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木俑现古越人断发文身风俗
赵佗久居南越也爱椎髻箕踞
1982年7月,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田野考古人员在广州西北郊三元里瑶台村柳园岗,发掘了一批西汉早期,也就是南越王时期的墓葬。在编号为“北柳M11”的墓中,有了一个让人惊喜的发现。
在柳园岗墓群中,“北柳M11”是保存最好的一座木椁墓,也是最具特色的一座。墓具为一棺一椁,椁盖面置一个高52厘米的木俑。木俑圆目高鼻,躯体肥胖,前胸用墨绘卷云纹,头发全剪光,箕踞而坐。黄淼章表示,这件“断发文身”的木俑,似为拱卫墓主而设,有护墓之意。特别难得的是,在广州已经发掘的古代墓葬中,有“文身”的木俑,仅此一件。它使今人具体看到2000年前越人断发文身的实况。
《庄子.逍遥游》中有云:“越人断发文身。”《史记.赵世家.正义》记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黄淼章表示,对于这种习俗向来有种种解说,如美饰说、尊荣说、巫术说、图腾说等。东汉末期应劭还认为,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是由于古代越人“习水”而避蛟龙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此外近代也有学者指出,古代越族人的“文身”是一种“标志型成人礼”的遗存。如果对各种说法综合分析,可以推断文身是中国古代越族一种多功能的文化习俗,包含了部落标志、图腾崇拜和成人礼等多方面的文化含义,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古老遗俗。直到近代,这种习俗仍旧可以在海南黎族、台湾高山族等民族中看到。
至于“断发”,是剪断头发之意,它与“椎髻”、“披发”类似,都是古代越人流行的发式。古代汉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无论男女都留长发终身不剪。而古越人不但剪发,而且似乎经常变换发型,有时很短,有时又留长,让汉人觉得很好奇。
古代越人“断发文身”等习俗,对从北方来的汉人也产生了影响,《史记》、《汉书》都曾记载,赵佗曾椎髻箕踞见汉朝派来的使者陆贾,而陆贾认为赵佗本为汉人,却反天性,弃冠带。黄淼章指出,椎髻就是将发束起成椎髻状,实际上是赵佗久居南越地,发式也就顺应了这里的习俗。
越人龙舟竞渡多元宵举行
说起龙舟竞渡,人们总是将其和屈原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它也是古代南方越族的传统习俗之一。《事物原始.端阳》记载它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唐代也有学者指出,龙舟竞渡“救屈原以为俗,因勾践以成风”。黄淼章等学者指出,因为南越族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画上龙、凫等动物形象作为本族的图腾或保护神。这和越人文身以象征“龙子”的含义类似,都是为了求得水神的保护。
至于竞渡的时间,在过去并不一定拘泥在端午节举行。《旧唐书.杜亚传》记载:“江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广东在宋代也有于元宵节举行龙舟竞渡的风俗。至于“端午节”的起源,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曾指出其应是越族人为祈求生命得到安全保障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龙舟竞渡便是这种祭祀活动中的娱乐节目。近年来在岭南地区发现的铜鼓上,也发现了一些头戴羽冠的人物操架刻画有纹饰的船的图像,有可能就是古代越族龙舟竞渡习俗的记录。
拔牙漆齿或是成年礼
古代越族人的另一习俗,是拔牙。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考古学家曾骐指出,在旧时文献中,这种风俗习惯被称作“凿齿”、“打牙”。这是一种有意识地采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齿的行为,在《山海经》、《淮南子》中都有记载。古越族的后代——近现代的台湾高山族还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拔牙的习俗。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环珠江口的贝丘、沙丘遗址,目前已经发现数十例与拔牙相关的考古遗迹。这些拔牙遗迹的人类体质特征相同,所拔牙齿位基本相同。它们的年代均在距今4000年以内的先秦时期。此外,越人中还有一种漆牙的习俗,称为“黑齿”。
对于“凿齿”的习俗,学界比较普遍的有数种说法,一是认为是青春期、成丁礼或结婚所需的一种仪式;二是认为其表示一种美的观念,具有装饰意义;三是认为这是为了表示崇信的一种行为或纪念性的行为。但不论哪种说法更能接近古人“凿齿”的深意,有一点不可忽略,即这种看似奇怪的习俗是古代岭南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分。
珠江流域先民创造印纹陶器
最早发明烧酒蒸馏法
对于早期岭南先民来说,陶器是重要的财产。据考古专家的研究,珠江流域的早期陶器有近万年的历史,而其中几何形印纹陶更被认为是珠江流域先民的创造。先秦时期出现在我国南方的这个陶系,其特点是在陶器的表面装饰有各种几何图形的花纹图案。
专家指出,印纹陶最早的考古发现是在1914年~1915年广东南海发现的实物。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环珠江口的香港多个岛屿及粤东海丰一带的沙丘遗址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印纹陶,它们的分布不限于珠江流域,与福建、江西、浙江连成一片。被视为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具特色的陶器,其兴盛时间约距今2200年~3500年间,即商周至汉初,陶器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达五六十种之多。经建国前后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几何印纹陶与双肩石斧及有段石锛共存,分布范围自长江下游至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几何印纹陶与原始釉陶及原始青瓷的发展,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曾给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商周文化有力的影响。由于南方和珠江流域的越人以蛇为图腾,因此有学者认为印纹陶纹饰的起源与使用陶器的主人的信仰有关,几何印纹陶中的云雷纹、回纹、曲折纹、叶脉纹、三角形纹、圈点纹等都是蛇状和蛇的斑纹的模拟和演变。
除了原有的纹样,珠江流域先后又流行过夔纹陶和米字纹陶。有学者认为这是珠江流域与域外不断的文化交流有密切关系,夔纹的纹样主要是越人受到中原西周青铜器的夔龙纹的直接影响,米字纹陶起源于江苏、浙江的西周时期,曾是百越族群流传最广的陶器装饰,春秋晚期已出现在闽赣,战国中期进入珠江流域为这里的越人所接受。
说到陶器,不能不说说中国独特的酿酒文化。在连县的一座晋代墓葬中,曾出土了一件陶甑,三个陶坛,据专家考证为烧酒蒸馏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划时代的发现,这不但说明岭南地区至迟在晋代永嘉时期就可以制烧酒,而且颜泽贤、黄世瑞等专家在《岭南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在没有更早的证据发现之前,这应当可以证明烧酒技术是岭南人发明的。甑和坛是广东旧时烧酒蒸馏器具中的两个主要部件,近现代的广州城乡酒坊、酒厂中仍在使用。
转自http://www.gdwh.com.cn/wwtd/2010/1102/article_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