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1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族马骨胡音乐简介(潘其旭)

[复制链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7:4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壮族马骨胡音乐简介

(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壮族马骨胡音乐会上的讲话稿)

2009.01.04 下午15:30 广西民族大学科技楼报告厅

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 潘其旭

 
今天,在举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之际,举办“壮族马骨胡专场音乐会”,特邀请德保壮族民间马骨胡乐队黄广扩先生一行前来献演。这样的专场音乐会,在广西尚属首次,对展示壮族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及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对壮族马骨胡也许早闻其名,久闻其声,但能亲临现场欣赏马骨胡演奏的机会可能很少,有关马骨胡音乐的特性及其文化背景,恐怕了解的还是不多。现在,我向大家作简略介绍。

马骨胡是壮族代表性乐器,因其采用马的腿骨作琴筒而得名。

马骨胡原为壮剧伴奏的主奏乐器,主要流传于桂西的德保、靖西和田林、西林、隆林县一带。

关于马骨胡的来历,民间有多种传说:

一说是,有一对恋人达冉和阿列,受到土司的迫害,连他们心爱的骏马也被杀死了。阿列用马腿骨做琴筒,马尾做弓毛,还在琴头雕刻马头作装饰,制成了一把别致的马骨胡,倾诉悲愤之情而离开山寨,并到各地传授马骨胡技艺。从此,壮乡的村村寨寨响起了马骨胡的优扬琴声。为了纪念达冉和阿列,人们把马骨胡称为“冉列”。

又一说,在明代,有一位嘉靖年间随瓦氏夫人远征东南沿海抗倭将领的后代,为悼念和追寻其被奸臣谋害的先父英灵,用先人遗下的战马腿骨制成马骨胡,跋涉千里,沿途唱诉。动人的琴声感化了一位汉族姑娘的芳心,由此而演绎了一出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壮族民间有长篇勒脚歌《马骨胡之歌》流传。
至于马骨胡产生的具体年代,无文献记载可考,而马骨胡既然是壮剧的主奏乐器,我们也只能从壮剧产生的年代来推断。从田林县旧州民间收集到的北路壮剧前身板凳戏代表性剧目《太平春》(唱部)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抄本来看,马骨胡应在壮剧产生以前的明末清初就已经有了,约有400多年的历史。
壮族戏剧由于流行地域、使用方言和唱腔风格的不同,分为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和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三个地方剧种。南路壮剧俗称“呀哈戏”,是因其唱腔多用“呀哈嗨”为衬词助腔而得名,主要流传于操壮语南部方言的德保、靖西、那坡、田东等县,并传播到越南北部与壮族母语同源的岱-侬族地区。南路壮剧的唱腔为板腔体,是由壮族曲艺末伦和民间小调发展而来。

德保是南路壮剧发源地之一,民间有深厚的壮剧艺术传统。1955年,德保县业余壮剧团带传统剧目《宝葫芦》赴北京参加全国群众音乐舞蹈观摩演出,荣获优秀节目奖,从而确立了壮剧在我国戏剧舞台上的地位,成为壮剧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广西壮剧团也是在德保业余壮剧团的基础上,经培训、扩充、提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北路壮剧主要流传于操壮语北部方言的田林、西林、隆林及云南富宁等县,唱腔为联曲体,由当地民歌发展而来,俗称“土戏”。壮族师公戏,主要流传于桂中来宾市的象州、武宣、兴宾区及贵港市一带,是由民间师公教的宗教仪式歌舞(俗称唱师)发展而成,原先只用蜂鼓伴奏。

北路壮剧伴奏乐器的三大件配制是:马骨胡、葫芦胡、月琴。

南路壮剧伴奏乐器的三大件配制是:马骨胡、土胡(又名厚胡)、三弦。

土胡的音色介于二胡与中胡之间,发音通透刚劲,更具表现力。

此外,还配有牛角胡,是担任壮剧音乐伴奏的中音乐器,音色、音质温和而浑厚、保满。南路壮剧还配有螺笛,模拟吹奏,烘托气氛,有如天籁之音。
南路壮剧乐器伴奏的基本定弦是:马骨胡为C、G(1~5),演奏是4~1弦;土胡为G、D(5~2),演奏是1~5弦;牛角胡为A、E(6~3),演奏是2~6弦。其合奏自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和弦音乐效果,反映了壮族别致的审美情趣。

马骨胡的音色,清脆、透亮、悠扬;音质高吭,富有穿透力。

马骨胡的演奏,有自成一体的弓法、指法和曲牌,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马骨胡的弓法,是按壮剧音乐唱腔的节拍轻重而行弓。其主要特点是,前轻后重、前虚后实,与其他民族乐器演奏节拍的前重后轻的弓法全然不同。

马骨胡指法,大多采用垫指滑音指法,富有形象性的音乐语言表达特征。

马骨胡的音域比较宽广,传统的马骨胡演奏采用两个把位,而京剧京胡只用一个把位;壮剧唱腔为七声音阶曲式,马骨胡按唱腔旋律的起伏情绪而紧随伴奏,比其他民族传统的五声音阶乐曲的演奏,更富有变化色彩,显示了壮族乐器独到的功能特性。

马骨胡不仅在壮剧音乐演奏和唱腔伴奏中,表现出独特的壮族乐器性能和浓郁的民族音乐格调,而且,能在独奏、齐奏、合奏中显示其自身的多功能乐器效果。如演奏现代马骨胡乐曲《壮乡春早》、《右江两岸好风光》等,无论是独奏、齐奏或合奏,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乐曲的主题旋律和情致意境;在演奏其他民族乐曲和现代流行名曲中,亦别具韵味而显露出壮族乐器的风采。甚至,在以西洋乐器钢琴、手风琴等为伴奏的演奏中,马骨胡的音色也显得自如协调,为人们所赞赏而享有盛誉。

壮族马骨胡艺术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民间音乐家黄广扩先生,出生于德保县南路壮剧世家,从小受到壮剧音乐的熏陶。他经过40多年的刻苦磨练和潜心钻研,不仅在马骨胡演奏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创编的马骨胡乐曲也在网上流传,而且,对传统马骨胡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为了提高马骨胡的音量、音色、音质,他改用马腿肱骨切片拼为共鸣体,用蛇皮作震动膜,使马骨胡演奏中的高、中、低音更为和谐,颗粒性能更为显著;他还制作出了新型的高、中、低音三种马骨胡系列,使马骨胡更加广泛适应于各种类型和不同风格曲目的演奏。黄广扩先生成为颇有成就的民间马骨胡演奏家、作曲家和制作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壮族马骨胡艺术传承人。《南国早报》曾用整版篇幅作了专题报道。

这次音乐会演奏的马骨胡乐曲,除壮剧的传统音乐曲牌和唱腔外,其他曲目大多为壮族作曲家李上焜先生所改编和配器,融入了中外音乐的曲式技法艺术元素,丰富和增强了马骨胡的表现力,使乐曲既具有清新的时代感,又保持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李上焜先生为壮族马骨胡音乐艺术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德保县委县政府对举办马骨胡专场音乐会给予大力支持,在接到邀请涵后,立即由县文体局组建马骨乐队并加紧排练,各位乐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由高、中、低音马骨胡演奏的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节目,奉献在首府的舞台上。我深信,大家在欣赏当中,会有耳目一新之感。这也表明了德保县领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并初见成效,令人可喜可贺!

这次举行的壮族马骨胡专场音乐会及其影响,必将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对我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发展,会起到很好的启示、激励和促进作用。

最后,让我用一句壮话向各位致意:“确迈邓勒!”——谢谢大家!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沙发
发表于 2009-3-11 18:17:00 |只看该作者
嗯早就该发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板凳
发表于 2009-3-12 00:54:00 |只看该作者

这份资料真棒。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马骨胡简介材料。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6 16:16 , Processed in 0.22320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