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第一座城堡遗址和“岭南第一唐碑”《智城碑》
(文字主体部分由朋友“不善言辞”提供)
http://loniya.blog.163.com/blog/static/1489942920072311545216/
在广西上林县秀丽的山水间,隐藏着两块看似普通的古碑,由于千年风雨的洗礼,石碑显得老旧残破,碑文一些文字已经残缺,无法辨认。但就是这两块古碑,被誉为“岭南第一唐碑”。
这两块古碑历经千年沧桑几近湮没,后终于被人们发现,并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广西的唐碑原本就很少,而这两块又是壮族存留下来的第一块石碑。”
广西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卢敏飞认为,对这两块古碑的研究找到一块当时智城是唐代壮族的一部《桃花源记》的真实写照。
千年古碑隐藏天上人间
卢敏飞先生笑谈,上林县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山、水、林、瀑、洞、古迹、人文景观齐全,奇山秀水的上林县借此向世界递上一张“天上人间”的名片,让中外游客每每在这里流连忘返。就在这绮丽山水间,隐藏着一段千年前上林乃至红水河下游的壮族社会状况、隋唐时期红水河下游的壮族历史。
承载这段历史的是两块古老的石碑:《六合坚固大宅颂》(下简称《大宅颂》碑)和《廖州刺史韦敬辨智城碑》(下简称《智城碑》)。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大宅颂》位于今上林县澄泰乡洋渡村剥庙山山脚一岩洞中,风景如画的清水河从剥庙山山脚流过,每天都有游客乘坐旅游竹排往返这里观赏“三里.洋渡”的秀丽风光。
久经尘封的《大宅颂》藏在深幽的岩洞中。据专家考察,该碑刻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碑高95厘米,宽64厘米,碑文为楷书,竖刻,共17行文字,每行字数不等,最多为28字,最少为1字,总共386字。其中第4到第16行为正文,由“序”、“颂一首”、“诗一篇”三部分组成。由于年代久远,碑文不少文字已经无法辨认,很多对历史好奇的游客或学者只能用放大镜对着略显土色的石碑。 上林县覃排乡爱长村石俭屯三面环山,奇峰峭壁,苍山如屏,屯前是清澈的清水河,竹影婆娑。屯后智城山脚一处岩崖石壁被人工凿出一块很平很宽的石碑,这就是《智城碑》。专家考证认为,该碑刻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碑高164厘米,宽79厘米。碑文也是楷书,竖刻, 共24行文字,首行42字,末行32字,其余每行均为47字,共1108字;碑面行距、字距整齐有序,其中第2到第23行为正文,由“序”和“碑一首”两部分组成(“碑”是一种文体)。碑文中还刻入了武则天时代创造的6个异体汉字。
当日,天气炎热;我们从当时城堡外城走过。当年的盛景更多是追忆咯。
过的还很小心翼翼。
当时城堡群山环绕。
《智城碑》是因一座唐代山城智城而作的,他向记者展示一副画面:1300年前,当时唐朝中期,智城内外山光水色秀丽,富饶的土地上,壮族人民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名人隐士纷纷前来居住,“真可为是壮族的桃花源”。
“两碑中‘然则智城山者,廖州之名山也,直上千万仞,周流数十里’,‘前临沃壤,凤粟与蝉稻芬敷,后迩崇隅,碧雾与翠微兼映。澄江东逝,波开濯锦之花;林麓西屯, 结成帏之叶’等有关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使初唐时上林县澄泰洋渡假村的秀丽风光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内有池塘等。
离开石碑往内城走,大概700米可见城堡的第二道城墙遗址。
开始见到放养的水牛,它总是盯人。
挺凶的。它注意着你的动向,我都是很小心前进。
第二道山门上的石壁有10多米高。
石厩。
石舂。
文体局工作人员演示。
石碾。
后来进行挖掘没有再发现什么东西。
出来后见有附近村民在城堡第一道外城遗址上的石壁纳凉。
重建的大庙。
附:
“壮族的桃花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虚构出的,但我们的智城的桃源记可是都有记录。”专家卢敏飞先生称,《智城碑》是因一座唐代山城智城而作的,他向记者展示一副画面:1300年前,当时唐朝中期,智城内外山光水色秀丽,富饶的土地上,壮族人民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名人隐士纷纷前来居住,“真可为是壮族的桃花源”。
“两碑中‘然则智城山者,廖州之名山也,直上千万仞,周流数十里’,‘前临沃壤,凤粟与蝉稻芬敷,后迩崇隅,碧雾与翠微兼映。澄江东逝,波开濯锦之花;林麓西屯, 结成帏之叶’等有关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使初唐时上林县澄泰洋渡假村的秀丽风光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卢敏飞先生兴致高涨说,这些碑文为日后制订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措施和发展旅游事业不多得的依据。除了景色的优美外,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优越。
他认为,《大宅碑》侧重记载物质生活的充裕,而《智城碑》则反映了精神生活的丰富。
据《大宅颂碑》描述当时的上林壮族地区,有河流之利、山林之饶,土地富庶,阡陌之上沟渠纵横,生意盎然。“ 桑滋沈,耕农尽力”(2),译成白话文就是“张张鱼塘连着块块桑田,稼禾生长繁茂,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农夫在田野上努力耕作,细心呵护庄稼。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人们全心全意地投入生产劳动中去,出现了人旺物丰,欣欣向荣的局面:“黎庶甚众,粮粒丰储。纵有十载无收,弈从人无菜色”(3)。“庶男志壮,妙女更极;人皆礼仪,惧闲 秽色”(4)全句意为:“这里的百姓众多,食粮丰裕,纵使遇上十年欠收,还是能让人饱餐不致于饿得面呈菜色。年轻的男子体健志壮,妙龄姑娘美妍秀丽。人人都讲礼数仁义,个个都远离恶言浊行。”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以上这些就可以看出唐代壮族先民的农业经济发展已颇具规模。除了农业外,还有捕捞、桑蚕业、凤粟、蝉稻等农作物良种的大量使用,说明在当时先进的农耕技术已普遍使用,生产力已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为研究、了解当时上林壮族先民农业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文字材料。
一个峻山秀水的地方记录在这些碑文中,这不就佐证了“智城是唐朝壮族人民的桃花源”的有利的历史材料。
古碑见证家族争斗史
由1300多年前唐代人刻立的这两块古碑,是怎么坐落于上林县的呢?
往事越千年。关于上林县唐碑的历史问题,据了解,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它与一个韦氏家族联系在一起。
据专家考证认为,《大宅颂》演绎的是一段壮族家族争权夺利的斗争史。唐武德七年(624年),澄州壮族大首领韦阙因持节压服“生蛮”开拓化外有功,诏领澄州刺史之职。后韦阙去世,诸嗣争立,演出了一场家族内部血腥的争斗。据《智城碑》透露,韦敬办兄弟为争刺史之职,“萧墙起衅,庭树暌阴,蓄刃兼年,推锋盈纪”。古人以12年为一纪,盈纪就是打满12年。从682年到697年兄弟间打了十多年,韦敬办才夺得刺史之职。
此间有关专家认为,《大宅颂》是韦氏兄弟建造六合坚固大宅时所立,因为该碑碑文没有明显矛盾迹象,所以断定当时韦氏兄弟矛盾还没有表面化。他们兵刃相见的时间应该发生在《大宅颂》碑刻立时(682年)起至《智城碑》刻立(697年)的这15年中。
“岭南第一唐碑”价值非凡
对上林县的“岭南第一唐碑”研究卢敏飞认为,在两碑之中,尤以《智城碑》的文学和书法水平最高,堪称当时的岭南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之奇 。《智城碑》作者韦敬一系少数民族之一员,他生活在深山幽谷的大自然的怀抱里,深受山水景色与田园风光的熏陶,兼之有很高的汉文学造诣,因此,《智城碑》能运用 文之法,全篇对仗工整,辞藻华美,多配双声、叠韵。颇具技巧。韦敬一在吸收前人名文的文学成就的基础上,用 体文做“赋”,描绘智城山一带的山光水色,其对自然之美刻画精致,审美观极具独色:“丹崖磊山,掩朝彩以飞光;玄 ,含暮烟而孕影。”(29)他不仅注意到自然界四说晨夕各种色彩变幻之妙,还不放过四时之变:“郊原秋变,城邑春移。木落而天朗气清,花飞而时和景淑。”除了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外。颇具岭南风情的佳句也在碑中不时出现:“珍禽瑞兽,接翼连踪;穴宅木栖,晨趋昏啸。歌莺啭响,绵蛮成玉管之声;舞蝶翻空,瑶 乱琼桩着粉。”(30)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技巧,也令人叹为观止。《智城碑》全篇对仗工整,多用双声、叠韵。如:“{重峦掩映 ,吐元气之精。叠嶂纠纷泱轧,纳苍黄之色。”(31)对偶均整,严遵平仄律。其中“掩映”“泱轧”为双声;“苍黄”即叠韵。作者刻意描写大自然之美,从山河乃至小动植物的妙句,在碑文中可信手拈来:“攒峰竦峭, 碧雾一舒连,骇壑澄渊,纫黄舆而涌镜”(32)表达了仰观丹崖似莲,俯视清潭如镜,天覆地载,包罗万象的意境,可谓诗中有画,画里寓诗。除山水外,还有农家田园之乐:“兼乃悬瓢荷条之士,离群弃代之人,或击壤以自娱;时耦耕而尽性”。(33)综观全篇,作者既描写了山水景物之美,又叙述了田园生活之乐,以自己独特的自然审美观创作了新的山水田园文学,其文学造诣和语言文采才华之高,可一目了然。
为南宁“后花园”添光彩 (本段是截止以往的报道)
上林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大明山东麓。境内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其中大明山旅游区已经被列为南宁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间有关专家认为,上林县唐碑唐城的开发利用,会对建设“后花园”,发展旅游产业增加新的内涵。
近年来,上林县高起点抓好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景点详细规划,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名山(大明山)、名水(大龙湖)、名人(徐霞客)、名村(不孤村)、名物(唐碑)”品牌,努力把上林建成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民族风情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胜地,使上林真正成为南宁市的“后花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6 22:57:0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