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7月14日港资台省《苹果日报》论坛 http://www.appledaily.com.tw/template/twapple/art_main.cfm?loc=TP&showdate=20040714&sec_id=5&art_id=1080992
艺人孙燕姿于七月四日晚间,在大陆成都举行的演唱会上,高歌了一小段著名的《康定情歌》。事后,居然被所谓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音协)告上法庭,要求高达十五万元人民币的版权费。报导称此项纷争牵涉到演唱会主办单位与音协之间的角力,与这首《康定情歌》版权究竟属于谁的根本问题。虽然孙燕姿的经纪人林明蓉希望大事化小,马上在次日公开声明这件事是「误会」,并没有牵涉版权费等问题。但是这则新闻看在早年自幼成长在康定省城的西藏籍笔者眼里,诚然觉得不可思议。
原词描写季节景致
笔者是从小在康定求学的关外藏人,对于《康定情歌》的来龙去脉,知之甚详。笔者早在一九三三年就听过,康定「金家客栈」老板的两个很喜欢唱歌的女儿金秀枝与她的姊姊有事没事的哼着藏、汉两个版本的《康定情歌》。因为金秀枝的母亲是康定当地的藏人,而金老板却是个到此落户的汉人,所以金秀枝从小自然会唱原腔调的藏文歌曲,闲时就以藏文歌曲的旋律来填上汉词换着唱。原来藏文版的《康定情歌》歌词的大意是描述春、冬两季大自然不同的景观,与当地藏民生活的异同。歌词原意与后来填上汉文歌词的男女情怀截然不同。
这首藏文歌曲,据说原来是由住在康定的藏人族群中被称作「嘉库瓦」(搬运工人)所编造传唱的民谣,创作的时代已不可考。这群嘉库瓦藏族妇女以搬运货物为职业,她们通常将一批一批的货物背在背上,由康定城的南门或北门,分别送往城内的十八所锅庄,习惯上她们都会一路上唱着藏文的歌谣打发时日。
藏族小调人人传唱
汉文版的《康定情歌》所以后来能在内地大肆风行,主要在于抗战快胜利时,名舞蹈家戴爱莲女士,前来康定收集当地民歌。当时她曾经求教于格桑悦西与邦达多吉两位太太,而这两位藏族妇女并不识五线谱,后来她们私下向当时在康定的县国民党部上班的笔者,取得该首歌的简谱,交予戴爱莲带回内地。另外在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重庆设有青木关国立音专。又在康定成立国立政治分校。校内有位东北籍的朱同学,她平常就喜欢唱《康定情歌》,后来她与另一位康定简宜师范就读的邓育美先后因为抗战复原,而往南京的边疆学校就读,得以将这首歌带往首都传播,更加上名歌手喻宜萱女士的南京演唱会,使得当时蔚为风气,民间男女人人爱唱。
记得两年前,大陆方面一度讹传《康定情歌》的歌词是由王洛宾所作。所幸康定人士郭昌平先生当时曾出面【抗】议,郑重的否认外地人王洛宾是我们康定情歌的原作者。笔者对于此次大陆所谓(音协)号称拥有《康定情歌》的版权,并且强行向孙燕姿小姐无理索取版权费事件甚为愤慨。任何人如果知道《康定情歌》根本就是源自康定藏族的民谣,一定会向那个在中共当局卵翼下死要钱的(音协)骂一声:无耻!因为,追根究底这首《康定情歌》的版权,实际的归属权应该是属于我们西藏妇女的,而绝对不是属于一九四九年以后任何形式的汉人或其他的什么团体!
中国音协无权索费
据笔者了解,在一九三三年(民国二十二年)金秀枝所唱的「跑马溜溜的山上……」那首《康定情歌》的藏文原文「亚卡泼喇喜桑……」还是由她用藏语首度教给金秀枝唱的。如此说来,汉文版的康定情歌,版权似乎应该属于母亲为藏人的金秀枝,而非那名不见经传的(音协)。笔者认为不管在大陆还是在【台】湾,任何人包括孙燕姿小姐在内的汉人,都有充分的权利去唱那首源自西藏歌谣的《康定情歌》。最起码,我们西藏人允许你(妳)们大胆的去唱这首西藏歌。而我等来自康定(又叫打箭炉)的藏人是绝对会保留,向那个所谓「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挑战版权的基本权利。
吴香兰
作者为前藏族国大代表,现居加拿大多伦多市
注释:国大代表即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大会 http://www.nasm.gov.tw)
(网易文化自助餐 鲁迅论坛 发布时间 2004/07/14 23:23:57 by 吴识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