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壮锦》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以石马为坐骑的母题也值得我们注意。普罗普讲,在俄罗斯神奇民间故事中,”养马--是喂养神奇动物的一个个案。……喂马的例子显示出问题不只是供给动物吃食,喂养赋予马神奇力量。在喂食过‘12滴露水’或‘春麦粒’之后,它从一只‘癞皮的小马驹’变成了主人公所需要的能喷火的骏马,马具有了神力。“
《一幅壮锦》的故事中,主人公给石马安装上自己的牙齿,它在吃下”十颗杨梅果“后,便”活了“,”仰起头长嘶一声“,”飞一样地向东方跑去。“比较来看,《一幅壮锦》的故事中主人公以石马为坐骑与普罗普讲的俄罗斯神奇民间故事中主人公”养马--喂养神奇动物“两个情节单元可以看做是同一功能的母题。普罗普认为,神奇故事中主人公以马为坐骑也说明它反映的历史与成年礼有关。无论是列维-布留尔,还是普罗普,都把成年礼仪式看做是行成年礼者的一次冥间旅行。列维-布留尔说:”妇女和儿童(他们在最严厉的惩罚的威胁下被禁止参加这些仪式)相信,行成年礼的人实际上正在死去。老人们也向这些行成年礼的人暗示这个信念,可能,他们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抱有这个信念。“”成年礼的考验所摹仿的死的第一阶段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地点的改变、灵魂的迁移,这灵魂刹那间离开身体“
.普罗普则说:”被授礼者要做得好像被杀了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要向他们的亲人出示已死的证物……告诉她们年轻人做了牺牲,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
基于这样一种对成年礼仪式的理解,普罗普认为神奇故事中的主人公向远方去意味着奔向”灵魂之国“,他的坐骑也必不是人间之物,而应该是人们通过人类死后常常用马殉葬;”墓上的浮雕,那死者骑在马上、或牵着马“或”在古希腊,甚至在原来的基督教徒的墓石上都刻有马“,因而把马想像作”进入灵魂世界的死者的象征“
.本人以为普罗普的推测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大型陵墓的石雕中常常有石刻的骏马雕像,我们就更能够接受普罗普氏的这种揣度,当然,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一幅壮锦》的故事中主人公的坐骑为什么会是一匹石马。
虽然有了可以”飞一样“奔跑的坐骑,但《一幅壮锦》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旅行仍然充满痛苦与艰险,”老奶奶“告诉年轻人:”在路途中要经过熊熊的发火山,石马往火里钻过,你得咬紧牙根忍住,不能喊痛,只要喊一声,你就被烧成火炭。越过了发火山,就到汪洋大海。海里风浪很大,夹着冰块向你身体冲过来,你得咬紧牙根忍住,不能打冷战。要是打一个冷战,浪头就把你埋下海底。“当主人公踏上通向神秘之国的旅途,”老奶奶“描绘的痛苦与煎熬便随之转化为现实:”红红的火焰向人马扑过来,火烫着皮肤吱吱响“,”越过发火山,跳进汪洋大海里。海浪夹着大冰块冲击过来“,而故事主人公只能”伏在马背上,咬紧牙根忍受着“.我以为,对于故事中主人公的这一番经历,我们无须作更多的说明,大家就会很容易地想到以上内容是对远古时代行成年礼者在经受考验时的体验或感受的描述。
故事主人公终于抵达了他要去的目的地――”太阳山“.在俄罗斯神奇故事中主人公通常前往的是”太阳之国“,《一幅壮锦》中故事主人公旅行的目的地与俄罗斯神奇故事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针对这一母题,普罗普作这样的理解:”最古老的金字塔‘几乎围绕着大神瑞的宗教领域以及死者在空中的太阳上逗留的领域,后来的金字塔则越来越靠近冥王俄西里斯’“.普罗普把神奇故事中的太阳之都与冥界联系在了一起,按照他的理解,抵达”太阳山“或”太阳之国“,正是经历成年礼考验过程中进入灵魂世界的象征。就本人的理解,至此,既意味着成年礼仪式的高潮,也意味着成年礼仪式的结束。随之,主人公的感觉发生了逆转,”太阳暖暖和和地“照在他的身上,他感觉到”好舒服啊“﹗本人以为,这正是成年礼仪式结束的象征。
故事主人公在抵达了他要去的目的地――”太阳山“之后,看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房子“,”里面飘出女子的歌声和欢笑声“.俄罗斯神奇故事中也同样有这种大房子出现,普罗普以为它是”男性公房“的隐喻,他说:”故事中保存了极其鲜明的男性公房制度的痕迹。在走出家门的男主人公面前,时常会突然出现一座盖在林中空地上或林子里的特别的建筑,通常干脆被称为‘房子’“.普罗普在这里仅谈及”男公房“,其实,女青年也有她们的”女公房“.这种”公房“,一般尽量按血缘关系同室而居,每所公房少则二三人,多则一二十人,每天劳动结束后,女青年在自己公房里燃起火塘的火,坐在火塘边聊天,等待男青年的光临。本人以为,就《一幅壮锦》的故事来看,故事主人公所看到的”金碧辉煌的大房子“,可能不是隐喻的男性公房,而是指向女性公房,因为就故事中的交代来看,这里住的是”一大群美丽的仙女“.但是,就功能而言,无论是男性公房,还是女性公房并无差别,都是表明故事主人公已经经过成年仪式的考验,取得了谈情说爱的资格。
故事的最后讲,故事主人公”和这个美丽的姑娘结了婚“,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伴随着成年礼的通过,行成年礼者也就具有了谈情说爱与成家结婚的资格。至于故事结尾讲,”老大“、”老二“因为畏惧艰险,接受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去城里享受,最后沦为了乞丐,笔者以为这正是象征性的说明了不能通过成年仪式考验的后果。列维――布留尔称:古代社会中,不行成年人的人”永远不算‘成人',……没有’成人‘,所以,他只不过是个孩子。“故事中”老大“、”老二“两兄弟的堕落正意味着他们未能通过成年仪式考验所必须面临的后果――被视为不成才的堕落者。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普罗普所倡导的历史比较的方法,将壮族民间故事《一幅壮锦》与古代社会的成年礼仪式做了对比,通过比较,我们认为古代社会的成年礼仪式是《一幅壮锦》故事的”前故事“,壮族群众正是在古代社会成年礼仪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演绎出了《一幅壮锦》这则奇丽秀美的篇章,赞扬勇敢坚毅,歌颂美好理想。本研究的另一个意义就是通过一个个案证明了普罗普所倡导的历史比较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也可以用来研究我国的幻想性故事,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研究方法可能仅适合于对我国一部分幻想性故事的解读。本人向来认为,无论是就人文科学而言,还是就社会科学来讲,从来都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注释:
本论文所采用《一幅壮锦》故事的书面文本见《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该著系蓝鸿恩主编,由中国ISBN中心2001年出版;该故事系由著名民间文艺工作者萧甘牛于1952采录、翻译,讲述人是广西来宾县城厢镇格兰村农民黄永和,性别男,壮族,时年50岁,不识字。
本人曾就该语言学方面的问题请教了区内著名壮族语言学专家,广西民族大学壮侗语族民族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蒙元耀博士。
[参考文献]
欧阳若修。壮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316.
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艺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789.
梁庭望。《壮族文学概要》[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316.
周作秋等。《壮族文学发展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351.
(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贾放译)。《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6,24、10、54、125、128、215、105、217、383、133、24.
(法)列维-布留尔(丁由译)。《原始思维》[M].商务印书馆,1997,344、345、340.
丘振声。《壮族古俗初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35.
(晋)张华。《博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杭州:金陵书局刻本,清光绪8年(1882)。
(该文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31 14:19:5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