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香港來的沛在 2003/03/16 02:19am 编辑]
在民族語文的問題上,我的感覺是很多人會把漢語的方言問題和民族語言問題混為一談。據我的認識中央政府對方言的政策是不提倡的,希望漢族人民使用共同的漢語普通話。但對少數民族來說,我了解的國家政策是維護各民族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的權利,不但如此,中央政府還為本身沒有文字的民族制定文字,為沒有規文字的民族進行文字規範。當然,漢語普通話作為國內各族人民的共同語,還是要學的,但這並不代表普通話要取代各民族的民族語。
如果不正確了解國家在民族語言政策和方言政策根本上的不同,就不可能正確對待壯文立法的工作。如果是要為廣東的方言文字立法,這是和國家方針相違背的,但在自治區為民族語文立法,則合乎國家的方針。然而,由於壯族和漢族長期以來共同生活,特別和南方漢人共同特徵較多,因此似乎令到很多人在認知上將壯語和其他的漢語方言擺在同一層面上,而將方言政策套入民族語文政策。
壯語和漢語,雖貌似而神異,現時很多人覺得壯語和漢語同時掌握不是難事,只不過是因為在廣西多數城鎮都已過渡到壯漢雙語的環境,這和香港的很多小孩能同時說流利的英語和粵語,是沒有分別的。但漢語畢竟不能表達壯語的精髓,漢文也不能表達壯語的意義。在廣大的農村裏,據我認識還有很多只操壯語的人口,要他們像城鎮人口般直接以漢字學習、教育,其成效低下,是可想而見的。
保障壯文的合法地位,我認為最大利處是有助在壯語單語的地區推廣壯文,令不懂文字的有了文字、令難以直接使用漢文學習的兒童可以更好的學習,令人們不再歧視自己的母語、減少對直接使用漢語進行教育的迷信。長遠來說,對提高人口質素、改善經濟、甚至學習第二語言(漢語),都有好處。
至於壯文能更好的記錄、保存、發揚文化,此就更毋庸置疑了。壯族的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對南方漢人理解、認識自身文化,亦十分重要。壯文立法,可以令文化保存工作,做得更好。因此,雖然我是漢人,也支持壯文立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