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发展史初探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州市510275) 李溱
壮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与汉瑶等民族的长期交往和接触中,形成了自己的医学—— 壮医。
1 壮医的起源与发展
从壮族地区发掘的新旧石器时代的文物中,发现了不少可供医学用的砭石、陶针、骨针。由此可见,壮族人民很早就会制造了简单的医疗工具。壮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大致分期如下:
1.1 先秦时期的壮医药在武鸣西周末年的古墓中,出土了两枚青铜浅刺针。经考证,与古人对”微针”的描述是一致的,是两枚浅刺用的医疗用针 广西“微针”是迄今为止在我国拯围内唯一见诸报道的、年代最早的“微针” 考古实物说明,壮族先民是最早用针牵疗法的民族之一。先秦时期,壮医对药物也已有所认识 但这时的壮医药还处于萌芽阶段。
1.2 壮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壮医药通过汉魏六朝的发展,于唐宋之际,已大致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骨刮、炙法、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形。
1.2.1 对瘴、疠的认识史书对壮族地区的瘴疠等多有记载,如《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 ”范成太在《桂海虞衡志》也称:。两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春日青草瘴夏日黄梅瘴:六七月目新禾瘴:八九月目黄茅瘴。”可知这时的壮人,已经知道按发病季节对瘴疠进行分类。
1.2.2 对解剖及生理病理的认识北宋庆历年间,宜州发生了一次壮族农民起义,统治者杀害了区希范、蒙干等义军首领,并命宜州医人对尸体进行解剖,绘下《区希范五脏图》。这是有记载的我国医史上第一张实绘的人体解剖图,并从医学角度进行了一些描述,如:“蒙干多病嗽.则肺胆俱黑;区全少得目疾,肝有自点”……
1.2.3 土司制度对壮医药发展的影响 广西土司制度渊源于秦汉的土官土吏,在此后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正是壮医药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土司制度下,官方和民问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医药人员明代嘉靖十年,壮族聚居的40多个州府县土司均设有医学署,而且这些医学署的医官主要由壮族人士担任宋代羁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的母亲阿依,就是一位医术颇精的女壮医,擅长骨伤科。清道光年问,在忻城县土司衙署西侧曾建起一栋“大夫第”,莫氏土司第十九代孙莫述经就是当时的专职医生。壮族人民十分推崇名医、神医、药王,不少地方建有药王庙.如忻城现仍保存有一座。三界庙”,相传“三界”就是壮族的一位神医土司对壮医药的褒奖,也促进了壮医药的发展,如庆远协左营三司把总曾赠给名医谭靖修的一块牌匾,大书”妙手婆心 四字。
综上所述,壮医药萌芽于先秦时期,经过历代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大约在唐、宋时已基本形成本民族医药的体系。
2 壮医的病理观
2.1 阴阳为奉,三气同步 壮医很早就产生了阴阳的概念 《广西通志·卷十六》(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壮医认为天地人三气同步,即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受天地之气涵养和制约,天地之气为人体造就了生存和健康;整个人体可分为三部:上部天,下部地.中部人。人体内三部之气也是同步运行,制约化生,才能生生不息,从而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健康境界这就是壮医的天地人自然观。
2.2 壮医的生理认识壮医认为内脏气血骨肉,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基础。位于颅内和胸腔、腹腔内相对独立的实体都称之为脏腑,设有很明确的。脏”和“腑”的区分观念。颅内容物壮语称为。屋”,含有统筹、思考和主宰精神活动的意思。当内脏实体受损伤或者其他原因引起功能失调时,就会引起疾病。骨和肉构成人体的框架和形态,并保护脏器不受伤害人体内的谷道水道气道以及龙路火路,都往返运行于骨肉之中。壮医认为,血液是营养全身百骸的极为重要的物质,血液的颜色、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刺血、放血、补血是壮医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方法。查验血液颜色变化丑粘稠度变化,是壮医对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壮医对气极为重视,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表现 壮医判断一个病人是否已经死亡,主要依据三条:①“屋” (即头瞄)是否还清醒;②心是否还在跳动;③鼻孔还有否呼吸。
2.3 壮医的病因病机论壮族地区位于亚热带,动植物腐败产生瘴毒,野生有毒的动植物和其他毒物尤多,如毒草、毒树、毒虫、毒水、毒矿等 壮医在毒药和解毒药的认识和使用方面有相当造诣。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岭南俚人(壮族先民)使用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也记载了岭南俚人防治沙虱毒、瘴毒和箭毒、蛇毒的经验方。这些记载都可佐汪壮旗先民对因毒致病及其治疗解救方法的高度重视,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从而形成壮医的病因论一一毒虚论。壮医认为,毒之所以致病,一是因为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势不两立,两者争斗,正不胜邪,则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二是某些邪毒在人体内阻滞“三道”、“两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虚则表现出形体消瘦、声低息微等临床症状。
2.4 壮医辩证辨病的基本方法文献记载和实地
调查得到的壮医病症名称达数百种之多。概括起来主要有痧、瘴、蛊、毒、风、湿6大类。临床上 毒命名的病名最为普遍。大类下面叉可分为许多更为具体、形象的病症名称。如痧毒有蚂蝗痧、漂蛇痧等,如瘴毒有青草瘴、黄茅瘴等;蛊毒有虫蛊、气蛊等。风毒包括的疾病更为广泛,有36种风和72种风之分。壮医“证”的概念只有两种,即阴证和阳证。壮医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主,认为从证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所以多主张专病专药。
3 壮医诊疗法
3.1 壮医诊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壮医药不但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分为目诊,按诊、脉诊、舌诊、甲诊等多种方法壮医对眼睛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天地赋予人体的窗口,是天地人三气的精华所在,所以眼睛能反映百病。眼睛长在“屋”上,直接受“屋”指挥,因此在疾病诊断上,把目诊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现在的一套比较规范的壮医耳诊法除目诊之外,壮医还有不少颇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而且多强调整体诊察、数诊合参。
3 2 壮医疗法
3.2.1 内治法壮医认为,药物自口直接进人谷道.通过龙路、火路网络输布而达病所,从而起治疗作用 在遣方用药上.以辩病论治和对固治疗为主.也讲究辨证和辨症论治,治疗上大量使用专病专方现已收集的数千个壮医药专病专方,已广泛应用于壮医临床各科,有的确实具有显著的疗效。
3.2.2 外治法 壮医外治法是通过外部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治疗方法。壮医认为,外治法归纳起来一是调气,二是祛毒。在内容上包括外病外治和内病外浩两种.如疮痈疗毒用药外敷,属外病外治;遗尿泄污用药线点受属内病外治。壮医外治方法已知的就有数十种之多:如药线点炙、药物竹罐、针挑、胸针、火针、麝香针 跖针、掌针、四方术热叩、火功、鲜花叶透穴疗法等。
4 壮药
壮医具有丰富的药物治病的经验,认为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于以其性味之偏,来纠正人体病态下的阴阳偏胜和三气不同步状态。药有动物、植物和矿物。以功用区分可有解毒和补虚两大类。而壮医常用的药物就选数千种,某些品种的壮药较早地得到开发利用,同时成为著名的中药。例如《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因常服薏苡仁而能防治瘴疾,后带回中原。在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铁冬青、金银花等壮医常用药在《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物中,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牡桂、苡仁、丹砂、钟乳石等被收录。该书中有“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病”等作用的“下药”125种,壮族地区大多有出产唐代《新修本草》也收载了不少壮药,如蚺蛇胆、钓樟根皮、狼跋子等 稍其后的《本草拾遗》,更收载了著名的壮医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这两种药在当时即已作为贡品上贡朝廷壮族地区草树繁茂,四季长青,使壮医形成了喜欢使用生药的习惯,并提供了使用新鲜药物的环境和条件在壮乡靖西,每年端午节都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药市,上市的生草药达数百种之多,赶药市者上万人 不少民间壮医,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就能大抵推测出其功能,并将这些用药经验编成歌诀。
明代以前,中原医家尚不知三七为何物,而壮医早已使用它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寐经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田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叉云:“……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说明田七治病功能,乃壮医最早发现并应用的。
壮医药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壮汉文化交流的产物,它促进了中国医学特别是民族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