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46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抒情诗人王熙远的诗歌文化内核初探

[复制链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8:1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歌在左,生活在右,真诚在飞跃

http://www.sznews.com   2009-04-07 16:01  深圳新闻网    【字号:  

——深圳抒情诗人王熙远的诗歌文化内核初探

荷叶上的诗歌健步如飞地穿行。夜在骨髓里缭绕并呼唤故园。

在深圳市宝安海滨中心区某大楼里的一张办公台前,我披衣夜读抒情诗人王熙远的一组诗歌,被他深深的故乡情结以及大量滚烫的诗句所震撼:

 “那刻骨铭心的青少年时代/有一个磨练意志的生活环境/我得感谢上苍/原来苦难是福。”

 “在我看来/……一切都是享受。”

 “在毛拜陀人的生活面前/艰难困苦算得了什么?”

……

诗人王熙远的故乡毛拜陀,一颗永不被锈蚀的心灵,一个始终照亮前路的精神象征,一种永不磨灭的意志的光芒。在现代语境下,我看到了非傍水而居者水一样的清纯,由河流、壮乡楼、苞米、苦难构成的故乡情结里美丽的幻想、真诚的诺言、清脆的蝉鸣、乡村文明裂变前的质朴、火热与浪漫……

诗歌在左,生活在右,真诚在鱼跃,精神在翻飞。这是与在口水仗里纷争的作派格格不入的诗歌江湖里的特立独行,这是在空虚如隆胸般盛行、世俗如子弹击穿纯净、平庸和无聊拼命嚎叫的诗歌状态下,营造的以真实的生活、真诚的心灵、宽阔的胸怀为坐标的关乎故园的精神图腾。

沉浸在一种田园般的诗歌氛围里,我对诗人王熙远的诗歌文化内核进行一次探寻。

在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代都市,人的空间移动日趋频密,生活的节奏在加快加密,心理负担加重加深,移步野外作回归似的探望业已盛行。

生性敏感的诗人往往深陷进对故乡的感情追忆。

那魂牵梦绕的故乡毛拜陀承载着诗人无可复制的动态变化的淘气时光、成长岁月、苦难经历……故乡情结成为了挥之不去的诗人情怀,成为了融入灵魂的最亲切、最真实的情感,成为了诗人激情岁月的生命原动人。

在我近期读到的诗人的诗作中,大量地追忆着己成为他生命财富的故乡往事。

这些作品写得非常情真意切。这些诗作,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陆机“诗缘情绮靡”、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白居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等古今中外的大师均重现诗人对作品情感的投入。没有感情的作品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

读了《大舅的烟筒》、《毛拜陀——教会我坚强的地方》、《揣模你心中最美的事》、《写给深圳教师》、《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等作品后,感觉到了诗人的真性情,诗人的深情与乐观、博大的胸怀,以及反思意识。这是诗人文化内涵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故乡毛拜陀承载着诗人的记忆和情怀,所以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平平常常的水烟筒都触动诗人最为敏感最为温柔的神经,所以故乡的山水在诗人笔下能够说话,故乡的石头上可以开出美丽的花。

气度跨越古今,意象穿越时空,优美、热情的句子承载情愫,诗作于是显出文化的内涵和张力,显出震撼人心的伟力。

在《大舅的烟筒》里,诗人如此描绘烟筒给故乡亲人带来的快乐:“大舅的烟筒给他带来过快乐/累了是歇息的借口/愁了是解忧的工具/悲了是安慰的乐曲。”

诗贵在真,其次在美。因为对故乡禅宗般的热爱,对生活乐观理性的珍视,所以诗人的作品才会如此真挚如烈火,如此清澈如泉水。

诗人的语言朴实无华,天然去雕饰。但是时时刻刻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叙述之美,一种倾述的贴近之美,一种深情的拉扯、哲理的打动、返璞归真又奇妙与发散的意蕴之美,一种情绪的流动与牵引、震撼之美。

有人说,诗人的生活可能比较平凡。但生活平常的诗人以其艺术风采超越世谷的平庸。平平常常的生活,经过诗人品质的提纯和艺术的点化,凝聚成精神的清泉和云霞,依靠透析着个人理想的情感和散合自如的文字,喷薄而出,传递思想,传递美丽与智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艾青的这种爱的痛苦和痛苦的爱,使他的精神得到升华,并超越了狭隘的个人感情。

诗人王熙远的大量作品没有一丝虚弱无力无关痛痒的悠悠矫情,而具有一种诗歌民族化的内核。他带着广西壮乡人的质朴,在深圳特区豪情放歌,在诗情中流下了永久的记忆和划痕。诗歌作品具有广西壮乡以及南方深圳的文化特色。许多诗句直抒胸意,成为人生誓言,向读者袒露毫无遮掩的纯朴的心绪。

诗人在《毛拜陀——教会我坚强的地方》一诗里,这样写故乡练就他承担、珍惜以及毫不索求的品格:

 “十三岁那年/我从浪平公社供销社/背着五十公斤的一袋水泥/走了几十里山路回到村里/从此我不知道苦还有什么//那年我从黄岩坎把几千斤柴火/一捆一捆一棒一棒/翻过小湾坳的石山/运回家中的柴垛中/从此我不知道什么叫累!”

 “童年的一个干旱之夜/我与爸爸妈妈大舅二舅/在上洞子的山塘边/逮住了来偷水的汉子/从此我知道了什么叫滴水贵如油!”

 “苞谷米面面饭窝窝头/锻炼了我所向无敌的胃口/发绿的山塘干裂的粗皮肤/教会我生活不用太讲究/屋檐的棱扣子竹叶上的冰叶子/开发了我不怕冷的童年味蕾/从此我吃嘛嘛香喝啥啥甜。”

美国现代诗人弗洛斯特以一种自然亲和的诗歌品质示人。诗人王熙远以最质朴、近乎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豪迈的气魄和传递豪情,透视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表现出可贵的品质。

诗人的品质即独立于世的诗人精神,已成为诗人大气与否的分水岭。写诗不但要讲究技巧,锻打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可贵的诗人品质。这种超然于技巧的诗歌完善过程,能够完成诗人的独立创造,让诗歌作品气度非凡、大气凌云。

诗人王熙远的诗歌生态比较复杂,他擅长于在民谷研究的丛林自由穿越,又在散文的莽原奔驰,还在学术研究的苍茫大地以独特的视角作临空飞升的美丽翱翔,如今又深入诗歌的腹地写出一行行滚烫、但不乏理性的思考,又深沉而明朗的分行文字。

这种复杂的诗歌生态正好构筑了他诗歌的文化内核,成就了他的诗歌事业。

因为吸收了各方面的养份,他的作品才更有气度、深度、高度,他那高蹈的诗歌行为才会如此受人关注,他的滚烫的诗行才会如此受人诵读。

尤其是读了他有关故乡的回望文字,读了他对辛勤的园丁伟大无私的赞美文字,读了他热情奔放的敢于为爱而献身的真情文字,读了他揣模人们心中最美丽的愿望表现出自己的豁达大度的励志文字,让我对他独具的诗人品质怀有了深深的敬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2 18:13:16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09-4-12 22:03:00 |只看该作者
好像以前在右江日报上读过王熙远的作品。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板凳
发表于 2009-4-12 18:11:00 |只看该作者

非常非常想知道这位王熙远老师和<桂西民间秘密宗教>一书的作者是不是同一个人.

知道的麻烦告知,非常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地板
发表于 2009-4-12 18:19:00 |只看该作者
深圳作家王熙远著《中国历代丑文化》[选载]
由深圳作家王熙远创作的专著《中国历代丑文化》(大连出版社/学人学书文从)出版后,在文化学术界、部分院校引起强烈关注,一版迅速销罄。出版界认为该书是国内首部“丑文化”专著,全书以34万字的篇幅,讲述了历史上数百个官场、宫廷丑闻,是一部具有现代视角的“官场现形记”,正史、野史揉为一体,文笔轻松幽默,每个故事短小精悍,阅读简便,堪称“大部头中的小人书”。目前该书被出版界继续看好,进入再版程序。


作者简介:王熙远,男,副教授,广西桂林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在高校任教,现任职于宝安区教育局。出版文学类作品多部,历史专著〈桂史拾遗〉、〈中国历代上流社会丑闻大观〉〈历代权谋要览〉以及宗教专著〈桂西民间秘密宗教〉(在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学界广获赞誉)等。与人合著辞典、大学教材5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是同一个人,作者应该为田林浪平人,为什么这里又是桂林人呢?然后又变成深圳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2 18:21:1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63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11-9
注册时间
2011-11-9
5#
发表于 2011-11-9 10:00:00 |只看该作者
王熙远生于田林浪平,祖籍桂林,现在深圳工作。为宝安区作协主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63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11-9
注册时间
2011-11-9
6#
发表于 2011-11-9 10:08:00 |只看该作者

寻找心灵的故乡

——读王熙远新著《神巫毛拜陀》

           

我一直觉得王熙远是一位很随性的作家。无论是他的散文、诗歌甚至他的学术著作,都表现出不造作不迎合,自然清新,纯朴厚实的乡土气息。

翻阅他的新著《神巫毛拜陀》(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10月出版,29万字),我们好像闻到了略带马粪气味与玉米秸气味,独有的、久违的乡村空气,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他那种独特叙述风格和美学品格。

带有马粪味的“民间记忆”

文学评论家洪治纲教授说过:民间记忆是个复杂的名词,它是属于历史的,但不是众所周知的历史,它是指民间文化中各种丰富的经验,既有共性,更具个性。

我认为,《神巫毛拜陀》是一部典型的“民间记忆”之作。作品叙写的是作家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毛拜陀的故事。共分为四个部分:“毛拜陀的人”;“毛拜陀的村俗与日常生活”;“毛拜陀史事”;“今日毛拜陀”。毛拜陀不过是桂西高山汉族人聚居的一个小小村屯,小得无法在地图上找到半点痕迹。“毛拜陀”无疑是“属于历史的”,但也确实是“不是众所周知的历史”。它却饱含丰富的个人经验民间文化经验。它的价值,在于“不是众所周知”的独一无二的“个别”。这是带有“马粪味”的情绪记忆,弥足珍贵。

因此,当作家以文字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为 “马粪味”那种熟悉的陌生而感到惊奇、新鲜。随之而来的是心灵深处的颤动。

这样的“民间记忆”,是作家的心灵家园,是他精神成长的沃土,是他灵魂的栖息地。

我们回头翻阅王熙远以前发表的众多作品,诸如《真水无香》《滴水藏海》《北大诗绪》《粤桂诗情》等,不难发现,他的创作风格,他的叙事方式,他的情感表达无不与“毛拜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他的血管里流淌着“毛拜陀”的热血。

窃以为,无论是要研究王熙远的创作,还是要分析他的人格心理,《神巫毛拜陀》绝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样本。

寻找心灵的故乡,熙远一直走在路上。

带有玉米秸秆味的亲情乡情

与其说《神巫毛拜陀》是一部乡村史,不如说它是一部家族史。

小小毛拜陀,只有区区五户人家。而且都有着三姑六婆堂亲表舅的亲戚关系。

于是,第一部分“毛拜陀的人”的“谭家”“再旺大舅家”“再维满舅家”“再江大舅家”“王家”就成了这部家族史的主要内容之一。

家庭之间的矛盾关系,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家庭的兴衰,人丁的繁衍,生活的甘苦,人性的善恶……小小毛拜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作家平实朴素而生动的叙述中,一一展现。

谭家的姑公姑婆善良懦弱,表婶娘“人模狗样花言巧语”、精明能干,尖酸刻薄;再旺大舅家有喜欢说谎四嘎公,勤劳善良温顺聪明的四嘎婆,英俊帅气、有远见的再旺大舅,有与自己情同手足、英年早逝的三舅;再维满舅家有风流倜傥,博闻强记的再维满舅;再江大舅家有能文能武的民间秀才太嘎公,他不仅是骟牛高手而且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神巫文化功底;善良勤劳,惜书达礼,教人向善,影响了熙远的一生的外婆;再江大舅虽然文化不高,但学识渊博,喜唱科书,出口成章,开口能唱。他还是一个能赶马帮并且有木工、石匠手艺的能人。他对熙远视如己出,影响深远。……

 还有第二部分对毛拜陀的村俗与日常生活的描述,不仅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个在版图上无法找到的大石山区小村屯人们鲜活的生活场景,更让我们感受到毛拜陀人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毛拜陀虽然偏僻,虽然贫穷,但是,毛拜陀的人却在生存的困境中创造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在作家的眼里,它充满乐趣与魅力。毛拜陀让人依恋。

  我们在作家如数家珍般、如聊家常般的叙述中,感受到平静朴素语言表层之下涌动着的深厚的亲情乡情。如果没有对毛拜陀特别深厚的刻骨铭心的情感,没有不可泯灭的乡土情结,不可能有如此细致的描述。窃以为,这种充满玉米秸秆味的乡土情结是作家创作《神巫毛拜陀》主要动因与重要驱动力。

 带有神秘感的神巫文化经脉

  如果说《神巫毛拜陀》是一部家族史,那么神巫文化是贯串在这部家族史中的经脉。这可能是该著作最重要的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文化形态,神巫文化在中国的遗存,南方较北方盛,南方又以黔东南、桂西、湘西为盛。而处于临近黔桂交界的毛拜陀无疑是神巫文化遗存痕迹较为明显的一个点。

 在《神巫毛拜陀》中,作家除了有第三部分“毛拜陀史事”专章介绍毛拜陀神巫文化历史背景之外,在第一部分“毛拜陀的人”和第二部分“毛拜陀的村俗与日常生活”中,非常自然,水乳交融地把很多生动的神巫文化现象及活动嵌入其中,真切地表现神巫文化对毛拜陀村民生活的影响。

说到神巫文化,人们往往只想到它的原始图腾崇拜,以及敬神信巫的迷信观念,甚至把它和迷信完全等同起来。我们不否认神巫文化夹杂着不少迷信色彩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神巫文化中同样存在劳动人民在文化创造过程中扬善向善的部分内涵。这在《神巫毛拜陀》有不少具体的记录与描述:

如第一部分第一章(P23)写到,表叔“像竹筒倒黄豆噼里啪啦一口气”背诵出来的“三十六解结”,其中就有“第十二解除见患某不尽夫妻道,毁丈夫妻室,不听妻言不从夫命,肆行无忌,出言遂忘恩义,交偏则诋谪殴辱,不顾良缘,致使天理不容,鬼神谴怒之罪……第三十一解除受患某修斋不洁,立意不诚之罪;第三十二解除患某掩人善心,扬人恶行之罪;……”

又如第一部分第三章(P66)记录的麽公科书《血湖报恩灯》及相关叙述:

“我问再维满舅你为什么对这个《血湖报恩灯》的诗句记得那么牢,他说我从小没爹,是我妈把我拉扯大,好不容易,我常唱常念,目的是为我妈解除罪孽,求我妈有个好来生。”

再如第一部分第四章中写到太嘎公能完整背唱的为麽公教掌坛师去世后辞灵而唱的感人肺腑的偈文(《置天门引路科》P84),还有(P90)外婆为教育满舅保护太嘎公藏书所唱的《哭娘报恩经》……等等,不一而足。很多在神巫活动中麽公们所唱的经文,是含有很丰富的道德教化社会教化内涵的,毛拜陀人很会借助这些经文的教化功能教育晚辈子女,扬善向善。

此外,作家在叙写毛拜陀的人和事时,也在其中插入了很多神巫文化活动的趣事。例如自己儿时放牛受伤,外婆要母亲请四嘎婆“念经烧胎”:《观音救苦经》《观音报恩经》《烧香经》;自己儿时与小伙伴的游戏也模仿麽公先生的法事程序,唱着麽公先生所唱的经文;还有“开路”“上祭”“送五海”等各种法事和再旺大舅牵头“为全村人的利益考虑”的“送火星”、“安龙扫寨”、“送星宿”三次法事;太嘎公骟牛时灵验的神巫做法,等等,神巫文化已经成为毛拜陀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宗教仪式和行为方式,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和依靠,乃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读罢《神巫毛拜陀》,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神巫文化是毛拜陀文化的灵魂。

富有个性的叙述方式

王熙远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喜爱搞田野调查的历史学副教

授,他把“直接观察法”运用到他的写作方式中,通篇白描,不加修饰,深入浅出,通俗生动流畅。当然这也是与纪实散文写作原则合拍的。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请读者诸君自己品读去吧。

    结语

读完《神巫毛拜陀》,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本书该属于什么体裁?但找不到答案。但又找到了答案:它既是文学的也是历史的。既有生动的文学叙述,又有珍贵的历史资料记载。它具有一种“跨界”的审美特质,所以,它一定很有市场。

正如著名作家莫言所说:“文学一旦走进民间、化入民间、自民间而来,就会变得伟大而自由。它可以是浩浩荡荡的史诗,是密集如云的传说,是无头无尾的倾诉……”所以,王熙远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神巫毛拜陀》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独特的神巫文化弥漫的乡村生活的原生态文学的范型,它以“陌生”吸引了大众。它的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丰富生动鲜活的研究黔桂高山汉神巫文化的范本,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价值,它以“文化”召唤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63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11-9
注册时间
2011-11-9
7#
发表于 2011-11-9 10:17:00 |只看该作者

正是此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5-1-11 11:27 , Processed in 0.171477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