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91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左江:一路的风流和生动

[复制链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9:5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左江:一路的风流和生动


添加日期:2009-7-1 10:09:49     来源:广西日报      
  左江斜塔造型古朴,它见证了左江一路的风流和生动。
  花山壁画举世罕见,是壮族先民智慧的结晶。

  □严风华

  1

  无处不在的影子

  桂西南的左江,是一部充满南疆风情和艺术气质的历史。

  左江发源于越南北部。有两条支流,一条流入龙州县水口镇,称水口河;一条流入凭祥市平而镇,称平而河。两河北南相对东流,于龙州汇合,称丽江,然后往东北与明江、黑水河汇合,再流经崇左、扶绥至南宁,汇入邕江。龙州至南宁这一河段,现统称左江,全长470公里。

  龙州是我家乡。小时候,我对这条叫做丽江的河流,始终充满好奇。水口河和平而河在城西的白马滩汇合后,流出来的江水,竟然一半是清,一半是浊的。流动几公里后才复为清澈。后来才知,平而河所经之处,多为泥坡,故水浊;而水口河多流经山地,故清。而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河床总是很深。西往东流,穿越县城,沿岸多为岩石。石壁陡峭,壁面裸露,色呈灰白。石缝处,倒是草木丛杂,枝叶泛绿,映于水面,即是一幅幅水墨小景,甚是美妙。即便是无岩石的坡岸,也是竹丛密布,竹尾迎风摇曳,婀娜之姿,如千手观音。故欲赏江水,须面临江边,深深的探下头去,方可一览无遗。

  后来才明白,一条河流的风景,岂是探出了头,就可以一览无遗的?

  不必考究是先有河流还是先有人。但可以肯定的是,江河的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江河可以穿越平原,穿越群山,穿越千万年的时光,但穿越不了寂寞。没有人居的河段,就没有灯火,没有目光,没有热闹,没有喝彩,没有掌声,只有孤寂和落寞的流泻。孤寂和落寞是一段空洞的流程。只有人的存在才能给予江河制造出灿烂和光彩。

  2

  一条河流的边关风情

  龙州建制于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朝廷在越南边境的龙州水口建立了水口关。这是广西最早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的关口,现为国家一级口岸。而始建之初,关口简陋而空旷的贸易市场,人迹稀疏,萧条凄冷。据说,当时为了尽快促进市场繁荣,当地衙门便每日派出衙役,在市场里立了几口大锅,不间断地煮出稀饭,凡到市场进行贸易的,均可免费食用。由此一来,不出一个月,两地客商云集,买卖鼎盛,成为广西边境线上最热闹的市场集散地。

  水口河是界河。河面不宽,一般只有二十来米。竹排一撑,水面荡起两层波澜,就划到对岸去了。两岸竹林丛生,蕉叶、果树茂盛。农舍隐约其中,炊烟相织,鸡犬相闻。但凡圩日,或红白喜事,两地边民,便穿梭于林荫道上,然后跳上竹排,就可到对岸聚在一起了。都是同一样的服饰,越南人可以讲壮话,壮族人可以讲越语,简直分不出彼此。自从水口关开埠,水口镇人气更是剧增。很快,以龙州通商口岸为枢纽的左江,成为广西通往越南,以及联系南宁-梧州-广州-香港的水运要道。那时,左江水面,货船浮动,波光涟涟,没有哪一条河段是孤寂和落寞的。龙州水口关的开通,促进了左江流域与珠江水系的航运,更进一步扩大了左江地区的对外交流和联络。都说壮族人的性格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这与先期社会的对外开放是分不开的。

  左江的历史与文化就是这样从上游开始书写开来了。但往往,任何一段历史,文明与野蛮总是同时掺杂在一起的。

  1883年,法国侵略战争爆发。次年春,法军从殖民地越南大举北犯,进逼广西边境。不得已,广西提督府由柳州急忙移驻龙州,并任命广西提督苏元春兼任边防督办。

  苏元春,字子熙,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人。他到任后,立即招募兵勇20营2万人,以龙州为中心,连接平而关、镇南关(今友谊关)等,在一千多公里的边境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边防建设:“路宽者筑台安炮,路窄者设卡开壕,甚僻者掘断禁阻,营外多栽刺……”从1885年春开始,全线共筑炮台、碉堡165座,设隘109处,分66道关卡。其中,至今遗存在左江地区的龙州小连城、凭祥的地下长城最为出色。

  在龙州县城西约3公里处有一排山,叫将山。将山山口正面临丽江。看上去,山顶草木覆盖,浮云散漫,完全看不出上面隐藏一个与战争有关的工事。但走上山顶,一个连接几座峰峦、长达几公里的连城炮台便一目了然。其形状与北方的长城类似,都是沿着山脊两边筑墙,高端处建炮台,兵房、弹药房一应俱全,因而有“南方长城”之称,闻名海内外。毫无疑问,边防工事的推行者苏元春已经把小连城作为全线的纵深阵地和镇边行辕进行了重点建设。

  此外,为了使边境防御工事连成一片以更加稳固,苏元春还在凭祥一座大山岭里修筑了地下长城。这是一个地下营垒,位于凭祥市北25公里平岗岭的腹部,为坑道建筑,拱式砌法。坑道呈拱形,长约50米,高约3米,宽约2米。内有厅堂、指挥所、兵房、弹药房,还筑有水池。而在平岗岭表面,则建造了南北两座炮台。两炮台上分别安有德国克虏伯大炮各一门,小炮数门。但北台大炮已于1921年被广西军阀陆荣廷移至现南宁市白龙公园内的“镇宁炮台”。经历百年时间,无论是营垒还是大炮,至今还保存得十分的完整。

  边境有力的防卫保证了战争的胜利。1885年3月24日,法军进犯镇南关。曾任广西提督、年近七十的老将冯子材受命关外军务帮办,亲自率清军在镇南关与法国侵略军决战,大败法军,取得了震撼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是役为抗法战争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从而扭转了战争局势,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

  看起来,左江是一道不错的天然屏障。

  但左江很长。长长的河床里,既容纳了战争的硝烟与鲜血,更是容纳了千百年来闪耀于两岸的人类文明。

  这是左江的魅力所在。

  3

  左江边上的红色灵魂

  其实,左江与其他河流并没有什么不同。两岸青山叠翠,林木簇拥;江面渔舟穿梭,白云留影。这是一般江河常见的情景。

  但左江的神韵不仅于此。因为,左江流域沿岸多处的石崖上,刻画着无数个红色的灵魂。他们以舞者的姿态,临江迎风,舞蹈了两千多年,左江也因为有他们的相伴,而更加风姿绰约。

  那是崖壁画。

  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黑水河的七百多公里流域上,凭祥、龙州、宁明、大新、天等、崇左、扶绥等县市的河段,至今已发现了180多处280多个组画。这是壮族先民骆越人在战国至两汉时期画上去的。可以说,这是壮族最早的绘画艺术。而这种艺术专门在河岸的石山崖上表现,且规模之大,世界罕见。

  广西属喀斯特地形,是典型的山区。山峰高尖,崖壁陡峭,腹部常露出刀削般的平面,不长草木,且呈灰白色,的确方便涂写。但不知为何,我们的壮族先人就喜欢选在沿岸的石崖上画上这些画。这些画,多是夸张变形的大小不一的赭色人像以及一些动物像。人像皆腰挂首刀,手持利剑,头带羽翎,一律裸身。有的以弓马步半蹲站立,双手弯肘上扬,做蛙形舞姿;有的骑在神犬上,做奔驰状。他们的身边,簇拥着欢乐的人群。人群里有敲铜鼓的,打锣的,狂舞的。看得出,这是在举行一次祭祀活动,或是在欢庆一个节日,或是在庆祝一次战争的胜利。他们忘乎所以,他们原形毕露,他们狂情放浪。他们就面对着江河,以不变的姿态,表演了两千多年,从不落幕。江面呼啸的风和缓缓的流水声,就是给予他们的长年的掌声。当然,我们这些后人更是他们最虔诚的观众。

  也许,壮族先人早就意料到,他们的后人会常常沿江驾舟,于是才有意把这些画面留在沿岸的石崖上,作为永恒的风景,让后人注目,让后人知道千年前所发生的故事。

  左江流域的崖壁画规模大小不一。有的仅有几个人物像,有的多达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画面非常恢弘。左江支流明江的花山壁画最具震撼力。

  明江大部分河段流经宁明县,河床略小,故看上去要比左江清瘦,也显得文静。纤细的河面,绿水微澜。两岸翠竹尤多,微风掠过,枝叶摇曳,如女子动人的腰肢。从宁明县城乘船北去十多公里,在北岸,有一座山,叫岜莱(壮语,绘有花纹图案的山,汉译为花山),其腹部仿佛被神人用斧子深深削去了一大块,露出灰白色的岩层。世界罕见的一幅崖壁画就镶在上面!

  这幅画,高约40米,宽200多米,离水面约20米。上面的人像、狗、铜鼓等图形,看得清和看不清的,一共有1300多个,场面宏大,气势逼人。这些物象,都是用一种赭色的颜料所画。这种颜料是为多种矿物质配制而成,虽久经风雨烈日,已渐渐暗淡,失去光泽,但却蕴藏着一种“往事凄迷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的沧桑感。站在山下观瞻,心会跳得急促,血会流得热烈,呼吸会听得到喘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经历了两千多年时光的灵魂啊,而且是红色的灵魂!而如今他们仍以活力十足的目光与我们对视,我们能不惊怵吗?

  至今,我们还无法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壮族先人,是如何借助物体攀援到陡峭的崖壁上将这些图画画上去的。我们也无法知道,这些图画一直延续,时间长达六七百年,涉及的河段有200多公里,是什么精神能让他们坚持画下去?

  幸好,正因为壮族先人那种无法解释的坚持,才使得左江流域成为一道设立于自然当中的艺术长廊;更庆幸的是,这些红色的灵魂在穿越两千多年的岁月隧道中,尽管忍受着无比的寂寞和孤独,但他们的心灵始终能与后人对接,让后人的血管里能永远流动着祖先的血液。这是左江的幸运,更是左江人的幸运。

  左江是一条风流的河。左江是一条生动的河。

  这种风流和生动,还依然一路地流动着。

  现旅居美国的著名画家周氏兄弟周少立、周少宁,壮族人,出生于广西武鸣县,自幼习画。1980年初,他们突然得到花山壁画的启迪,两人便回到周少立下乡插队过的地方宁明县,来到明江,乘上竹筏,沿河漂流,攀上崖壁,对所有壁画进行临摹速写。所到之处,风餐露宿。三年后,周氏兄弟以油画形式,以写意与抽象的现代艺术手法,创作出了四千多幅壁画。1985年2月,周氏兄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花山壁画艺术展览”,轰动全国。正是他们的作品,一下子让全世界知道了花山壁画,知道了两千多年前的壮族绘画艺术。左江也因此走进了世人的视野。

  周氏兄弟的成功来源于花山壁画的灵感,更来源于他们所秉承的壮人所特有的坚韧的秉性。

  这是左江的呼唤。

  事实上,此时的左江已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一条河流。它是人类躯体中的血脉,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是历史文明的孕育地。

  左江进入到邕州郊区的宋村,与右江交汇后,流入了邕江。水面开始变得宽阔,两岸也变得更加热闹了。

  如果左江还继续前行,那还不知道要引出多少风流和生动的故事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沙发
发表于 2009-7-2 13:11:00 |只看该作者
大致浏览了一遍,,,,,,,有时间再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09-7-2 08:14:00 |只看该作者
孤寂和落寞是一段空洞的流程。只有人的存在才能给予江河制造出灿烂和光彩。有意思。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09-7-2 08:21:00 |只看该作者

在龙州县城西约3公里处有一排山,叫将山。将山山口正面临丽江。看上去,山顶草木覆盖,浮云散漫,完全看不出上面隐藏一个与战争有关的工事。但走上山顶,一个连接几座峰峦、长达几公里的连城炮台便一目了然。其形状与北方的长城类似,都是沿着山脊两边筑墙,高端处建炮台,兵房、弹药房一应俱全,因而有“南方长城”之称,闻名海内外。毫无疑问,边防工事的推行者苏元春已经把小连城作为全线的纵深阵地和镇边行辕进行了重点建设。

将山我去过。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5#
发表于 2009-7-2 08:22:00 |只看该作者

现旅居美国的著名画家周氏兄弟周少立、周少宁,壮族人,出生于广西武鸣县,自幼习画。1980年初,他们突然得到花山壁画的启迪,两人便回到周少立下乡插队过的地方宁明县,来到明江,乘上竹筏,沿河漂流,攀上崖壁,对所有壁画进行临摹速写。所到之处,风餐露宿。三年后,周氏兄弟以油画形式,以写意与抽象的现代艺术手法,创作出了四千多幅壁画。1985年2月,周氏兄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花山壁画艺术展览”,轰动全国。正是他们的作品,一下子让全世界知道了花山壁画,知道了两千多年前的壮族绘画艺术。左江也因此走进了世人的视野。

了不起!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

听众

6492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9-2
注册时间
2008-11-12
6#
发表于 2009-7-2 06:36: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0

听众

9549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9-8-30
注册时间
2009-5-10
7#
发表于 2009-7-1 23:4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红河枫在2009-7-1 20:58:18的发言:

呵呵!

我就没看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就知道有很多人不会仔细看,我也是.

只有关系自身利益或者想要了解的内容才会仔细看滴,这就是物质社会


布依族,壮族,岱侬族共同论坛--僚人家园(http://www.rauz.net.cn/bbs) 我的博客: 僚人'Blog [url=http://rauz.iblogger.org]http://rauz.iblogger.or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0

听众

9549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9-8-30
注册时间
2009-5-10
8#
发表于 2009-7-1 20:34:00 |只看该作者
这么长的帖,应该没几个会仔细看完发贴心情

布依族,壮族,岱侬族共同论坛--僚人家园(http://www.rauz.net.cn/bbs) 我的博客: 僚人'Blog [url=http://rauz.iblogger.org]http://rauz.iblogger.or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8-9-5
注册时间
2006-5-1
9#
发表于 2009-7-1 20:58:00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我就没看完!


我还活着! 不能抛弃自己,自己把希望留给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5-2-24 04:34 , Processed in 0.15205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