方士庶数言可辩”,指的就是这种现象。(陈寅恪《东晋南朝之吴语》)。“侬”是最常用的吴语词,率先进入文学语言,特别是俗文学。由于南朝文化的强大影响,一批吴语词也逐渐地为其他地区的文人所仿用。翟题《通俗篇》卷十八《称谓篇》:“炀帝宫中喜效吴音,多有侬语。”例如:隋炀帝《嘲罗罗》就用”侬“字入诗。这时期描绘江南一带言语特点常用“吴侬细语”或“吴侬软语”,其中的“吴侬”明显就是吴人,即“侬”=“人”。《庄子·让王》:“石户之农”唐人成玄英疏:“农,人也。今江南唤人作农”。戴侗《六书故》第八云:“吴人谓人侬”。可见唐宋时代,江南方言的确还保留着“人”义的“侬”字。“侬”经常出现在唐宋诗词之中,大多就是方言的反映:

韩愈《泷吏》“比闻此州囚,亦有生还侬”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昔闻咸阳帝,近说稽山侬,或著仙人号,或以大夫封”。

范成大《馀杭初出陆》“村媪群观笑老翁,宦途何处苦龙钟,霜毛瘦骨犹千骑,少见行人似个侬”

范成大《秋雷叹》:“但愿吴侬言不验,共割黄云炊白玉”。

元好问《论诗绝句》“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还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韦庄《汉州》“北侬初到汉州城,郭邑楼台触目惊”。

罗虬《比红儿诗》第三十六首:“渡口诸侬乐未休,竟陵西望路悠悠,石城有个红儿貌,两桨无迎莫愁”。

戴复古《甘穷》“白尽须眉无可老,此身未死却愁侬”

二、“侬”读入登韵的解释

在现代吴语中,还有好多地方把“人”说成“侬”。金华地区的“人”大部分是泥母东韵,就是“侬”字。徽语严州片一些方言的“小孩”说“小侬”,即“小人”,徽语的底层就是吴语,所以严州片的“侬”就是从古代的吴语流传下来的。由于吴闽两语的东冬不分,所以下文提到的东韵都包括冬韵,而且如未特别说明,都指的是一等字。

兰溪

义乌赤岸

东阳横店

永康石柱

武义

汤溪

淳安

寿昌

noN

noN

nm

nN

nom

noN

noN

noN

noN

noN

nm

nN

nom

noN

loNnoN

丽水、衢州地区的一些方言也把“人”说作“侬”,东韵,试比较:

龙泉

松阳

开化

广丰

龙游湖镇

衢县太真

衢县长柱

n«N

neN

noN

n«N

noN

n«N

noN

n«N

neN

noN

n«N

noN

n«N

noN

但是也有许多地方读作登韵:

青田

丽水

缙云

云和

泰顺

龙游县城

浦江

neN

n«N

nain

nE

nE

n«N

n«N

noN

noN

nm

nom

noN

noN

loN

neN

n«N

nain

nE

nE

n«N

n«N

整个温州地区“人”都读如“能”,以往的著作都认为它的本字就是“人”字,这除了词义相同以外,主要还有音韵上的原因。第一,温州的登韵和真韵的舌齿音都读作aN,第二,日母有可能读作n,如“日”文读zai,白读ne。但是丽水地区一些方言中的真韵和登韵有别,如青田的登韵读-eN,而真韵读-aN。“人”说neN,显然是登韵而不是真韵。如果承认温州的“人”跟丽水地区的“人”有同一的来源,我们只能认为温州naN的本字不可能是“人”字。此外,上述温州话中的日母可读作n-、真韵可读作-aN,也只是指声韵分开来而言,如果从声韵配合角度看,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真韵的-aN是不跟t-th-n-配合的。

丽水地区的“人”有登韵和东韵两种形式。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它们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来源;另一种可能是,它们的来源相同,其中的一种读音是另外一种读音的异常变体。第一种可能性显然不大,丽衢片各方言的语音差别虽然很大,但是基本词汇大体上都是同源的。“人”在龙游县城读如“能”,在龙游湖镇读如“农”,像“人”这样的基本词,在一个县内会有不同的历史来源当然是不大可能的。再说,我们实在也找不到“人”这个词有登韵读法的早期文献证据。所以我们倾向于采取后一种解释,即登韵和东韵的形式同源。而且认为东韵是原来的形式,登韵从东韵变化而来,理由有二。第一,如上文所述,古代吴语称“人”为“侬”,这有大量文献的根据,认为丽水地区“人”义的词从古代吴语发展而来,是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第二。丽水北面的金华地区和南面的闽语区,“人”都说“侬”,从地理的连续分布考虑,丽水的“人”义词最有可能是东韵的“侬”。第三,下文我们将会讨论到,东韵在吴语的许多地区都发生了非圆唇化而读如曾摄。

那么,吴语的一些东韵字怎么会变成曾摄字了呢?对于这个问题,闽语中的各种形式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东韵在闽语中有文白两套读法,以福州、厦门为例:

文读

tuN

nuN

suN

kuN

phuN

白读

tOyN

nOyN

sOyN

kOyN

phuN

文读

tN

nN

sN

kN

phN

白读

taN

naN

saN

kaN

phaN

各地方言的文白异读,白读的历史层次都比文读早得多,文读一般是中古以后的移民带来的。下面,我们就专门来讨论东韵的白读音。

(一条缝,读如一等)

蛮讲

th«N

k«N

«N

p«N

福州

thOyN

kOyN

OyN

phouN

福鼎

theN

keN

eN

phuN

建瓯

thN

kN

N

phN

建阳

hN

kN

oN

phoN

松溪

thoN

koN

xoN

phoN

尤溪

th¶N

k¶N

¶N

ph¶N

蒲田

haN

kaN

aN

phaN

厦门

thaN

kaN

aN

phaN

中原地区的东韵从上古到现代都带圆唇元音,所以,当东韵字最初从中原地区传入闽地的时候,应该是带圆唇元音的。东韵在闽北山区就保留着比较古老的的读法,其他地方读作非圆唇音,应该是后来音变的结果。如果认为以上各种形式有共同闽语的来源,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以下的变化公式:

uNµN¶N(尤溪)>«N(蛮讲)>eN(福鼎)>aN(厦门)

以上的现象同样发生在吴语,只不过北方话对吴语的影响比闽语更强一些。吴语大部分的东韵字在北方的影响下已读如中古层次了,只有少数几个词还保留着不圆唇的主元音。例如丽水的通摄一等读oN,三等读ioN,但是“松毛”的“松”(《广韵》祥容切),却读þüiN2;“施粪”说“种粪”,其中的“种”读tþiN5,都读作蒸韵。东、唐两韵在丽水话中已经合流作-oN,但是“红”“黄”两字是很常用的字,实在不容混淆,“黄”按规则变作úoN2,但是“红”却读2,跟东韵的普通读法不一样。“红”字原来可能读ú«N2,为了跟“黄”字相区别,,它不跟其他的东韵字一道变作úoN2,而是作为强式保留原来的hh«N2,以后变作2。“凶”字,温州文读作þy1,在口语中则读作þiaN1,显然是从钟韵读入蒸韵,跟丽水的“松、种”同。“凶”在青田读þieN2,也作蒸韵。这种变化跟闽语的情况几乎完全一样:

uNµN«N(丽水)>eN>(青田)>aN(温州)

既然丽水的“松”可以读如“层”,“种”可以读如“竞”,温州的“凶”可以读如“兴”,那么这两个地方的“侬”读如“能”也就不奇怪了。

这条音变的分布很广,可能一直影响到北部吴语。常熟、昆山、沙州、太仓、溧水以及上海嘉定县外冈乡的第二人称“侬”都读n«N2。此外,苏州市郊及吴江、昆山一些乡村东韵读如登韵:东=登,懂=等,冻=凳,同=腾,农=能,棕=增,从=层,聋=楞,韵母都是«N。东韵读如登韵现象遍及苏州周围的乡村,如陆墓、太平、长桥、胥口、郭巷、金山等地都是这种读法。据木渎镇的一位老人说,现在青年人东登,但是年纪大的人和乡下人仍然是东登同音,文革期间有人把“东方红”读成t«N1f¢)1hh«N2,还为此闹出了政治笑话。可见,东登的语音特点是从苏州城里逐渐向四围农村扩散开来的,也许苏州城里在古代的某个时期也是东登同韵,在中原音的影响下东韵改读作圆唇元音韵,以后影响四围。绍兴“灯笼壳打老姥”(义:假打真疼,“老姥”=“妻子”)、“瞎漆皮灯笼”(胡来、瞎干)中的“笼”就读如登韵l«N。吴江县“吴淞江”读2s«N1k¢)1,其中的“淞”也读登韵。吴淞江是太湖流域非常有名的一条江,因在吴国境内,故曰“吴淞”,吴江县即因其得名。地名的读音往往比较古老。

东韵的非圆唇读法还延伸到客赣地区的武平、宁化、三都、赣县、大余、茶陵、永新、吉水、醴陵、宜丰、平水、修水、安义、阳新、宿松等地,反映了吴闽两语跟客赣之间的历史联系。

东韵读入登韵的音变时间已难以确定,但是决不会早于六朝,因为在六朝吴歌中东、登俩韵还是分得很清楚。而且“侬”字都跟通摄字押韵,如前引《孟珠》八曲之二“侬”跟“中”叶韵,《读曲歌》第六九首:“下帷掩灯烛,明月照帐中,无油何所苦,但使天明侬”,《襄阳乐》第五首:“烂漫女萝草,结曲绕长松,三春虽同色,岁寒非处侬”,同曲第七首:“扬州蒲锻环,百钱两三丛,不能买将还,空手揽抱侬”,都是与通摄字押韵。这条音变在宋代肯定已经发生过了,因为戴侗的《六书故》就已记载“人”义的“侬”在当时的温州读如“能”。我们猜想,在六朝的时候,吴语的东韵字还是带圆唇主元音的。后来吴语跟闽语的东韵主元音都发生了非圆唇化。中古以后,北方的移民大量南下,又把带圆唇元音的东韵读法带到江南。这种有权威性的读法先是把原来非圆唇的东韵读法挤到白读系统去,接着又逐渐地取代了它们在口语中的位置。非圆唇东韵字的字数从福建到苏南逐渐减少,正反映了北方读音从北向南的影响力。

在绝大部分的北部吴语中,“人”都是日母真韵的读法,跟北方话一样,但是在个别农村的词语中,还保留有“侬”的说法。例如宁波、鄞县、镇海称妻子为“老侬”,邻县的余姚县、上虞县则称妻子为“老人”,宁波郊县镇海县(今属北仑区)老年人称自己的丈夫为“男侬”。《鄞县通志·文献志》词条“老公、男人、男侬”下曰:“甬称夫曰老公,盖与妻称老婆对言,又称为男人,则与称妻为女人对言,又称为男侬,则与称妻老侬对言。“《越谚肯綮录》:“越地俗称新妇为女”“ ”即“侬”。不过这几个地方的“侬”读三等njyoN2。“侬”的这种三等读法虽不见于古代的字书,但见于其他一些方言,如苍南蛮话的“人”说noN2又说üioN2。蛮话的真韵只有重纽三等读-ioN,如“巾”tþioN1,“衅”þioN5,其他真韵字都读in,所以此处的üioN2只能是通摄字。苍南金乡是一处很特殊的方言岛,处于蛮话的包围之中,方言近似北边吴语,“人”说üyoN2。由此看来,“人”说“侬”是古代吴、闽的共同特点,真韵的“人”是从北方来的。

三、“侬”的语源

“侬”字不见于《说文》,当是后起字。“侬”的本义虽然可确定为“人”,但找不到上古文献的根据,甚至跟“侬”同音的字中也找不到跟“人”义有什么关系。于是这个词的来历必然会引起语文学家们的猜测。

黄典诚先生(1980)引《说文解字》“农,耕人也”,以为“侬”即“农”字,“农”从“耕人、农人”义引伸为圆颅方趾之人的统称。这种词义的延拓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缺乏文献的证据。再说吴语地区一般也不称农人为“农”,就连“农民”一语也是从北方传过来的,所以“农”从农人的称呼转为一般人的称呼也就无从着落。

周大璞先生(1986)引清人雷浚《说文外编·人部》“侬”字下说:“侬即奴之声转”,以为“在当时北方方言中,奴是下对上的谦称;而在南方某些地区,奴转为侬,于是人们便用侬作为自己的谦称”。周先生在文章中举了好多南朝用“奴”作贱称的例子,同时也举了一些“奴”字用作昵称的例子,这些例子都是很正确的。不过这些“奴”字就是“奴才”的“奴”,跟“侬”字毫无干涉。周先生引《读曲歌》“冥就他侬宿”,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暗地里却去同别的贱人睡觉”,“侬”是贱称(案,“冥”应作晚上解,“冥”的这种用法至今还见于闽语)。说此处的“他侬”是贱称,只是周先生的理解,见仁见智难以说清。但是前引《孟珠曲》“葳蕤当忆我,莫持艳他侬”中的“他侬”就只能是“他人”,这两句诗是说,看到石榴花这么茂盛,可要想到我呀,切切不要把这样美丽的花拿给其他人。如果把此处的“他侬”解释作“贱人”岂不大煞风景。至于《夏歌》中的“无侬不握扇”就是“无人不握扇”,更没有什么爱憎可言。有些吴方言中第二人称虽然说“奴”,从下文鄞县的材料看来,那是从“侬”变化而来,还没有什么文献资料或活的语言材料可以证明“奴”会变作“侬”。

吴闽两语中,有许多词语找不到汉语的根据,很可能就有古百越语的来源,例如“洋”在这两种方言中都有“田野”义,常见于地名,在浙江一带为了区别于“海洋”的“洋”,把它写作“土”旁。它跟傣语“平野”义的jaN显然同源。作为地名其分布区域恰恰就在古百越语的中心地区。“侬”的地域分布除了吴闽两语以外,还见于徽语,如寿昌“小孩”说“小侬”。客赣方言中的“人”虽然不说“侬”,但是“侬”作为“人”义还残留在一些方言的人称代词里,如都昌、宿松、余干“我、你、他”说“我侬、你侬、他侬”。广西的藤县也有“人”义的“侬”,如“侬儿”即“人儿”,义为“小儿”,同时作第一人称代词:“你去侬又去”(你去我也去)“人nok(人家)吃饭侬吃粥”(人家吃饭我吃粥)(马蓉芳1987)。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南人以鸡卜,其法以小雄鸡未孳尾者,执其两足,焚香祷所占,而扑杀之,取腿骨洗净,以麻线束两骨之中,以竹挺插所束之处,俾两腿相背于挺之端,执挺再祷,左骨为侬,侬者我也;右骨为人。人者所占事者”。岭外人自称为“侬”,但是“人”是不是称“侬”,文中未提及,文中的“右骨为人”的“人”显然是“他人”的意思,并不是泛称的“人”。但是韩愈的《泷吏》一诗则说明,岭南“侬”也为“人”义。《泷吏》一诗是韩愈被贬岭南时所作,诗效岭南人语,故多用“侬”字。下面我们把这首诗的前部分抄摘于下: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往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东吴。东吴游宦乡。官知自有由。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侬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官今行自到。那遽妄问为。不虞卒见困。汗出愧且骇。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罢。岭南大抵同。官去道苦辽。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於船。牙眼怖杀侬。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圣人於天下。於物无不容。比闻此州囚。亦在生还侬。

韶州乐昌有昌山,有乐石泷,在县上十里。韩诗仿岭南人语,故称“人”为“侬”。从以上几例可见,“侬”的“人”义用法,从长江沿岸一直延伸到岭南、广西,分布于古百越人居住的广大地区。考古学的发现告诉我们,文化现象的分布跟人种的分布往往互相叠合。“侬”的地理分布跟百越人分布地区的重合,也许就是这个现象。

许多民族对“人”的称呼也就是族称或自称。古代吴人称“人”为“侬”,自称也为“侬”,《洛阳伽蓝记》:“吴人自呼阿侬”,《异苑·鬼仙歌》:“登阿侬孔雀楼,遥闻凤凰鼓”。其中的“阿”可能是吴语常用的词头。上海的青浦和浙江的平湖第一人称又说/0nu2nu2noN2的一种音变,衢县说a0n«N2,金华说a0/noN2,都还作“阿侬”,跟《伽蓝记》所说几乎吻合。所以,我们自然会猜想,“侬”可能是古百越语词,意义为“人”,又用以自称。

一般认为,现代的侗台族就是古百越族的后裔,所以,如果认为“侬”字为古百越语的遗留,就必须到侗台语中去寻找证据。侗台语的自称有好多种。一种是dai及其变体taithailai/jui之类,泰族的“泰”、傣族的“傣”、布依的“依”,黎族的“黎”都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种,如云南侬族称phunN,壮族在广西中、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自称poutsuNpouþuN,广西西部有些地方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部自称punoN(韦庆稳、覃国生1980)。这类族称与“侬”的形式noNüioN(蛮话)很接近。明邝露《赤雅》和雍正《广西通志》卷92记载:“僮(壮)人善鸡卜,其法不一,以雄鸡雏执其两足,鸡匠焚香祷祈,占毕杀之,拔两股骨,净洗用线束之,以竹筵插束处;使两足相背端,执称祝,左骨为侬,侬者我也,右骨为人,人者事也,视两骨所有细窍,以小竹筵长寸许偏插之,斜直偏正,任其自然,以定吉凶。其法有十八变:直而正,近骨,吉;曲而斜,远骨,凶”(谢启晃1989)。这段记录与周去非的《岭南代答》相仿,不过明确指出这是壮人的习俗,所以“侬者我也”一定就是壮人的自称。更早的记载有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记宋神宗元丰年间吴处厚为大理丞时,断岭南宾州(今广西宾阳县等地)案件,有个人叫韦庶(当是壮族),被人杀害,怀疑其尸体在潭中,但是打捞不到。韦庶的妻子占鸡卜,祷告说:如果得侬卦,尸体就在潭中;如果得裹卦,则在别处。结果得侬卦,果然在潭中找到尸体。在壮语中,“我”或“人”并不读作“侬”音,只是在鸡卜的卦名中保留这个意义。宗教活动的名称世代相传,有很大的稳固性,它反映了壮族人在古代可能自称“侬”,有些壮族人自称punoN,正是这种古老称呼的遗留。

自称“侬”的不仅是壮族,苗瑶族的自称或族称也有类似的词语。有些苗瑶语的“人”与吴闽语的“侬”及其变体是非常相似的,如布努自称nunu(<mlu),浙江龙游也自称nunu,花垣吉伟苗语自称þoN(<hloN),很像苍南蛮话的üioN2和金乡的üyoN2。金华人称的复数形式后加“侬”:“我(声母脱落)侬、汝侬、渠侬”,这跟闽语的表达方式相仿。但是“此处的“侬”已变读作l¢N2,跟龙胜、蒙山瑶语和宗地苗语的称人量词lan很接近。据李永燧先生(1983)的历史比较结果,“人”在有些苗瑶语中作n-,实际上来自ml-,我们设想吴闽两语的“侬”也有可能来自mloN。汉语有些泥(日)母字跟明母字的谐声关系就反映了从ml-变作n-的音变,例如“柔”日母,“猱”泥母,声符“矛”则为明母;“迩”日母,“祢”泥母,同声符的“弥”则为明母。从蛮话、金乡“侬”字的异读ü-看来,“侬”字在古代不大可能是一个简单的n-,否则我们就难以解释n-为什么会变作ü-。所以,“侬”字也不排除有mloN(>noN)的来源,l-则是有可能变作ü-的,。对于古百越语的性质有很多猜测,有人说它跟南亚语有关系,有人说它跟苗瑶语有关系,更多的人则认为它跟侗台语发生关系,笔者也认为它跟后者更接近。但是侗台语跟苗瑶语之间的内在的联系确实很密切,这两个民族与古百越族之间也许有某种共同的联系,其族称之间的共同之处也不是没有可能。侬”字的进一步讨论,也许会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线索。

四、吴语的人称代词

现代吴语中,第二人称说“侬”的仅仅限于北部吴语的部分地区,绝大部分的吴语,人称代词是“我、你、渠”。上海的hhi,有人写作“伊”,因为是阳平字,跟闽语读作阴平的“伊”语源不同,Edkins(1853)记录的上海话第三人称单数为“伊”ihhi]或“其”kidüi],两者可以互读,但城里读“伊”居多。康熙二十三年(1684)和乾隆十六年(1750)《上海县志·卷一风俗》都明确记载当时上海第三人称单数为“渠”或“渠侬”。可见,上海的“伊”是从早期的“渠”变来。第二人称在闽语中基本上是“汝”。在吴语中除了作“侬”和“奴”(<侬)的那些方言以外,长兴、安吉、湖州、德清、余杭、萧山、富阳、浦江、东阳、汤溪、宣平、仙居、黄岩作4,象山、宁海、新昌、兰溪、永康、三门、临海、天台作4,诸暨、开化、衢州、龙游、江山、丽水、缙云、青田、松阳、龙泉、庆元、景宁、乐清、温州、永嘉、瑞安、平阳、文成、泰顺说nji4,遂昌说njie4。在大多数的吴语著作中把它定作“你”或'尔'字,在许多吴方言中日母止摄字的确有相同的语音变化。不过,梅祖麟先生把它定作“汝”。从历史的来源看,吴语的第二人称原来应该是“汝”。南朝民歌第二人称用“汝”,“汝”和“你”在当时有明显的南北方言分别。《世说新语·排调》记载:“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万寿春。帝悔之。”上述的史料记载非常明了地告诉我们,当时南方方言第二人称是“汝”,而且,这一点在当时的北人,如晋武帝,看来颇具南方地域色彩,言下之意就是当时的北方方言里,第二人称不用“汝”,否则晋武帝口中不会说出“南人好作尔汝歌”,而孙皓也不会在所作的南方民歌里连用四个“汝”字。此外,认为吴语中的第二人称来自日母鱼韵,在语音上也解释得通,所以本文暂从梅祖麟先生之说把吴语的第二人称定作“汝”。

北部吴语的人称代词后面往往加“侬”,冯梦龙《古今谭概·杂志》第三十六:“嘉定近海处,乡人自称曰‘吾侬’、‘我侬’,称他人曰‘渠侬’、‘你侬’,问人曰‘谁侬’。夜间有扣门者,主人问曰‘谁侬?’外应曰:‘我侬。’主人不知何人,开门方识,乃曰:‘却是你侬。’后人因名其处为三侬之地。”元好问诗中的“渠侬”显然就是类似方言的反映。在现代的北部吴语中,还有这种说法的遗留: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嘉定娄塘

noN

hhE)hhE)noN

iinoN

青浦练塘

/

nunu

hhi

奉贤

no

松江

nu

nu

hhi

Ano

平湖

NNnun«µ

iin«µ

a/nu

嘉兴

n«u

ne

ii«/ne

嘉善

hh¢/nu

iinu

海盐

hho/noN

ne

ihhe/ne

hho/n«u

hhie/ne

桐乡

unu

n«µ

ihhi«/n«µ

hhu/n«µ

宁波

NoNo

n«un«u//

düidüin«u

n«u

鄞县通志

NoNo

noNnoN

düidüinoN

金华市

aa/noN

/noN

g«µ

义乌赤岸

düoN

/noN

gaµ

兰溪

/noN

龙游县城

nunu

n«Nn«N

龙游湖镇

nunu

noN

衢县太真

aan«N

n«N

以上的这些说法一直分布到客赣方言: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都昌

nuNnuN

gEgEnuN

宿松

NoNo

n«N

khEkhE

余干

NaNalN

njinjilN

tþiEtþiElN

上面的有些吴语中“侬”字作“奴”,周大璞先生(1986)认为“侬”从“奴”变来,但是从鄞县通志所记跟现代宁波话的比较看来,情况恰巧相反,倒是“奴”从“侬”变来。《鄞县通志》记载的单数人称代词有二套:“我、我侬,你、你侬,渠、渠侬”,并且说“我读如牙俗音上声,”“你读若吴俗音上声”“渠读若其上声”“侬音农”,上表《鄞县通志》的人称代词形式就是根据这些描写推导出来的。在现代的宁波话里,人称代词的语音形式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n«u显然是从noN变来,韵尾-N变作-u跟日语用nou对译“侬”字是同样的道理。第二人称受后头noN的声母同化变作,不过单说的时候仍然还是。海盐的第一人称为hho/noN,又为hho/n«unoNn«u互读,也可证明n«u就是noN的一种音变。n«u则进一步变作nonu诸种形式。平湖的第一人称nu,第三人称in«µ;桐乡第一人称为unu,第三人称为hhi«/n«µ,都说明nun«µ之间的关系。金华岩下“别人”说“别n¢o”,,宁波“谁”说zo/n«u,显然各为“别侬”,“孰侬”。

为此,我们对吴语和闽语中的“侬”的变化作了如下的设想:

┌─────────────┴────┐

n o N (嘉定) n u N

n µ N

北部吴语 南部吴语和闽语

┌────────┴───────────┐

n « µ (平湖、桐乡) n ¶ N (尤溪)

n « u (宁波)

n « N (蛮讲、丽水)

┌─────┴────────┐

n o n « (嘉兴、嘉善) n e N (福鼎、青田)

(松江 ¢/ n o

n a N (温州)

n u (松江) l a N (厦门)

第二人称“汝”最容易失去元音变作,例如湖州、长兴、德清、余杭、富阳、仙居、黄岩、东阳、浦江、宣平、常山等地的第二人称都是,此外,昌化、萧山、新昌、宁波、象山、宁海、临海、天台、兰溪、汤溪、永康等地的第二人称说,显然是从变来。noNnu)变作noNnu)是很容易理解一种音变,这就是许多吴语中的第二人称会是“侬”noN或“奴”nu的原因。宁波的n«u就是n«u的合音形式,现在中青年的第二人称是n«u或者,但是还有少数老派还说n«u,。乾隆十五年《上海县志·卷一风俗》记载的早期上海话单数第一人称“侬,吾侬”,第二人称“汝,尔侬”,第三人称“渠,渠侬”,跟《鄞县通志》所记差不多。第一人称还说“侬”,跟古代的吴语同,但是已经出现了“我侬”(吾侬),正是这个“我侬”后来发展为“我”,并且取代了“侬”的第一人称地位。第二人称记作“汝”而不记“你”,可见其读音不会是ni,而是nu之类。但是“尔侬”的“尔”又不同于“汝”,大概用来记录,以区别单说的“汝”,“尔侬”即noN。但是当时第二人称没有单说作“侬”的,而Edkins(1853)的记录中第二人称则只说“侬”noN,显然就是从“尔侬”省略而来。在有些方言中,第一人称读作,受后接noNnu)的声母同化,变作,也会发生上述方言第二人称的变化:noNnu)>noNnu)>noNnu),像上海郊县就出现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地方第二人称读nu,这些地方有松江县的泗联乡,青浦县的青浦镇、环城、朱家角、沈巷、盈中、徐泾、大盈、香花桥、重固、赵屯、白鹤、西岑、莲劢、练塘、小蒸、蒸淀、金泽等乡。有些地方则第一人称读nu,如松江县的仓桥、五里塘、华阳桥,金山乡的新农、松隐、亭林、朱行、山阳等乡。

当然,“侬”的语音演变分南北两种类型,也只是一个大概的分法,其间有交互穿错的地方,如常熟“侬”作n«N就属于南部的类型。

吴语的人称代词还有一些很特殊的形式: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湖州

zdüi

绍兴

ze/No

ze/no/

ze/hhi

南汇惠南

ze/Buze/noN

ze/hhi

嘉定

z«/

z«/noN

z«/i

宝山城厢

zhhi

松江

z«/nu

zhhi

这些人称代词往往表示一种强调,可视为强调式。强调式前缀从“是”()变来,“是我”“是侬”“是渠”有强调的意义。吴语中的封闭类词在弱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促化,“是”字促化作z«/ze/跟词尾“子”在常州等地促化为“则”是同样的道理。今绍兴方言表人称代词强调式的“是”,跟系动词的“是”同音,都读促声化的ze/。“是”加在三身代词前表强调,加强其指示性,在唐五代的白话著作中屡见。如:

杨坚举目忽见皇后,心口思量:“是我今日莫逃得此难?”(韩擒虎话本《敦煌变文集》198)

师云:“我适来龙头蛇尾,是汝不知。”(《祖堂集》4·28)

师云:“体在妙处,莫将作等闲。到这里不分贵贱,不别亲疏,如大家人守钱奴相似,及至用时,是渠不得知东西……”(《祖堂集》2·131)

温州的强调式前缀为kha5ha5):kha5我,kha5你,kha5渠。郑张尚芳先生认为kha5为百越语的底层词,可与壮语“自已”kak(龙州壮语kak)比较(藏语强调人称代词也常加上“自己” -ran)。不过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温州的“给”义说“丐”kha5,恰与强调式前缀同音。试比较下面两段对话:

谁去呀?,我去。

谁去呀?,丐(给)我去。

后者的回答在“我”前加了“丐”(给)显然有强调的意味。在这种句式中“丐”字渐渐虚化作一个表强调的词头,失去了原来“给”的语义,以后又为其他句式所用。

宝山的强调式为hh«/8,来源待考。

至此,我们可以把吴语人称代词的变化总结如下。

北部吴语的最早形式应该是“侬(阿侬),汝,渠”,这已有许多古代文献资料的证明。第一人称在金华的a0/noN2、青埔练塘的/a0nu2、松江的¢0no2、平湖的a/0nu2、衢县太真的a0n«N2,都还保留着古代“阿侬”的形式。乾隆十五年《上海县志》记录当时的上海话第一人称还是“侬”。龙游第一人称“奴”nu2是“侬”的变体,是古吴语的第一人称“侬”在现代方言中的遗留。第一人称“我”是北方传过来的,在南朝的吴歌中,第一人称几乎都是“侬”,但是也有个别地方用“我”,如《子夜四时歌·夏歌》:“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反覆华簟上,屏帐了不施,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在当时的金陵,士族大多迁自中原,所以他们的诗歌中第一人称都用“我”,但是广大的下层社会说的还是吴语,所以在吴歌中第一人称多用吴语“侬”。不过雅语的成分已经逐渐影响吴语,北方的第一人称“我”也就渐渐地在吴地通行起来。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现在可以得出北部吴语第一人称从“侬”变作“我”,第二人称从“汝”变作“侬”的过程了:

古代吴语

侬/我侬

汝/汝侬

渠/渠侬

我侬/我

汝侬/汝

渠/渠侬

我/我侬

侬/汝侬

渠/渠侬

不过,上述的变化过程也只是一个很粗略的概括,实际的情况比这还要复杂。如松江县的仓桥、五里塘、华阳桥等乡第一人称已经从nu2,合并作nu,第二人称的“汝侬”中的“汝”读4,它也要跟后头的nu2合并作nu2,但是那样一来就要跟第一人称相混。于是第二人称就挪用了强调式的“实奴”(是侬)ze/nu2,不过失去了原来的强调意义。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金山县的新农、松隐、亭林、朱行、山阳等乡,甚至“实奴”又合音作zu2

武义的第一人称为aN2,遂昌第一人称复数为“aN2些侬”,aN2的来源不明,从整个吴语的人称系统看来,它不大可能是“”,我们猜想,它最有可能是a0noN2(阿侬)的合音,因为在金华、衢州第一人称都有说作“阿侬”的。

义乌赤岸的第一人称说düoN2,可能是一个不明来源的语素dü-跟“侬”的合音词。不过也可能它就是“侬”字,上面提到过,“侬”在蛮话又读üoN2,如果它是一个禅母的异读,在义乌读düoN2也就不奇怪了。

参考文献

黄典诚1980闽语人字的本义《方言》1980-

马蓉芳1987藤县方言考《广西师大学报》1987-

李永燧1983关于苗瑶族的自称──兼说“蛮”《民族语文》1983-

蒲立本1962The consonantal syustem of Old Chinese,Asia Major

孙宏开1982《独龙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韦庆稳、覃国生1980《壮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谢启晃等1989岭外壮族汇考,广西民族出版社

雅洪托夫1960a上古汉语的辅音声母《汉语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60b上古汉语的唇化元音《汉语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张尚芳1987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

周大璞1986释侬《湖南师大学报》1986年增刊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haeg mbweng haeg mb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5-1-7 06:16 , Processed in 0.172027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