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来自东兰农村的壮族孩子。我们那里世世代代都说壮话,唱山歌。
我一出生,我的父母就教我说壮话。所以,壮话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和我打招呼的语言。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母语。壮话就是我的母语。
我六七岁的时候,跟着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到学校开始学a o e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学习了第二种语言。当时什么都不懂,大人说什么就做什么,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所以也没有想过,为什么不学我们自己的语言。
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通常按壮话写汉字,比如“我喜欢自己的民族”壮文是“gou maij mizcuz raeuz",我却写成“我喜欢民族自己的”,所以,感觉这样学习很吃力。心里在想,为什么这样不行啊,我们可是这样说的啊。但那时也不知道什么是语言。
当我上中学的时候,读的文章多了,看电影电视多了,语文表达能力也就提高了很多。同时我也学会了桂柳话,在我们村里叫:刚棍/gangj gun.
2005年,我学会了上网,朋友教我用百度去搜索,我第一个就把“壮族”两个字输进去,朦朦胧胧间点进了“壮族在线”的“僚人家园”。在里面看了一下,觉得很亲切,里面还有一些家乡东兰的照片。在那里面,我见很多人用词时经常用“贝侬”两个字,开始的时候我不太明白。琢磨了一阵子,原来“贝侬”就是我们壮族人经常说的兄弟姐妹的意思。壮文叫"beixnuengx".
在僚人家园里,有很多英文一样的文字(壮文),我不知道怎么看(看不懂意思)。偶尔看到有人写双语出来,我才知道什么意思。在里面呆了几个小时,看了好多贴子,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壮族还有自己的文字!我学着去拼几个,嘿嘿,跟拼音差不多,不过跟我们平常所说的话一样。原来我们民族的语言也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我太兴奋了!
由于当时的上网技术还是菜鸟阶段,当我关闭了那个网站之后,再也找不到了。就这样两年过去了。2007年,经过努力,我再次成功访问“僚人家园”。重新注册了一个ID之后,开始在里面学习壮文。花了一天的时间,我就学会了壮文的发音技巧,随后我就可以用壮文来表达自己的语言(当然不是标准的)。
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原来应该知道的东东知道得太少了。感觉就好像是壮文是自己的生父,汉字是自己的养父,而我们则是只躺在养父的怀抱中,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生父的机会。我们与生父不断疏远,不断隔离。生父给我们躯体,养父给我们生活。我们为了生活,我们抛弃了生父。。。。。。
虽然,我也知道壮文是别人制造出来的。但我还是觉得很亲切,我觉得还是要学习到底。我在想,一个不会壮话的人绝对不会造出壮文。如果没有那么多贝侬世世代代讲壮话到现在,更没有人能创造出壮文。所以,我不认为壮文是别人的东西。我想把壮文当作自己的外套,这套外套里面的所有尺寸,样式,图案,色素等在全世界只有壮族人穿才相配。但这套外套是外国人参与设计与制造的,最后这套外套就是我的外套,因为别人不能用,只有我们壮族人才能用。
说到这里,有的人就说,既然这样,为什么那么多壮族人都不用?这个问题很悲哀。也就是像上面我说举例的,生父没有能力给你良好的生活,养父能给你生活的空间,我们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抛弃了自己的生父。。。。。。比较现实一点,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普及吧。
所以,我平常都说,我不会要求任何一个贝侬去学习壮文,因为生存毕竟第一。但是,凭着自己对民族的一腔热血,我会建议那些有条件的贝侬去学习壮文。我也没进过壮文学校,我们学习都是在网络上自学。我们学习壮文只是想尽力保护一下自己的民族语言。我们没有种族意识,没有Z治头脑,我们完全是想让自己感动多一些,让我们传承祖先们留给我们仅有的文件遗产。
另外,很多人都说壮族地区很落后。从实际出发,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在家里,我经常听到有人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吵满村风雨,不管兄弟姐妹,拔刀相向。土地纠纷,田水纠纷,财产纠分,家庭纠纷等等,丁点小事,弄得死去活来。而且最可怕的是这些成为一种恶性传统。有时候我经常在想,文明源于文化,壮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不普及,而现在又推广不利。没有文化来主导,思想观念落后必然造成其他方面的落后。学校学的是汉字,电视放的是汉语,壮族的一些人就算被这些汉文化的洗礼之后,回到壮族山村又会被那种所谓的传统感染。所以,我个人觉得,要想推动壮区的发展,建立壮区针对性的文化教育是最好的办法。比如建立壮语电视台,开办双语学校等等。
我也知道我们上学的时候,有一种教材叫《思想品德》。我们壮区也有我们壮族特色的礼节方面。比如红白事,我们应该的言谈举止等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而这些要不是父母不教的话,你无法从哪里去学,当你去参加这样的活动的时候你就会很尴尬。当然,壮族的礼节方面仍有很多,其实也可以出一些像这样针对性的教材来教育我们壮族的后代的。
有人说,没有壮文,壮语也能传承下去,不是已经传承了这么多年了吗?是的,没有壮文,壮语可以传承,但传承下去的时间可能是50年,也可能是100年,但依照现在的趋势,我想不太可能一直传承下去。历史过来这么多年,壮语确实传承下来到现在。但是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文字来规范,所以,壮语变异很多,甚至同是壮族人都听不懂对方说壮话。这是没有文字的规范造成的。不难想像,一种没有文字的语言是根本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壮文的出现,对我们壮族人来说应该是好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看谁制造的,如果那样简直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先就这么多了。因为我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语言,所以,每当看到“贝侬”“布僚”的词时,我都会感到很亲切。感到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感觉。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顺便说明一下,本人是一介壮族贫民百姓,不在机关做事,不在组织任职,没有任何针对性。一切的一切都只是阐述自己热爱自己民族的个人观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9 1:11: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