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汉语
无论汉语有多少个方言,每个方言的差异即使很大,但是各方言所使用的文字一般来说都是汉字,这样他们或者采用标准汉语语音来念汉字,或者采用“汉字四川音读”、“汉字东北音读”、“汉字粤语音读”等等。虽然各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远比语音上的差异要小得多),但是他们的语音共同指向了汉字,或者说都能以汉字为各方言语音的载体。
文字是什么?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有声语言依靠声音媒介传递信息,因此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是视觉符号,只要有光线随时随地都可以看。文字的这种功能可以把语言的信息“固化”下来,传之久远。
如果囿于“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这个概念,那么汉语各方言就应该各自创立符合各自语音系统的文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是否可以倒过来想,文字是意义的载体。也就是说我们首先把意义赋予特定的文字,再用这代表特定意义的文字表现、记录信息。从而文字成为信息、文化的载体。这样一来,不管你是来自哪一方言,只要你受过相关的教育,那么即使你念不准某字的音,但你却能看得懂,从而你也就获得了信息。当然我们肯定要确立标准音,目的是统一口头上的交流。
现实中,假使我生在南方言区,你生在北方言区。或许我们八辈子都不可能面对面进行口头上的交流。但是用你我都看得懂的文字(念起来语音不一定都一样)写的文章,至少我们能从中获得信息。
我的认识
统一的文字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民族语言、保护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民族被同化,这仅是对待文字的消极的做法。语言、文化,以及民族都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在社会结构中,这些都属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族的发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两者不可缺一。物质文明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的进步。而经济的进步却缺少不了文化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应该着重从经济方面来考虑语言文字的建设。为了发展经济,需要统一的市场;统一的市场便需要统一的交流工具。语言,则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因此也就离不开统一的语言文字的帮助。
要发展民族,要使民族得以进步,需要统一的语言文字,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一部分同胞作出某种程度上的牺牲。
对于僚区的发展,我们不乏热心人,但是我们缺少的是“激进分子”。这担当“激进分子”的重任,首先就应该落在爱族的知识分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