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方面的研究结合考古上的发现,至少目前可以确定:稻作农业起源于长江流域中游,与广西接壤的湖南永州境内。
湖南永州又在古苍梧国境内,先来看汉文献记载的相关神话和传说:
《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舜弟象封于有鼻。”
又引《括地志》说:“鼻亭神在营道县(今湖南宁远西)北六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
又引《舆地志》说:“零陵郡应阳县(今湖南东安县北)山上有象庙”。
另据王隐《晋书》说:“泉陵县(今湖南永州市)东有鼻墟,是象的封地”。
《论衡.偶会篇》说:
“舜葬苍梧,象为之耕。”
《柳河东集.道州毁鼻亭神记》:“鼻亭神,象祠也。不知何自始立,因而勿除,完而恒新,相传且千岁。元和九年,河南薛公(原注:伯高也)由刑部郎中刺道州,除秽革邪,敷和于下州之罢人,去乱即治,……披地图,得是祠,…象之道,以为子则傲,以为弟则贼,君有鼻而天子之吏实理,…命亟去之。于是撤其屋,墟其地,沈其主于江”。
宋罗泌《路史.发挥五.辨帝舜冢》注引《幽明录》谓“始兴有鼻天子冢、鼻天子城,昔人不明为何人,乃象冢也”。
地点均位于永州,但古人对“鼻”不能做合理的解释,认为只是一个地理名称,因而故事难以圆满。
清代谢启昆主编的《广西通志》载述有壮族语言说:
“兄姊曰比”、“兄曰卑宰”、“弟曰侬卑”、“姊曰毕迎”、“妹曰侬迎””、“嫂曰达婢”。
引文中的“比”“卑”“毕”“婢”,跟“鼻”都是同音词,都是壮族语言“哥哥”、“姐姐”的意思。
泰语的“陴侬”(兄弟姐妹)与之同意,不同的是他们和壮语南部方言一样今天已发展成爆破音。
所以,“鼻天子”的词义也就是“天子哥哥”。
这样,故事情节就明朗了很多:舜葬于苍梧,其弟象继承其遗业,立“鼻亭神庙”祀之,这个地方后来也就被叫做“鼻”,直到唐代,才有不解风情之官员以牛鬼蛇神之名灭毁之。
神话传说也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之上,且有唐朝官员灭毁苍梧文化遗产之实事作佐证,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传说的真实性,也从中可以了解苍梧国的一些语言状况,加上相关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断定:苍梧为侗台人群建立的方国。
楚国不断向南扩张,才导致苍梧不断退缩到只有广西梧州一带。
尽管苗瑶语族中的“稻”一词可能和侗台同源,但据说其“田”一词来自汉语,所以,应该不会是早期稻作的发明者,否则不会轻易丢失相关原始农业词汇。
今天,侗台人口也明显多于苗瑶,这无疑是得益于优势农业的滋养。
汉语的“稻”,来自原始侗台语khau,今天广西西南一带壮语南部方言人群,仍然保留这一古老词汇k*ao,和泰语发音完全一样,吃饭:gin k*ao.
M95应该就起源于湖南永州道县文化遗址,女娲神话在黄河流域的出现很晚,目前已知最早的,同样在湖南长沙子弹国。
稻作可以从南方北上进入中原地区,《易经》的八卦可以用壮语去解读也就不足为奇了。
“粳稻和籼稻大约在3900年前发生进化分歧而将彼此区别开来”
苗瑶先民古代称为荆蛮,有人认为,荆就是粳,“种植粳米的蛮人”。种植籼米的可能就是暹人了 ,要不然泰国猫牙米香米怎么如此的世界闻明。粳籼分离似乎和侗台语与苗瑶语分化时间相吻合。
可以这样认为:苗瑶和孟高棉分离时,尚未产生稻作农业,各自语言体系也尚未真正形成,侗台稻作文明发展后,对苗瑶产生了极大影响,包括语言。
靠近汉藏的苗,03高频;靠近侗台的瑶,02高频。所以认为:苗瑶语为0302的混合语。
侗台语由于混入一定的01语,所以和南岛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同样,汉语也混入一定的01语,所以,侗台语和汉语也会出现一些间接(来自01)的同源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5 7:35:3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