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952|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悉尼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写的"广西与农民起义"

[复制链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23:5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悉尼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写的"广西与农民起义"
广西与农民起义
http://www.dxpll.com/dengxiaopingzhuan.files/dxpzzpz.htm摘自<邓小平评传>
  到了二十年代后期,中共要执行莫斯科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政治路线,要在中共领导下发动农民,要建立农民苏维埃,要把农民起义和城市暴动结合起来,在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1929年4月,邓小平被派往中国西南部的广西省帮助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小军阀李明瑞,和在二十年代早期举行过一次农民起义的韦拔群,就这一点与历史记录极不一样,据胡华的回忆,邓通过越共胡志明的帮助到了广西。邓和胡是在巴黎认识的,当时胡正住在上海,赶来帮助邓。他建议邓把自己装扮成商人,并告诉他如何对付途中的检查和盘问。在邓斌这个化名的掩护下,邓小平先乘船到香港,然后在印度支那地下共产主义运动的帮助下又乘船到了现在越南的海防,然后由陆路通过西南重折进入中国。虽绕了远路,但在当时白色恐怖的情况下可能是最安全的路,也是最快的路。但据邓榕所述,邓小平乘船到了香港,然后由陆路通过广州到了广西。(21)
  广西的形势也很复杂,好几年来中共一直设法在此地开展活动。(22)邓这时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第一个被派往广西组织政治运动的中共干部,在两年前还派过于绍杰和张云逸去广西。中共的支持来自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农民运动;另一个是地方军官。广西的汉人占广西总人口的一半,其余的一半是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事实上他们是整个中国除了汉族以外的最大的民族,占到广西人口的大约35%,广西的壮族人除了那些居住在西北部左、右江流域的贫困边远山区的人们外,大部分经过上千年的熏陶都已经被汉人彻底同化了。那些剩余的壮族人和广西的其它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都是属于地方性的。二十年代初,政府的垮台导致了以韦拔群领导下的以右江北的东兰县为基地的壮族农民运动的爆发。起先被地方上的地主武装打败,韦到广州的中共农民运动讲习所受训,后回到广西再次发动农民运动,这一次运动开展得比较成功,1926年国民党广西省政府被迫承认韦拔群对东兰县的控制。主要和韦打交道的那位国民党人也是中共的一个成员,他利用这个机会争取了韦和其他农民领导人,稳固地建立了壮族农民运动组织。就是到了1927年,当国民党矛头对准中共时,该组织仍然能够幸存下来。
  二十年代中期,桂系在中国政府体系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是桂系军队的活动范围远远超出了广西境内。桂系领导人李宗仁不仅反对G.C.D,而且也不买蒋介石的帐,不过他的许多军官都带有“左”倾思想或者是中共党员,俞作豫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中共的支持下策动军官们背叛李宗仁投降到蒋介石那边,结果不仅使蒋打败了桂系,而且他自己和另外一个G.C.D的同情者李明瑞也在广西掌了权。这就是邓小平于1929年到达广西省会南宁市时所遇到的形势。在南宁,邓和在1927年南昌起义中的中共老战士张云逸开始着手组建由原先的G.C.D士兵组成的两个派,继续贯彻俞作豫的向右江流域的壮族起义提供援助的政策。1929年9月,在南宁举行了中共代表大会,同意建立一个红军部队并将农民武装起来。这个月底,李明瑞和俞作豫被迫进行了反对桂系新军的战斗,但是由于没有邓和张云逸所率的两个旅的支持,当时这两个旅已沿右江往上到了离东兰县的韦拔群不远的百色,因此,李和俞很快被打败了,李撤退到了百色。
  百色位于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的中心,就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济仍十分落后,因此它是全国六个接受特殊救济的最贫困县之一。(23)在百色,中共采用了一个组织动员农民运动的计划,很快收到了效果。要使地方人民和红军新战士接受政治教育,军队不仅要在数量上有所扩大,而且要在质量上有所提高,在党的领导下把农民武装起来,要没收地主的财产,开展土地革命。到12月,邓、张云逸和韦拔群一起组织百色起义,建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苏维埃很快在有一百多万人口的二十多个县相继建立起来,邓小平被任命为红七军政委。(24)尽管百色起义那天(1929年12月11日)邓好像没在百色,而是回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去了。
  在成功的鼓舞下,起义迅速波及到左江的龙州。1930年2月,建立了第二个苏维埃和红八军。国民党政府在两个月内镇压了龙州起义,红八军的残余部队向百色转移,但百色的形势也不如起义开始时好办了。右江苏维埃面临两个主要问题:它没有解除它的敌人和地方民团的武装;没有充分地发动群众;特别是它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没有严明的纪律,它在老百姓心目中仍被看作是像军阀那样胡作非为的军队。——总的来说这是一种狭隘的地方观点——因为当地的壮族不可能是像反共的汉人那样反对汉人的共产主义者。当右江苏维埃努力发展壮大时,它发现一旦红军离开这里继续向前推进,地主们能够毫不费力地重新获得他们的统治地位,一切又恢复了原状。
  邓2月份从上海返回广西,他似乎主要致力于右江苏维埃所属部分——东兰的农村土地革命上。到了8月,军事形势越来越恶化,在李立三的领导下,中国G.C.D采用了一个新的城市暴动的方针,命令红七军离开它的根据地向桂林、柳州(都在广西)和广州进发,以致韦拔群领导下的当地壮族人和邓小平的部队发生了冲突,这并不奇怪,因为韦想违背中央命令留下来,而邓尽管已发现这些命令极不切合实际,但仍觉得应该服从,结果邓和张云逸率红七军的大部分(大约7000人)在9月向柳州进发,让韦拔群带领一小部分兵力继续留下。苏维埃几乎马上就遭到了袭击,彻底被打垮了。10月,邓和张云逸去柳州的途中在河池召开了红七军党员代表大会,大会一致认为遭受损失后要重新组织军队,重新确定其目标。最后会议决定不去柳州而向江西的南部——毛泽东建立的农村苏维埃进发,这是一次漫长而曲折的行军;红七军先进入广东北部,又返回到广西,在通过广东、湖南去江西的路上,邓和张云逸失散了,并一直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骚扰。1931年2月,红七军重新组建后攻占了江西的崇义县城。
  红七军到达江西时已经不到4000人了。
 
(21)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第138页,报导了与胡华的会谈。邓榕:《我的父亲邓小平》第201页。
(22)关于广西起义及其结果的资料来自《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本杰明·杨《一位注重实效的G.C.D人的成长历程:邓小平的早期生活(1904—1949年)》;《百色起义》见《北京周报》1979年2月9日第6期;戴安娜·拉里:《地区与国家:1925—1937年中国政界的桂系军阀》剑桥大学出版社,1974年第102—108页的《壮族农民运动和苏维埃》;袁任远:《广西右江的红色风暴》载于1978年2月9日《人民日报》和陈心得:《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综述》,载于《党史通讯》第1期1986年第25—30页。
(23)《贫困地区接受中央的援助》见《中国日报》1989年12月29日。
(24)这里有一些历史争议,本杰明·杨在《一位注重实效的G.C.D人的成长历程:邓小平的早期生活(1904—1949年)》中对邓的红七方面军政委的任命可追溯到1930年9月,而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第217页中说是1929年10月(大概他当时正好不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1 11:51:32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07-12-2 09:49:00 |只看该作者
广西的壮族人除了那些居住在西北部左、右江流域的贫困边远山区的人们外,大部分经过上千年的熏陶都已经被汉人彻底同化了。连外国人都知道了.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板凳
发表于 2007-12-3 11:03:00 |只看该作者

"在李立三的领导下,中国G.C.D采用了一个新的城市暴动的方针,命令红七军离开它的根据地向桂林、柳州(都在广西)和广州进发,以致韦拔群领导下的当地壮族人和邓小平的部队发生了冲突,这并不奇怪,因为韦想违背中央命令留下来,"

------这个说法是在我看到的资料中唯一与众不同的.

也就是说"韦拔群在红七军是否应该脱离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这个问题上执何态度?"

右江苏区的政府主席雷经天就是因为反对这个错误的作法而被开除了党籍.雷经天的意见是保留一部分兵力在根据地,不要把好枪全带走.

韦拔群当时的意见是什么呢?

现在看是两个不同的观点.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8-2-27
注册时间
2007-12-20
地板
发表于 2008-1-7 15:34: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是革命的摇篮之一,然而我们的命运就应该是被遗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5#
发表于 2008-1-24 22:21:00 |只看该作者
壮族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6#
发表于 2008-1-24 22:22:00 |只看该作者
澳大利亚人的文章并不很严谨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7#
发表于 2008-1-25 09:18: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8-1-24 22:21:00的发言:
壮族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告诉俺,世界上有几个民族是几千年的纯血缘?“壮族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没有错。但“壮族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就可以否认壮族的存在?

从看相摸骨到DNA,俺至今不明白 阴暗面 先生真正的思想和用意是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5 9:19:20编辑过]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8#
发表于 2008-1-25 19:2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1-25 9:18:00的发言:

告诉俺,世界上有几个民族是几千年的纯血缘?“壮族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没有错。但“壮族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就可以否认壮族的存在?

从看相摸骨到DNA,俺至今不明白 阴暗面 先生真正的思想和用意是什么?


谢谢您对我观点的赞同。

壮族历史上是诸如古代汉族,西瓯,骆越,百濮,棕种人,回族后裔等诸多民族相互融合的产物,其最终形成是很晚近的事情。因此:“广西的壮族人……大部分经过上千年的熏陶都已经被汉人彻底同化了。”的说法并不严谨。

“从看相摸骨到DNA”在下的目的是不让真相被掩盖。谢谢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9#
发表于 2008-1-25 20:37:00 |只看该作者

既然先生对“看相摸骨到DNA”这么在行,可不可以再告诉俺:

壮族中:古代汉族,西瓯,骆越,百濮,棕种人,回族后裔各占多少成分?

I佩服了,喜欢就的时候是“你们是古代汉族”,看看你们的直鼻子。不喜欢的时候有是“你们这些马来人”,看看你们的高颧骨吧!哈哈……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0#
发表于 2008-1-26 21:09: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1-25 20:37:00的发言:

壮族中:古代汉族,西瓯,骆越,百濮,棕种人,回族后裔各占多少成分?

I佩服了,喜欢就的时候是“你们是古代汉族”,看看你们的直鼻子。不喜欢的时候有是“你们这些马来人”,看看你们的高颧骨吧!哈哈……

只要知道有就行拉,至于各占多少成分我敢保证“目前”谁也不能给你准确的答案。不信你问那个“覃圣敏”去。

现代马来人是中国人南下和当地土著人以及其他移民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现代马来人和“古代汉族后裔”并非相互矛盾的概念。把事物看的尖锐对立和不可调是你的错误。至于史前马来人地区的人长什么样,你可以参考安答曼群岛上土著人的长相。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11#
发表于 2008-1-29 10:2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8-1-26 21:09:00的发言:

只要知道有就行拉,至于各占多少成分我敢保证“目前”谁也不能给你准确的答案。不信你问那个“覃圣敏”去。

现代马来人是中国人南下和当地土著人以及其他移民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现代马来人和“古代汉族后裔”并非相互矛盾的概念。把事物看的尖锐对立和不可调是你的错误。至于史前马来人地区的人长什么样,你可以参考安答曼群岛上土著人的长相。

印象那个“覃圣敏”可没有明确的告诉俺壮族“古代汉族,西瓯,骆越,百濮,棕种人,回族后裔”相互融合的产物。呵呵!
 

但听 阴暗面 先生 说壮族是“古代汉族,西瓯,骆越,百濮,棕种人,回族后裔”听的多了。阴暗面 先生不会一句“谁也不能给你准确的答案”就敷衍了事吧?
 

既然“至于各占多少成分我敢保证“目前”谁也不能给你准确的答案”,那么 阴暗面 先生不如说壮族是从非洲走出来的,更有说服力!

还有“现代马来人是中国人南下和当地土著人以及其他移民相互融合的产物”,是阴暗面 先生研究的结果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10:24:13编辑过]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2#
发表于 2008-1-29 18:18: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1-29 10:22:00的发言:
 但听 阴暗面 先生 说壮族是“古代汉族,西瓯,骆越,百濮,棕种人,回族后裔”听的多了。阴暗面 先生不会一句“谁也不能给你准确的答案”就敷衍了事吧?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8-1-27 18:57:51的发言:
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数百年,并显赫一时的夜郎国随着"夜郎自大"这一成语的留传而在内地家喻户晓。其实,先问汉使对方有没有自己国家大的是滇王,夜郎王不过是随其后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人们不说"滇王自大"而说"夜郎自大"。夜郎自大确实也无可厚非,《史记》中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她的国土跨越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其曾抵湖南及越南①。这不仅在西南地区无可匹敌,在中国境内如此大规模的方国也屈指可数。历史上,她又是在夏商时期就可能已建国,至少是齐桓公会盟葵丘时就有她了②,当时也可称是悠悠古国了。夜郎王私问汉使一句谁大,完全是体现了他们的一种民族自尊。汉成帝河平二年,夜郎灭国③,但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仍孜孜以求的解答她留下的历史之谜。夜郎悠悠的历史和文化已成为西南地区和民族的一段重要历程、一份辉煌荣耀。
   

    夜郎之谜中最关键的是夜郎的族属,即夜郎的王族是什么成分。不同的研究曾分别追踪至仡佬、布依、水、彝、苗,甚至东夷谢人④。现在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夜郎王族并不是个很大的民族,不过因其疆域辽阔,曾统治过彝、僚等许多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所以在这些民族的传说和史籍中,都有了夜郎国的身影。夜郎到底是什么人始终是个谜。

  西南高原上鲜为人知的小部族

  从清代开始,零星的文献记载了云贵高原上有一支"佯"或"普央"人⑤。他们分布在贵州南部、广西西部、云南东南部。后来,贵州和广西大部分"佯"人被同化于布依族和壮族。只有广西最西部的那坡县还有一支"佯"人,令人深思的是他们自称为"夜郎"。在云南,富宁县的谷拉河谷是"佯"人的最大聚居地,广南县的央连等寨子也是"佯"人的小聚落,甚至在昆明边上的宜良县还有一个"佯"人村子⑥。"佯"人现在被记作"央"或"布央"。"布"在侗泰语言中是"族人"的意思。"央"恐怕也是"夜郎"两字反切拼读成一个字的。

  50年代,地方政府曾对"夜郎"进行了极为粗略的民族识别工作,结果云南的布央人被归入壮族,而广西那坡的夜郎因为头巾似瑶锦而被归入了瑶族⑦。之后,这个小部族开始接受这种法定的民族成分而渐渐因此发生变化。80年代末,一批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这个族群,发现他们与瑶族、壮族都差异极大,并且又发现了其他几个与夜郎很相似的部族。在云南马关县有一支"拉基"人,一直分布到越南境内;在云南麻栗坡有一支"普标"人,也跨境而居;在越南高平有一支"侬环"人;在越南老街、山萝有一种"拉哈"人⑧。"拉基"一称可能与夜郎历史上的"洛举"时代有关⑨。这些部族都语言相近,并与我国各民族中的仡佬族最接近。

  对这些部族的语言的分类,国内外意见分歧很多,但都确信这是一类与以往语言学界熟悉的语言都不同的语类。在国外,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分类法是把它们归入澳台大语系,与南岛语系、侗台语系并列而称卡岱语系(Kadai)。但这个卡岱语系却又包含了包括黎语在内的海南岛诸语种。它被分为四个语族:夜郎语族含夜郎语、布央语(已包括巴哈语和侬环语);仡佬语族含仡佬语、拉基语;黎语族含黎语、加茂语;普标语族含村语、普标语、拉哈语。在国内语言学界,则把它们归为汉藏语系侗台语族的仡央语支,与侗水语支、黎语支、壮傣语支并列。又把仡佬、木佬(贵州麻江)、俫(广西隆林)、拉基分为一类,夜郎、布央、巴哈、普标、拉哈、侬环为另一类⑩。但不管怎样分类,各家都承认这是一类相似而又独特的语群。专门研究这类语言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锦芳把他们的族源推到了古夜郎国,以至先秦时湖广一代的濮国和更早些在齐鲁一带的东夷族11。这群部族成了学术研究的活化石。

  如果这些研究结论如实的话,这个族群就应当是夜郎王国的王族,而且在古代应是个更大的民族。夜郎灭国以后,他们就开始南迁以躲避压迫。在此过程中,许多部落被周边民族同化了,但现今这些同化于壮族、布依族的夜郎人仍称布央。现代夜郎的习俗更有意义,比如他们最大的节日六月六,与会稽禹陵祭祀的日子相同。南迁之后,夜郎仍有过较长的强盛期。马关县的拉基人曾经建立过一个小方国,至今还能看到他们都城的遗迹。当地占最多的侬人也传说他们的寨子都是从拉基人手中取来的。在马关一带分布着许许多多被称为拉基墓的小土堆,里面的石材都不是当地产的。麻栗坡一带的各民族也多说他们的寨子原来是普标人的,所以至今仍用"普"字头的寨名。这点点滴滴的史迹和传说,都反映出这些原自夜郎的部族曾经的辉煌,更反衬出他们今日的衰萎。夜郎和布央只有三千多人口,拉基也仅有九千多人,普标则不足七百人,他们会不会变很小,其命运是令人担忧。

  跋山涉水访夜郎

  走访这一奇特的族群,是我期望已久的。他们独特的历史渊源中也一定蕴含着许多遗传奥秘。为了探究夜郎的源流,今年7、8月间,我与广西民族大学的黄兴球教授沿着夜郎迁徙的足迹,从广西到云南,走访了一个个夜郎部落的寨子。

  到那坡已是7月下旬,先前从广西东北部一路走来,造访了许多部落,盛夏烈日与山野的风尘使我的面容黑黝黝的,几乎可以混迹与当地人中为人所不辨了。县民族局的领导热情接待了我们,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本地的风土人情,那坡县是广西的壮族文化传统保留最丰富的地方,县民族局的领导都能如数家珍地列举十来个壮族支系的风情。但是说起夜郎,他们都说是瑶族,有的说应该立个布央族,但民族识别工作已经结束,不便增加民族,夜郎对当地政府也是个难题

  去仁合村夜郎寨子的路上,放眼都是光秃秃的石山,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如果置之江南,定是一处名胜,但是在这里,却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之一。公路在山间艰难的延伸,汽车在公路上一刻不停地颠簸着。由于这里的地壳多是极难透水的岩石,山间洼地里的农田就像是在瓷碗中,下雨就不能排水而大涝,不下雨就因地下水完全来不及补给而大旱。前段时间广西发洪水,那坡县受灾很重。一路上,到处是片片被浸烂的玉米田,真不知道当地的乡亲们该吃什么度日。

  寨子里的壮年男子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在村干部的协助下,我们急急地开展了调查工作。时至中午,村长盛情相邀去他家吃午饭。一进家门,许许多多古朴的物件马上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庞大的织机上,亮丽的织锦才完成了一半,一旁悬挂的梭子有江浙一带的两倍长;鸡笼就在屋内;猫脖子上挂着个大大的竹笼……村长专门为我们杀了鸡,这是当地最高的待客之礼,令我们十分感动。玉米糊是这里的主食,于外人恐怕很难相信。酒过三旬,村长的话匣子开了,他说了很多,我听懂的却不多。大致意思是说虽然现在的条件还很差,但日子还是一天胜过一天。我也由衷地希望并深信他们会越过越好。

  广西那坡和云南富宁只隔了一座山,富宁的谷拉河谷中布央人最多。那坡的夜郎朋友告诉我,谷拉布央都是从他们那儿迁去的。云南文山州团委王毅书记安排富宁的吴书记接待了我,他也很实在地告诉我,谷拉河谷路途艰险,逢着雨季常车毁人亡,断然进不得的。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当夜骤下暴雨。第二天,我在车站等了一上午,终于还是去不了,只得悻悻而归,匆忙去文山州府,旋至马关县,访拉基村寨去了。

  拉基人有近万,在夜郎各部中人口属最多,从马关县城南仁和一带起一直分布至越南河江、老街两省,尚为兴盛。出城南行,但见山深箐密、岚气氤氲。时有农户田园错落其间。至晨昏,户户炊烟缭绕,烟岚相蔽,云蒸霞蔚,此情胜似仙境,好不令人陶醉。又闻丛林密生处,偶有诸禽鸣啼,不识其名,却自远近高低唱和,宛若倾诉。我们赶去夹寒箐乡境的牛龙山老寨,车行中依旧是免不得的狂颠。途遇一高崖欲摩云,半中天生一罅洞,修一庙宇其间。乡团委欧书记指道:族人祭山之所在。恨时不裕,无暇造次。车行良久,见路渐狭窄崎岖不可复进,遂舍车步往。寨子也建于半山上,各家屋舍高下错落,也多铺了瓦顶。欧书记说是年前上海对口扶贫加盖的。入寨道路愈加泥泞,几乎没有踏脚的地方。所幸村长能干,各家各户都招拢来,我们的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有些儿童于耳垂采血也不哭不闹,甚至颇为踊跃。他们说,对政府能到寨子里来,关心他们,十分感动。而我也为他们的淳朴真挚感动。这些少数民族的兄弟是多么善良,他们或许并不懂的多少为科学事业作贡献的伟大意义,但是他们坚信党和国家,还有各族同胞是不会遗忘他们的,所以他们满心期望着政府、外界能多关心他们,哪怕是一点点,也会使他们欣喜若狂,不管帮助有多大。在这边疆山野间能感受到这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风,使我非常受振奋,也联想到当年子弟兵在此保卫疆域时应是得到了何样的支持。

  

  

  对越反击最激烈的地方是在麻栗坡县的老山、者阴山一带,普标人居住的地方当年都曾是战场,许多村子也一度毁于战火。县民委的吉普车送我去者阴山下的董渡村,那车就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上攀爬,开凿的石路常只能容一车勉强通过,我想若是远远望来,定会怀疑汽车变成壁虎了。

  我们在这里访问了仡佬族的铳铳寨和普标人的普峰寨。从村公所到铳铳,要徒步翻过两个陡峭的山头。我们黄昏时分赶去,只见满天红霞映得群山泛赤,群山环绕中的者阴山边防哨所在云霞中浮沉,仿佛仙舟渡海。中越两国的山峦又似在暮色里争高竞秀。赶到寨中已是夜色沉沉,家家点起昏黄的灯火。我们进入寨中,引起了一阵犬吠牛哞,马上就有村民出来观望,带我们进了村长家中。说明来意之后,我们就连夜工作。乡干部骆弟贵在采样工作同时还不忘做宣传教育工作,不停的讲述边境地区安全防范要领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新政策,听得老乡们纷纷点头称是。当夜又经历了草铺听风、低椽漏雨的陋眠,少不得又是毒虫不住地叮咬,却也睡得香。

  一觉醒来,狭小的木牖透进微微的晨曦,屋外已是山鸟齐鸣,我们又匆匆赶到普峰寨去。普标人也是非常好客,寨里的长老们都来帮我们安排研究对象,工作之后又是端出家酿的美酒,盛情之下我也豪饮了几杯。浓酿下腹感慨油生,这里的人们每一个都是那么真,那么朴实,一点点伪饰猜忌之心都没有,我们常说的上古尧舜之民也就是这样了吧。姑娘们又穿上了美丽的盛装,来让我摄影,一张张脸上一丝矫作也没有。骆弟贵还是不望他的宣传。他感慨地说:这里就是山高路远,很难收到电视信号,所以在这些边疆地区宣传政策很不容易,如果有好心人能资助这里安装几个卫星信号接受天线,每个寨子就都能看上电视节目,了解国内外大事,即开拓了村民的视野,又巩固了边疆。我在此呼吁也期盼着这样的爱心。

  我此行最艰苦也是最传奇的地方是广南县底圩乡的央连寨。那个寨子是讲巴哈语的布央人的。未到央连,就听说了许多那个寨子的神奇故事。陪我下乡的副乡长王克诚一路上一直向我夸耀布央姑娘的漂亮,所以他娶了个布央女子。布央人习俗又尚鬼神,据说他们的寨子里有许多事物都是有神灵依附的,若是有人亵渎,报应必定不爽。说着话,时间便打发得很快,车已来到寨前,未料一道湍流挡住了去路。原来前段时间发大水,把进出寨子的木桥冲走了。我们只能趟水进去,所幸水仅过膝。进了寨子,照例是热情的欢迎。因为团县委的李颖副书记和县民委的罗学忠副主任陪了我同去,寨子里的乡亲们更是感动。我们赶到寨子时日已迫西,便又是急急地开展工作,赶在晚饭前收了工。餐桌上,李颖书记莫名其妙地淌了几滴鼻血,乡亲们就很害怕,说这肯定会激怒寨神,不可久留。我们便匆匆收拾了准备回转。可巧外面一声惊雷下开了暴雨,我们踌躇着是否要等雨稍缓点再行,王副乡长说,若是河水涨大了,今夜就过不去,而且外面的公路也会坏,没一两个星期修不好。我若是被困在这里半个月,后面的行程就要耽搁了。这样一想就赶紧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急急的出寨。到了河边,只见河水果然在未多时里涨起好高了。王副乡长先一人淌过河去,河水几乎没到了他的脖子。于是几个身强力壮的村民一边一个架着我们过河去,走在河水中,急流冲得双脚根本无法站稳。还好村民有经验,过河如履平地,我被架着就像漂过河去的。过了河,村民们和我们依依惜别。车行出没多少路,就发现前方本就狭窄的山路被泥石流阻断了。几个人下车推石扒土,许久才开出路来。再看各人,都是雨水与汗水齐淌,泥浆共黝肤一色了。一路上不断有落石挡道,我们就不停地搬石。又行出一段,一大面坡上泥石流冲没了整条路,我们几个徒手是绝不能开路的。王副乡长让我们把车停在稍安全处,自己去附近寨中找人帮忙。一个多小时以后,五个苗族兄弟扛着锹铲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我们一起加入了战斗。这一夜,整条路都在发生泥石流,我们不断地与泥石流比速度、比力量。只要泥石流下冲的速度快于我们开道的速度,车就会被前后的泥石挡住,正上方的泥石慢慢滑下,最终会把整个车埋住,那样我们就可能永远出不来了。凌晨时分,我们终于走出了危机四伏的路段。这时的王副乡长已经几乎完全被包裹在泥里了,只有两只眼睛还闪着坚毅的神采。

  这样的旅途是我从未曾经历过的。我想,人生只要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就足以铭刻一生。此中最值得回味的,不是路途艰险,而是乡亲们的淳朴热情,是基层干部鞠躬尽瘁的实干精神,更是少数民族兄弟一举一动中溢出的真挚的爱国情感。这些也足以鼓舞我一生了。

  谁来拯救夜郎部族文化

  夜郎作为一个人口少,居住又分散的族群,面临着同类族群相同的命运。他们的语言即将失传,文化无人继承,甚至人口也在急速流失。造成这种现象应是由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的。外部因素是由于他们属于未定民族,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优待,使得地方政府和他们族人对自身认识不清,因而没有保持文化传统的意识。内部因素主要是他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处于相对弱势,故而有一种自卑心理,不愿表现自己的传统。然而,一旦这些文化传统丢失了,就像物种灭绝一样,永远也回不来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能使人类更有生命力,文化越单一,社会就越容易趋于崩溃。或许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但这是个严峻的问题。

  解放初粗略的民族识别是由于我们对夜郎部族的认识不足。而错误的划分对夜郎的民族心理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那坡县龙合乡的武装部长黄子南是夜郎人,但自己却只知道属于瑶族。他介绍他父亲说是"老瑶子"了,但又困惑地说自己与其他地方的瑶族都不一样,说的话也全不能通,习俗都不同,不知自己怎么是瑶族。他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迷惘和无所依托的情绪溢于言表。好在他们周边的瑶族都居住得较远,没有使夜郎部效仿瑶族的文化。但是,广南的布央就不同了。他们本身被归入了壮族,周围又都是壮族,结果使得他们的语言里出现了大量的壮族借词,服装也与壮族几乎一致,甚至许多节日、礼仪都有效仿壮族的。他们认同与壮族以后,开始产生了壮族的自我意识,不自觉地表现壮族的社会行为。一些固有的文化习俗如与壮族不同,就开始被遗弃,而改用壮族的文化。这样,夜郎文化就开始丧失了

  普标也是同样的情况,由于归入了彝族,甚至仿效太阳节。不过他们因为跨境而居,许多人在越南一方有亲戚,而越南普标族是法定民族,所以他们的民族意识还较强。但是有些普标人就不免想,越南有普标族,而中国没有,所以他们就是越南民族了。这种思想影响是很不良的。这就更应促使政府尽快正确解决民族成分问题。拉基人就更困惑了。马关县内的拉基人被归入了壮族,而邻县麻栗坡的拉基人却归入了彝族。拉基人内部就以为他们是不同民族,又对相邻而居、文化完全一样的一群人被划成"两个民族"感到不解而痛苦。拉基人恩代选向笔者透露,由于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上民族成分的难题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不公正待遇。不正确不恰当的民族认同严重威胁着民族文化的保存。

  对于这样一个散居的族群,一旦没有确定统一的民族成分,他们就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互不联系的小群体,因而最容易消亡。央连的布央人就不知道除他们寨子之外还有其他布央人。群体愈小,传统愈难保存,文化也愈弱势,民族自卑心理于是就产生了。拉基小伙恩荣品开玩笑说自己是"垃圾"。最明显的自卑表现在日用语言的选择上。对本民族自卑的族群总是选用大民族的语言,而羞于操用自己的语言,甚至觉得自己的语言难听。在拉基人中调查时,我发现年轻人几乎一点也不会讲拉基语。"拉基话难听,我们平时很不讲!"(原话)拉基老妈妈恩世云说,年轻人从来没听过拉基话,当然更不会讲,连老人自己都差不多忘了。普标人也不讲普标语了。我问普标柏延芬大娘为什么不用普标语。她连连摆手说:"普标话没有用,没有用!"照此下去,再过了一代人,这些语种就失传了。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失传以后,文化现象就会无法表达而不复存在。

  除了文化消失之外,夜郎部族的人口也在消减。每个部落都有一半以上壮年男子在外打工,这些人多数不再回家落户,而是留在当地,他们当然不再继承语言和文化,民族成分也自然归入他族。由于夜郎部族的民族归属不定,所以与外族通婚的后代都归入外族,以省去许多麻烦。与外族通婚人数在这个小部族内不在少数,不管女的嫁出去还是男的娶进来,都会使部族人口减少。越来越少的人口使得文化愈发无人继承。人口流失也成了夜郎部族的一大危机。

  如果有朝一日夜郎部族文化消失了,对于我们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好在有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了很多努力记录夜郎部的各种语言。然而,把夜郎部族文化变成文献中的死文化,远远不是拯救文化,是不能与活生生的文化传统相提并论的。谁来拯救夜郎部族文化,学者需要努力,政府需要支持,族人更是义不容辞。否则,若干年以后,夜郎部族将永远变成历史和传说。

  在我国,像夜郎这样曾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现在却因人口较少而未被确认的部族还有不少,如云南的濮、四川的氐和党项等12。这些部族虽然未被确认,但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对待他们是个值得推敲的问题。由于新发现民族的确认工作已停止,给未定民族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但是这些小部族是不能被遗忘被忽略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每个民族都有发展的权利。决策者应该在民族政策上有所创新,切实保护未法定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持他们的部族人口和文化传统。至少不能因为错误的民族划分而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夜郎各群体可以划为仡佬族夜郎部,氐和党项不再归藏族而归为羌族的两个支部,有名有实地注重部族文化肯定会有良性的效果。否则,如果这些部族因政策而消亡的话,岂不成了西方国家别有用心之人指斥人权的口实?这一代的决策者岂不成了这些部族的罪人?

  曾经的"夜郎自大"是多么的豪迈,而今却已变成了"夜郎自小"了,难道我们还能听之任之,让他们继续小下去吗
2001年9 月
注释:1 ;4 熊宗仁:〈贵州研究夜郎五十年述评〉,《贵州民
族研究》,第81期(2000年1 月),页1-8.2 齐桓公会盟诸侯于葵丘
发生于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 年。
3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汉成帝河平年间,夜郎与勾町、漏
卧举兵相攻,不听朝廷调解,“刻木像汉使射之”. 公元前27年,牂
牁太守陈立杀夜郎王,灭夜郎国。
5 见清《续文献通考》、《广南府志》、《侬氏家谱》等。
6 ;7 ;8 ;11 李锦芳,周国炎:《仡央语言探索》(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9 《西南彝志》、《洛举世系》等彝文文献载,夜郎史大体分为
武米、佐洛举、撒骂、磨汝摸等四个时代。参考王子尧:〈就夜郎史
传谈夜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第66期(2000年4 月),页79-83.10
梁敏、张均如:《侗台语族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
12 氐族是南北朝时前秦的主体民族,现在四川省平武县尚存。
党项是西夏国的主体,大部分已被同化,仅有一支保留在四川省甘孜
藏族自治州木雅地区。参考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4年)。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3#
发表于 2008-1-29 18:3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1-29 10:22:00的发言:
 但听 阴暗面 先生 说壮族是“古代汉族,西瓯,骆越,百濮,棕种人,回族后裔”听的多了。阴暗面 先生不会一句“谁也不能给你准确的答案”就敷衍了事吧?
 

转: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不仅广泛地和汉族杂居(所谓“有汉即有回”),事实上也广泛地分布在蒙古、藏、壮、傣等少数民族地区。本文主要介绍迁居壮族地区的回族,论述了他们的历史,和壮族人民建立的友好关系,以及在开发桂西南地区中的贡献。
1998年,广西有回族人口约3万人,主要分布在桂林市及其周围的临桂、灵川、永福、平乐、鹿寨等汉族地区,其中桂林市集中了全区近一半的回族,其余则分布在柳州、宜州等地。但至迟在清初,也有一部分广西以及其他各地区的回族人迁至桂西百色及桂南的壮族地区,他们和壮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建立了十分友好的关系,为桂西南壮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当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在百色地区及南宁市进行的调查及有关资料,对生活在桂西南壮族地区的回族的历史及回壮民族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请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 回族迁入壮族地区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回族先民最早迁入壮族地区的时间大约是在元初。据史料记载,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玉典赤、阿时曾置司邕州(“邕州”即今南宁市,南宁市简称“邕”)。但这些回族先民多为官员,流动性比较大,他们可能都没有在当地定居。回族迁入桂西壮族地区并正式定居的时间大约是在明末清初
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是壮族聚居的地区。如果包括郊区及郊县,壮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南宁市现有回族3000多人,大姓有马、杨、田、苏等。他们大部分是明末清初迁入南宁的。如杨姓,原籍湖南,乾隆初年到南宁贸易,后定居南宁。南宁苏姓回族,原居崇左县,民国年间迁到南宁,现仍有一部分分布在崇左县。田姓回族祖籍宁夏,祖上为武官,曾辗转各地,清末迁入南宁。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的南宁市清真寺碑文云:“宁郡之寺旧在仓西门外,康熙伍拾陆年,宛平沈公以蓟北真教门为邕南贤太守。下车伊始,百废俱兴,因见其寺尘嚣近市,不足以壮观瞻,捐廉买地,改造于西门内。嗣是或修或葺,皆沿公之旧,而不敢有所更。”这进一步说明回族迁入南宁的时间大约是在明末清初
百色是典型的壮族地区,壮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当地壮族的民族与文化特征比较显著,历史上长期保持着土司制度。一些壮族人甚至还曾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如侬智高的大历国。关于百色回族的资料历来比较少,仅有民国年间编的油印本《广西通志》(社会编)、民国23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等。但1991年笔者首次到百色市进行调查时,在百色清真寺内发现了两块碑记,其中一块刻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七月初七日,一块刻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两碑相距时间为67年。两块碑都镶嵌在百色清真寺的墙体内,字迹都还比较清楚。其中光绪三十二年的碑记较详细地记述了百色回族及伊斯兰教的历史,对研究壮族地区回族的历史较有价值,现转录如下:
此地之有清真寺始自康熙年间。维时经费无出,颇形清苦,赖马洪德、纯自行尽力捐出,购屋数间,送入寺内,又劝各教亲捐助,先后购屋共十间,四时节气动用,悉出租入。咸丰年间,遭发匪蹂躏,寺宇、房屋一派荒凉,幸有冯乡老晓园竭力维持,尽心筹划,先将朝拜地所修盖,将房屋陆续修好,并将历年存余公款,添置房屋,经费始日见加增。傅乡老选之、马乡老华庭相继经理,将本寺头门、二门、大殿各处修建升高,妥乡老如松、普乡老昆山一同经理,观瞻始壮。马乡老秀珊接理,大殿四柱被蚁蚀坏,改立石柱,以期久远,并节樽常年经费,添置房屋数间。以今计之,本寺房屋几及二十间之多,年中一切动用,绰有余裕。是自兵燹以后,不是各乡老廉明公正,任怨任劳,我寺安知不化为乌有。所愿后来值理,咸体前人之苦心,勉力维持,勿使陨越,则我寺将如日之升,月之恒,其发达盖未可量。俾将我寺之原委,经理之始末,勒诸金石,俾后人有所观感焉。并附列马乡老秀珊数目于后。
…………
光绪叁拾贰年吉月吉日清真寺值事同立
百色回族既于清康熙年间建立清真寺,那么我们不难推想,清康熙以前,百色应已有回族人迁入。碑文中提到的所谓“发匪”,查诸史实,系指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后,石达开率部从天京出走,转回广西,其中石镇吉部率10万大军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攻入思恩府(今田阳),占据百色之事。此事在历史上属于事实,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碑文的记载是可信的。另外,1988年6月2日,笔者在南宁市燕子岭回民公墓抄录一块“民国故马公玉珊之墓”的回民墓碑,墓碑云:“先生讳如麟,字玉珊,原籍甘肃省兰州府牟兰县,以武职归广西右江镇标,遂住居百色。”这是清代回族人迁居百色的又一个证据。再考之于前述有关文献,应该说碑文和文献二者的记载也是一致的。比如《广西通志》(社会编·氏族)载:“县居桂省之极也,当滇黔之孔道,流寓官商,五方辐集,是以姓氏庞杂。城厢区……有马姓,回教徒,清康熙间迁来,建造清真寺。清季有六十余人,近多流寓外乡,稍减于前。”方光汉著《广西》亦云:“全县(此处即指今百色市———笔者注)住民概分为汉、壮、苗、瑶、回五族,就中以汉人为最多,有城市人、蔗园人、土著人三种,壮人次之,瑶与苗更次之。瑶人红头瑶、蓝靛瑶、盘古瑶三种。回人最少,全县不过三四十人而已。统计全县有男四万七千六百六十丁,女四万六千二百二十四口,男女合计共九万三千八百八十四人。城市住民男女共计约一万七千四百余人。”《广西各县概况》一书也说:“本县计有……回教堂一所,主教姓名马德纯,云南人。会址在城区横街,建于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先后进行过一些调查,也陆续有资料刊布,但主要是一些关于人口和经济状况的简单介绍,很少涉及到回族的来源问题。80年代后期,笔者所见到的一份资料载:“百色市的回民,明末以后,由陕西迁来,初仅一二家,据中华街清真寺,仅百余年而已。现全部住在百色县城内,共二十七家。中有三家,近几年由北京、桂林迁来,二十四家为土著,人口共一百四十五人。”“清真寺建于中华街,门牌112号。有公共房屋十五间……寺内养寺阿訇一人,月支白米90斤,他名张海云,做此职已四十多年。”①这只是一些基本情况,和回族来源关系不是很大。
关于回族迁入百色地区的方式,从南宁市燕子岭回民公墓马如麟的碑文中我们知道,部分百色回族是以武职的身份入居的。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回族人是以流戍的形式迁入百色壮族地区的,如《兰州纪略》一书在论及西北回民起义失败以后回民的处置问题时说:“查逆匪滋事后,据循化厅等处收捕各犯属妇女幼童五百余口……遵旨将妇女发往伊犁,赏给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兵丁为奴,幼童发云南之普洱、广西之百色极边烟瘴地方充军。”类似的记载亦见于《清实录》。但考诸事实,更多的回族人是由于经商等原因而进入百色的,这应该说也是事实。如笔者在百色调查时,百色张、白、傅等姓回族都说,他们原籍桂林,是清末因经商而迁入百色的。蔡姓回族系由广东迁来。由此可见,至迟在清初,回族人已迁入桂西百色壮族地区,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二、 回族与壮族的相互融合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时间长了,都为汉族所同化,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而回族人长期同汉族杂居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却没有被汉族同化,这说明回族人抗同化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个中原因主要是回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即信仰伊斯兰教。同时,在大分散的同时又保持着小聚居,这对保证回族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有许多回族人被同化于或融合于其他民族的事实。这当中既包括了融合于汉族,也包括了融合于其他民族。
在广西,回族同化于汉族的事例有:桂林市郊区一个回族村,历史上曾经同化于汉族,其生活习俗与汉族人无异②。这个村的回族和桂林市、临桂县的白姓回族同源,除了生活习俗以外,其他方面一直保持着交往。解放后,由于落实民族政策,这个村的人口又正式回归回族。另一个例子是,桂林牟姓回族,原籍山东,清时迁广西临桂县厄底村。其后,一支迁玉林城郊城北乡,初时尚保持回族的生活习惯,时间久了以后,逐渐同化于汉族。1995年,笔者到玉林调查时发现,历史上,玉林牟姓曾出现过牟树堂(清同治三年)、牟懋圻(清同治十三年)两位进士,是玉林历史上不多的20多个进士中的两人。据调查,这支牟姓汉族和桂林的牟姓回族在民国期间还有交往,但现在已无来往。回族同化于壮族的例子笔者所知道的也有好几例。例一,1988年,笔者在桂林调查时,麻姓回族曾对笔者说某年那坡县麻姓壮族到临桂县找麻姓回族认族。1995年,笔者再次到桂林调查时,得知麻姓回族祖籍陕西上谷,始祖是一名武官,于明天启年间迁来桂林。来桂林前在长沙驻防娶一室,其子孙留在桂林,称“上谷堂麻氏”,其后裔即今桂林麻姓回族。麻姓回族始祖后又驻防扶绥,在扶绥又娶一当地女子为妻,这一支麻姓后来不再信仰伊斯兰教。这使笔者相信,今百色地区乃至南宁地区麻姓壮族中可能含有回族的成分。另一例是,1991年,笔者在桂北龙胜县调查,龙胜县政府办公室一位白姓壮族干部对笔者说,龙胜有白姓壮族数百人,他们现在是壮族,但在历史上曾经是回族。过去桂林回族在龙胜有大量田产,并建有清真寺,龙胜白姓回族与桂林白姓回族同宗。这说明,龙胜县的壮族当中也可能包括有回族。历史上,桂林一带的回族在举行婚礼时常常要互送槟榔,也应看成是受岭南壮族文化的影响。
不过,从总体上说,桂西壮族地区的回族大部分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特征和民族习俗。比如南宁、百色回族都保持着土葬的习俗,并建有自己的坟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回族都保持着民族内通婚,生活在壮族地区的回族主要从事经商等经济活动,等等。
三、 回族与壮族共同开发了桂西南地区
回族进入壮族地区以后,与壮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们共同开发了桂西南地区。
关于回族和壮族在政治上的密切关系,笔者所知道的突出事例有两个:一个是百色回族马济和陆荣廷的关系,一个是南宁回族和旧桂系也即陆荣廷的关系。马济,字慎堂,回族。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出生于广西百色县城关镇。其先人原籍陕西省扶风县,清嘉庆年间因事充军至广西,遂落籍百色。父马殿勋擅武术,曾考中武秀才,生五子,马济排行第四。马殿勋任百色厅城守兼绿营左三队,得广西提督兼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赏识,于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调升龙州提标中营守备。不久,陆荣廷接受清王朝招安,出任管带,因陆荣廷系绿林出身,不熟悉官场礼节,多赖马殿勋指教,两人交往密切,结拜为把兄弟。1909年(清宣统元年),马殿勋因所带部队被裁去职。去职前一年,马殿勋命马济到龙州拜陆荣廷为义父,这时陆荣廷已升任右江镇总兵。自此,马济就追随陆荣廷。当时马济才20岁,仅在百色读过三年私塾,但身体魁梧,气力过人,亦擅武术,陆荣廷很喜欢他,当年陆荣廷保送马济入广西讲武堂,未毕业即被陆荣廷召回任随身副官。1915年,陆荣廷升任马济为广西游击营营长,参与密谋讨袁行动。“二次革命”期间,粤军龙觐光部率部取道广西向云南进发时,陆荣廷派马济尾随至田阳,袭击龙觐光部,龙军全部被缴械。不久,广西通电宣布独立,参加讨袁。同年,陆荣廷成立武卫军,任马济为总司令。尔后,陆荣廷命马济率武卫军入粤,至广州时陆荣廷将武卫军改编为广东陆军第一军,任马济为总司令。1917年护法军兴,湘粤桂联军在湖南打败北洋军,马济部队任前锋驻湘鄂边境的通成县。1918年2月,北洋军攻衡阳,马济撤回柳州。1921年,孙中山进军广西讨伐陆荣廷,陆荣廷命马济往上海争取北洋军的支持。1923年,马济在湖南重建武卫军。1924年春,陆荣廷在桂林被沈鸿英部包围,马济得知后即派武卫军去接应。事后,陆荣廷到上海当寓公,其住处也是马济先行去安排的③。从这些事实看,陆荣廷对马济一直是十分器重的,而马济一生也对陆荣廷做到了忠心耿耿,马济在陆荣廷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和段祺瑞独裁政治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在与陆荣廷的关系中,不仅马济本人与陆荣廷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整个马氏家族与陆荣廷的关系都十分密切。比如,马济的大哥马钧曾任陆荣廷部广西边防一师师长;马逵,马济之弟,为陆荣廷的女婿,曾任武卫军三团团长;马镇,马济的三哥,曾任武卫军营长,时人称马氏家族为“马家军”。关于南宁回族与陆荣廷的关系,根据1997年7月笔者对原广西粮食厅退休干部张鹤年先生的调查证实,其关系也很密切。回族的一些其他头面人物也和陆荣廷有过各种各样的来往。这说明,南宁地区的回族人口虽然很少,但他们在政治上却是很活跃的。广西回族为当地壮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回族人士在当地发展教育,开展经济活动,推动了壮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比如,南宁回族知名人士马驹誉先生清末民初曾在南宁办过一所立达学校,讲授四书五经及英语等课程,他的学生中有不少是附近邕宁县的壮族学生,后来,这些学生在他逝世多年后仍写文章纪念他,表明马驹誉先生得到他的壮族学生的敬重。解放以后马驹誉曾被人民政府聘为广西文史馆馆员。建国前,南宁回族历史上还有不少人深入到壮族地区经商。比如,民国年间,南宁回族商人马楚宝曾到壮族聚居的左右江流域经营美国亚细亚公司的火油,每年销售的火油都在10万罐以上。除此以外,他还在当地收购壮族地区的土特产品等,运往香港等地销售,这些也对开发当地经济作出了贡献。回族进入桂西和桂南的壮族地区以后,一般地说,和当地壮族人关系都比较融洽,当地壮族人对回族的风俗习惯始终十分尊重。据笔者在百色地区的调查,解放前,百色回族有一部分人因经商迁到靖西县,他们在当地定居后,想购地建一个清真寺,靖西县的壮族人知道后,曾主动提供方便,使这个清真寺得以顺利建成。后来,这些回族人陆续迁走了,但这个清真寺的地基至今仍保存完好。生活在当地的回族的宗教信仰也受到壮族人民的充分尊重,如南宁、百色的清真寺,回族的坟场也得到当地人士的保护。由此可见,当地壮族人民和回族的关系是处得比较好的。
* * * *
注释
①中央访问团(中南区)第一分团联络组编:《广西少数民族历史资料提要》第9~11页。
②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见《回教论坛半月谈》第3卷第10期隽人所著《潜经村》。1988年笔者曾到该村调查,发现该村尚有清真寺遗址一座和白崇禧为该寺兴建书写的奠基石一块,上写“兴教救国”四字。“潜经村”一文中提到的白氏祠堂及碑文仍然保存完好。
③参见《民国广西人物传》(一),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另据广东方面的资料,百色马姓回族后来有一支迁到广州。“马坤公,又名纲毅,祖籍陕西省平凉县,自广西省百色县来,现已有三代,是嘉字辈。”(见《广州回族伊斯兰教文史资料》第三辑)
[作者:广西社会科学院 副研究员 南宁 530022]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4#
发表于 2008-1-29 18:33: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8-1-29 18:32:00的发言:
回族同化于壮族的例子笔者所知道的也有好几例。例一,1988年,笔者在桂林调查时,麻姓回族曾对笔者说某年那坡县麻姓壮族到临桂县找麻姓回族认族。1995年,笔者再次到桂林调查时,得知麻姓回族祖籍陕西上谷,始祖是一名武官,于明天启年间迁来桂林。来桂林前在长沙驻防娶一室,其子孙留在桂林,称“上谷堂麻氏”,其后裔即今桂林麻姓回族。麻姓回族始祖后又驻防扶绥,在扶绥又娶一当地女子为妻,这一支麻姓后来不再信仰伊斯兰教。这使笔者相信,今百色地区乃至南宁地区麻姓壮族中可能含有回族的成分。另一例是,1991年,笔者在桂北龙胜县调查,龙胜县政府办公室一位白姓壮族干部对笔者说,龙胜有白姓壮族数百人,他们现在是壮族,但在历史上曾经是回族。过去桂林回族在龙胜有大量田产,并建有清真寺,龙胜白姓回族与桂林白姓回族同宗。这说明,龙胜县的壮族当中也可能包括有回族。历史上,桂林一带的回族在举行婚礼时常常要互送槟榔,也应看成是受岭南壮族文化的影响。

强势文化的地区保护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生存和独立性的任务看来是迫切的!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5#
发表于 2008-1-29 18:4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1-29 10:22:00的发言:

还有“现代马来人是中国人南下和当地土著人以及其他移民相互融合的产物”,是阴暗面 先生研究的结果吗?

马来人

马来人也被称为布米朴特拉 Buniputra ,意为 土地的儿子 由于长期以来与土地息息相关,今天,生活在城里的马来人最喜爱的一个度假方式仍是 balik Kampung ,意思是 回到乡村去 ,因而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渐渐分离,也没有威胁到马来人因共同信仰而形成的坚实的统一体 马来人来自印尼的苏门答腊,与随后陆续到来的印度人 华侨 阿拉伯人 泰及土著之间相互通婚,逐渐形成一个血统不纯正的民族 马来人主要聚居在马来半岛西北部的吉打州 玻璃市州和半岛南部的柔佛州以及东海岸的吉兰丹州 丁加奴和彭亨州 主要从事农业 渔业或担任公职 在马来西亚,军队和警察都由马来人组成 根据法律规定,马来男子必须是穆斯林 他们的主要生活内容都围绕着各乡村的清真寺展开,他们最重要的生活目的是到麦加朝圣,朝圣期间必须戴白色无边圆帽,这既是荣誉的象征,也是区别与其他人的标志 马来人生活简单,重视家庭,互助观念强 现在,年轻的马来人也感到迷失的痛苦,他们有些厌倦传统单调乏味的生活,又很难适应像吉隆坡这样大都市的昂贵生活,有些人开始寻求毒品的帮助,以期逃避现实生活的烦恼 马来人中一夫多妻的现象很少有,因为男子需要证明他的身体和物质条件都足以维持这种家庭,而且必须在征得第一位妻子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再娶 因此,有很多马来男子光顾泰国南部宋卡简陋破旧的妓院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16#
发表于 2008-1-29 22:1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8-1-29 18:32:00的发言:
回族同化于壮族的例子笔者所知道的也有好几例。例一,1988年,笔者在桂林调查时,麻姓回族曾对笔者说某年那坡县麻姓壮族到临桂县找麻姓回族认族。1995年,笔者再次到桂林调查时,得知麻姓回族祖籍陕西上谷,始祖是一名武官,于明天启年间迁来桂林。来桂林前在长沙驻防娶一室,其子孙留在桂林,称“上谷堂麻氏”,其后裔即今桂林麻姓回族。麻姓回族始祖后又驻防扶绥,在扶绥又娶一当地女子为妻,这一支麻姓后来不再信仰伊斯兰教。这使笔者相信,今百色地区乃至南宁地区麻姓壮族中可能含有回族的成分。另一例是,1991年,笔者在桂北龙胜县调查,龙胜县政府办公室一位白姓壮族干部对笔者说,龙胜有白姓壮族数百人,他们现在是壮族,但在历史上曾经是回族。过去桂林回族在龙胜有大量田产,并建有清真寺,龙胜白姓回族与桂林白姓回族同宗。这说明,龙胜县的壮族当中也可能包括有回族。历史上,桂林一带的回族在举行婚礼时常常要互送槟榔,也应看成是受岭南壮族文化的影响。

“回族同化于壮族的例子笔者所知道的也有好几例。”“龙胜有白姓壮族数百人。“这说明,龙胜县的壮族当中也可能包括有回族”

这就是阴暗面 先生的证据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22:22:48编辑过]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17#
发表于 2008-1-29 22:20:00 |只看该作者

马来人来自印尼的苏门答腊,与随后陆续到来的印度人 华侨 阿拉伯人 泰及土著之间相互通婚,逐渐形成一个血统不纯正的民族。

那么壮族人和马来人有什么关系?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18#
发表于 2008-1-30 11:23:00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些研究结论如实的话,这个族群就应当是夜郎王国的王族,而且在古代应是个更大的民族。夜郎灭国以后,他们就开始南迁以躲避压迫。在此过程中,许多部落被周边民族同化了,但现今这些同化于壮族、布依族的夜郎人仍称布央。现代夜郎的习俗更有意义,比如他们最大的节日六月六,与会稽禹陵祭祀的日子相同。南迁之后,夜郎仍有过较长的强盛期。马关县的拉基人曾经建立过一个小方国,至今还能看到他们都城的遗迹。当地占最多的侬人也传说他们的寨子都是从拉基人手中取来的。在马关一带分布着许许多多被称为拉基墓的小土堆,里面的石材都不是当地产的。麻栗坡一带的各民族也多说他们的寨子原来是普标人的,所以至今仍用"普"字头的寨名。这点点滴滴的史迹和传说,都反映出这些原自夜郎的部族曾经的辉煌,更反衬出他们今日的衰萎。夜郎和布央只有三千多人口,拉基也仅有九千多人,普标则不足七百人,他们会不会变很小,其命运是令人担忧。。在马关一带分布着许许多多被称为拉基墓的小土堆,里面的石材都不是当地产的。麻栗坡一带的各民族也多说他们的寨子原来是普标人的,所以至今仍用"普"字头的寨名。这点点滴滴的史迹和传说,都反映出这些原自夜郎的部族曾经的辉煌,更反衬出他们今日的衰萎。夜郎和布央只有三千多人口,拉基也仅有九千多人,普标则不足七百人,他们会不会变很小,其命运是令人担忧。

——————————————————————————

如果这些研究结论如实的话,这个族群就应当是夜郎王国的王族,……”(“如果能作为结论?)

或许可能大概也许好象仿佛 阴阳面先生 还不知道德靖台地的壮族就自称“夜央”吧。又怎么解释?是不是德靖台地的壮族更有可能是“夜郎”民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30 11:29:06编辑过]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9#
发表于 2008-1-30 19:2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1-29 22:15:00的发言:

“回族同化于壮族的例子笔者所知道的也有好几例。”“龙胜有白姓壮族数百人。“这说明,龙胜县的壮族当中也可能包括有回族”

这就是阴暗面 先生的证据啊?


尽管现在掌握的数量比较少,但这足以证明回族后裔参与了壮族这个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的形成。这难道还不够说明我的观点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30 19:22:41编辑过]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20#
发表于 2008-1-30 19:2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1-30 11:23:00的发言:

如果这些研究结论如实的话,这个族群就应当是夜郎王国的王族,……”(“如果能作为结论?)

或许可能大概也许好象仿佛 阴阳面先生 还不知道德靖台地的壮族就自称“夜央”吧。又怎么解释?是不是德靖台地的壮族更有可能是“夜郎”民族?


记得李辉先生也说过“拉基人”是一个很独特的与壮族人习俗差别很大的人群。我转贴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证明壮族的“民族融合产物”的本质。而不是为了说明“拉基人”是不是夜郎人后裔。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1 16:16 , Processed in 0.17375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