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州,是田阳县城的所在地,它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年代,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漫长历史。史书记载:“田州,古百粤地,汉属交阯郡”,唐隶邕州都督府,宋始置田州,属邕州横山寨,元改置田州路军民总管府,明兴,改为田州府,省来安府入丐(注一)。“
古时,田州管辖范围很广。行政区域的划分不同,各个朝代也不同;在同一朝代的不同年代,也有所不同。“唐武德(公元618-626年)改州为郡,天宝(公元742-755年)又改郡为州,明、清时有州无郡(注二)。”朝代怎么改,行政区划怎么变,田州的名称始终如一。在历史上,田州,是田州路治、田州府治、田州州治和奉议县治的所有地。
根据《田州岑氏源流谱》记载:“在九百多年前,广西的岑氏始祖岑仲淑,进士及弟,精通孙吴之兵书,官武威将军。是枢密副使狄青的部将。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岑仲淑随狄青来粤西剿侬智高,事平后留治永宁军。岑仲淑的第四代叫做岑翔,官武功将军。宋崇年间(公元1102-1106年),归化蛮叛,募义兵平之。得地内附,诏赐世守西土,授沿边奚谷峝军民安抚使,移治田州。”宋崇宁迄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封建土司统治的年代中,田州是广西西部政治、经济的中心。到了光绪元年,清朝政府改制行政区,建立了百色直隶厅,田州改土归流,结束了土司的统治。从此,右江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到百色,从那以后,田州才变成普通的城镇。
田州,是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女参将、民族女英雄、诏封二品夫人——瓦氏夫人的故乡。
田州,历史远久,是值得考究追忆的地方。其附近现在所使用的地名,乃是当年田州土司活动场所的名称,或是当时历史地名的沿用,有的建筑物已被毁坏有其名而无其物了,现粗述如下:
田州路、府、州署旧址、主要建筑物及景点
府置:田州路、府、州置是田州土司办公的地方,古时建在现在的田阳县实验学校(原田州中心小学)——田阳布洛陀文化中心大门前(原革命烈士纪念碑旧址)一带。府置前门的照壁在现在通往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路上,从这里一直到定律村度楞(第二组)屯(度楞是壮语,即府置的后门),约有一公里路长,这一方园就是田州路、府、州置的所有地。路、府、州署的建筑物,曾经多次遭到岑氏内部为争夺田州路、府、州的领导权而起兵攻打时所烧毁。(所以,这一带挖地时常见瓦砾堆。)后来又重建,在改土归流后州衙,“于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未,州官顾姓景露其名,始将田州土衙拆卸,运回(旧城)作建筑新署之材料,为州衙办公之定所(注三)”,旧州署的前一部分(现在县实验学校所在地),改为岑氏祠堂。据田州镇博爱街刘启通老先生生前介绍说:“民国十七年(1928年),有个凌云县人,名叫岑孟彪,来接曾伯龙任田阳县县长时,到位后就先到岑氏祠堂去认祖,烧香跪拜。”
翠碧湖:在田州路、府、州署门前,原有一个二里之长、宽50多米、深平均约2米的人造水塘(由现在的县文化馆南面、县工商局职工旧住宅楼后面,一直往东延伸到田州镇政府门前),明澈如镜,波光粼粼,。说起这口水塘,相传是在明靖三十三年(1554年),田州土州原指挥同知岑猛之妻瓦氏夫人,已年近六旬,老当益壮,自告奋勇代孙从征,率领壮族俍兵6000多人,奔赴江浙一带抗击倭寇,六战六捷,受到明皇朝的嘉奖,诏封瓦氏二品夫人,赏银3000两和其他贵重物品。瓦氏夫人荣归故里后,为怀念那些阵亡将士,将银两发给他们的亲属作安抚费,并建“昭忠祠”和“义学堂”,以慰忠魂,所剩余的银两则用来兴建这口水塘,作为节日与民同乐、官员们游湖散心消遣的活动场所。经过官民数月的奋战,水塘挖成了,官方称为“翠碧湖”。该湖建成后适逢下了几场大雨而盛满了水,又恰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瓦氏夫人便下令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龙舟划船赛,州民闻讯纷纷赶来参赛和观看,一时人山人海、百舟竟渡、对歌喧天、热闹非凡。瓦氏夫人虽然年迈,但仍精神饱满,她和女兵们同乘一只龙船,在湖里划来荡去,与州民相互祝福问好,共享天伦之乐。可惜瓦氏夫人在这次与民同乐的次年(1557年),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为了缅怀这位壮族抗倭女英雄和修建这个“翠碧湖”造福于民的功绩,田州人从此将这个湖改称为“官塘”沿用至今(官塘是汉语,壮语叫做“塘西”)。废除土司制度以后,当地人渐渐地将这口水塘东段填平造田地、起房屋,现在仅剩有20亩水面的池塘了。星移斗转,岁月流逝,历经450年的光阴,这口官塘依然存在,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株扁桃树:在田州路、府、州署的建筑群里,错落种有九株扁桃树。头一株在度楞(地名,今定律村第二组)的喷泉边(喷泉已被鱼种场征用改做鱼塘),由于水份充足,长得特别高大茂盛。而喷泉常年流出的泉水,则是历代官员吃水、用水的源流,约有一亩水面之阔,犹如一颗巨大晶莹的碧绿的明珠。其余的八株扁桃,因地势的高低、树的大小、种植的参差,由东南方向往西北逶迤而去,远远望去,好似一条青龙刚从右江边由东南向西北腾飞起舞,寓意南方巨龙朝京。解放初,人们还见有三株幸存下来的老扁桃树。
昭忠祠:上了年纪的田州人都知道,现在的工商银行田阳县支行办公楼址是昭忠祠的旧址。这座昭忠祠,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瓦氏夫人率领壮族“俍兵”,前往江浙沿海前线抗倭凯旋之后,瓦氏夫人为纪念为国捐躯的烈士而建立的纪念堂。昭忠祠设立各位烈士牌位,张挂各位烈士画像,将烈士的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和功绩,一一刻在石碑上,镶在墙壁四周陈列,以资教育后代子孙,激励后世人民保家爱国。烈士中也有女性,因为瓦氏的抗倭军队中有一队壮族女兵,有女将领。传说,凡新任知府、知州、知县的新官,上任之日,必先到昭忠祠瞻仰先烈,上香祈祷祝愿。
义学堂:从昭忠祠往里便是义学堂。义学堂是瓦氏夫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与昭忠祠同时兴建的。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广西岑氏二十五世、清朝诰授奉直大夫、田州知州岑宜栋,把义学堂改为化成书院。民国四年,化成书院又改为奉议县维新小学堂。不久,又改为田州中心小学(内设办高小班、幼儿班),一直沿用此校名至解放初期。
义学堂与昭忠祠相连形成四合院,昭忠祠作为进入义学堂的必经之门。原田州中心小学居住时,门前栽有一株北魏时期随佛教自印度传入的菩提树。这棵菩提树是田州籍当年在广东省法科学院任总务的周极臣,从广州市广雅书院接枝后,于1935年带回栽种的,十几年后便枝繁叶茂,学校养有的一只猫头鹰常在这棵上栖息,现为广西区内仅存的菩提树之一,1989年8月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初期,义学堂和昭忠祠即原田州中心小学校舍被国家征用,作为县人民银行建设用地(现为工行田阳县支行办公、宿舍楼所在地),原田州中心小学因此搬迁到原田州初中,原田州初中而与县初中合并。
雷公(屯):“别名内共,在田州镇驻地东北。系三雷村公所原驻地。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建村。‘雷’壮语意为岭城;‘公’,是壮语意为桄榔树。该村座落在长有桄榔树的土坡上,故名(注四)。”以岑翔为始祖的田州岑氏土司,于宋崇宁年间移治田州以后,“雷公”是岑氏在右江地区定居后的第一个村寨。
岑氏土司所以在雷公建寨立足,是因为这里背靠五指山,左有匍匐昂首的狮子山看护,右有一排群山延伸到现在的二塘稍有回抱之势,寨前田垌一马平川;远外奔流不息的右江从南面滔滔直扑寨里,大有招财纳宝之灵气,然后在狮子山山脚下转了个弯又缓缓地向东流去。如此一幅天然画卷、如此一方风水宝地,正合他求之不得的心意。因此,岑氏土司决意已定,建了很多古色古香的屋宇和亭台楼阁定居了下来。此外,征集田州附近成千上万的人民百姓,从五里外的三今屯的后背山上,凿山搬来巨石,为土司眷属建造假山。假山下边挖掘一个很宽很深的人造湖。假山巍峨,怪石嶙峋;人造湖碧波漪涟。假山中,饲养有猛虎凶豹及各种奇鸟怪兽,种植品种繁多的奇花异草,是为“公园”,供土司“少爷”、“小姐”游玩的场所,尤是镇压人民的刑具。据《奉议土司法制考》记载:“总目之上,即土府,无论民刑诉讼,经土府审判,即为结案,双方皆须绝对服从。至于当时所用刑法,最奇者为以犯人饲虎,盖土府于花园内养有猛也(注五)。”人造湖也是玩弄、侮辱人民百姓的工具,“有妇女稍有姿色者,由土府任意召幸作乐;如每逢端阳节,集合少年妇女之有姿色者,衣以五彩纸衣,在土府特备之大池塘内,作竟渡之戏,视纸衣为水湿破者,则拍掌大笑(注六)。”解放后,假山犹存,后来在兴建农田水利工程时才拆毁,人造湖也早已破堤放水作稻田,为民造福了。
雷公岑氏土司建造的假山,虽然早已无存了,但在田州人民百姓中,如今还流传着土司当年建造假山时说的:“人腿断了不要紧,我的石头不烂就成。”这句流传了几百年的话,值得叙述原始:
传说是这样的,土司老爷为建造这座假山,命令上万的良民百姓,摆开两行列队,从雷公一直摆到三今屯的后背石山上,采用传递的方法,从三今石山上如此传递到雷公,长年累月的凿、采、搬,搬了一座真的石山来造一座假山。有一天,高处的人由于劳累过度昏倒失了手,巨石滚滚而下,砸断了坡底下很多人的腿。监工头人把事故发生的情形报给了土司,土司听了恶狠狠地说:“人腿断了不要紧,我的石头不烂就成。”土司早已腐烂作泥了,但土司草菅人命的恶毒语言,如今仍流传在当地人民群众之中,用以作反面教材的口头禅。
放鹰坡:雷公村的对面,河田路旁西边,有一座小山包,名叫“放鹰坡”。传说土司的“少爷”爱放纸鹰风筝,雷公村前的田垌一片平坦,是最好放纸鹰不过的了,但没有一处高凸,风势不大。“少爷”闹老爷,要老爷造一座小山包,好让他在山头上放纸鹰,老爷就命头人,压迫人民百姓从远处挖土挑泥,筑成这座放鹰坡,至今尚在。
巴东勃:从现在的田阳县金穗购物城(原大米加工厂、城关粮所旧址)——瓦氏路——田阳县气象局以及往东南伸延到隆平村那豆屯旁这一带地方,当地人原来叫做“巴东勃”。这里以前就是田州岑氏土司家族最大的祖坟地。坟地四周置放着整齐有序的石狮、石龙、石凤、石虎、石牛、石鸡、石鹅等多种动物,华表林立,有的墓碑还精雕细凿刻上麒麟或龙凤戏珠,各种动物雕刻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每面浮雕的形象都非常丰满飘逸、安然自在,建筑甚是宏伟、辉煌。明朝的抗倭女参将、民族女英雄、诏封二品夫人的瓦氏夫人葬于此地的东头,除有墓碑之外,墓旁立有一块又高又大且宽镌刻着瓦氏夫人的历史功绩的石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可惜这块石碑珍贵的历史文物不知什么时候遗失了,这一若大的祖坟地也于解放前被拆毁无存。1989年5月田阳县人民政府公布瓦氏夫人墓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在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瓦氏夫人墓于1990年8月得以重新修复。
岑三爷庙:在原田州粮所粮仓旧址,现在田阳县家禽市场,是岑三爷庙的旧址。岑三爷,真名实姓叫岑世元,元朝武略大将军,来安田州二路军民总管,兼左右两江溪垌镇抚都督岑雄的季子,因排名第三,人们称为三爷。岑三爷官授修武郎,传说岑三爷曾到过交阯反击侵略者,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边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立过功勋,后来人们建立岑三爷庙,塑三爷神像以祀之。该庙四合院砖瓦结构,石条石阶,雕檐画壁,窗楣雕花,檐下壁画,飞龙走兽,色彩鲜艳,其建筑规模、设计之精工极象百色的粤东会馆。尤其是庙内的神像众多,可谓是神工之作。据说岑三爷神像是用黄金做的心脏,一改前人拜神人有心神无心的忌讳。传说在解放前夕,赌棍、恶霸黎先南以破除迷信为名,带人冲进庙内砸烂神像,盗走用黄金铸成岑三爷神像的心。不久,岑三爷庙即为人为拆毁。岑三爷庙前原有个戏台,供戏班演出给百姓观看。庙内的空房曾是国民党伪县政府用作监狱,后是田州中心小学办初小班直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